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山海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30917800000031

第31章

崦嵫山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其上多丹木,其叶如穀,其实大如瓜,赤符而黑理,食之已瘅,可以御火。其阳多龟,其阴多玉。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砥励。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人面蛇尾,是好举人,名曰孰湖。有鸟焉,其状如鹗而人面,蜼身犬尾,其名自号也,见则其邑大旱。

【注释】

①崦嵫之山:传说崦嵫山是太阳落入的地方,下有蒙水,水中有虞渊。

②榖:应为"榖"字,树木名,也叫楮树、构树。

③符:"柎"的假借字。柎:花萼。

④砥励:磨刀的石头。

⑤蜼:猕猴一类的动物。

【释义】

往西南三百六十里是崦嵫山,山上有很多的丹木树,它的叶子像构树的叶,它结的果实像瓜一样大,红色的花萼带有黑色的纹理,人吃了它可以治愈黄疸病,还可以防御火灾。山的南坡有很多的龟,山的北坡有很多的玉石。苕水发源于这座山,流向西方注入大海,水中多产磨刀的石头。有一种野兽,它的形状是马的身子,鸟的翅膀,人的面孔,蛇的尾巴,它喜欢抱举人,名字叫孰湖。山里还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鸮鸟,长着人的面孔,蜼的身子,狗的尾巴,它的名字就是它叫的声音,它出现在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会发生大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