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一杯饮尽千年
30818900000010

第10章 莫画清江画醉乡

醉,可以是一种清醒的人生态度;醉,可以是一种傲然的风骨。眺望樟树的来路,我看见许多傲然屹立的背影。

又说到南宋。正是国家的多事之秋。闻知秦桧派计议使出使金国乞求和议,屈辱称臣,任枢密院编修官的江西吉安人胡铨,即以“冒渎天威,甘俟斧”的气魄,写下著名的《戌午上高宗封事》,声明“义不与桧等共戴天”,要求高宗砍下秦桧、王伦、孙近三贼的头颅,如若不然,他宁愿赴东海而死,也决不处小朝廷求活。胡铨那篇被称为“斩桧书”的奏疏一经传出,立即产生强烈反响。宜兴进士吴师古迅速将此书刻版付印散发,吏民争相传诵。金人听说此事后,急忙用千金求购此书,读后,君臣大惊失色,连连称“南朝有人”、“中国不可轻”。宋高宗赵构和奸臣秦桧看到《封事》后,便以“狂妄上书,语出凶悖,仍多散副本,意在鼓动、劫持朝廷”的罪名,革去胡铨的官职。

胡铨有诗名《和张庆符题余作清江引图》,诗云——

痛饮从来别有肠,酒酣落笔扫沧浪。如今却怕风波恶,莫画清江画醉乡。

这首诗,似乎抒写的是作者经历风波之后欲求超脱的心境。然而,我以为,其“莫画清江画醉乡”,并非因“如今却怕风波恶”,“画醉乡”与“扫沧浪”一样,一样的义愤,一样的正气,一样的风骨。那是一个苟且偷生的朝代,那也是一个众人皆醉的朝代。不过,因为曾经“酒酣落笔扫沧浪”,胡铨便把那醉乡画成了愤世骇俗、大义凛然、催人警醒的模样。

是的,醉,可以是一种清醒的人生态度;醉,可以是一种傲然的风骨。眺望樟树的来路,我看见了许多悠悠而去的背影。他们或拂袖而走,或大步流星,或踉踉跄跄,我无从打听行前他们是否饮酒,他们一个个是否都好饮,可是,我相信,醉乡的水土一定把共有的什么基因栽种在他们的血脉里了,要不,生于不同时代、长于不同环境的那些樟树人,怎么会强烈地表现出相似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

著名医药师侯逢丙,生于南宋嘉定年间,真可谓生不逢时。动乱不安的政治环境,颠沛流离的家庭,在侯逢丙内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从年轻时,他发愤读书,经史子集,岐黄内经,无不博览精通,然虽有匡时济国之志,却是时运不佳,加上个性洒脱不羁,更与时局格格不入。到得南宋灭亡时,侯逢丙已是六十三岁高龄的老者,报国无门,有志难酬,又耻于食元之禄,所以决心退而习贾,以医药济世度人,聊补平生未竟之愿,遂从庐陵迁居樟树镇设店制药,十余年间,一跃成为全镇药业界首户。

侯逢丙药店也是樟树药业史上的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著名店家之一。其时,元朝鼎革初定,即沿袭唐宋药政管理官制。御药院保管各地贡药,御药局负责制造汤剂,大都惠民司经管药材售卖工作,广惠司专门配制回回药物,广济提举司则制造药物,专施贫苦百姓。各路、县均设惠民药局,救济贫病。为了防止汉人反抗、误服毒药,元朝先后下令禁卖乌头、附子、巴豆、砒霜和堕胎药,禁止假冒货药。后来又规定:凡置人于死者,买卖双方都要处以死刑。并且,下令禁止玩弄蛇虫禽兽、聚众售药,违者予以重处。这些禁令有助于药材市场的健康发展,侯逢丙药店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开设的。

