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唐太宗即位时。取年号为贞观。在整个贞观年间,李世民推行了一系列对发展社会生产有利的政策。如实行均田制,奖励垦荒;通过租庸调法,均平了赋役;注意增殖人口,赈灾备荒;兴修水利,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由于这些措施的实行和当时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使广大农民群众有一个生产的和平环境,于是劳动积极性得到发挥,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贞观政要》描绘当时的情景说:“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这种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出现,与唐太宗卓越的政治才能是分不开的。他亲眼目睹了强盛的隋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顷刻而覆,而且“惕焉震惧”,常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古训警示自己,大臣也不断用这些话进谏。君臣同舟共济,励精图治,使得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从贞观年间起步的这股经济发展势头,一直保持到百年后的唐玄宗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即位后,厉行均田制度,改革吏治,使一度中断的清明政治得以继续,从而促使社会经济、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因为这种情形主要持续在玄宗前期的开元年间,因此被称为“开元盛世”。
文成公主入藏
7世纪上半叶,青藏高原上崛起了一个强盛的吐蕃政权,在赞普(国王)松赞干布的统治下,国力强盛。松赞干布渴慕唐风,希望能和大唐和亲,三次遣使入唐进贡请婚。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感其诚意,让宗师女文成公主出嫁吐蕃。次年初,文成公主在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前往吐蕃。松赞干布在吐蕃边境柏海(今札陵湖)迎接文成公主入藏,为示友好,松赞干布特按唐朝礼仪举行了迎亲仪式,与李道宗相见时执子婿之礼,以示敬意。
文成公主人藏带去了大量技工、书籍、种子等,把先进的唐文化传入吐蕃,促进了西藏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汉藏关系的友好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朝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在隋朝兴起和发展,到了唐朝得到了进一步地巩固与完善,考试科目有常科、制科之分。每年举行的科举叫常科,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称制科。
常科的考生有两种人。一种是生徒。生徒出自于从中央的国子监弘文馆到地方州县学的学生。另一种叫乡贡,这些人自学成才“投牒自举”,经考试合格后可参加常科考试。常科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十多种,其中最为重要是明经、进士两科。时人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终不为美”的感叹。但这时的进士和后来经殿试而成的进士并不相同,程度也不同。唐睿宗载初元年(689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这是殿试的最初记载。但这时的殿试只是偶或为之,并未形成制度。
常科考试后,考中的人称“进士及第”,时人称之为“登龙门”。这时为了庆祝考试圆满,会举行曲江会、杏园宴、雁塔题名等活动,达官贵人,甚至皇帝也会来“登紫云楼垂帘观看”,非常热闹。
制科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参加的人可以是在职官员、常科第的人,也可以是庶民百姓。和常科出身的人相比,制科出身的人“名望虽高。犹居进士之下”,被称之为“杂色”。“糊名制”最早出现在制科考试中。常科、制科之外还有武举,但一般不受重视。
均田制
武德七年(624年),为了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唐朝大规模实施均田制。
均田制度是北魏太和九年(485年)建立的土地制度,隋朝沿袭下来。隋末唐初,由于连年征战,造成大量土地荒地,全国不足300万户,促使唐政府实行均田制度。均田制规定,丁男及中男受田百亩,其中20亩为永业田,可传子孙;80亩为口分田,死后还官。老男、残疾者授田40亩;寡妻妾授田30亩,若为户主者再增20亩永业田。凡道士、和尚给田30亩,冠、尼20亩。官户受田等于良丁之半,工商业者和官户相同。有封爵贵族和五品以上官吏可授永业田500~1000亩。因战功受勋者,按勋级授田600~3000亩。各级官吏有职分田2顷至12顷,以为薪俸。各级官府有公廨田1顷至26顷,以为办公费。授田有宽、狭乡之别,狭乡口分田额减宽乡之半。唐均田令与前代相比,取消了奴婢、普通妇女授田,农户授田额有所降低,受田对象广泛;对土地买卖的限制不是那么严格了。均田制的实施取得了开垦荒地、增加户口,稳定兵源等效果,使唐初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
垂帘听政
在封建社会里。皇帝亲临金銮殿处理政务大事。当皇帝不能上朝亲政时,就由皇后或太后临朝听政。皇后在大殿皇帝御座后面,用帘子遮挡的方式听政,是从武则天开始的。《旧唐书·高宗纪下》记载:“时帝(唐高宗)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后(武则天),……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与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节度使
唐太宗、高宗之际。唐对周边各族主动出兵,一则力图解决边患,一则为了开疆拓土。由于疆界不固定,战事十分频繁,很少有固定的驻防军镇。自从西突厥被打败以后,疆界基本上固定下来了,如此一来,防御线大大拉长,再调兵遣将东征西讨已经很不方便了,而且原有的镇、戍亦不足应付新的备御形势,需要有经常性的军事设置,因而就形成了军区。行军大总管及都督就发展成了这种军区的固定长官节度使。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贺拔延嗣任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至此就有了节度使的称号。玄宗开元、天宝之际,缘边陆续设置了安西、北庭、河东、河西、朔方、范阳、平卢、陇右、剑南节度使和岭南五府经略使。节度使官署称为使府、幕府。幕职有节度副使等文职和都知兵马使等武职,总辖区内的军、政、财大权,辖区内州县归其统属。安史之乱中,内地也设置节度使,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一些强藩,拥兵自大,父死子袭,成为割据势力,如河北、山东等镇。其他节度使也与朝廷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后,节度使势力进一步膨胀,中央政府不仅丧失了对藩镇的控制能力,还往往受其挟制。各藩镇不断发生战争,演成北方五个朝代更迭、南方九国(北汉除外)政权纷立的分裂割据局面。北宋初,节度使成为荣誉之职。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朝末期朝臣间的一场党派之争。牛党的党首是牛僧儒,他和李宗闵等人是进士出身的官僚的代表。李党的首脑是李德裕,是门荫出身官僚的代表。
从表面看,牛李党争似乎是庶族官僚与士族官僚之间的权力斗争,实际上两党在政治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两党分歧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僚。牛党主张通过科举取士,因为他们多科举出身;李党主张门荫入仕,因为他们多门荫出身。二是对待藩镇的态度不一样。李党主张对不听朝廷命令的藩镇用兵,以加强唐朝中央的地位;牛党则主张姑息迁就。两党除了政治上的分歧外,还牵扯进个人的恩怨。牛僧孺、李宗闵因评论时政,得罪了宰相李吉甫,曾遭到贬斥,而李吉甫的儿子正是李党的首脑李德裕,因此双方结怨甚深,一旦大权在握,就会对对方加以打击、排挤。唐穆宗长庆年间(公元821~824年)牛僧孺做宰相时。就把李德裕排挤出朝廷。李德裕任四川节度使时。接受吐蕃将领的投降,收复了重镇维州。牛僧孺却感情用事,强令把降将和城池交还吐蕃。而唐武宗时(公元841~846年),李德裕做宰相,又把牛僧孺、李宗闵放逐到南方。唐武宗死后,宣宗即位,牛党成员白敏中担任宰相。牛党又纷纷被重新启用,李党全遭罢斥。李德裕被赶到遥远的崖州,没过多久便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