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观人学全书
30937100000025

第25章 英雄第八(1)

【原文】

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若校其分数,则互相须,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后乃成。

何以论其然?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若聪能谋始,而明不见机,乃可以坐论,而不可以处事。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而勇不能行,可以循常,而不可以虑变。若力能过人,而勇不能行,可以为力人,未可以为先登。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张良是也。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体分不同,以多为目。故英雄异名。然皆偏至之才,人臣之任也。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刘邦、项羽是也。

然英之分以多于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则智者去之。故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才归之,两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然则英雄多少,能自胜之数也。徒英而不雄,则雄才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英能得英,不能得雄。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

【译文】

我们把植物中长得特别奇异秀丽的称为“英”,而把动物中长得特异突出的称为“雄”。文武才能出类拔萃的人,我们称之为英雄。在各种人才当中,才智出众、聪明敏捷的一类叫做“英才”,而胆力过人的一类叫做“雄才”,这是在名称上大体的不同。如果要考察“英才”与“雄才”这两种素质在人的才能中所占的比重,那么就应该让这两者相互配合。如果“英才”与“雄才”各有两分,那么就各取对方的一分加以配合,这样协调配合之后才能各自发挥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聪明的人,具有“英才”这种资质,但却没有“雄才”所具有的胆力,他的学说与见解就得不到推行。有胆力的人,具备“雄才”这种资质,却不具备“英才”的智慧,那么他的事业无法取得成功。因此,英才出众的人,用他的智慧来出谋划策,用他的聪明来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这时只需再借助于雄才的胆略力量,就可以使他的主张、计谋得以推行实现。具有杰出雄才的人,用他的胆略力量来压服众人,用他的勇敢来排除一切困难,这时只需再借助于英才的智谋,他就可以建功立业了。这就是英才与雄才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如果一个人的智慧足以出谋划策,但却没有预知事情发展状况的聪明才智,那么他只会不切实际地空谈,而不能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聪明才智,既能在事情开始时就有所打算,又能在事情进展过程中见机行事,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将其付诸行动,这样他只能按照常规办事,却无法应付变幻莫测的形势。如果一个人力气过人,却没有做大事的勇气,那么他只能成为一个大力士,却做不了战场上的先锋。如果一个人力气过人,又有将思想付诸行动的勇气,却没有足够的智慧去进行判断,那么,他可以成为先锋,却不能当将帅。因此,一个人必须既要有足够的智慧在事情开始时就进行谋划,又要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在事情进展过程中随机应变,还要有出众的胆量进行决断定夺,然后才能成为出众的英才,张良正是如此。一个人既要气力过人,又要有足够的勇气敢于去行事,还要有足够的智谋去进行决断评判,然后才能成为杰出的雄才,韩信正是如此。英才和雄才这两种资质在一个人身上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我们根据这两种资质在人身上所占比重的多少来命名这个人。所以,我们称一些人为“英才”,而把有的人称为“雄才”,但是无论是英才还是雄才,都属于偏才,只能担任大臣的职务,所以英才可以担任丞相,而雄才可以担当将领。如果一个人身上兼具英才和雄才两种才能,就有可能成为领袖人物,刘邦、项羽正是这样的人。

然而,在一个人身上,“英才”的比重应该大于“雄才”的比重,英才的成分绝对不能少。如果一个人身上英才的成分少,那么有智谋的人就会离他而去。所以尽管项羽力大无穷,也具有随机应变的机智,却不能听取不同的意见。身边虽然有范增这样的谋士却不会使用,致使陈平等人都离他而去。汉高祖刘邦的“英才”资质多一些,所以群雄纷纷服从于他,英才也都归顺于他。这两种人才,刘邦都能得心应手地使用,所以他才能先后吞灭秦国,打败楚国,安定天下。一个人身上“英才”与“雄才”比重的多与少,是决定他胜负的先天因素。如果只有“英才”而不具有“雄才”,那么具有“雄才”的人就不会服从于他;只有“雄才”而不具有“英才”,那么有智谋的人不会归顺于他。所以只具有“雄才”的人只能得到同样有雄才的人的辅佐,却得不到具有出众英才的人。只具有“英才”的人,能收服同样具有“英才”的人,却得不到具有超群“雄才”的人。因此,一个人只有兼具“英才”和“雄才”两种成分,才能同时驾驭“英才”和“雄才”两种人才。只有能够支配“英才”和“雄才”两种人才的人,才能成就丰功伟业。

