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大学中庸(国学启蒙书系列)
30940200000022

第22章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译文】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德,在于端正自己的思想,是因为如果心里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思想;如果心里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思想;如果心里有偏好,就不能够端正思想;如果心里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思想。

【启示】

人都有七情六欲。愤怒、恐惧、偏好、忧虑这四个方面会干扰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无法对世间事物作出客观中肯的结论。

我们只有立志修德,时时反省自己,有没有被愤怒、恐惧、偏好、忧虑这些感情牵着鼻子走,如果有的话及时改正。这样才能克服这四个方面带来的负面作用。

【小故事】

李世民和魏征

大家一定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吧?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贤君。可是大家知道吗,李世民曾经也是一个贪玩的人呢有一次,李世民的一名宠臣进献一只非常好玩的鹞()鹰。这只鹰雄健英俊,惹人喜爱。李世民越看越喜欢,甚至把国家大事丢在一边,让那只鹰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玩得十分开心。 魏征是当时有名的谏大夫。他得知这件事后,急忙来到宫中。太监见魏征来了,进去告诉李世民说:“陛下,魏征到了。 ”李世民一听,可吓坏了!魏征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从不因为自己是皇帝就给他留什么颜面。这次魏征过来,要是看到自己正在玩鹰,一定又要挨批了。“嗯,一定得把这只鹰藏起来才行!”他左顾右盼,还没找到地方藏鹰,就听见魏征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他一时情急,只得将那只鹰塞进衣服的袖子里。其实这些举动魏征早就远远地看见了,但魏征装作没看见的样子和李世民谈论起国家大事来。一边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魏征,一边是怀中藏鹰、心神不定的皇帝。 本想着魏征说完就能走,谁知魏征的事情说起来没完没了,李世民又不敢催促他离开,只能在心里不住地想:“你就不能长话短说嘛!真是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来!”而表面上装作十分诚恳的样子,听完魏征冗长的汇报。 直到魏征终于起身告辞走了,李世民在心里长长松了一口气,可是等他拿出鹞鹰来一看——死了李世民怒火一下被点燃了,可他又认真地想了一会儿,终于明白魏征一片爱国、忠君的苦心。从此,李世民再也不沉迷于玩乐享受之中,而是专心致志地治理国家,唐朝也越来越兴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