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求知文库-医学界的先驱
30864500000005

第5章 李时珍(1)

在华夏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中,医学是一枚璀璨(cuǐ càn)的明珠。在古代,有很多名医被后人称颂,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东汉的华佗与张仲景、唐代的孙思邈(miǎo)等等。就中药学的研究而言,成就最大的莫过于曾被誉为“医中之圣”的李时珍,他成就了闻名世界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是不会让人忘怀的一代名医。

中医,在世界医学中,一直是一个神奇而深邃的领域。而记录了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等药品共1892味药的《本草纲目》,更加神奇。

在16世纪末问世后,刚过半个世纪,波兰人卜弥格便将其中植物部分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后来又被译成日、德、法、英、俄、朝等国文字,传到世界各地,其中英译本多达十余种,这些国家的医界,把这部著作誉为“东方医学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对它推崇备至,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人们瞩目这部重要的医药文献时,不会忘记为之奋斗一生、呕心沥血的名医李时珍。人们惊叹于他的成就,同时,更为他伟大的一生和高尚的人格而感动。

慎重抉择,随父从医

湖北省蕲(qí)春县的蕲州镇,是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小城。它处于长江中段近下游处,号称吴头楚尾。城郭有群山守望,江水湖泊环绕,水上交通相当发达。这里盛产鱼虾龟鳖,米谷药材。蕲州特产的九孔莲藕,色味俱佳,中外驰名,蕲艾全国闻名。蕲州过去曾以产蕲龟、蕲蛇、蕲竹著称。在历史上,从北周起,有很多个王朝在这里设州、郡或路、府的治所,明朝朱氏宗室的荆王府也建在这里。

在蕲州城东门外有一个雨湖,依傍着逶迤起伏的群山。雨湖周围,春天桃李盛开,百花争艳;夏天荷花映山,红白相映,水光山色,十分宜人。我国明朝伟大的医学家、药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李时珍就生活在这个迷人的水国仙乡。

李时珍,字东璧,又字可观,晚年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西南)东门外瓦硝坎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 年),卒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 年),享年75 岁。

李时珍出生在世代行医之家。李家一直以仁爱德义处世,在宗族和乡邻中享有较高的声望。祖父是个“铃医”,也称“走方医”。常手摇铃串,背着药箱,走街串户,在乡村和城镇间卖药治病。铃医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父亲李言闻,字子都,号月池,为人笃厚仁孝,乐行善事,乡亲中谁家有困难或纠纷,他都热情帮助。李言闻深知行医的清苦和劳累,为摆脱医业,曾发奋读书,中过秀才,但再也考不上去了,只好随父从医。

李言闻博读经史,精通医药,以医术济人,成为当时的名医。到了晚年,被选为贡生,送入京师,后来当上太医院吏目,是相当于文书之类的下级医官。曾著有《四珍发明》(8卷)、《痘疹证治》、《月池艾叶传》和《月池人参传》等书,均已散失。他还整理补订了宋·崔嘉彦写的《四言举要》。

李言闻悉心研究中药。不仅研究古代药书,而且非常注重实践,常常到山中找来药草来与药书对比印证。在他的房间里,一年到头都可以闻到白芷、郁金之类的芳草的清香。就在这飘散着异香的环境中,李时珍诞生了。

李时珍是李言闻的次子,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家庭熏陶,尤其父亲李言闻的为人处事以及对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李时珍的成长影响很大。

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李时珍从小就对医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很小的时候,他就跟随父亲给乡亲们看病、去山里采药。他能辨别出许多药草的名字,对草木虫鱼,他有一种奇特的爱好。当他随父亲去山里时,父亲告诉他药是从哪来的,怎样采集。让他看到药草的生长情况。他的药草方面的知识逐渐丰富起来,兴趣也越来越浓。

小时候,李时珍在药草方面的知识使他成为小朋友们崇拜的对象。当小朋友们一起到湖畔、田野丘陵去爬山、划船、捕鱼、捉鸟时,他便自豪地向小朋友们讲一些他从父亲那里学来的草药知识。

附近的渔民、樵夫、农民们大都认识李时珍。李时珍求知欲极强,特别爱提问题。人家看这孩子聪明,也乐意告诉他。李时珍还经常帮助贫苦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如帮助渔夫收拾鱼篓、传递东西,老渔翁也常传授他一些水鸟的知识。

李言闻很了解儿子的兴趣,为满足时珍对草木虫鱼一类学问的好奇心,教他读图画书《尔雅》(中国古代解释词义的专书)。在很小的时候,他就能把整大段难懂的《释鸟》、《释兽》背诵如流。

在李时珍生活的明嘉靖、万历年间,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医生的社会地位很低,与算命、卖卦、看风水的江湖术士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医术高明但社会地位仍旧低下,属于“下九流”的社会地位,受人歧视。在正史里,名医的传记要排列在方伎列传里,医学被称为末学杂流。当时的读书人都热衷于追求风雅、参加科举考试,轻视实际知识的积累。李言闻对李家世代为医,被人瞧不起的社会职业早已厌烦了。当他科举考试一再失败时,他把希望寄托在这个异常聪明的儿子身上,希望他能够“学而优则仕”,通过科举考试,求得一官半职,以改变李家的社会地位。