此时,樟树药市兴旺,药材店号林立,同行竞争十分激烈。为了打开局面,侯逢丙亲自筹划督促,以宋代和济局之成方,专门炮制药材,制作丹、膏、丸、散等不同剂型的中成药。一面雇人广为收购各地道地药材,一面请药工加工炮制,亲临指导,刻意求精。所制药物讲求质量,注重疗效,自己又坐堂施诊,辨证论治。遇有特殊病例需要特殊配伍,必定亲自监督炮制。因而所制饮汤成药有极强的针对性,其质量之高,销路之广,很快获得广泛赞誉。侯氏所制饮汤成药不仅销行附近州县,而且远销东南各地,夯实了樟树药业行会组织的基石,为樟树药材炮制建立了信誉。

侯逢丙豪爽慷慨,尚义好施,乐于助人。凡是贫苦百姓,无论远近亲疏,看病施药,不取分文,所以,前往他的药店求医求药者甚多。他还十分重视饮水和环境卫生,大力倡导居民多用井水,不惜重金砌堤护岸,铺设街道,整修水井壁。逢有灾荒之年,则向饥民施粥,为穷人送去衣被薪柴。樟树百姓感恩戴德,将其尊为“大善人”。

另一位生活在元中后期的樟树人杜本,应是大学问家了,不过他当时以文学知名。他喜欢宋人罗知古的诗句“层层碧嶂来无尽,滚滚清江远莫追”,因而自号“清碧”,并将自己的诗集冠以《清江碧嶂集》之名,学者尊称“清碧先生”。杜本性情内向,清静寡欲,一生淡于进取,只知闭户读书,讲求学问,“平居书册未尝释手”,天文、地理、律历、度数、医药,无不精通,又工于书法,尤精篆、隶二书。他著作等身,主要有《四经表义》《六书通编》《史原》《历原》《律原》《韵原》《同义正声韵类》以及诗文集等。而《敖氏伤寒金镜录》则让他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首创辨证论治原则,强调“八纲辩证”,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并结合相色、望形、听声、诊脉。张仲景十分重视“相色”,认为“色”不仅形之于身脸和五官,而且形之于“舌”,并首先在《伤寒论》中提出“舌白”、“舌滑”之说,但对辨舌法却论载不详。《伤寒金镜录》的作者敖氏,对辨舌验证有所发展,将病舌色相分为十二图。杜本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撰成《敖氏伤寒金镜录》,在敖氏研究的基础上加以增删补正,将原十二舌图扩为三十六舌,每种病舌均附有五彩图帧,以舌的颜色来分辨病人的寒、热、虚、实、内伤外感,或辨明类似症的轻重缓急。全书以验证伤寒为主,兼及内科杂病和其他病症,不仅能辨证伤寒外感病的转变,而且对于杂症内伤病的虚实也可以此类推。每种病舌均记载其症候、治疗和方药,对临床施诊很有借鉴意义。《敖氏伤寒金镜录》成为我国最早刊行的、也是现存第一部图文并茂的舌诊专著,使我国的中医舌论水平有所提高,其学术价值高于《观舌心法》《伤害舌鉴》等医书。

杜本的主要活动时期,朝臣擅权,政治腐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非常尖锐,水旱灾害连年不断,导致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农民义军席卷大江南北。目睹这一社会现实,杜本向江浙行省丞相忽剌木上了一道《救荒策》,说:“以万事合为一理,以万民合为一心,以千载合为一日,以四海合为一家,则可言制礼作乐,而跻五帝三皇之盛矣。”忽剌木读后大为叹服,以杜本为奇才,大力向武宗推荐。武宗因此召杜本入京,但并未予任用。清碧先生原本就无意官场,不久便借故辞归,作《清江渔隐》诗以明志,曰:“山下白云缥缈,水边绿树依稀。记是清江旧隐,行人今已思归。”

回到家乡,杜本依然闭户读书写作。他性格虽内向,却好交游。读写之余,常与名士交往。虞集、吴澄、揭奚斯以及同乡范德机等许多知名学者曾慕名来访,相互酬唱答赠,交情甚笃。杜本早就听说武夷九曲的山水清幽动人,每恨自己不能亲临观赏。后来,杜本在京师偶然结识在武夷山长大的詹景仁,两人相约结伴登武夷。武夷山水让杜本乐不思归,他在九曲溪头建“怀友轩”作为隐居之所,他的许多著作就是在武夷陆续完成的。

