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生死请柬: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禅
30964100000014

第14章 具足戒——中国禅者的生活(1)

居住的处所

汉明帝时候,曾梦见金人在皇宫里飞了三匝,便问诸大臣是何寓意,傅毅对他说广西方有佛,你梦到的必是这西方的佛祖。”是明帝派人去求佛,历经几载,终于白马驮经,请来了僧人和真经。这是佛教入汉地最重要的一个起始的因缘。汉明帝特意为这些人和经书建了“白马寺”一在当时,“寺”是从事某项专门工作的中高级官署的名称。

因此,最初的寺跟民宅或者官署的布局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将原先住人的地方布置上了佛像。于是有了很多信众“舍宅为寺”:将自己的某一所房子捐给僧人,作为寺庙。中国的建筑文化,从皇宫到民居,都是以院落为一个基本的格局,寺庙也是如此。

从东汉到南北朝,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寺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无塔不成寺”,有寺必定要造一个塔在里面。塔是外来的建筑类型,是印度的东西,佛教在当时还没有完全中国化,因此要建塔——在寺前,或者在宅院的中心,建了塔,并且使整个寺院的建筑都以这个塔为中心。

塔里面都放些什么东西呢?一般来说,塔主要用来安放舍利。舍利不光是高僧的骨灰,有时也用一些宝石来代替,其效果和作用跟骨舍利(白色、肉舍利(红色)、发舍利(黑色)是一样的。同时,佛经被称作“法身舍利”,闪此塔中还存放着不少佛。

中国最着名的舍利塔大概就是西安法门寺的塔,始建于东汉,当时名叫“阿育王寺”。而阿育王则是将佛舍利分成万四千份并分发天下的那位古天竺的国王,因此法门寺塔里面供奉的,便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这塔经历了几次倒塌、几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是在1981年。那一年,在一次雷雨中,整个塔身裂成两半,其中一半轰塌,人们在清理文物时,发现了塔中所藏的很多珍贵的佛经一当然,最重要的发现还是地宫:唐代以后’释迦牟尼的指舍利有千年时间消失不见,原来就深埋于这地宫之下。

因此我们知道,寺庙中有塔,供奉会利,有时还会在塔下建地宫,以供奉更为珍贵的舍利。

然而到了中唐,“禅宗”勃兴,着名的《吉丈清规》里面规定,寺院以法堂为主。法堂是僧团集体礼佛、修行、生活的地方。于是产生了所谓的“伽蓝七堂”式寺庙,塔不再是必不可少的,但须具备七种建筑物:佛殿、法堂、禅堂、库房、山门、西净(厕所)、浴室。而明代对“伽蓝七堂”式建筑样式的详细规定为: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东西配殿则为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八茶堂(接待室)、职事堂(库房)等。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接待四海云游僧人居住。

有了这些,方可称为一个“寺”。尤其必不可少的是前殿(由山门和天王殿构成)、大雄宝殿,有了这两样,或者没有钟楼、鼓楼,或者把山门和天王殿合并,都是碍于条件,但仍可被称为“寺”。没有这两样,就只能称为“庙”了。有的小庙只有一个小院落,正房中有佛像或者观音像,两厢的房子里面住人,这样的小庙又被称作“庵”。所以,有些人以为比丘尼住的地方统称为尼姑“庵”,其实是不对的,所谓“庵”就是一座小庙,可以住比丘,也可以住比丘尼。不过通常叫做“观音庵”的地方,是住比丘尼的。

