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天纵神武:李渊
30881300000019

第19章 三子相争

窦氏为李渊所生的四个儿子建成、世民、元霸、元吉、除元霸早夭外,晋阳起兵时建成29岁,世民21岁,元吉只有15岁。在西取长安的进军中,建成与世民分统左、右两支大军,都为攻取长安立下了功劳。李渊称帝后首次出兵关东,也是建成、世民以左、右元帅的头衔领兵出征。李渊称帝后,建成被立为太子,留在京师协助唐高祖处理军国大事,因而平定天下的统帅一职,便落在秦王李世民的身上。李世民东征王世充时,18岁的齐王元吉也随同出征,指挥作战,但谋略、战功和威望都远不能同李世民相比。

李世民在统一战争中屡屡立下的赫赫战功,为他带来了一系列的荣誉、头衔和权力,他在唐帝国中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日益增长。

武德四年,李世民俘获窦建德、王世充大胜而归。唐高祖认为前代官职皆不足以表彰他,特意设置天策上将一职,位在王公之上。十月,李世民以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仍开天策府,可自置官属。

不久,又诏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自令、仆射至郎中、主事,品秩皆与京师同,而员数较少。

武德五年七月,当李世民统帅大军击败刘黑闼、进军徐圆朗之时,唐高祖在京师宫城的西偏营建弘义宫,使秦王居之,殊遇无比。

很显然,秦王声望、地位与权势的日增,这对于太子建成地位所构成的威胁,是客观存在的。而李世民在他取得赫赫战功而被授予天策上将之后,并不是没有谋取国家最高权力的意图。他于武德四年于京师“锐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等18人为学士,每更直阁下,降以温颜,与之讨论经义,或夜分而罢。”在天下即将平定之际,秦王的“锐意经籍”、“讨论经义”表明他已开始了由崇尚军事向注重政治的转变。他的真正意图,从他的注意网络人才、培植私党中,可以窥见其觊觎国家最高权力的用心。

早在晋阳起兵的前夕,李世民便注意结交豪杰,所谓“太原元谋功臣”如刘文静、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以及柴绍、唐俭等人,都同李世民有着密切的关系。攻取长安后,李世民更是注意网罗人才,如房玄龄、杜如晦以及长孙无忌等人,无不成了秦王的谋士。杜如晦归唐后不久,李渊调如晦出任陕州总管府长史,房玄龄得知后问李世民说道:“府僚去者虽多,盖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若大王守藩端拱,无所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莫可。”

李世民闻听后大惊道:“尔不言,几失此人矣!”

作为秦王府的心腹谋士,房玄龄的话泄露了李世民的天机。他所说的不甘于“守藩端拱”,而是想要“经营四方”,非杜如晦不可,表明李世民早已有“经营四方”之志。否则,房玄龄的话岂不成了无的放矢?李世民经房玄龄的提醒,果然将杜如晦留在自己府中,随从自己征讨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成了秦王的又一心腹谋士。所谓文学之士18人表明,秦王府中真可谓人才济济。

在平定天下的征战中,李世民又从敌军的营垒中网罗了一大批武将,诸如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屈突通、张士贵、薛万彻、张公谨、李君羡、田留安、戴胄等等,不一而足。

可见,以李世民为首的政治集团,文臣武将可谓均已齐备。如不是为着“经营四方”,李世民为何对网罗天下英才表现出如此之大的兴趣?

至于在建成、元吉的府中,他们也都是有着各自的亲信,如太子宫中的王珪、魏征、韦挺等人,都很有政治才干。

兄弟三人之中,太子与秦王之间的矛盾,不难理解。而元吉虽然跟随秦王东征,但二人之间却没有结成亲密的关系。在太子与秦王的对立之中,元吉站在建成一方,这除了秦王对他不器重外,也可能与元吉本人的“行为放荡骄奢”有关。元吉既然与秦王格格不入,太子又是未来的皇帝,因而,他与建成结盟除掉威胁自己的秦王,也是不难理解的。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秦王李世民后来做了大唐帝国的皇帝,因而唐初官修的《实录》以及后来官修的所谓正史,在有关建成、元吉以及兄弟三人之间的明争暗斗,还有唐高祖对于兄弟三人的态度和立场,在记载上有不少失实的地方,这是我们在认识这段历史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事实表明,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并非如《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列传》中史臣评论的那样:“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建成在西取长安、东征刘黑闼以及辅佐高祖处理国家政务时,均显示出一定的才能,并非平庸之辈。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对《高祖实录》、《太宗实录》中的“抑扬诬讳之辞,今不尽取”,这种态度是实事求是的。

