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求知文库-植物部落
30865400000016

第16章 认识植物现象(2)

相反有些植物性情不合,有的还不共戴天,这样的事例也不胜枚举。胡桃树分泌的胡桃醌会伤害相邻的苹果树和番茄、马铃薯等,严重者可造成死亡;苹果园里种芹菜,也会弄得两败俱伤;黄瓜和番茄也是对头,种在一起会同归于尽;柏树旁植梨树,柏树散发的气味能使梨树落花落果,一无所获;玫瑰花和木樨草相遇,玫瑰花便拼命排斥木樨草,木樨草则在凋谢后释放出一种特殊的物质,使玫瑰花也中毒而死;下小雨的时候,雨水从紫云英的叶面往下滴,紫云英叶上含有一种叫硒的物质也溶进水里,周围的植物接触到有硒的水滴,就会被毒死。

植物界这种例子还很多,我们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进行科学的种植,取得最好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

甘蔗老头甜

凡是吃过甘蔗的人,都知道甘蔗的上半截没有下半截甜,特别是甘蔗的梢头,简直淡而无味,为什么同一株甘蔗,甜淡悬殊这么大,而越到下部,特别是甘蔗的老头部分,甜味越是浓厚呢?

当甘蔗还是幼苗的时候,生命活动的主要部分是根和叶。根吸收水和养分,输入叶子。叶子吸收了二氧化碳,连同根部送来的水和养分,在阳光下,制造成自身所需的养料。这种幼苗时期的甘蔗,如果取来尝尝,会发现梢头和老头都没有什么甜味。但随着甘蔗的成长,它们的内部活动不仅旺盛而且复杂起来了。它要剥几次叶子。剥叶子的作用,除了加速甘蔗向上发展以外,主要是使甘蔗的茎秆接受阳光的照射,制造出更多的养料。一般来讲,植物制造的养料除了供自身消耗以外,多余部分就贮藏在根部,由于甘蔗茎秆制造成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糖,所以根部就积贮了不少的糖分。

此外,由于甘蔗叶子在不停地蒸发水分,所以甘蔗上部特别是梢头总是保持着充分的水分,供叶子消耗。这些水分总是越近梢头越多,越近根部越少,而水分越多的地方,糖的浓度也就相对降低,甜味也就淡了,所以我们吃甘蔗的时候,总会发现甘蔗的老头比梢头甜。

不过,如果甘蔗在地里长到10月以后,情况就会有改变,梢部也会同样地甜。

无花果并非不开花

从无花果的名字看起来,无花果好像是没有花的,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典型的花,由花托、花被(就是花萼和花冠)、雌蕊和雄蕊四部分构成,这四部分都有的叫完全花,例如桃花。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叫不完全花,例如桑树花。一般植物,是花托把花被、花蕊举得高高的,因此引人注目。而无花果的花却悄悄躲藏在肉质花托的内壁上,人们看不见它,因此认为它是不开花的。

说起来你或许不相信,无花果还会一年开两次花、结两次果哩!当大地回春、草木欣欣向荣的时候,它就蓬蓬勃勃地抽枝发叶,同时生出花来;在秋高气爽、雨水充足的时候,它的枝条又迅速往上长,同时生出花来。第一次花结的果子在当年秋天成熟,第二次花结的果子要到第二年春天才成熟。

无花果的老家在西南亚的沙特阿拉伯、也门等地,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栽培品种已有1000多个。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都有栽培,在北方作为盆栽观赏植物。

无花果味道鲜美,类似香蕉,营养丰富。鲜果中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可以加工成蜜饯、果酱、果干等。在中医学上,干果还可以入药,能开胃止泻,治咽喉痛。

花生在地里才能结果

我们平常看到的植物,一般开花受精后,就能在枝上长出果实来,但花生却不是这样,我们只能够看到花生枝上开许多金黄色的小花,但却看不到它枝上结果。花生结果的脾气很古怪,一定要在黑暗的土壤中才能生长,陆地上的植物只有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人们把它称作“落花生”。

花生为什么在黑暗的土壤里才能结果呢?人们研究发现,花生果实的发育需要有水分、暗黑、压力等,其中以水分和暗黑环境最重要。实验证明,只要有适量的水分、暗黑的环境,花生也能在空中结果。

花生的老家在南美洲的巴西、秘鲁一带。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花生才开始国际性的长途旅行。它们最先来到非洲的几内亚,以后又由葡萄牙人把它们带到亚洲、欧洲等地,大约在15世纪末或16世纪初,花生传到了中国。

花生仁的营养价值很高,不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它的红衣含有大量止血素,用它制成的“血宁1号”,是缩短凝血时间的良药。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

