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现十日谈
30982000000068

第68章 第六十一个故事 化工战线上的尖兵

飞翔接着就说道:“现在我们实行市场经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一个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要接受国内市场的检验,还要受到国际市场的检验。”

大家就说道,情况确实是这样,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国家的工业产品,特别是轻工业产品,人民生活日常的一些必需品,在全国范围来说是比较紧悄的。我们上海这方面比较发达,就是肥皂、牙膏、香肥皂、服装、鞋帽、袜子、化妆品等等,在全国是首屈一指,一地独尊。我们这些在部队的上海人,说是要回到上海探亲,或者有人要出差到上海,就会有好多同志,要求顺便带这样那样的日用品。回到部队时,同志们拿到这些物品,确实非常喜欢,爱不释手。

大家又说,过去上海大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回上海来探亲,情况也是这样,临走时同样会带着许多的日用品,包括自己用,给身边的知青带,送些给知青点的干部等等。

总的一句话,上海的轻工业产品,就是吃香,真是稀有物品,畅销全国。

可是改革开放后情况发生来很大的变化,开始是江南的乡镇企业上来了,后来是南方的广东、深圳的产品,再后来的国外的轻工业产品,特别是服装等等,款式、价格、用料,不比上海的产品差多少,价廉物美,大受欢迎。

这就是市场经济产生的效应,就是说有了竞争,企业的产品再不是上海一地独尊。

大家又说,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地方、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你追我赶,一波又一波,一浪追一浪。

老百姓日常生活用品,包括粮食,供应紧缺,不得不实行票证制度,很快得到了改变、废除。

说到这里执行司令张大鹏说道:“第七日故事的大题目,‘改革大潮显身手’就说到此,下面讲第六十一个故事‘化工战线上的尖兵’。请赵大钧同志主讲。”

赵大钧就说道:“好的,这个小题目我来主讲。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工农业生产都有了极大的的发展。工业方面钢铁、水泥、煤炭的生产数量在高速增涨。工业的大发展,必须要有农业发展的支持,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二是劳动力,大量的农村劳动人口,需要转移到工业生产战线上,这些方面主要的课题是的农业上粮食的增产。而粮食的增加产量,首先是农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调行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还必须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现代化。在现代化方面非常重要的一环是肥料问题,当然土壤的改善,要靠有机肥。但是无机肥就是化肥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有机肥是有限的,无机肥可以说是可以无限供应的。当然化肥的使用也是有一定的限度,过度的使用会破坏土壤的肥力。可是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前的化肥生产,只是依靠一些县里的小型化肥厂小打小闹,品种、产量、质量,根本跟不上农业大发展的需求。就是在大城市的一些大的化肥厂的设备、生产、产量,也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进一步打开国门,到外面一考察,化肥生产的设备,真是差了一大截子。当时国家做了个重大决定,从国外进口十套先进的,大型的化肥生产设备。有一套是从法国进口的就放在南京。”

王侠仁就说道:“组织上把您调到了南京,筹备化肥厂的建立工作。”

赵大钧继续说道:“是的,而且把我一家都调到了南京。”

郑高兴就问道:“怎么会是一家?”

赵大钧说道:“情况是这样的,我不是先在解放军总政治部北京电影发行站工作,后来解放军十万支持农业,我就报名参加在北大荒搞发电厂工作。到了1961年我算是从部队复员回到了苏州,在苏州搞竹木行业。到了文革末期城市号召上山下乡,我又主动报名全家去了苏北的大丰农场,我当了农场干部。”

大钧的妻子邵春华说道:“本来不需要他报名上山下乡去苏北农场,可是他思想好,响应号召,我也带着孩子跟着他一起到了农场。”

顾飞翔问道:“您到了农场做什么工作?”

邵春华说道:“我到了农场是继续当小学老师。”

赵大钧继续说道:“我们全家在农场工作了好多年,对那里也是有着贡献的,而且有着深厚的感情。国家改革开放后经济大发展,城市的工业建设的发展更快,进口了许多工厂建设的设备,包括化肥厂的设备。”

蒋超问道:“对了,这个法国进口的化肥厂设备,放在南京什么地方。”

赵大钧说道:“这个化肥厂的建设地址是放在南京的栖霞山地区,真是白手起家。开始是成立了一个几十个人的工程建设筹备指挥部,我们这些人员可以说是化工战线上的尖兵。我和邵春华是指挥部的成员,我负责有关人员的招聘,后来是工厂劳动工资科的科长,一直到退休。”

邵春华说道:“我是在指挥部负责接待工作,后来是工厂办公室负责接待工作,也是一直做到退休。”

郭金秀就问道:“你们那个化肥厂的规模怎么样?”

赵大钧又说开了:“我们那个化肥厂是一套完整的,大型的化肥生产设备,干部、职工有二千多,年生产化肥52万顿,到现在三十来年,总的产量已经有二千来万顿。当时叫南京栖霞山化肥厂,现在叫南京金陵石化化肥厂,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大的车间。”

钱秀芳也说道:“大钧,说说你们当时筹备工作的一些情况。”

赵大钧说道:“当时筹备工作的困难不少,工厂确定放在栖霞山地区,可是具体选址工作等并不容易。工厂完成建设的时间很短,要求在两年完成,越快越好。工程技术人员,确实是日以继夜地工作。那时几项大的工作几乎是同时展开的,设备的进口,工厂的选址,工程的设计。然后就是工厂厂房建设开始。接着是化肥厂招工开始,这个招工任务总的是由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