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就这样被教导着:做事情要有恒心和毅力,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话不假,道理也对,但是事事无绝对,有时候尽管你严格遵循着这一点,但仍然难免遭遇失败和挫折的打击。所以说,这条准则也是存在缺陷的,即在很大程度上让人们明知有捷径也不会去走,正所谓舍本逐末,去简就繁,并以此为美德加以宣扬。
其实,做人应该学会调整思维,尽可能用最简便的方式达到最佳的预期目标。
一个推销员总是被客户以“再说吧”这样的轻松回答而拒绝,他办公桌上的档案大多也有着“容后再议”的标记。他日复一日地与这些客户满怀希望地联系业务,毫无所获却仍以此为荣。
他的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值得表扬,但是却没有实在的意义,即实用的价值。
而另外一个推销员则只是尽早行动,要求客户明确给出“是”或“不是”的答案。这样在接触过的客户身上就不必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可以及时投身到下一个客户的业务上去。
半途而废的人不是没有进取心,而是因为他们在行动中发现这样走下去没有什么好果子吃,所以,这种半途而废不如称之为迷途知返。
《思考致富》一书的作者拿破仑·希尔曾访问爱迪生。爱迪生做了一万多次实验才发明了电灯。希尔问他:“如果第一万次实验失败了,你会怎么办?”
爱迪生回答:“我就不会在这儿和你谈话了,此刻我会把自己锁在实验室做第一万零一次实验。”
这个小故事被大多数谈到“进取”的演说家作为坚忍不拔的典型例证,他们会说:“每次你打开电灯的时候,都能感受到爱迪生是一个毅力非凡的人。”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我们就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爱迪生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发明创造的科学家。
希尔没有给大家讲出来的道理是:爱迪生不是把同一个实验做了一万次,他是做了一万次不同的实验,也就是做了一万次假设,而且一发现不对就马上转换思路,也就是说,他实际上是做了一万次的半途而废。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自古以来人们所尊奉的治学格言,也是世人所推崇的成才之道。然而,不辍努力,持之以恒,只是一个人成才的因素之一,其他因素如机会、天赋、兴趣、悟性、身体状况等也很重要。如果你钻研某一学问、学习某项技术或从事某一行业确实很吃力,而且几经努力都没有成效,那就不妨学会“放弃”,另辟蹊径。如此一来,才有更多的机会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
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与不幸,为什么有的人消沉?有的人顽强?关键在于:当路已到尽头或自觉无路可走时,是否学会了转弯。
转弯并不是逃避。有的人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就转去做别的,就会有人说他没有毅力。其实天生我材必有用,东边不亮西边亮。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继续失败。转弯是为了寻找更好的道路而走向成功。
克里斯多夫·李维因主演美国大片《超人》而蜚声国际影坛。但是1995年5月,他在一场激烈的马术比赛中不幸坠马,成了高位截瘫者。当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后对家人说的第一句话是:“让我早点解脱吧。”出院后,为了让他散散心,舒缓肉体和精神上的伤痛,妻子常常用轮椅推着他外出旅行。
有一次,汽车穿行在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上,克里斯多夫·李维静静地望着窗外;他发现,当车子即将行驶到无路的时候,路边都会出现一块交通指示牌:“前面转弯!”或“注意!急转弯!”而转弯之后,前方又豁然开朗。山路弯弯,峰回路转,“前面转弯”几个大字一次次冲击着他的眼球。他恍然大悟:原来,不是路已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他对着妻子大喊:“我要回去,我还有路要走。”
从此,他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首次执导影片就获得了金球奖。他用牙咬着笔,开始艰辛的写作。他的第一部书《依然是我》一问世,就进入了畅销书排行榜。同时,他创立了一所瘫痪病人教育资源中心,并且四处奔走为残疾人的福利事业筹款。
美国《时代周刊》曾以《十年来,他依然是超人》为题报道了克里斯多夫·李维的事迹。李维在文章中回顾他的心路历程时说:原来,不幸降临时,并不是路已到尽头,而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
生活要适可而止
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尼采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坎坷和不幸,如竞争的失败、家道的中落、不测的病痛和突发的灾难;可能会遇到无端的误解和不公允的际遇;可能会有名利得失和荣辱毁誉;可能会有历史的伤痕和岁月的沧桑;可能会听到无中生有的流言飞语,捕风捉影、飞短流长的小道新闻……
