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文大家的人生智慧课
30729200000029

第29章 心态决定命运(4)

这时他才睁开眼睛,因为脸上涂满了泥巴,样子更为滑稽。原来是虚惊一场,周星驰面有愠色,质问他:“你刚才为何一声不吭,把我吓了一跳。”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有好心人立即上来提醒他:“快给星爷认个错吧,不然的话,你的饭碗就砸了,今后连死尸也别想演了。”他抹去脸上的泥巴,解释道:“我演的是死尸,只要导演没喊停,就不能动啊!”周星驰愣住了,半晌才开口:“你叫什么名字?以后就跟着我开工吧。”“田启文。”他高声回答。后来,这一幕被周星驰搬进了电影《喜剧之王》中。

一个跑龙套的能把“死尸”演绎得“活灵活现”,还有什么角色演不好?田启文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周星驰,同时也为自己敲开了成功的大门。此后,在周星驰的每一部影片中,都能看到他的出色表演。

世界是个大舞台,上天赐予每个人不同的角色,有主角、配角,当然还得有人跑龙套。既然出身无法决定,何不把握未来?或许我们暂时只是个小角色,微乎其微,与其怨天尤人、一事无成,不如全力以赴、专心致志演好每一个角色。

人生就像烟花,目前的小角色就是那根小小的引信,毫不起眼,也不会自燃,唯有亲手将其点燃,才会绽放出绚烂夺目的光彩。

“性痴者志凝”,靠着对事业的狂热和执著,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做一件事情,就要专注、认真、负责,这应该是职场中的第一准则,不要一副玩世不恭、毫无所谓的样子,那会让你的整个人生败得一塌糊涂。

专注的结果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鲁迅

陈世初像大多数的外地来京农民一样,由于条件所限,从最低的小本生意开始了他的生活:蹬三轮、收废品、卖菜,或是卖早点等等。陈世初选择的是卖早点,乡下人不会别的,难道还不会弄两张桌子,支个煤气罐,煮一锅粥,再拌两盘咸菜,或是再蒸几个包子吗?因此,在城市,到处都能见到像陈世初这样卖包子、卖粥的外地人。

只是,大多数外地人并不甘心永远卖包子,卖包子只是跨进城市的第一步。在一份外地农民进京的生活调查中表明,从做早餐起家的人数占到了他们初期人数中的30%以上。因此,做早点,对外地进城的农民来说,大多只是一个过渡。他们的心思更多的是盘算着更能赚钱的行当,而绝不是一心一意卖包子。因此,城市人的早点,也就大多吃得很不稳定,包子也没有多少滋味。因为做包子的人藏着诸多变数,心猿意马,一般也就做不好包子。城市人为了能找到好一点的早餐点,总要不断地在居住地周围寻觅,从一个小摊儿换到另一个小摊儿尝试。

十年当中,我搬过两个地方,吃过附近几十个早点摊儿。说实话,令人满意的不多,有的地方吃一次都是勉强。六年前,我在街角发现了一个包子摊儿,美味、可口,每天早上前来吃早点的人都要排队。小老板就是陈世初。

很多人因为他的包子美味好吃,还曾起过疑心,问是不是放了罂粟花,或是放了大麻壳,连卫生部门的人也来查过。然而没有,就是正常的包子。

我和陈世初熟了之后,问他做包子的秘诀。他却愣住,他不懂得秘诀二字。他说他来北京,只想卖包子。那时他的同乡们无一不笑话他没有大志气,个个都要找到更能赚钱的行当:搞私人装修、旧电器买卖,或是卖假汽车配件。据说,就是收废品也比卖包子强。

陈世初就是想蒸好他的包子,一心一意,别的什么都不想,简单到了极点,甚至认为自己这辈子只能蒸个包子。为了蒸好包子,他常去别家的包子铺品尝,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北京的馄饨侯……那是在琢磨人家的配料。蒸包子时,他要盯着火候,是火大还是火小,什么时间起锅为最佳,什么牌子的面粉最适合蒸包子等等。几年下来,他对包子的专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如今方圆五里内,陈世初的包子相当有名,拔了头份,每天都是供不应求。陈世初的秘诀实在没有什么,就是一心一意,单一而专注,死心塌地地做着这一行。去年年初,他还作为成功进京的农民上了一次电视,是讲怎么蒸包子。