【解析】

刘劭的政治生涯是在汉末和三国曹魏政权中度过的。他所处的时代是天下大乱的时代,乱世出英雄。在本章中,刘劭专门讨论了具有“英”和“雄”两种素质的人才,对“英雄”作了最精彩地说明: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如果说兼德、兼才、偏才的划分是根据具备才能的多寡或德才是否兼备,是总体上的人才分类。那么,英才和雄才则是偏才类别的划分。

刘劭首先说明英雄两个字的来源和意义。植物中长得特别奇异秀丽的称之为“英”,动物中长得特异突出的称之为“雄”。在人才中,才智出众、聪明敏捷的一类叫做“英才”,胆力超人的叫做“雄才”。一英一雄,一文一武,文依靠英取名,武依靠雄取号,这就是英雄两个字的由来。接着刘劭进一步论述了英和雄的概念含义及其区别。英才的素质偏重于智谋计虑,雄才的素质偏重于勇气胆力。他们各是两种类型人才中出类拔萃者的统称,基本上也是各种人才的代表。虽然英和雄是不同的概念,但作为一种素质或才能,它们是互相关联的,二者相辅相成。一个人要有所成就的话,必须具备英和雄两种素质,如果只有“英”而没有“雄”,或只有“雄”而没有“英”,都是不行的。但英才和雄才可以各有偏重。刘劭还强调了“英”的素质之重要,认为智慧聪明是为人处世的关键,所谓“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钧材而好学,明者为师。比力而争,智者为雄……圣之为称,明智之极明也”。刘邦、项羽各有成败,道理就在这里。刘邦文韬武略,壮志在胸,而且“英”的才能较多一些,使韩信等雄才臣服,张良、萧何、陈平等英才也全部归顺于他,所以能吞秦破楚,统一天下。而项羽虽然也同时具备英才和雄才,但他的英才相对的较少,致使自己自以为是,不能广泛采纳意见,使范增、陈平等谋士纷纷投向刘邦,自己则落得乌江自杀的下场。

刘劭最后还特别指出英才和雄才都只是偏至之才,只有身兼英才和雄才才能成为领袖,“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刘劭的英雄观,即英才与雄才,或“英”与“雄”的素质的关系,在现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依然有实用的一面。他告诫领导,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兼才”是少数,在识人时,不要求全责备,不可要求人才十全十美。

【人才智鉴】

智谋胆略皆备的英才张良

人才有英才与雄才之分,以学识、智慧、策谋着称的是英才,以勇力、胆识、武略见长的为雄才。根据刘劭的论述,英才可分为三种:一种是智慧足以谋划开始,却不能见机行事;一种是智慧足以谋划开始,也能见机行事,却缺少决断的勇气;第三种是既能谋划开始,又能见机行事,胆力刚决果断,张良无疑是智谋、胆略皆备的英才。

张良,字子房,颍川城父(今安徽省毫县东南)人,是辅佐刘邦打天下的“汉初三杰”之一。我国民间常常把他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并提,比拟为聪明智慧的化身。

张良本来不姓张,姓姬。出生于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之家。祖父叫“开地”,父亲单名“平”,几代人先后在韩昭侯、韩宣惠王、韩襄哀王以及韩厘王、韩悼惠王时,做韩的相国。因此,史书上说他家“五世相韩”。张良的父亲死后约20年,即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开始了消灭六国的战争,首当其冲被灭掉的是韩国。姬公子血气方刚,认为秦始皇不该恃强凌弱,决心凭着自己的力量,杀掉秦始皇,“为韩报仇”。

为此,他毁家纾难,用之结交豪杰,以至小弟弟死了也顾不上埋葬,“愿以家财求客刺秦王”。

张良四处访寻高手,足迹遍及淮阳(今河南淮阳县),还浪游到东夷(今辽宁凤城县以东)。在东夷,他拜会了那里的君长沧海君。由沧海君引荐,结识了一位能使120斤(秦汉时的1斤,约相当于现在的半市斤)铁椎的大力士,两人成了莫逆之交。