元文宗图贴睦尔在江南的时候,就已知杜本之名。文宗登基之后,再次“以币征文”,而杜本却婉辞不就。到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左丞相脱脱又以征召隐士之名,荐诏杜本赴京,任命杜本为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这时,杜本已近七十高龄,坚持不肯应诏。但朝廷使者一再表示这是皇上跟丞相的情意,再三催促他动身,不要辜负朝廷的厚望。杜本万般无奈,只好一同进京。可是一到杭州,杜本又借口生病,说是年纪大了,经受不了风尘劳累,请使者代向皇帝谢恩。待使者走后,他又回到武夷怀友轩闭门治学著述。有《题武夷》诗云:“天下名山此最奇,溪潭澄澈路逶迤。尘埃滚滚终难到,楼阁重重未易窥。况是高人能阅世,尽多胜处可题诗。十年来往追寻遍,似于山灵有夙期。”七十五岁上,杜本病逝于武夷山九曲溪畔,归葬原籍。

杜本在诗坛以精于鉴诗著称,其尚有选编遗民诗集《谷音》存世。《谷音》收录宋遗民及少数金遗民诗人三十人诗作一百又一首,鉴别极精。《四库全书总目》评曰:“是集所录,乃皆古直悲凉,风格遒上,无宋末江湖龌龊之习;其人又皆仗节守义之士,足为诗重。”《谷音》遂成为元代诗坛的空谷绝响。

前文说到,樟树人范德机是元代典型的诗人,为“元诗四大家”之一。他的孙女范氏,精通经史,善诗文,早寡,曾以“墨落杯中,一片黑云浮琥珀;梳横枕上,半轮残月照玻璃”一联得人赏识,荐入内宫,被“召为女史,授孺人,为宫中姆师”。范氏在宫中深得器重。一日,高后问及前代帝后孰贤、家法孰正,范氏对以“宋”。高后因命录进,后诵听之。凡宫中内制,多经范氏手订。数年后,范氏思家请归,高后不准。范氏遂题诗于《老妪牧牛吹笛图》上,表达不慕宫廷、向往田园的淳朴心愿。高后见诗曰:“彼不乐居此矣。”乃准归里,并封其为夫人。范氏回归清江,终老故土。那首令高后动了恻隐之心的诗这样写道:“贵妃空死马嵬坡,出塞昭君怨恨多。争似阿婆牛背稳,笛中吹出太平歌。”

徐梦莘,幼慧,耽嗜经史,下至稗官小说,寓目成诵。绍兴年进士。知湘阴县时,湖南安抚使施行“括田”,清查耕地,借以增加田赋,各县皆奉令唯谨,严厉追查。徐梦莘却报告说:没有新增田地,租税无从加多。安抚使很恼怒,说他“私于民”,欲从簿书文案中找他的过失,终莫能得,因而器重徐梦莘。改官广西转运司主管机宜文字,随转运使参加二广盐法改制会议,广西安抚司干办官胡廷直主张全部改为通商,徐梦莘认为应区分山区、平原,分别实行官卖和通商的政策。胡廷直坚持己见,并“以客贩变法”升为转运使。徐梦莘遂离开转运司,改知宾州,仍然被指责“梗法”,罢官。不到三年,“二广商贾毁业,民苦无盐,复从官般法”。

徐梦莘对官位看得很淡,萦绕心中的是靖康之乱。他有四岁时由母亲背着逃避战祸的经历。为探究时局动乱原因,他发奋思索,“网罗旧闻,会粹同异”,编著《三朝北盟汇编》二百五十卷,上下四十五年间,凡有关宋、金两朝和战关系的敕、制、诰、诏、国书、书疏、奏议、记序、碑志,登载无遗,为研究宋代抗金战争、金朝的制度风俗等,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后世史家评论颇佳。平生著作还有《集补》《会录》《读书记志》《集医录》《集仙录》。

