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女人养生养脾胃
31042700000029

第29章 遵从生命运程的节律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也有人之道,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却是密不可分的。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意思是说人类的生命,起源于天地和自然界的四时变化,人的生命活动,要适应四时自然气候的变化规律才能生长发育。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中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意思是说在自然界中,布满着德的能源,滋养着我们的生命。地球提供给我们食物,让人类能够生存。德默默滋养着人的精神,食物濡养着人的体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德养精神,地谷养肉身。”在天、地、人中,虽然人是处在中心位置的,不过人必须适应自然界生命的变化节律才能生存。

四季的更替,昼夜的变化,生物的生长、凋谢,都是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而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和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遵从生命运程的节律,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人体生物钟调控着你的精神和情绪

目前我们常说的生命节律包括年生命节律、月生命节律和日生命节律。一年中有季节的变化,每个月有潮汐、潮落,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人体脏腑器官经络的机能也都会随之发生改变,这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也称“生物钟”。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物钟,“百灵鸟”式的人每天起床较早,精神饱满地投入当天的工作,到下午时工作效率就会慢慢降低,当夜暮降临以后便呵欠不断,昏昏欲睡。“猫头鹰式”式的人每天早晨醒来后,睡意盎然,慢悠悠地翻翻身,经常是磨蹭很久才勉强起床。整个一上午的工作效率较低,到下午时精神才逐渐恢复,傍晚以后精神更好,常常工作至深夜也毫无倦意。我们也常常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候精神抖擞,思维敏捷,身轻如燕;也有几天总是懒洋洋的,精神恍惚,思维反应迟钝,情绪低落,身重如山,容易疲劳。这些都是因为每个人的身体内部都有生命节律,这个节律呈一定的周期性,每个人从它诞生的那时起,直至生命的终结。

小方法帮你找准身体节律

人体生命有三节律:包括体力周期、情绪周期和智力周期。如果将这三种节律用曲线标在同一个座标系内,就会绘制出了一幅优美的三条波浪形的曲线图。当曲线处于上升的日子时,人会感到体力充沛、心情愉快、头脑灵敏,有着丰富的创造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当曲线处于下降的日子里,人会感到喜怒无常、忧伤烦躁、注意力不易集中,做事拖拉,自信心降低,判断力降低,容易疲倦。波浪的最高点和最低谷就是临界期,这是一个极不稳定的时期,身体会处于频繁的变化之中,或者说是处于过渡的状态。

人的体力周期为23天,临界日为第1和12天。情绪周期为28天,临界日为第1和15天。智力周期为33天,临界日为第1和17天。出生日为三周期的第一天,也就是三重临界日。节律周期的推算方法也很简单。先算总出天数,即自出生之日起,到所算之日一共有多少天。如一个人是1985年6月22日出生,要了解2010年9月1日那天身体的节律状况。明确这个人已满25周岁。再要明确已经经过了6个闰年。6月22日到9月1日为71天。总天数=(365×25)+6+71=9125+6+71=9202(天)。然后再算余数,智力周期为9202÷33=278……28(余数),情绪周期为9202÷28=328……18(余数),体力周期为9202÷23=400……2(余数)。这个人的智力节律处在下降阶段,情绪处在由低谷开始上升的阶段,体力处于临界期,可推知其生理节律处在较差的日子。

生命节奏是那么有节律地支配着每个人,掌握人体生命节奏的规律,扬长避短,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工作、生活和学习。在身体处于最佳状态时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身体处于相对低下的时候多休息或娱乐。并不是说不根据人体节律而学习的人就学不好功课,而是善于运用人体节律的人,能减少体能的消耗,节省时间,而且学习效率都较好,易取得优异成绩,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年四季中,春秋两季是学习和研究的大好时节,应该在这段时间里进行主要的或深刻的学习内容。以避免冬夏两季因天气寒冷或者炎热,造成人体机能相对下降,对学习带来的不利影响。

临界期是无法避免的,它就像在电灯开关转换的瞬间,容易烧坏的灯泡一样,也会使人体在临界期内处于一种暂时性失调和不稳定状态,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发怒。而处于低谷的人也常处于一种紧张、焦虑不安的状态中。在这个期间忧心忡忡是没有必要的,“事在人为”典范枚不胜举,每个人都可以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加以克服这些现象。同时劳逸结合,适当注意休息、锻炼和饮食的均衡,合理安排每一天的工作和学习,什么都不要想,静静的等待,过几天自然就会好了。

顺时养生,脾胃发挥最佳功能

人体的生命节律都有昼夜的变化,根据自然界十二时辰的变化,遵循人体经络气血的循环规律相应地调整生活起居和思维,是我国传统的养生理念。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是胆经气血最活跃的时间。也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这个时候要全力的睡觉。夜里1点到3点,是肝经气血最活跃的时间,要想肝气血充沛,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血阴虚的现象。凌晨3点到5点,是肺经气血最活跃的时间,是人体气血开始由静转化动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早晨5点到7点,是大肠经气血最活跃的时间,应该养成及时排泄垃圾毒素的习惯。早晨7点到9点,是胃经气血最活跃的时间,这时候要吃早饭,而且要吃多、吃好,补充充分的营养,吃多了也不会发胖,因为全身上下都在消耗能量。上午9点到11点,是脾经气血最活跃的时间,脾脏开始运化早上吃的营养,你也要进入工作的状态。中午11点到13点,是心经气血最活跃的时间,睡一会儿或者小憩一下,才能养足心神,以不变应万变。下午13点到15点,是小肠经气血最活跃的时间,这个时候小肠开始吸收食物中的营养。下午15点到17点,是膀胱经气血最活跃的时间,适量的补充水分,美肤排毒的效果较明显。如果这个时候有困倦、乏力或精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的现象,就是膀胱经气血虚弱的体现。傍晚17点到19点,是肾经气血最活跃的时间,要趁此时间多调理肾经,身体怕冷、手脚冰凉的人按按涌泉穴。饿了也不想吃饭,总感觉提不上气来的人,经常揉揉俞府穴。晚上19点到21点,是心包经气血最活跃的时间,心包经又主喜乐,这个时候可以有适当的娱乐,不过不宜玩的太过。晚上21点到23点,是三焦经气血最活跃的时间,是爱美的人进行美容护肤,想长寿的人按摩身体、疏通经络的最佳时机。

杨力提示:

人体对宇宙昼夜变化的规律很敏感,体内的“生物钟”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才能生活的健康、快乐。根据生命节律安排睡眠,能更好是消除疲劳,使大脑保持清醒,减少皮肤问题。首先每天准时起床,定时置身早晨和煦的日光中,生物钟也会准时地球运转,这是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其次,保证每天睡眠时间一样,即使一天睡5~6个小时,可能都不会有疲劳感。如果每天睡的时间长短不一,每天就是睡眠时间较长,还是会感觉到疲劳。当旅行时,或因工作加班熬夜,打破日常生活规律的时候,应尽量保持定时睡眠的习惯,并尽早恢复日常作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