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女人养生养脾胃
31042700000018

第18章 若要颜如玉 就找足三里

如果说女人的美丽是体现在细节上,那么肤色自然红润、亮泽,肌肤白皙细腻是不可或缺的。拥有完美的肌肤是每个女人一生的梦想,水嫩亮泽的肌肤可以让一个人在任何场合秀出自己的魅力。

现在由于生活方式及护肤理念的改变,户外活动增加、化妆品选用及皮肤日常护理不当,加上大气污染、精神压力、饮食营养不良、脏腑功能衰弱等诸多因素,造成的皮肤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如果洁白的脸上长了几颗痘痘,分布者肿肿的眼袋,或者还没到四十岁,眼角就有了细纹,整体没精打采,脸色暗黄不好看,是让人郁闷的事情。有些人脸上出现粉刺,皮肤也暗沉,没有光泽,就像很多美容杂志所教的那样,贴面膜,吃很多凉性的水果,结果发现,皮肤状况不仅没有得到什么改善,而且越来越没光泽,越来越灰黄。

要改变皮肤状况,科学地护理皮肤、正确地选用护肤品是不可缺少的,可要从根本上改变皮肤状况,关键还在于调理身体的气血。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健康的肌肤才是来自健康的身体,身体气血充沛,脏腑生理功能正常,才会有美丽的肌肤。

许多女性一忙起来,饮食就没有规律,吃的营养也不合理,很容易造成脾胃不合。如果消化不良,造成身体气血不足,最基本的供给达不到,肌肤不能得到营养。肌肤很容易出现暗黄、发灰的颜色。中医认为:思虑伤脾。经常多愁善感,或者忧虑过度,也会使肌肤也逐渐变得灰暗、发黄。

我有一位朋友,她的皮肤人人都赞,就是面色差时就觉得不好看了。这半年多来觉得面部皮肤又黄又干,眼部开始有眼纹,吃了一些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皮肤好了些。可一停下来,皮肤就会反弹的厉害。最近越来越黄,晚上睡眠质量差,常常会醒。睡不够十小时就觉得很累,刚起床的时候面色特差,早上的面色比下午的要差,晚上面色反而会好一点点。特别是一忙起来,脸色更黄。鼻子下面、嘴唇周围偶尔也会起痘痘,有些小黑点,显得面容很憔悴。她让我给她看看,仔细检查之后,我发现这是由脾胃气血不足引起的。

我让她每天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它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的功能。要想使自己的皮肤富有光泽就要增强脾胃功能,以利于体内气血的化生。而足三里穴不仅能健脾益胃,也可调和和提高脏腑机能,是人体养生保健要穴。

坐在椅子上弯腿的时候,将自己的左手掌心盖住自己的右腿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沿胫骨伸长,以中指尖为准水平画线,与食指方向延长线的交会处就是右腿的足三里穴。将右手拇指指腹置于右腿足三里穴处。先按顺时针方向揉按一分钟,再按逆时针方向揉按一分钟。然后将右手掌心置于左腿膝盖处,将左手拇指指腹置于左腿足三里穴处。先按逆时针方向揉按一分钟,再按顺时针方向揉按一分钟。两腿交替按摩三遍。至少每天按摩一次。也可用按摩锤之类的东西敲打足三里穴,使足三里穴有酸胀和发热的感觉。按摩时间最好选在早上7~9点之间进行,因为这个时候胃经气血最旺盛的时间。

艾灸足三里穴也是传统保养脾胃气血的方式,将艾条点燃后,悬于足三里穴上方2~3厘米处进行熏灸,以皮肤感到温热为度,每个穴位艾灸15~30分钟。

《千金要方》中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意思是说保持足三里穴的湿润状态,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功效。这种灸法也称为“瘢痕灸”,通过艾灸使足三里穴位处出现小水疱、结痂,形成瘢痕。

瘢痕灸的具体施灸方法为:将艾绒捏成麦粒或者黄豆大小的圆锥形艾炷,置于足三里穴位处,用檀香从艾炷顶尖轻轻接触点着,当艾炷快要燃尽,皮肤感到灼热时,迅速按灭。同时用一只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按摩穴位周围,以减轻疼痛。每次艾灸3~5炷。一开始施灸之后,穴位处局部皮肤会变黑、变硬、结痂,后面在艾灸时,就在结痂上施灸。如果出现水疱,可以用手按压排出液体后再灸。如果痂皮脱落,可以用艾绒覆盖住,等结痂后再灸。进行瘢痕灸的时候,应注意消毒,保持局部干燥清洁,以防受到感染。

艾灸足三里穴贵在坚持。如果能做到定期施灸、长期不懈的坚持,就能够达到调理脾胃、补气养血的功效,从而能改善肤色发黄、干燥的状况。同时,还能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延缓衰老。

杨力提示:

足三里穴不仅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也是一个调养身心的要穴。在中医里,有“五劳七伤”之说。“五劳”是指五脏劳损,即心劳、肝劳、肺劳、脾劳、肾劳。按摩或艾灸足三里穴能调节机体抵抗力,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可消除五脏虚劳引起的身体虚衰。

中医认为:凡人年三十以上,苦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以三里下气。指出足三里有下气的功效,已经过了三十岁的女性,常灸足三里穴能调和身体气机,预防气火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