曾求学于朱熹的张洽,其笃志勤学,朱熹赞赏他是可以付托事业之人。张洽在清江县推行社仓法,请求清江县贷借得常平米二百石,在家乡建立社仓,赈贷乡民,六年之后,收回原米还官,民众获利。嘉定元年中进士,授松滋县尉,改袁州司理参军,治狱断案,明慎不误。有兄弟为争财诉讼,张洽对他们说:冒犯法律求胜,难道比“各守分以全手足之爱”好吗?恳切之意,使两兄弟悔悟。知州以仓库空虚,关押仓吏二十余家,命张洽去审处。张洽侦查到这些人是被袁州都吏陷害。此都吏是袁州的巨蠹,因向仓吏他们索贿未得,故诬告仓吏。张洽核查了仓庾所入,报告知州说,今年入库的数量多于往年,由此可见,是冤枉了仓吏。知州醒悟,罢免都吏而释放仓吏。张洽改知吉州永新县,得悉狱吏受贿枉法,便将狱吏投进监牢,上报吉州,治其罪。后来,他去担任白鹿洞书院堂长,负责对书院进行整顿,其着重清理了生员和学田两项,“选好学之士日与讲说,而汰其不率教者。凡养士之田干没于豪右者复之”,使书院又一次兴旺发展起来。张洽治学用力于“敬”,以“主一”为书斋名。平常与众人无异,至义所当为,则勇不可夺。

当了十二年漕运总督并晋加太子太保的杨锡紱,为清雍正进士,曾任吏部考功司主事、吏部尚书,荐选进宫当过太子弘历即乾隆皇帝的老师。他为官清廉,兴水利,平边患,许禁陂塘改垦,而治漕最久,漕运通达,政绩卓著,百姓建生祠纪念,乾隆皇帝赐谥“勤悫”,并亲书“斗南一人”匾额为赠,赐诗曰:“转漕由来大政关,得人久任谓卿闲;四星储蓄天容与,千里南北岁往还;革弊深应体民隐,童瑜兼欲恤丁艰;奉公尽职诚斯在,扈跸仪文尽可删。”杨锡紱平生钦仰汉代杨震“四知”辞金的高风亮节,自署“四知堂”,著作《四知堂全集》三十九卷,并有《漕运全书》《四书讲义》等。袁枚在《随园诗话》中称道锡紱“德望冠时,诗才清妙”。

这位漕运总督,为掌管苏、浙、皖、赣等八省漕政的大粮官,虽在诗中向往“细参物理须行乐,一醉还应尽酒筹”,然而,却是尽忠职守,亲临漕船,监督水运,南粮北运,供应京师。他“治漕最久,敝为之悉清”,“天子深倚重之,故继是任者,每以遵旧章为训示”。从他的诗文中,可知他是深入实际去亲历漕运艰辛的,他深知“牵挽之难如上青天”,或“舟行偶不慎,痛遭覆弱”之险。正因为他饱经风波艰险,才有“为语食栗俦,致此殊辛苦”之句,以奉告那些食俸禄的官员们,同时也为自已“嗟余久宦海,面目苦尘浊”而自叹;正因为他没有深居淮安府总督衙门,而能深入漕运,才有可能编著出《漕运全书》。《漕运全书》原为杨锡绂积多年漕运经验所撰,杨逝世后,清廷令漕督黄凳贤将全书用表呈上,后续修,又令载龄等编写,光绪二年(1876年)修成。全书九十六卷,记清初以来漕运常制,咸丰、同治以后变通诸事亦有辑入。内分漕粮额征、征收事例、白粮事例、通漕运艘、选补官丁、官丁廪粮、贴费杂款、计屯起运、漕运河道、随漕解款、京通粮储、截拨事例、奏销考成、挽运设防、通漕禁令、盘坝接运等二十三类,为清漕运史料。