李渊于晋阳起兵后,把军国大权交给他这三个嫡系的儿子执掌。待到兄弟三人均形成一定的势力,而秦王的声望和地位又威胁太子建成时,彼此之间的争权夺势、相互倾轧,便是不可避免的。

东宫与秦王府间的矛盾,随着统一战争的结束而急剧地激化起来,形成为一场你死我活的明争暗斗。这场明争暗斗反映在宫廷中,关系也颇为复杂。

在朝廷的大臣中,支持建成的是裴寂,而宇文士及、萧瑀、陈叔达则倾向于李世民。上述大臣之中,裴寂是最受高祖信任的宰相。唐高祖晚年,宫中内宠甚多,其中以张婕妤、尹德妃最受宠幸。由于在一些事情上秦王得罪了张婕妤、尹德妃,她们便经常在高祖面前赞扬太子建成,说秦王的坏话,甚至对秦王进行诬陷,致使高祖对秦王颇为不满。建成在朝廷和宫中有裴寂和高祖嫔妃们的支持,形势对他颇为有利。

建成、元吉与世民之间的争斗最终难免要通过暴力的方式来进行解决,这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早有准备的。东宫、秦王府、齐王府都有自己的卫兵,此外又都私募大批勇士,如李世民有蓄养在外的勇士八百人,建成则私自招募二千多人为东宫卫士,号称“长林兵”,分别驻守东宫的“左、右长林门”。建成又命令可达志“从燕王李艺发幽州突骑三百,置东宫诸坊,欲以补东宫长上”,被人告发。建成因此而遭到高祖的谴责,可达志被流放到隽州。

建成又派自己的亲信杨文干私自招募壮士,送至京师。当时,唐高祖前往宜君仁智宫,命建成留守京师,世民、元吉皆随行前往。建成使令元吉在途中对世民下手,并说:“安危之计,决在今岁。”同时,建成派郎将尔朱焕、校尉桥公山到庆州向杨文干运送铠甲兵器。尔、桥二人到幽州后,感到事关重大,便到仁智宫向唐高祖告密,告发太子派杨文干举兵谋反,内外相应;同时又有宁州人杜凤举也到仁智宫告发此事。唐高祖听后大怒,托言他事用亲笔诏书召建成前来仁智宫。建成见手诏后,因心怀鬼胎而恐惧万分,不敢应召前往。太子舍人徐师谟劝建成据城起兵,詹事主簿赵弘智劝建成轻车简从,前往认罪。建成听从赵私智的劝告,率十余名骑兵到达仁智宫,向唐高祖叩头认罪,高祖怒气未消,夜间“饲以麦饭”,令人将建成看守起来。同时,派司农卿宇文颖急驰召杨文干来仁智宫。宇文颖到达庆州后以实情相告,杨文举于是起兵造反,高祖派左武卫将军钱九陇与灵州都督杨师道率兵进击。

唐高祖派李世民向往讨伐,说道:“文干事连建成,恐应之者众,汝宜自行,还,立汝为太子。吾不能效隋文帝自诛其子,当封建成为蜀王。蜀兵脆弱,他日苟能事汝,汝宜全之;不能事汝,汝取之易耳!”