荷花又叫莲花,原产在亚洲南部和澳洲,是多年生的水生植物,它的根茎埋在泥里,肥大的根茎称为藕,藕上有节,节上有须根扎入泥土深处,而长出的叶片和花茎则挺出水面。每当夏季来临,青翠的荷叶在碧波上摇曳,而万绿丛中的荷花则展现出迷人的风姿。荷花花谢后就结出莲蓬,中有莲子,莲子受硬壳的保护可以在土里埋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不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寿的种子。

荷花天生丽质,出污泥而不染,很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古代就有很多咏唱荷花的诗歌。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在他的《离骚》中写道:“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宋代诗人杨万里也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更有《爱莲说》,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相传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荷的生日。古时候这一天为荷花节,人们相约观赏荷花,热闹非凡。而每当江南采收莲子的时候,男女青年,泛着轻舟,唱着歌谣,在荷丛中穿梭往来,描绘出一幅水乡优美的风情画。

荷花又称莲花,不但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古埃及,莲花是朋友、爱人之间互相馈赠的典雅饰物。传说古埃及的智慧之神托特的妻子奉献给丈夫一束莲花,以表示她对丈夫的忠贞和爱情。在印度,莲花象征神圣和贞洁。

寺院中的佛像,都是坐在莲花上的,而佛教最重要的一部经典便是《妙法莲花经》,“佛即莲,莲即佛。”在我国龙门石窟中,有一窟叫莲花洞,洞内除了四面的佛像以外,就是顶部一朵灿然生辉的巨型莲花。

几千年来,荷花与我国人民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今天,它仍是洁身自好、品格高尚的象征。那么,荷花为什么能出污泥而不染呢?这主要是因为荷叶、荷花的表面有一层醋质,保护它不受污泥浊水的侵袭,从而使它保持了高洁、清丽的形象。

树木过冬

冬天来了,人们都不约而同地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戴上了手套、围巾和帽子,但我们看一看树木,除了松柏类依然树叶满枝、苍翠夺目外,其他的都显得光秃秃的。寒风一吹,枝条似乎都在发抖,它们怕冷吗?它们能抗得住冬天的寒冷吗?

很多年来,人们在不断地探讨树木过冬的秘密,最早的一些观点认为,树木可能与温血动物一样,本身也会产生热量。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冬天树木含水量少,即使在零度以下也不容易引起结冰而死亡。但我们知道,树木本身是不会产生热量的,面在零度以下结冰的柳枝、针叶也并没有因为冻结而死亡。那么,秘密究竟在哪里呢?

树木为了对付冬季的严寒,采取了“睡眠”的方法。我们知道,树木生长要消耗养分,春夏树木生长快,养分消耗也快,抗冻力也弱。到了秋天,这时白天气温高、日照强,叶子光合作用也强,而夜间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于是树木便越长越“胖”,抵御寒冷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到了冬季,温度更低,树木的生长处于停滞状态,进入“冬眠”,这时体内积贮的养料也变成糖分甚至脂肪,这些都是防寒物质,能保护树木不容易受冻。

树木能不能进入“睡眠”,直接关系到它能不能过冬,“睡”得愈深的就愈有抗冻力,反之,那些进入不了“睡眠”状态的树木就很容易被冻伤或冻死,这就需要我们人类来帮助它们,给它们披上“衣服”或盖上“房子”。

大树下面好乘凉

当人们在炎炎烈日下汗流满面时,多么希望到大树下面去躲一躲,因为大树树荫下的温度要比曝晒下的温度低很多,这是为什么呢?

通常在夏季的阵雨以后,会感到比较凉爽,同样,往路面或屋顶上洒水,也能达到降温的目的。这是因为水从液体蒸发成汽体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随着水分不断的蒸发,地面和屋里的热便逐渐被带走了,人们就会感到凉快了一些。

树荫下比较凉快也是这个道理,别看树木静悄悄的,没什么动静,其实,它正在进行着繁忙的活动呢。一方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树叶正在积极地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己生产养料。另一面,树叶吸收了大量的阳光,叶面温度比空气的漫度还高,叶子便把从根吸收来的水分不断散发出去,避免叶面温度无限制地升高,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树叶在不断地散发着大量水分,就好像向空中不断喷水一样,据测定,一株10米高的大梨树,在夏季,一天能蒸发273千克水,要把如此多的水蒸发掉,需要吸收的热量也是惊人的。

