“狮子舞”在表演上有“文狮”、“武狮”(亦称“打狮子”)之别。“文狮”着重用细腻的手法刻画狮子温驯可爱的性情,逗狮人多用绣球为道具。如晋南古县一带的狮子舞,有戏绣球、啃绣球、抱球打滚,搔痒等动作及上桌、上梯等技巧。“武狮”集中表现狮子威武勇猛的性格,逗狮子多用长予、大刀、三节鞭等器械,狮子要做跌、扑、翻、滚等高难技巧动作。如晋北山阴的“打狮”有:徒手打狮、长枪打狮、单刀打狮、双刀打狮、三节棍打狮等,其中贯穿有仁贵拳、六合枪、天罡刀等武术套路。再如垣曲县的“狮子舞”有3个部分:文狮子、武狮子、高空狮子。既有文狮的可亲,又有武狮的威风,还有高空狮子的惊险,有机地把武术动作、杂技艺术和戏曲表演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花样多,技巧高,难度大的完整表演程式。开始,由青狮、黄狮两个狮子表演,领狮人手执绣球舞文狮子。狮子先在场中做“卧狮步”、“狮子啃痒”,“狮子打滚”、“狮子喝水”,“狮子登空”等动作。接着做“迎面上桌”、“倒上桌”、“狮子研磨”、“狮子登高”,及“下桌”的组合动作,然后,还有“狮子上椅”、“上椅背”、“踩扶手”、“跌叉”,“转椅”、“下椅”等椅上动作组合。表演武狮时,斗狮人右手握大刀,做“进退逼狮”、“刀劈狮头”,“刀砍狮腿”、“正中开脑”等动作;然后,斗狮人又拿起长矛,做“枪逼狮子”,“枪刺狮头”、“枪扎狮头”、“枪扫狮腿”的动作,最后在激烈锣鼓声中,鞭炮齐鸣,领狮人口衔绣球,攀上10米高台,做“椅上倒立”,两头狮子分别从绳索上攀上高台,做“狮子亲昵”结束整个表演。
跑竹马
“跑竹马”又名“竹马”,“竹马灯”,流行在山西广大地区。多在年节之时与秧歌、高跷、小车、早船等一起演出。
该舞的历史比较悠久,尤为儿童所喜爱。据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707年)孔尚任《平阳竹枝词五十首》载,在山西平阳府新春和元宵节期间,有“竹马儿童戏”的表演。
竹马的道具用竹篾扎马形,外面糊上纸或布,画上马头制成。马分前后两截,分系在舞者腰的前后如骑马状,有的在马颈上系上一串铃铛,有的在表演者的脚上系上一种响板,跑起来就像马蹄踏在地上一样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响声。夜间,可点燃马内的灯或蜡烛。
表演时,舞者一手执马鞭,一手拉缰绳,走慢步、小跑步、颠颤步、跳踢步等步法,不时地勒马、拉缰,表现出竹马徐行、急跑、踢跳之势和纵横驰骋的雄伟壮观之气。舞队可由几人到十几人组成,多扮小生、小旦,有的也扮戏剧人物。变换出:二龙出水、剪子股、蛇蜕皮等队形。
“跑竹马”多用唢呐和打击乐伴奏。
裤马
“裤马”流传于山西阳城县沁水县一带。
据传是当地人自己编创的。用农村古老的白、红色中式布裤一条,扎紧裤脚,填满草,一只裤脚处缝已做好的马头,另一只裤脚处扎马尾,成裤马形。舞者骑在马上,用布带将人与裤马连结在一起,然后,再穿外衣。
舞者少则几人,多则几百人,形成浩浩荡荡的裤马队,奔驰在长街上。演员的服饰和扮相因地制宜,简而不陋,有条件的则扮成传统剧目人物,如《群英会》、《长坂坡》、以及《水浒》中的角色。在广场表演时,1人挥舞着指挥棒,做出“转圈式”、“双拐式”、“回泳式”、“蛤立式”、“双分式”、“交叉式”、“麻花式”等动作,指挥着马队变换各种队形,跑出各种图案。骑马者主要是模仿奔马的动态,时而溜马行进,忽而勒马疾驰,转而又跃马扬鞭,飞快地变换出“四门斗”、“水溜溜”、“穿十字”、“蛇脱皮”、“分两头”、“双进门”等队形图案。红火热闹,场面壮观,活动于年节之时。
伴奏乐器文场有:大、小唢呐各1支,笛子、笙各2支,二把、二胡、老胡若干个;武场有:大鼓、堂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演奏时,文、武场交替使用,曲牌有[款长皮]、[老开门]、[五福堂]、[万年红]等。舞者只要在节奏声中,一拍一步行进即可。
牛斗虎
“牛斗虎”是山西各地均有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以盂县南白水村的最为有名。盂县古称仇犹,原是个小国,秦统一六国后置为盂县。过去这里满目葱茏,绿草遍地,居民以放牧为生。传说,有一牧民上山放牛,发现一只老虎经常出来骚扰牛的安宁,牛十分生气,与之争斗,却难分胜负。牛虽有长角却不锋利,主人为此很着急,忽然计上心来,就给牛角上装了利刃。牛再次与虎斗,不出数回,就将虎刺死,这一举动使本村人拍手称快。大家欢欢喜喜地抬回死虎,剥其皮晾晒于石碾上。谁知,牛见后误以为虎又活了,一怒之下奋力冲去结果撞死在石碾下。人们很赞赏牛的忠勇行为,为了再现牛与虎斗的情景,便模拟牛斗虎之状以示纪念。后来,仇犹天子得知此事,便观看了表演,借此与民同乐。于是该舞便流传了下来。