跟他前后脚来的几个农民,到头来,竟没有一个比他富的。只几年,陈世初的街头包子摊儿,已经变成了百十平方米的包子铺,不仅卖早点,还有中餐和晚餐。在无数的外地人中,陈世初竟冒了头,成了最成功的一个。

如今,不专一,不固定,想入非非,误打误撞,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大特点。人们改变行当的速度之快是相当惊人的,干什么都有一种临时性的味道在里边。而陈世初就是一种简单的专注、一心一意,就是想着怎么蒸好自己的包子,包子就是他的全部世界,心无旁骛。

全心全意地做好每一件事,竟然成为大多数现代人生活中的难题。心迹的杂乱,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通病。在这个乱乱哄哄的世界上,谁能静下心来,简单地、认认真真地只钟情于一件事,反而成了最难的。相反,谁能如此,也就升华为一种不可多得的成功秘诀!

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是每个成功者获取成功不可或缺的品质。因为专注,我们会对自己的目标产生虔敬之意;因为专注,内心中会泉涌般滋长出创造的快感与灵魂的愉悦;因为专注,我们会更容易靠近成功的内核。

以打扫厨房的态度打扫厕所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歌德

查理·贝尔曾任麦当劳的执行总经理,负责管理麦当劳在全球118个国家多达三万余个餐厅的运营。翻开贝尔的履历,许多人生的亮点光彩夺目,而他深深铭记的时刻却是1976年,15岁的他迫于生计,到麦当劳求职。

那时,贝尔因家境极其贫寒,于是他找到麦当劳店的店长,请求给他一份工作。贝尔营养不良,瘦骨嶙峋,脸上没什么血色,浑身土里土气。店长看他这副模样,委婉地拒绝他,说这里暂时不需要人手,希望他到别的地方去看看。

过了几天,店长没有料到,贝尔又来了,言辞更加恳切地请求他给份工作,即便没有报酬也行。见店长没有吭声,贝尔感到了一点希望。他小声说:“我看到您这里厕所的卫生状况似乎不是太好,这样也许会影响您的生意。要不,安排我扫厕所吧。只要给我解决吃住就行了。”店长没有办法,就答应让贝尔扫厕所试试看。

扫厕所,在一般人眼中都是被鄙视的,认为是没有出息的工作。可是,贝尔却认为这是他人生事业的一块最坚实的基石。

他每天清晨天还没亮就起床,把厕所彻底清扫一次,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去维持。不久,他对扫厕所也摸索出规律:先把大纸张扫了,然后撒干灰在那些湿脏的地方,让灰把水吸干再扫,效果比直接扫好多了。记得有一次半夜,有人上厕所时,还看到贝尔睁着惺忪的眼睛在查看厕所是否弄脏了。

他还在厕所里摆放了些花草,让人们在麦当劳的厕所中也能够欣赏美。另外,他还把自己记得的谚语警句写了一些贴在厕所的墙上,增加其中的文化气息,让人在方便的时候也可以感受文化的魅力。贝尔把所有心思全部放在厕所上。确实,他的到来,让那家店的厕所卫生状况大为改观,有人甚至说:“比那些不太讲究的餐馆还要干净。”

经过了三个月的考察以后,店长正式宣布录用贝尔,并且安排他去接受正规的职业培训。接着,店长又把贝尔放在店内各个岗位锻炼。19岁那年,贝尔被提升为澳大利亚最年轻的麦当劳店面经理。1980年,他被派驻欧洲,使那里的业务扶摇直上。此后,他先后担任麦当劳澳大利亚公司总经理,亚太、中东和非洲地区总裁,欧洲地区总裁及麦当劳芝加哥总部负责人,直到后来担任管理全球麦当劳事务的执行总经理。

功成名就的贝尔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从来不避讳自己当年扫厕所的经历。他说扫厕所是对他最深刻的教育:一件事,你可以不去做;可是如果你做了,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做。“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贝尔就是从扫好麦当劳的一个厕所开始,一直到当好全球的麦当劳执行总经理。是啊,有了把厕所扫得比某些人的厨房还干净的敬业和执著,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

不论你的工资多么低,不论你的老板多么不器重你,只要你能忠于职守,毫不吝惜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和热情,渐渐地,你会为自己的工作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以主人翁和胜利者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工作自然而然就变成很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