由于树木对热量的大量吸收以及树叶对水分的不断蒸发,树荫下的温度自然比周围要低得多,大树底下便自然好乘凉了。

红颜色的嫩芽新叶

春天来了,大地一片新绿,花草树木,欣欣向荣,人们仔细观看,会发现许许多多的树木花草的嫩芽新叶多少会带一些红色、紫色等,显得非常可爱。

我们知道,植物之所以有各种色彩,是由它体内含有的色素决定的。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这是因为它含有叶绿素的缘故,可是叶绿素并不是和它的枝芽一起萌动发生的。植物的嫩芽新时就像初生的婴儿。婴儿是靠母亲的乳汁喂养大的,植物的嫩芽新叶也依靠植物体内其他部分供应养料。当婴儿成长到一定阶段以后,生出了牙齿,就渐渐地有能力吃各种食物了,植物的嫩芽新叶也是这样,到一定阶段后,叶绿素产生了,自己开始能够制造养料,也就不再需要其他部分供应。有些植物的叶绿素产生得早,嫩芽新叶就绿得快,有的叶绿素产生得迟,嫩芽新叶就绿得迟。

在植物枝芽叶绿素产生之前,这些嫩芽新叶为什么不是无色而是红色呢?这是因为植物体内含有一种叫花青素的物质,在叶绿素产生之前,它早就存在着了,花果种种美丽的颜色,基本上都是花青素变的戏法。花青素不仅把花果染成不同颜色,也把嫩叶新芽染成红色、紫色,直到枝芽的叶绿素大量产生,使草木呈现一片葱绿为止。

红色“秋衣”

秋天,许多树木要落叶,在落叶前叶子往往变成黄色;更有少数树种如枫树、乌桕、黄栌、槭树等的叶子却变成猩红色,叫做“红叶”。自古以来,人们写下了不少赞美红叶的诗章,有的称“霜叶红于二月花”,有的赞“乌桕犹争夕照红”。在《太平广记》里,还记载了这样一桩趣事:一位姓韩的宫女,她在红叶上题了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竟日闭,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然后放入御沟中流出宫外,被一个叫于祐的青年所得。于是他也用红叶题了一首诗,投入御沟的上游,流入宫中,又被姓韩的宫女得到。

后来皇上开恩,宫内三千宫女全部放回民间,姓韩的宫女与于祐终成眷属。

据说,红叶题诗在唐代很流行,这表现出人们对红叶由衷的喜爱。

的确,红叶是很美丽的,那么,红叶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知道,树叶中含有很多色素,如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叶绿素颜色较深,在夏天常常盖住了其他色素而显出浓阴油绿的颜色,但当秋天来临,这时阳光依旧强烈,温度却慢慢降低,叶绿素就会因为遭到破坏而渐渐消失,这时黄色的叶黄素、胡萝卜素就显示出来,秋天叶子变黄就是这个道理。也有的植物在强光、低温、干旱的条件下,叶子在凋落前会产生大量的红色花青素,这就是形成红叶的原因。

北京西山以红叶著称,每当秋高气爽的季节,前去观赏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满山的红叶总让人陶醉不已。据统计,叶子能够变红的树木约有几千种。

软木树不怕剥皮

在西南欧的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因为那里靠近地中海,夏凉冬暖,雨量充沛,土地湿润,几千年来,生长着一种叫软木的树。这种树又叫“栓皮栋”,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脾气。所有的树木最怕剥皮,剥了皮就非死不可,可是它却不怕剥皮,成块的树皮被剥光以后,就露出了橙黄色的内层,人们还在它的身上写上“8”、“9”等阿拉伯数字,这是告诉人们隔八九年后,又可以剥皮了。

软木还有个特点就是,其他树种的木材最怕露天风吹日晒雨淋,这样很容易霉烂腐朽,可是软木却要在露天经风雨日晒半年,然后,又把它放到100℃的沸水槽中蒸煮,蒸煮后堆放在室内三周,就可以加工成各种制品了。

软木的最大用途是做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瓶塞,有的瓶塞还烫上精美的五彩图案,成为一件件令人喜爱的工艺品。据说在考古中发现,用这种瓶塞盖的酒类,藏在地窖里上百年仍香醇不变。法国葡萄酒著称于世,最早叫“暴跳酒”,人一打开地窖藏酒时,那软木做的瓶盖忽然倏地暴跳开来,同时酒香四溢,扑鼻而来。

还因为软木富于弹性,不透气、不透水、不传热、不导电,又能耐压、耐酸,所以它在很多方面都有广泛用途。宇宙飞船可以用它作绝缘材料;羽毛球座、乐器垫片、高跟鞋、帽衬等地方也可见到它的踪影;软木做地板,踩踏没有声响等等。

葡萄牙历来有“软木王国”之称,它的软木种植面积占全世界软木树林面积的1/3,软木是它们的传统出口商品。值得一提的是,软木不是整株树都是软木,只有木栓层——树干的最外边才是软木,最里层是木质部,中层是软木再生部。软木要长到25岁时才能开始剥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