如果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那我们不妨挥一挥衣袖,学会淡忘,淡忘所有应该淡忘的一切。淡忘功名利禄,那将使你不会高高在上,不会拥有那种孤独的高处不胜寒的悲凉;淡忘曾经的痛楚,那将有助于你寻找到另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淡忘曾经的仇恨,那将帮助你开辟另一条通往成功的大道;淡忘曾经的成功,有助于把你带往人生新的高峰。
除却淡忘曾经,生活还需讲求一份适可而止的心态。所谓适可而止的生活,是一种知足的生活态度。凡知足者,定能常乐,因知足便不作非分之想;知足便不好高骛远;知足便安若止水、气静心平;知足便不贪婪、不奢求、不豪夺巧取。知足者温饱不虑便是幸事;知足者无病无灾便是福泽。“知份心自足,委顺常自安”,这其中的玄机,只能靠自己去参悟。过分地贪取、无理地要求,只会徒然带给自己烦恼而已,在日日夜夜的焦虑企盼中,还没有尝到快乐,就已饱受痛苦煎熬。
很多人只懂得为错过的太阳流泪,却眼睁睁地看着群星从眼前消失,最后,一切都成云烟,一切都成虚无。逝去的如昙花一现,转瞬成灰,只刻在记忆中;未来如雾里看花,虚虚实实无法把握;聪明的人只会认真把握转瞬即逝的现在。由此可见,珍惜你拥有的一切,不要为你没有的东西而抱怨,就会得到幸福。因为幸福就在当下,就在我们身边。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简简单单地生活,简简单单地去发觉点滴间存在的小小幸福。幸福就像山坡上静吐芬芳的野花,没有围墙,也不需要门票,只要有一颗清净的心和一双未被遮住的眼睛,就能看到。
贪婪是获得幸福的障碍
生命的意义在于支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巴金
相信很多青少年朋友都会抱怨生活没有乐趣,郁闷,感受不到幸福。曾几何时,我们变得非常的不满足,不知道怎样才能获得幸福。数学好不容易考了90分,但是班上90分以上的竟然还有10个同学;好不容易说通爸爸给自己买了一个早就相中的最新款的MP4,可是第二天却发现又出了一个最新款的,远比现在这个要漂亮精致……
生活中,很多的事情让我们感觉不舒服,好像从来就不曾满足过,幸福的滋味好像只在梦里似有似无地出现过。其实,是自己贪婪的欲望在作怪,只要你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如果自己不那么贪婪应该很幸福才对。
自己数学考了90分,和以前70分、80分比起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只要自己不断进步就好。终于有了个自己喜爱的MP4,虽然第二天就出了个更新的,但是有这个不是也很不错吗?有总比没有要好吧,何况现在自己终于可以想下载什么歌就下载什么歌,随意听自己喜欢的歌了,多过瘾啊,难道还不幸福吗?
国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在《三松堂全集》中就曾说:“凡物各由其道而得其德,即是凡物皆有其自然之性。苟顺其自然之性,则幸福当下即是,不须外求。”意思是,只要我们顺着自己的本性,而不妄自攀比,不向外强求,我们获得的很多东西将使我们感受到幸福,一旦我们陷入了贪婪之中,总是和别人作比较,我们是不会感到幸福的。
在生活当中,有不少人为了永无休止的欲望而无谓地失去很多东西。为了生存,我们透支着体力和精力;为了爱情,我们透支着青春和情感;为了财富和地位,我们失去了健康和快乐,甚至丢掉性命。
生活中,我们想要这个或那个。如果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我们就不停地去想我们所没有的,并且有一种不满足感。如果我们已经得到想要的,我们仅仅是在新的环境中重新创造同样的想法,因此,尽管得到了我们所想要的,我们仍旧不满足。
冯友兰先生在《我的日子还长》中,就曾形象地描述了他所获得的幸福:“我的日子还长,所谓的幸福之事不好现在总结。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对幸福的定义。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幸福的内容。最近可以一说的幸福是和亲戚到了绿洲家园,看到一片的空地上盖着许多两层的房子;很多房子像童话里的城堡,颜色各异。那天的天气极好,所以感觉像在好莱坞的画面里。这情景也和海子所说的‘面向大海,春暖花开’也差不多了。我看着这些房子,感觉很幸福。之所以感觉幸福,是因为我可以给自己定一个比较遥远的目标——我将来也要有这样的房子。”
这就是冯友兰先生心中的幸福,是那么简单,看着漂亮的房子也能感到幸福,为自己有个将来拥有这样的房子的理想而感到幸福。可见知足常乐,简简单单的生活最能使我们获得幸福。
贪婪是幸福花朵最惧怕的暴雨,会让你感受不到幸福,还会使你在欲望之路上越走越远。而只有经常知足,在自我达到的范围之内去要求自己,才能心平气和去享受独得之乐。告别贪婪,珍惜当下,满足你现在所拥有的,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很容易获得。
知足常乐,欣赏人生风景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
古人云:“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当年陶渊明荷锄自种,嵇叔康树下苦修,两位虽为贫寒之士,但他们能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这样的生活,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极高境界!
