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声律启蒙(国学启蒙书系列)
30917400000038

第38章

原文

尧对舜,夏对殷,蔡惠对刘。山明对水秀,五典①对三坟②。唐李杜③,晋机云④,事父对忠君。雨晴鸠唤妇,霜冷雁呼群。酒量洪深周仆射,诗才俊逸鲍参军⑤。鸟翼长随,凤兮洵众禽长;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

注释

①五典: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②三坟:三皇之书。③唐李杜:指李白、杜甫以诗齐名。④晋机云:指陆机、陆云以文齐名。⑤鲍参军:指南朝诗人鲍照。

释义

尧帝和舜帝相对,夏代和商代相对,汉人蔡惠和唐元和年间的刘蕡相对。清山和秀水相对,五典和三坟相对。唐朝有李白、杜甫,晋代有陆机和陆云。孝敬父亲和忠于君主相对。《广雅疏证》说:"鸠鸟阴则屏逐其匹,晴则呼之,语曰:天将雨,鸠逐妇是也。"到了下霜的寒冷季节,大雁总是结群而居。晋周凯嗜酒如命,做了仆射后仍然不改旧毛病,很快就被撤了职,人们称他为三日仆射;南宋著名诗人鲍照,曾经做过参军,所以被称为鲍参军,杜甫有"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诗句。凤有长翼附体,为鸟中王者;虎为兽中之王,而狐假虎威才能吓跑其他禽兽。启示极省俭又极精炼的笔墨,极从容的叙述,为我们描绘了一番无比广阔的天地。

典故

狐假虎威狐狸在山中走着,不巧,碰见了老虎。老虎伸出前爪就要扑上去,狐狸知道已经来不及逃走,便向老虎喝道:"站住!"然后说:"现在,我是大王了。我是奉了天帝的命令的,你可知道!你如果伤害我,那就是违反天帝的命令!"老虎听了之后,不大相信。狐狸说:"你不相信吗?好,那你跟着我,看看百兽见了我怎样吧。"狐狸说着,就在前面大摇大摆地走着,老虎将信将疑地跟在它后面。果然,所有的野兽一看见它们,便纷纷逃避。老虎以为狐狸真的是"百兽之王"了,其实是假借了它自己的威力。这个故事,原载于《战国策·楚策》,而《新序杂事》中也有收录。楚国是战国时代南方的大国,北方各国相当害怕楚将昭奚恤。一天,楚王询问他的大臣们,昭奚恤是否真有那样的威名。有一个大臣名叫江已,他同昭奚恤不和,便向楚宣王讲了上述的寓言,最后说:"今王地方千里,甲兵百万……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江已的用意是一方面贬低昭奚恤,说他借了楚宣王的百万强兵来抬高自己的声望;另一方面刺激楚宣王,要他别稀里糊涂地被昭奚恤利用了还不知道呢。后来,有人把上述故事概括为"虎威狐假"四字。"假"字即"借"的意思。但是,更多的人却说成是"狐假虎威",并且流传至今成为成语,比喻依仗别人的威势而去吓唬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