据志书记载:他“抚广西时,肃官方、却赠遣”;“属吏或以人参馈,怒掷之;寻以入告……”这种清正廉明、拒贿揭发的高风亮节,实为官吏之楷模。他的诗词中多有清白之志的表达,他以清白律己,身体力行,并教诲子孙后代,耿耿不忘清白二字,他不厌其烦地絮叨着,“须知清白平生志,题额新悬淡泊居”,“瓣香肃县谁堪拜,清白祠前春草长”,“清白由来传世德,莫忘诗礼继家风”。由杨锡绂《除夕书怀》一诗,可见其高风亮节。诗云——

扁舟南北笑浮家,故国长安两地赊。六十头颅虚廪禄,五年丘垅望天涯。贫原可乐身宜俭,壮不如人老更嗟。饮到屠苏聊自慰,不将清节负冰衙。

以“清节”对“冰衙”,真是令人深省。如此这般,才可以“饮到屠苏聊自慰”。看来,酒未必都会醉人,酒也可以令人耳聪目明、头脑清醒的!

仗节守义,何必官场?清末民初有一位樟树名医,叫黄石屏,擅长针灸,被誉为“神针”,闻名遐迩。英国一商人下肢瘫痪,在伦敦求医却久治不愈,来上海得知黄石屏,便上门就医。黄以金针为其治疗,腿疾痊愈,“一针起之”的疗效轰动西欧。袁世凯曾患偏头痛,发作时头痛欲裂,经多方高手名家医治,未见好转。听说黄石屏金针神奇,遂召黄医治,结果是针到病除。袁世凯称奇不已,酬银元二万,并题“一指回春”匾相赠。然而,黄石屏医术高明,且医德高尚,从不逢迎权势。当袁世凯拟封他为御医时,当南京督军、上海督军也想聘他为医官时,那就对不起了,哪怕他们威权在手,均被黄石屏“一概辞之”。

另一位叫熊化的樟树人,则以高风亮节感动了朝鲜。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熊化受一品服出使朝鲜。回国后,提升监察御使,授吏部左侍郎。熊化出使朝鲜,对睦邻友邦,作出了杰出贡献。其道德文章和廉洁奉公,堪为官吏和外交使节的楷模。朝鲜嗣王多次馈赠,均被他婉言谢绝。离任回国时,嗣王又送他名马,并致辞:“王节遥临,天威咫尺,僻陋在夷,筐筐不供。谨献名马,以烦圉人。”熊化感到却之不恭,只好暂时收下。但行至山海关,又写信致嗣王,归还名马。熊化谢物美名,在朝鲜广为流传。嗣王深感熊化清正廉明,特建“却金亭”以资纪念。熊化所著诗文,语言豪放而气劲,尤为朝鲜人民所喜爱,争相索取,认为“能得熊君片纸,胜似十斛明珠。”后来,翰林院编修姜曰广出使朝鲜,朝鲜官民纷至使馆探问熊化起居。当时的朝鲜辅国崇禄大夫李廷龟以《皇化集》赠姜曰广,其中有诗云:“门馆陪从未浃旬,忽惊霄汉返飙轮。闻声已久今先睹,并世犹难况后尘。清范自令人起敬,别怀偏使我伤神。殷勤寄语清江老,白发相思又一春。”可见其与熊化的感情何等深厚。

熊化有诗题写樟树玉华山的石城庵,他曾于庵内读书。他写道:“夜半疏钟断,鸣泉度石关。云霞深象外,烟火隔人间。梦入松凤远,神随萝月闲。静林惊落叶,知是鹤飞还。”然而,回国后,他目睹明末朝政日益腐败的残局,忧心忡忡。他向万历皇帝慷慨陈词,奏本弹劾宰相方从哲误国,结果被贬任淮阴兵备副使。他不畏权势,拒不出任,“即日拂衣归里,足不入城者二十余年”。后朝廷几次打算起用他,他都托病推辞。二十来年,他一直乐于参与筑堤、修志等公益事业。