如明代的文士写诗:“秋行万山出,夜宿一庵深。”他断无住在尼姑庵的道理。

在寺院建筑当中,处处都渗透着佛家信仰,也有若干不符合经文的地方,但已经成为中国式寺院的习惯,比如山门里的“金刚力士”。《大宝积经》中说:金刚力士原为法意太子,他曾发誓说,皈依佛法后,要常亲近佛,做佛的金刚力士。后来,他果然成为佛的五百名执金刚随从侍卫的首领,被称为“密迹金刚”,也就是相当于锦衣卫队长的那个职位。既然如此,天下的佛寺自然是归他看护的,由他来保卫佛祖的安全,然而让人觉得难解的是:为什么所有山门中的守门人都是一左一右的两位?对这点,即使有人释,也只是含糊地说“多一位也没什么”而已。明代的小说《封神演义》,更是将这二位门神敷衍成了“哼哈二将”:郑伦,能鼻哼白气制敌;陈奇,能口哈黄气擒将。他们二人,都是商纣王的部将这真是扯到没边去了。不过,当人们见到天王殿中那两位金刚时,习惯上还是称他们“哼哈二将”伽蓝殿供奉的是:正中波斯匿王,左方祗陀太子,右方为孤独长者。这是三位大护法,于佛经中常见他们的名字。另外,很多寺院的伽蓝殿甚至大雄宝殿中还常见供奉关公的小龛。在“禅宗”的寺院中,西配殿即祖师殿当中,中间供奉着达摩,左侧供奉着六祖,右侧则供奉百丈禅师。非正规的禅寺也有的供马祖而不供慧能。

人了山门,左钟楼右鼓楼,让人想到“晨钟暮鼓”。晨钟暮鼓的意思,并非是早上敲钟,晚上击鼓,而是早晨先击钟,以鼓来应和晚上先击鼓,以钟应和。晨、昏各是不同的音乐。敲钟用杵,宜缓,扬声长而悠远。破晓前连击三通,每通紧缓各十八下,三通总计一百零八声。所以最负盛名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夜半钟声,当是凌晨的钟声,此时离天亮还早,夜已过去大半,旅人当一夜未眠吧!

“晨钟暮鼓”是诸位僧众每日必修的功课。除此,对于禅僧来说,重要的还有“法堂”。《五灯会元》等公案书中,经常可以看到“某师上堂”如何如何。法堂又称讲堂,除佛像外,还有一个法座,供上师演说佛法用。法座前有讲台、香案,两侧是听法席,堂中设左钟右鼓,上堂说法时先鸣钟鼓。

寺院东侧的僧房等是僧人日常生活的场所,西侧的云会堂等则是供前来“挂单”的僧人临时居住的招待所。人们日常所见的寺庙不过是些大雄宝殿、伽蓝殿之类,而对于僧家生活的细节往往无缘接触到。“生死中流施橹棹。有缘拍手便登船。一念不生等粗妙。死井水。岂藏龙。巨灵一拨泥沙通。百千三昧总心源。横拈竖弄振家风。”僧家生活其实是无比精彩的,跟等闲的到寺庙中礼佛、求佛祖保佑的众生不同,这是一些为了生死等很多重大的问题不得解决,为了求得戒、定、慧的真知而甘愿把自己的一生供奉给神灵的修道者。

出家的缘由

世间有僧人,不食荤酒,不近女色,专心一意修行佛法,去除欲根,追求正智,青灯古佛,过着与世无争的清苦生活。他们为何甘心如此?

僧人们常说:“佛为一大事因缘住世”,或说广诸佛出世为―大事”,这一大事是什么事呢?佛家说生死事大。”因此,因生死大事出家,是出家因缘中最正根的一个原因。

很多高僧大德的出家因缘都是如此。释迦牟尼出家,是由于接触到了生、老、病、死,所以顿觉世间无常,幸福荣乐的现世生活不足珍贵;有的是因为自己生一场大病,差点死去,如民国的谈虚和尚,他年轻的时候疫病流行,对门的跟他同岁的小伙子,也跟他同日娶妻,但二人都在婚宴上染上疫病,对门邻居不幸死去,而他死里逃生,于是开始亲近佛法,终于在三四十岁时出了家。又如圆瑛,也是十八岁生了一场大病几乎死去,才因此发愿出家的。有的是因为亲人的去世,如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莲池,原本是个读书人,家境很好,不幸的是,从二十七岁起,四年之内,他的儿子、妻子和父母相继去世,给他以很大的打击,于是携新婚两年的妻子一同出了家。

跟随其父母亲眷出家的,也有不少,谈虚出家后多年回到家中,将其旧妻及长子都劝出家,就是这类情况。有人是因为从小接触佛教,生活在一个信仰的氛围中,如太虚大师,从小跟着信佛的外祖母在庵堂里长大,耳濡目染,就对佛教产生了感情。在很多佛教信仰盛行的地区,比如广东的韶关,福建的泉州,湖北的黄梅,因为有非常兴旺的佛教传统,于是出现了很多从小志愿舍身的信众。一这些人从小就对“往生”、“净土”有很深的迷恋,并且深信因果,认为唯有修行能够得到圆满的福报。还有人家就住在大寺庙的周围,每日受“晨钟暮鼓”的熏陶,渐渐就萌发了出家之志。

