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声律启蒙(国学启蒙书系列)
30917400000041

第41章

原文

歌对舞,德①对恩②,犬马③对鸡豚。龙池对凤沼,雨骤④对云屯⑤。刘向阁,李膺门,唳鹤对啼猿。柳摇春白昼,梅弄月黄昏。岁冷松筠皆有节,春暄桃李本无言⑥。噪晚齐蝉,岁岁秋来泣恨;啼宵蜀乌,年年春去伤魂。

注释

①德:厚德。②恩:恩情。③犬马:好马。④骤:雨点密集。⑤屯:聚积。⑥春暄桃李本无言:司马迁《史记》中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句。

释义

歌唱和舞蹈相对,厚德和恩情相对,好马和公鸡相对。池塘和沼泽相对,雨点密集和云层叠嶂相对。汉文学家刘向曾在天禄阁中校书。东汉末年,朝纲混乱,太尉李膺

为守名节而闭门不出,如果有人能受到他的接待,被称为"登龙门"。鹤鸣和猿啼相对。春日里柳树在风儿的吹动下摇晃,黄昏时梅树在月光下展现出绰约的身姿。松竹在寒冷的冬天里保持着自己本来的面目,春日里盛开的桃李却无一语。传说齐国的王后哀怨而死,死后化为蝉,所以叫"齐蝉";传说战国时蜀帝杜宇,号望帝,国家灭亡后忧愁万分,死后化为了杜鹃,每到春去之时,这两种鸟都会出现并鸣叫哀怨。启示语气舒缓流动,意象苍老古朴,情韵悠长,余韵不绝。

典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汉初勇将李广,是著名的骑射能手。他从汉文帝时起入伍,经过景帝,至武帝时代,几乎参加了每一次抵抗匈奴入侵的战斗。那时,北方的匈奴经常南侵,在边境地区骚扰。匈奴兵都精于骑射,来去不定,出没无常,很难对付。李广屡次领兵,深入敌阵,一生身经七十多次战争,匈奴兵都很怕他。在他六十多岁最后一次与匈奴作战中,竟被逼自杀而死。当时全军将士,个个痛哭失声,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也都不禁流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李广写了传记,传记末,还写了一段称赞的话:李将军恂恂如鄙人,口不能出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流涕,彼其中心诚于士大夫也!谚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段大意是说:李将军老老实实像个极普通的人,口才又不好,很少说话。但是他死的时候,无数认识和不认识他的人,都为他流下眼泪,可见他的忠诚和全心为国的精神,比能说会道的士大夫们要高得多啊!正如俗话所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