清兵定江西后,有人劝熊化出山做官,他怒目圆睁斥道:“吾前朝旧御史,老且疾矣,安事折腰求活!”他坚贞不屈,写下绝死书,服毒未死,投塘又被家人救起。这时,他长跪不起,央告家人道:“我志已定,徒苦我耳。”最终闭门自缢身亡。南明皇帝怀念其忠,追谥“文毅”。

镇守真定而誓死不降的李邈,是唐宗室宰相李适之之后,其母为曾巩之妹。李邈少年时即显才略,中进士,以父荫为太庙斋郎,几任地方官后,荐改京官。徽宗命出使辽国,回来后反对童贯的决策,认为不宜联金攻辽。后任江、淮、两浙制置司勾当公事,知严州。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进攻汴京,诏李邈入京。钦宗问如何御敌,他答:胜负兵家之常势,不必过于忧虑,但是自古“未有和战不定而能成功者”。建议重用宿将种师道,付以机动作战之权,使“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钦宗同意。而宰相耿南仲主持对金议和,却不采用李邈的建议,而命李邈为河北西路制置使,知真定府。真定城内兵不满二千,钱不足二百万,李邈自度难以拒敌,便号召百姓捐献钱财、共同死守。民众因李邈的决心而提高守城信心,献出钱粮,几天后得钱十三万贯、粟十一万石,又募到勇敢民兵数千人。但是,仓促聚拢的民兵皆无斗志。金兵至城外,李邈急报朝廷求援,无回音。城被围后,且战且守,相持四十天。城破,李邈巷战失败,即跳井,被左右抱持,不得下,遂落入金兵之手。金将命他跪拜,他不从;金兵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他亦不顾。金兵将他拘囚在燕山府三年。金人在审问他时,称:“集民兵击我,谓我为贼,何也?”李邈反唇相讥:你们背弃盟约,所到之处掳掠我金帛子女,难道还忌讳我骂你们是贼吗?

后来,金人以知沧州官位引诱,李邈报以轻蔑一笑:“天下强弱之势安有常,特吾中国适逢其隙耳。汝不以此时归二帝及两河地,岁取重币如契丹,以为长利,强尚可恃乎?”金人不准他着宋人服饰,他愤怒地剪去头发,如僧人模样,表示对抗。金人大怒,挝其口,他将满口血水喷向敌人,遂被击杀。临死时,他脸色不变,南向再拜,端坐就戮,在场燕人为之流涕。死年六十九。高宗即位后,赠李邈昭化军节度使,谥“忠壮”。

抗清名臣杨廷麟,被清江旧志称为“清江古今第一人”。杨廷麟,晚年自号“兼山”,意在效法文天祥(号文山)、谢枋得(号叠山)这两“山”的民族气节。他是明崇祯进士,历任吏部右侍郎,加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他力主抗清,为权臣杨嗣昌诬陷,然精忠报国之心坚定不移。由杨廷麟的诗《步自牛湾归鹿江》,便可窥见他的忧思:“桑阴十亩路荒茫,漫笑嵇生醒更狂。倦犊昼眠春水梦,野花时过午风凉。看云心绪愁难尽,散发行歌意正伤。江汉况今多虎豹,又闻烽火过浔阳。”