在中国古代,还有请算命先生为小孩子掐算八字的风俗,倘若这孩子八字命硬克亲,或者是四柱无自妻、孤独鳏寡的命,父母往往将他舍在庙里。

有时,是因为孩子生了重病,有性命之忧,父母发愿将他舍在庙里,这命如果捡回来,孩子的一生也就献给菩萨了。不过,也有替代的方法:到庙里拜一个师父,取个法名(如鲁迅法名长庚),或者扎个草人出家等。

对凡庸生活的厌倦和对出世间生活的无限向往,成为了一些人,特别是有智识、夙有佛缘的高僧出家的最初机缘。比如六祖慧能,一开始就“惟求做佛”,对于自己能够具备无限的正等正觉有很高的信心。又如赵州和尚,紫柏尊者,及近代的弘一大师,他们都是性格坚强、智慧出众的人,并没有遭遇亲人亡故等事情的打击’只是通过一些闻法机缘接触到佛法,感觉到佛法的深邃精妙,和自己的人生理想无比贴近,于是发愿成了一名和尚。夏丐尊曾写过弘一法师出家的经历。当时他是秔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的艺术教员,教图画、音乐二科,因为偶然的机缘到虎跑寺尝试断食,接触了僧人,之后,渐渐开始茹素、念经、供奉佛像,再后面便出家为僧,专意修行。

僧众出家的缘由各有不同,但一人佛门,便是佛的儿孙,成为三宝之一的僧宝,从此便与僧团在一起,过上僧家生活。

受戒

贾宝玉痛失林妹妹,又亲历探春远嫁、元春之死、家道中落、丢玉迷魂等事,于是万念俱空,在和尚的点化下,萌生了出家之志。他与贾兰同入科场,考试之后,在路上故意走失,去投奔和尚出家。满家人找他不着,王夫人、宝钗、袭人等哭得昏过去……《红楼梦》中的这一节,跟晴雯之死、黛玉焚稿一样,都是悲剧的顶点,看到这里,少有人不哭的。然而,这事在和尚那里,却是宝玉“出家的因缘熟了”,没有什么好悲伤的,他在人世间的生命就此结束,在僧界的生命却刚刚开始。

因此,想明白一切的宝玉也并不悲伤,在上科场之前,只有他一个人心里是清楚的,所以,在跟家人道别时,别有一种冷静的态度,并用一些话来暗示自己将要在考试之后离家。后来家里人再没见他,只有贾政,在返乡路上,不期然地见了他一面: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光着头,赤着脚,在大雪地里拜了他四拜,随后便随一僧一道去了。

宝玉出家与黛玉之死毕竟是两回事,虽然对家人来说,于二者都是终生不再相见。但宝玉毕竟还在世上,他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做什么样的事情《红褛梦》中,把宝玉出家跟黛玉之死弄得一样都是了却尘缘、回归太虚幻境的样子,这一段是完全非写实主义的或者知道了这些,为《红楼梦》的悲剧痛断肝肠的人,就会心情好转很多。

宝玉出家时年方十九,对于僧家来说,他只好做一个小沙弥,这是因为,出家、受戒、做和尚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这也就是所谓的“三坛传戒”。宝玉发愿一人僧门,他首先要接受的是“初坛传十戒”,这时候要落发,俗称“剃和尚头”,

还经常要求剃光胡子。因此,当宝玉遇见他爹时,光着头,表示他至少已经受过“初坛”的戒了。受戒的地点在法堂,先鸣钟集众,再由传戒和尚讲说受十戒的意义和内涵,最后向受戒者提问:“尽形寿,能持否?”受戒者回答“依教奉行”,或者简略地回答“能受初坛戒后,宝玉必须用一段时间来学习佛教知识和尝试修行,因为“二坛受戒”必须要在他年满20岁以后,跟其他满20岁的小沙弥一起举行。

因此这时,宝玉还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称尚,因为他还没有受“具足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