他们探听到秦始皇东巡,将路过原武县的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便事先隐蔽在那儿。不大工夫,秦始皇的车队浩浩荡荡地过来了。那位大力士一时神情慌张,铁椎飞过去,偏了点方向,只是打碎了秦始皇身后的副车。秦始皇勃然大怒,下令在全国搜捕刺客。大力士被缉拿处死,姬公子则亡命下邳(今江苏邳县南),改名张良,隐伏下来。

在下邳,张良继续广结豪杰,筹谋他的“灭秦”大计。

下邳城北,有一条圯水河,河上有一座石拱桥,两边绿树成荫,桥上风景秀丽。张良闲暇之际,常常喜欢到桥上散心。

这一天,张良又来到桥头,看到一位穿着褐黄色粗布大褂的老人,悠闲地坐在石桥的栏杆上。虽说装扮平常,神色却非常的安祥。老人坐在桥上,两只脚伸向桥下,一上一下地在那里晃悠。看到张良走过来,老人故意把一只鞋子丢到桥下,用命令的口气,指着张良说:“小伙子,下去给我把鞋捡起来!”张良一怔,觉得受了欺辱,真想上去揍他一顿,转念一想:自己年纪轻轻的,犯不着去和一个老头子打架。于是,张良便耐着性子,走到桥下,捡起鞋子,递给老人。不料老人不用手接,却把脚一伸,示意张良给他穿上。这一来,张良的火气更大了,但再一看老人须发皆白,分明是一大把年纪,便又动了恻隐之心。他想想既然已经把鞋子捡上来了,再穿上也无所谓,就忍气吞声,跪下一条腿,恭恭敬敬地给老人穿到脚上。

鞋子穿好了,老人意味深长地朝张良笑了笑,头也不回地朝前走了。张良觉得奇怪,悄悄地跟在老人后面,想看个究竟。跟了一里多路,老人忽然停了脚步,转过身对张良说:“看你这个孩子,还挺有出息,五天之后,天亮前来桥上跟我相会,我有重要的事情告诉你。”张良赶忙躬身施礼,满口答应。

第五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张良就兴冲冲地赶到桥上。哪知,老人早已站在桥的中央。张良一到,老人埋怨他说:“与老年人相约,竟然不能遵守时间,真不应该。”张良也不强辩,一个劲儿地向老人认错,老人让他过五天再来。

又过了五天,雄鸡刚一打鸣,张良就往桥上赶。一看,老人又是比他先到,生气地责备张良为什么又一次失约?张良又羞又愧,老人让张良过五天再早点来。

第三次,不到半夜,张良就到了桥上。过了好大一会儿,老人才姗姗而至,脸上露出满意的样子,夸奖张良说:“年轻人办事就得这样才对!”说着,拿出一本用黄丝帛包裹的书,说:“你读通了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十年之后,就会成就一番事业。十三年后,再到济北(今山东茌平县)来,谷城山下一块黄色的石头,那就是我。”老人说完,很快隐没在黑夜之中。这个老人,后来被称为“黄石公”。

天亮以后,张良看这本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当年姜太公吕尚辅佐西周武王,举兵伐纣,立下丰功伟绩,被后人誉为“将神”。这部书真是无价之宝。张良刻苦研读,细心琢磨,逐渐胸藏文韬武略,由一个奔走江湖的游侠,变成一个深沉、明智的谋略家。

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张良从下邳征集了100名壮士响应。秦嘉在留县(今江苏沛县东南)立景驹为楚王,张良领着百十号人,准备赴留县和秦嘉会合。半路上,他与刘邦不期而遇。两人便结为伙伴,一同去晋见景驹。

这时候,形势更为严峻,章邯在继续率兵追歼陈胜残部的同时,又派副将司马夷率领一支军队,攻打楚地北部的其他反秦义军。司马夷兽性发作,在相县(今安徽宿县西北)大肆屠杀,之后,又占据了砀县(今安徽砀山县南)。

为了打破秦军的围剿,刘邦奉秦嘉之命,与东阳(今安徽天长县西北)人宁君领兵向西迂回,在萧县(今安徽萧县西北)西部与司马夷主力作战。刘邦兵少不能敌,收拾残部,退回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