李世民讨伐杨文干时,嫔妃们以及封德彝为建成说情,高祖又改变了另立太子的主意,只是责怪建成不应该“兄弟不睦”,归罪于太子中丞王缔、左卫率韦挺、天策兵曹参军杜淹,将他们一并流放到隽州,此事便不了了之。

当时,突厥屡次入侵关中,有人建议焚烧长安而迁都,“则胡寇自息矣”。唐高祖赞成这一建议并安排臣下选择新都地址,建成、元吉以及裴寂表示赞成,萧瑀虽知不该迁都但不敢进谏。这时,李世民劝谏说:“戎狄为患,自古有之。陛下以圣武龙兴,光宅中夏,精兵百万,所征无敌,奈何以胡寇扰边,遽迁都以避之,贻四海之羞,为百世之笑乎!彼霍去病汉廷一将,犹志灭匈奴;况臣忝备藩维,愿假数年之期,请系颉利之颈,致之阙下。若其不效,迁都未晚。”

唐高祖认为世民讲得很好,但建成却嘲笑世民像当年汉朝樊哙那样空口说大话,于是二人在高祖面前辩论起来。迁都一事因此而中止。

建成贿赂高祖妃嫔,说秦王的坏话:“突厥虽屡为边患,得赂即还。秦王外托御寇之名,内欲总兵权,成其篡夺之谋耳!”

一次,唐高祖到城南打猎,建成、世民、元吉随从。事后,建成让妃嫔对唐高祖说,秦王在猎场上从马上跌下时曾说过:“我有天命,方为天下主,岂能随便死去。”高祖召世民查问此事,世民说没有此事,便立案查验,皇上仍是怒气未消。这时,有关官员入报突厥入寇,高祖便诏令世民、元吉率兵出豳州抵御突厥。自此之后,“上每有寇盗,辄命世民讨之;事平之后,猜嫌益甚。”唐高祖自从得知太子与世民之间的矛盾日深之后,他虽然对太子多有不满,但有鉴于世民功劳日高的事实,他事实上在建成与世民之间对建成有所偏袒,而对世民则难免有“猜嫌”之心。高祖心里明白:就能力而言,秦王胜过太子,是强者。他作为父亲,怎能不偏袒弱者呢?

建成见诬陷未能奏效,便在夜间设宴,请世民入东宫饮酒,并在酒中下毒。世民饮后心痛,吐血数升,被淮安王李神通扶回西宫。唐高祖到西宫看视世民病情,得知是在东宫饮酒所致,便敕令建成说:“秦王素不能饮,自今无得复夜饮。”

唐高祖眼见太子与秦王之间矛盾日深,同在京师,迟早要酿成大祸,便向世民说道:“首建大谋,削平海内,皆汝之功。吾欲立汝为嗣,汝固辞;且建成年长,为嗣已久,吾不忍夺也。观汝兄弟似不相容,同处京邑,必有纷争,当遣汝还行台,居洛阳,自陕以东皆主之,仍命汝建天子旌旗,如汉梁孝王故事。”

世民闻言涕泣,诉说不愿远离父亲的身边。唐高祖向世民解释说:“天下一家,东西两都,道路甚迩,吾思汝即往,毋烦悲也。”

世民准备遵照父亲的旨意前往东都洛阳,建成、元吉得知后,在一起谋划说:“秦王若至洛阳,有土地甲兵,不可复制;不如留之长安,则一匹夫耳,取之易矣。”

于是,建成、元吉秘密指使人上书密告:“秦王左右闻往洛阳,无不喜悦,视其志趣,恐不复来。”

建成又派近臣向唐高祖陈说利害,高祖又改变了主意,令世民前往东都一事因此而中止。

建成、元吉与后宫妃嫔日夜说世民的坏话,不由高祖不信,要归罪于世民。这时,陈叔达劝谏说:“秦王有大功于天下,不可黜也。且性刚烈,若加挫抑,恐不胜忧愤,或有不测之疾,陛下悔之何及!”

唐高祖认为陈叔达讲得有理,便没有降罪世民。然而,这时元吉却直接出面,秘密请求高祖诛杀秦王,高祖对元吉说:“彼有定天下之功,罪状未著,何以为辞?”

“秦王初平东都,顾望不还,散钱帛以树私恩;又违敕命,非反而何!但愿速杀,何患无辞!”元吉回答说。

对于元吉请杀秦王的请求,唐高祖没有答应。然而,建成、元吉与世民的矛盾,至此确已达到剑拔弩张的程度,难免要发生一场流血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