李时珍12 岁那年,父亲就把他一向喜爱的与医药有关的书收拾起来,督促李时珍去读八股文。李时珍虽不愿意,但是又不愿伤父亲的心,只好遵照父亲的吩咐,读八股文准备应试,有时他还偷偷地读起医书来,当父亲替人看病时,他借故帮忙,这样,虽然在读八股文,但是,并没有影响他医学知识的增进。

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 年),14 岁的李时珍考取了秀才。父亲非常高兴,激励他继续努力,争取考中举人。

此后,李时珍一度想通过科举考试,实现父亲对自己的期望。

科举考试一般内容都是“四书”、“五经”,而且当时的考试,常常指定内容不许超过程、朱的集注疏义的范围。考场上的八股文,形式要求非常严格,内容死板枯燥。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而且硬性规定:“破题”要用两句话点题,“承题”要承接破题的意思作进一步的发挥,到“起讲”才开始议论。以后各股,要求把议论层层推进,而“中股”是全篇的中心。在最后四股中,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或者称作“八比”。这种死板、空洞的文字,不仅不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也不能思考发挥。只能剽窃子史陈言,雕琢字句。

李时珍尽管聪明过人,但是他生性好学多思,不愿意死记硬背教条的八股文,而且,像他这样崇尚真理和科技知识的人,是注定写不好揣摩时好的八股文的,并且,李家的人忠厚正直,不愿向考官进行贿赂。这样,在他17岁、20岁、23岁的时候,他曾经三次到省城应试,可是都失败了。

从考场上返回家,躺在床上,他深深地嘘了一口长气,可是,好像积压在胸中的郁闷太多了,他一下子不能一股脑儿吐出去一样,他觉得有一种压抑不住的愿望,想做一些对这个世界更有用的事。

他一头钻进父亲的藏书室。李言闻博识经史,家中藏书很多。李时珍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他发现了一个更广阔更丰富的世界,完全沉湎于书本之中。

李时珍利用一切时间,读所有能找到的书,包括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他读书十分认真,发现有可取之处,就记录下来;发现有疑点,便进行考古论证。那时,他创作了一系列有关唐律、天文、地理、奇门遁甲之类的书。而且,他非常注重理学,他读诵了大量的程朱理学的著作,吸收其中积极的部分,提出了一些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思想。读书不仅使他丰富了知识,开阔了思路,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而且使他对考证和编纂古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量的阅读为他后来的科学研究和著书立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天性聪明而且自信心、自尊心极强的李时珍决定从科场的失意中摆脱出来,不再把自己的精力浪费在无用的八股文中,他决心读书治学,走一条属于自己的对社会、对人们更加有益的道路。

家庭环境的影响,尤其父亲的为人和治病救人的职业,对他更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他从小在家里看到父亲为病人治病,经过父亲的调理,许多人解除了疾病的痛苦。李时珍一方面同情人民的疾苦,一方面接触到医药实际,了解了许多医药方面的奇妙,他对医道有着极大的兴趣,深感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业。

李时珍反复思量着人生的重大问题,他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

李时珍自幼体弱多病。小时候身体瘦弱,少年时患有眼病。20岁那年参加乡试前后生过一场大病。这次病是从感冒引起的,咳嗽了很久,没有及时注意,结果转为“骨蒸病”,皮肤发热,热得像火燎一样,觉得心烦口渴,每天吐痰一碗多。从现在的医学知识来看,他患的可能是肺结核。李时珍当时已懂得医道,他自己用柴胡、麦门冬、荆沥等各种清热化痰的药,治了一个月,病情没有好转,却更加严重了。他父亲也多方治疗,仍不见效,几乎断了性命。后来,他父亲根据李时珍皮肤发热、口渴、而白天又更加严重的情况,选用了名医李东垣的独味黄芩汤,李时珍服用后第二天就退了烧,痰和咳嗽也渐渐好了。

想到这件事,李时珍闲不住了。他感慨到,药对病症就好像鼓槌敲在鼓上一样,立刻发出响声,“医中之妙,有如此哉?”他深感医生的医术决定着病人的命运,如果诊断不明或用药不当,轻则延误治疗,重则害人性命。

高明的医生可以起死回生,掌握医道对人民的好处太大了。

想到这儿,李时珍一刻也坐不住了,他对父亲说:“不能老让您为我操劳,还是让我跟您学医吧!”李言闻早已看出儿子在医学方面有特长,听了儿子的话,觉得这是儿子的慎重选择,不能再阻挠他从医,因此说:“从医是非常苦、非常累的,而且医生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职业,你不在意吗?”

李时珍坚定地说:“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父亲见他态度这么坚决,就说:“咱们李家几代从医,几代受苦。我是希望你不再受苦,才让你走科举这条路的,既然你现在一心从医,我也不能再硬逼你去走不愿意走的路了。你就跟我好好学医吧!”