牛、虎头均用纸浆脱坯而成,眼鼻处挖空,缀上纸制的眼球、耳朵和角,彩绘、饰花,牛、虎皮均用布缝制后再绘上色。角色有:1牛、1虎、1人熊。表演者2人披牛形,另2人披虎形道具,扮演牛和虎,1人穿连体的熊衣扮人熊,模拟其形态、动态、特性进行表演。
锣鼓声中,牛虎分别从两侧上场,互相对峙。人熊是个小丑,故意挑逗牛与虎斗。牛与虎互相争斗,各不相让。牛跃身角抵,虎忙闪身;虎左扑右攻,上串下跳,牛左躲右闪。累了,稍事憩息,继续争斗,终于,牛战胜了虎。南白水的老艺人说:“要跳牛斗虎,好似猫扑鼠”。简练地概括了此舞的表演要领。舞蹈以人扮兽,表现了智慧和坚韧可以战胜凶猛和邪恶的道理。舞蹈用锣鼓等打击乐伴奏。
人熊舞
“人熊舞”流布在山西浮山县八宝龙角山南麓(今三峰山)上东乡一带。据民国版《浮山县志》记载,这一带系古森林区,过去,野兽经常出没,残害生灵。传说,很久以前,上东乡青年虎子一天上山砍柴,忽然狂风大作,树枝摇曳,飞沙走石。虎子定睛一看,原是人熊又在抓一少女,少女拼命挣扎,他立即冲上前去,与人熊展开殊死博斗,经过一场恶战,终于杀死人熊,救下了姑娘。姑娘的父母为报虎子救命之恩,便将女儿许配给他。后来,乡亲们为表达对他的敬佩,便有人根据此事编演了“人熊舞”。
“人熊舞”由2人表演,1人戴罗帽,穿镶边对襟衣,灯笼裤,扎片带,蹬快靴,扮武士;另1人穿用羊皮染成棕色、缝制而成的熊头、熊上衣、熊裤,扮人熊。人熊的动作有抓、扑、捏、咬、前滚翻、后滚翻等。行走时,僵直且顺拐,起身、转身都很缓慢,显出其既迟钝、笨拙,又凶猛的特性。武士的动作彪悍、敏捷,以闪、转、退、挪对付人熊的攻击,并用“虎跳”、“蛮子”、“旋子”、“空翻”、“扫堂”等技巧与之博斗,经过“武士踹熊”、“推倒泰山”、“武士打熊”、“猴钻山”、“兔子蹬鹰”的双人对打动作,最后武士终于将人熊击毙。
其伴奏乐器有鼓、锣、铙、斗锣,在广场表演时,用[单点]伴奏,随表演的需要,有快有慢,有强有弱,予以配合;行进时,击[行进点]伴奏,可反复使用,可按舞蹈表演的情况随时终止。
郑恩打熊
“郑恩打熊”流传于山西应县。
表演者3人,村姑,郑恩,人熊。村姑,头插花,穿彩衣,系围裙;郑恩,戏剧花脸装扮;人熊穿用黑羊皮缝制的连体熊衣。情节是,人熊下山觅食,来到河边,下水洗了个澡,之后,打个滚,搔搔痒,抖抖毛,然后躺下晒太阳。河对岸,来了一位村姑,涉水过河,被人熊发现,人熊吹着口哨,步步逼近,危急之中,恰被郑恩遇见,他高举扁担,与人熊展开激烈的博斗,终于赶走了人熊,保护了村姑。舞蹈的表演富有戏剧性。
伴奏用打击乐,郑恩、人熊的表演用大锣、大鼓、大镲;村姑的表演用鼓板、小锣和小镲。
刘海戏金蟾
“刘海戏金蟾”流传在山西临猗县东张村一带。
关于这个舞蹈的起源,当地流传着一个美好的传说。心地善良、为人忠厚的刘海,自幼父母双亡,靠砍柴度日。一天,见一个老翁饿昏在路旁,遂将仅有的干粮送给他,救活了奄奄一息的老人,自己却忍饥挨饿。又一次,发现一位双目失明,无人照管的老妇,跌落深谷,便历尽艰险、克服重重困难,将她救上山坡并认为干娘,每日奉养。为此感动了在天平山修炼的狐仙,遂生爱慕之情,愿与刘海结为夫妻。不料,天帝听到此事后大怒,便命丑恶神虫金蟾下界,从中作梗,拆散这一姻缘。每当刘海上山砍柴,金蟾便施展淫威,呼风唤雨,欲置刘海于死地。狐仙无力相救,二人痛哭不已。泪水打动了身旁的一块“灵石”,此石乃女娲补天时所遗,集日月之精华,修成正果,被西天如来佛封为“石罗汉”。它见义勇为,抱打不平,愿献后脑中七枚金钱以克制金蟾。刘海见它情真意切,遂执斧破其脑,取钱戏蟾。蟾欲得金钱,双方展开了一场恶战,刘海终用金钱将蟾锁住。为民除了害,自己也获得了美满的婚姻。
此舞有2个角色:身穿打衣,腰扎大带,头戴帽圈的刘海和身披蟾壳道具的金蟾。幕启时,一块巨石上放着一串由丝带穿连着的七枚金钱,刘海做“虎跳”、“后空翻”矫健上场,亮相,取到了石上的钱串,丑陋的金蟾闻讯,做着像蛙跳一样的动作赶来,刘海拿着金钱戏蟾,只见钱串一会儿甩过蟾背,一会儿又扫过蟾身,蟾见钱眼开,扑跳跌闪,穷追不舍,经过长久的对峙,反复的较量,蟾急切地咬住了钱串,而聪明的刘海将计就计,用钱串锁住了金蟾,勇敢善良的刘海战胜了凶恶的金蟾。
舞蹈无唱词,道白伴奏用打击乐、民间锣鼓或戏曲锣鼓均可。与民间社火演出于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