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国王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人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我们辛辛苦苦地奔波劳碌,最终的结局不都是只剩下埋葬我们身体的那点土地吗?所以,人生中不管经历了什么,获得了什么,都要学会知足,学会放弃。
假如在一个暴风雨的夜里,你驾车经过一个车站。车站上有三个人在等巴士,其中一个是病得快死的老妇人,一个是曾经救过你命的医生,还有一个是你长久以来的梦中情人。如果你只能带上其中一个乘客走,你会选择哪一个?
答案里面说,很多人都只选了其中唯一一个选项。而最好的答案是,“把车钥匙给医生,让医生带老人去医院,然后我和我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巴士”。
是因为我们从来不想放弃任何好处吗,就像那车钥匙?有时候,如果我们可以放弃一些固执、限制甚至是利益,我们反而可以得到更多。这里有很多关于取和舍的深层问题。
什么才是最难舍弃的,是一种道义,还是一段感情?为什么不能抛开和牺牲一些东西,而去获得另一些永恒?就好比说,我不选择你,会后悔一辈子。其他的东西都可以抛弃,可我就是那么想和你有场自始至终完美的相守。我这样说,你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卧虎藏龙》里李慕白对师妹说的一句话:“把手握紧,什么都没有,但把手张开就可以拥有一切。”在人生的旅途中,需要我们放弃的东西很多。古人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我们就要学会放弃。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会有山山水水、风风雨雨,有所得也必然有所失,只有我们学会了放弃,我们才觉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人生,因为不能获得而增进了生活的乐趣,生活也因为得不到而越来越美丽。所以,我们要学会知足,学会在远处欣赏人生的美景。
过分地贪取、无理地要求,只会徒然带给自己烦恼而已,在日日夜夜的焦虑企盼中,还没有尝到快乐,就已饱受痛苦煎熬。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心,驾驭好自己的欲望,不贪得、不觊觎,做到寡欲无求,役物而不为物役,生活上自然能够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了。
保持一颗平常心
成功的意义应该是发挥了自己的所长,尽了自己的努力之后,所感到的一种无愧于心的收获之乐,而不是为了虚荣心或金钱。
——罗兰
前国际象棋冠军谢军在参加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对抗赛时,不管路途多远,她的行李中总会备着笔墨纸砚。临睡前必铺开纸写上几笔,成了她在大赛中每日必做的一件事,老祖宗留下的文房四宝成了帮助她夺取世界冠军的一件利器。
每天写字倒不是因为谢军对书法有多么着迷,而是她为了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天。她很享受用毛笔写字的那几十分钟,那时她整个人都凝神于泼墨挥毫,脑子里什么杂念也没有。写罢,深吐一口气,满目清爽。
她最常写也最喜欢写的几个字是“平常心”,琢磨如何写好这几个字的同时,她的潜意识也在心中不断重复要求自己比赛期间能这样做。一遍又一遍的“平常心”写下来,内心真的把所有的一切都暂时放下,整个人像真空状态了一般自在逍遥。
“第一次参加世界冠军赛时我最喜欢写‘宁静致远’,那时我是以挑战者的身份出现的。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二十岁出头的我年轻气盛,却没有任何大赛经验。对于比赛节奏的掌控,事情顺风顺水时看什么都如意,遇到挫折时就有些彷徨不知所措了,内心中缺少高手才具备的定力。笔下写出的‘宁静致远’是希望自己能沉住气和对手较量,以宁静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
“再次参加世界冠军赛时,自己的身份已经变成了一名卫冕者,而卫冕者的使命是捍卫荣誉,无形中压力当然更多了一分。头一次以卫冕者的身份参加世界冠军大赛,头一次对胜负如此畏缩,找不到大赛的感觉。深知自己肩负着把“世界棋后”头衔留在中国的重担,但我更希望自己能忘却头上那顶沉甸甸的世界冠军称号,看淡比赛胜负得失。那时自己最喜欢写的是“去留无意,宠辱不惊”,其实想开了,原本也没有什么放不下了,上次世界冠军比赛时自己不还是一个一文不名的黄毛丫头吗?我不断对自己说:放松些,看淡些,大不了重新再来。
“经历了几次世界大赛的考验之后,羽毛渐丰的我也成长为一名大赛经验丰富的棋手,对于人生所应达到的境界也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自己已然知道如何去坦然面对。巅峰对决耗时一月有余,在这样的大赛压力之下参赛棋手还能够超脱地把自己置身度外是假的,这时我落在笔端下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