其时,南明的半壁江山危在旦夕,正当清军大举入赣、诸郡相继为清军所占之时,他把个人和家庭的安危置之度外,不顾长子刚刚夭折,离开只有六岁的次子和极悲痛的妻子,只身入赣抗清,后被提升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临危受命,并非为高官厚禄,而是为募兵求将,抗击清军。一介书生出任兵部尚书,倒不是因为武艺超群,精通兵法,而是其要以忠义感召人心。在赣州,当时有粤军、滇军和赣军。滇军装备精良,粤军久居思归,忌滇军之功,有火并苗头。杨廷麟为了团结滇、粤部队,就在贡江上隆重誓师,三军数万人排列两岸,杨廷麟冠带盛服,同滇、粤军将领登舟拜读誓词。杨廷麟慷慨激昂的誓词,使得夹江跪听的三军将士情绪大为震动,举戈稽首,大呼誓死抗清,江水为之沸腾。赣州城几万居民也是誓死抗清,人自为战。但是,“倾危一木难支厦,休说书生少将才”。赣州孤城,从四月起开始坚守,到十月四日终因弹尽粮缺,清兵入南门破城。杨廷麟才“戎服佩刀,走西城投清水塘”。由于尸体堆积浦塘,不能下沉,他是从死尸缝中挤入水底溺水殉国的。三天后清兵打捞时,他“握拳张髯,正气凛然”。大清辽东将军辨其尸首后,“感其忠”,急令画工画其像,木工以门扇为棺,于西门葬之。清高宗皇帝赐谥“忠节”。他的墓在一百三十六年中重修四次,并建有忠义祠、兼山祠、杨节公祠。历代官府和人民群众之所以主动为其修墓,正如有关重修的文字所言,“忠义之理不泯于人心也”,“忠义之心,千万世之心也”。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的魏禧有诗《拜杨文正公墓》云:“荒冢斜阳乱草青,布衣此日拜门生。长年魄恋忠诚府,亘古神依箕尾星。两岸蓼花江有泪,一江秋水澹无声。孤魂最是难听处,盍旦枝头彻夜鸣。”

杨杏佛,名铨,是近代中国科学与民主精神的极力追求和力行实践者,曾任南京总统府秘书,备受孙中山及国民党左派所赏识。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是杨杏佛在美国康乃尔大学的校友,胡适毕业时杨杏佛写词送别,胡适回赠《致杨大鼻子》道:“鼻子人人有,唯君大得凶。直悬一宝塔,倒挂两烟囱。亲嘴全无分,闻香大有功。江南擤鼻涕,江北雨濛濛。”杨杏佛读后大笑,连呼“好诗”。袁世凯窃国时,杨杏佛见同事柳亚子有归隐之意,有词劝勉道:“不畏侏儒能席卷,怕匹夫,不解为奴耻。肩此责,吾与子。”杨杏佛正是这样做的。孙中山逝世后,他支持联共政策,并主办《民族日报》抨击英、日帝国主义;他和张闻天、陈望道、杨贤江、恽代英、郭沫若、胡愈之等人成立“中国济难会”,筹款营救被逮捕关押的革命人士,结果,他被国民党当局撤职;他支持共产党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九一八”事变后,他力主团结抗战,后来还协助宋庆龄举办伤兵医院,支援十九路军抗战。

1932年底,蔡元培和宋庆龄有感于外籍人士牛兰夫妇绝食抗议、陈独秀被捕等一系列政治事件,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专门营救被政治迫害的文化名流,争取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杨杏佛任同盟的总干事。他揭露和抨击国民党特务非法捕人、杀人的罪行,并采取各种方法营救政治犯,保护共产党人,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剿共”政策。1933年初,杨杏佛赴华北呼吁全国统一抗日,蒋介石对此非常气恼。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筹备工作之日起,杨杏佛就一再遭到国民党当局的威胁恐吓。这年5月间,特务又给杨杏佛寄去一封装有子弹的恐吓信,威逼他立即退出同盟,否则将采取强硬手段。杨杏佛早已将生命置之度外,对此不予理睬。蒋介石视其为眼中钉,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1933年6月18日,杨杏佛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杀害。鲁迅满怀悲伤之情,写下了传诵一时的《悼杨铨》,悼诗云:“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人们常用两件事来证明杨杏佛生性耿直、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1912年南北议和后,如果他见风使舵,完全可以在袁世凯政府中谋求较好的职位,但他却远赴美利坚留学,可谓有骨气;孙中山先生逝世时,国民党斥资白银八十余万两兴建中山陵,杨杏佛被推为治丧筹备处总干事,掌握极大的决定权。当工程招标时,许多建筑公司纷纷送礼贿赂,杨杏佛照单全收,却将礼品存放在陈列室中,供人参观。如此品格,令人感怀。不妨借用杨杏佛怀人的诗句,只道是“一樽何处更追寻”。

醒者醉着。醉者醒着。醉乡之风,抖擞着人的精神;清江之水,清洁着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