重新选定了自己的奋斗方向,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对人有益的职业后,李时珍一下子感觉轻松了许多,自由了许多,在他面前似乎有无限的希望在呼唤他。抬头仰望,天更广阔了,大雁在自由地翱翔;侧耳聆听,鸟儿在林间啭鸣。大自然太美了,世界充满了生机。

救人危险,医名远扬

嘉靖二十一年(1542 年),李时珍随父亲开始行医。

当时,蕲州一带连年大旱,河塘干涸,粮食歉收,百姓生活很艰难,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忙着求雨,祈求上天降雨。然而不仅没有下雨,相反,由于天气燥热,又发生了瘟疫,很多人死于瘟疫。在生活极度艰难的情况下,一旦得上病,百姓立刻感觉走投无路。

蕲州的贫苦人为生活所累,提心吊胆地度过一天又一天。

当时的明政府为了解决老百姓的危难,制定了医事制度,在各地设立“医药惠民局”,试图帮助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惠民”政策主要在于出售的药品价格低廉,面向广大百姓,这一制度似乎可以使百姓脱离瘟疫的纠缠。

但是,当时贪污成风,药局的官吏大发民难财。他们营私舞弊,贱买贵卖,以假充真,事实上,穷苦百姓很少能得到什么“惠”。

在贫病交加、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许多穷苦百姓来找李家父子求医。对待穷人,李时珍总是细心诊察、用药,不论他们是乡邻还是远路而来的病人,有求必应,甚至还为病人赔上药钱。

热心助人的李时珍,心中惦记着这些危难中的病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人求医,他便不辞辛苦地为他们诊治,常常深更半夜被人从床上叫醒,匆匆忙忙出诊。对于这个从小便体弱多病的人来说,能够做到这一点,没有强烈的同情心,正直的人格是不可能的。

由于李家父子的精心治疗和热心帮助,许多危重病人恢复了健康,所以后人称赞李时珍道:“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报酬)。”赞扬了李时珍父子解救病人,而又不计报酬的崇高的医德。

离李时珍家不远的地方,就是风光秀丽的雨湖,湖边不少人家就以打鱼为生,在李时珍很小的时候,就常与这里的渔民打交道,帮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渔民们有病,常来找李言闻。李时珍行医后,也时常到那里去。

有一天,李时珍到雨湖的一个叫老庞的渔民家,老庞的妻子得了重病。

李时珍背着药箱低头走进充满鱼腥味的屋子,看见病人正躺在一堆破烂的棉絮里,几乎没有声息。李时珍急忙放下药箱,为病人切脉,觉得病人很虚弱,但是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他一面安慰老庞,一面问他发病的经过以及用过什么药。老庞回答说:“昨天妻子感到不舒服,正好有个铃医走过,请他看了病,开了张方子。可是,服下药去呢,反而病越来越重。”老庞垂头丧气,一脸的哀愁:“真倒霉,越穷越难啊!”

李时珍忙说:“别着急,把方子给我看看。”李时珍把方子看了几遍,认为没有开错什么药,心里核计:为什么服下药后病势反而加重了呢?这是不应该有的现象啊。于是,他又叫老庞把药渣拿来看看。

老庞把药罐拿给李时珍,李时珍打开药罐发现药汤已经喝光,罐底残存着一些熬过的药渣,散发着草药味。他拨开药渣一味一味地核对。不时地拿出来,放到嘴里嚼一嚼。忽然,他发现其中有味虎掌,是方子上没有的;而方子上有的漏篮子这味药,药渣里却没有。这才明白,原来是药铺里发错了药。

李时珍对老庞说:“这虎掌有大毒,怎么可以代替漏篮子呢。难怪服下去出了乱子。”

老庞听说是药铺里发错了药,加重了妻子的病势,不由破口大骂起来:

“这些药铺里的家伙,我非让他们把这些药吃下去不可。”

李时珍忙劝他说:“这也不能全怪药铺里发药的人,药书上说过,漏篮子又名虎掌,药铺里的人以为这两种药可以互相代替,所以出了差错。幸亏发现得及时,用一些解毒的药就没事了。”

李时珍处理妥当这件事后,踏着夜色离开了老庞的家。雨湖的夜安静而又美丽,满天的星星眨着明亮的眼睛俯看着这个世界。李时珍抬起头仰望着深邃的星空,思绪在不停地转着。他不会忘记老庞那焦急的神情和他妻子虚弱不堪的样子。他知道健康的身体对于这些渔民来说是多么重要。忽然,他感觉各种药草就像是数不清的星星一样,每种药草有自己固定的性能,不能随意混淆,否则将它们的用途、性能混淆了,就像把星星的位置搞乱了一样,只能使人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南北东西也搞不清楚了。心情沉重的李时珍越来越感觉到行医道路的重要和艰难。

回到家里,李时珍心里一直惦念着这件事,他找来大量的医学书籍,开始细细地研读。当时他把《本草经集注》、《唐本草》、《蜀本草》、《开宝本草》、《嘉佑本草》和唐慎微的《证类本草》等仔细阅读,并做了大量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