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工作指导手册
30720400000026

第26章 教师需要了解的国外教育经验(1)

国外教学改革一览

美国:计划在中学生物学科教学中增加基因组方面的内容,并已制作出一套多媒体基因组教材。这套教材主要为中学普通生物学课程或生物入门课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基因、变异和人类历史,如何对基因组测序,基因组研究和医学的未来,伦理道德和立法及社会问题案例研究等。制作这套教材的目的是加强全美中学的生命科学教育,确保美国各地科学教师能拥有较好地获取人类基因组最新信息的渠道。

俄罗斯:从实际出发改革中学教学制度。原教育部长菲利波夫在2001年的一次对记者发表谈话时指出,俄罗斯现有一半中学生不能掌握教学大纲的内容,因此有必要改革教学体系。这位部长透露,全俄孩子感到最困难的课程是数、理、化和生物。有25%的学生不能领会这些课程的困难章节,另有25%的学生选择了文科。据统计,全俄约有1000万学生不能掌握上述课程的内容。

菲利波夫说,教学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对中学高年级学生进行专业训练,理科班已开始实行新的教学制度:第一阶段为3年的普及教育,然后再用一年的时间让学生争取获得学士学位;第二阶段是通过一年训练使学生获取在工厂担任工程师所需之技能;第三阶段是为毕业生提供从事科学工作的可能。

巴西:2001年,巴西总统卡多佐签署了中学普及电脑及网络教育计划。根据这项计划,巴西教育部门将在2002年底之前为全国所有的公立中学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配置上网电脑。实施这一计划,巴西政府要投资5亿美元。

韩国:(一)实施《英才教育振兴法》。2001年3月1日韩国颁布实施《英才教育振兴法》,此法旨在为早期发掘卓越人才,开发其潜力,通过实施条例其能力及素质的教育,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及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此法规定:国家为振兴英才教育要加强如下几方面的政策:

(1)制定有关英才教育的各种综合计划;

(2)英才教育内容及方法的改善和补充;

(3)英才教育及教育班级的设立及营运等。

(二)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改革中小学英语教学。2001年,韩国教育部公布了关于中小学英语教改计划。计划规定:(1)从2001年3月新学期开始,韩国小学三、四年级和初一的英语课必须用英语讲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2)初中一年级学生每周必须有3小时的全英语课,小学三、四年级学生每周必须有一小时的全英语教学课。

国外中小学的创造教育

一、什么是创造教育

这门学科诞生迄今已有六十多年历史。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根据创造学的原理,结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生理学、未来学、行为科学等有关学科,通过探索与实践而发展起来的,创造教育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家庭教学、社会教学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和人们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坚定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性思维,掌握创造性发现、发明、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方法,从而开发人的潜在的创造能力,因此,创造教育也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方法。

1.创造教育的目标

创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创造型人才。李政道讲:“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创造能力。”尤其是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各国提法不同,但基本目标是相同的。如美国的“和谐发展的人”,日本的“协调发展的人”。其核心都是培养创造能力。

2.创造教育的内容

(1)创造哲学教育

它是创造性研究关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的一般规律,也是一种世界观。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反映在人和自然、人和社会、认识与实践、精神与物质等关系上的创造性认识与解决问题。直接关系到创造者的品格、精神、思维方法,以及对创造性活动的指导。

(2)创造性意识和思维教育

意识,是外界信息转化为主体活动过程中的中介性主导心理功能,并具有驾驭各种心理活动的能动作用。在当今创造学活动中,把创造性意识简称“创意”,如“借”意识、“桥”意识、“流”意识,被广泛地运用着,还从反向研究扼杀创意的种种表现和因素。

思维,一般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创造性思维是对旧概念、旧事物认识的突破;也是思维方式本身的创新。

创造性思维有:理论思维、直观思维、倾向思维、联想思维、联结与反联结思维、形象思维、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之点是想象力,丰富的创造性想象力才是首创的保证。

(3)发现法、发明法、创造技法的教育和训练

发现法指在科学研究中,对前所未知的事物、现象及规律性揭示的一种普遍的创造性方法(适用于高中)。发明法指在自然科学范围内,获得前所未有的新事物的创造性方法(适用于初中);创造技法指的是改变旧事物,创造新事物、新形态、新组合,新改变、新作品,含有创新之义,一般在小学、初中开展。

(4)学科教育

学科教育是极为广泛的,它包括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社会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未来科学和信息学等。结合到创造性行为、品格素质、文明道德。综合这些学科教育的原因,就是把它作为创造能力必须具备的德、智、体、能、美基础。

(5)情境教育

这是一种具有广泛性、创造性的教育方法,如周围发生了某一特殊事件,我们怎样才能创造性地认识它、理解它、解决它。立足于创造性上,日本本田小学设社会研究室、理科学研究室、家庭科学研究室,学生在小学毕业前,要学会茶道礼节、单独接待客人、缝纫、制衣、绣花;还要做饭、烧菜、洗衣,自己料理生活。有其常规性实践,还有其创造性探索。

(6)创造性活动中的指导、操练

如组织兴趣性发明、创造活动,星期日俱乐部、创造室(包括制图、模型、玩具、教具、艺术工作、工厂观摩),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包括头脑奥林匹克)、发明创造实验活动,在职业训练中培养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开设创造课,分年级设立创造课内容,如会用一般工具,制作一般木质零件,泥塑人物创作或创造性模仿制作。在小学毕业时,一般能掌握20~25种技能,并有一定的独创能力。中学就要求更高一些。

二、为什么要推行创造教育

教育面临着一个人才与科技、经济相关的战略和战术问题,当前创造型的科技、经济、行政管理、金融、司法、教师、医务、外贸、外交、人文、综合性咨询人才及智能型的技术工人大量缺乏。这与人力资源的创造性开发密切相关。

1.人力资源中的人才问题

世界处于激烈竞争之中,主要是经济力量的竞争,科技水平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际上人才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深化,因为人才首先在发达国家中缺乏。

在美国1995~2010年期间,每年缺少9600名博士水平的科学家,到2006年缺少67.5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

在德国今后的20年内,单计算机人才就缺少6万名;

在加拿大,到1995年缺少教授一万名,要占目前加拿大教授总数的1/3;

我国台湾省要缺70%~80%的科技人才;

我国由于文革中少培养200万人等原因,预测只能满足10%的人才需要;

在社会科学方面,“教授荒”将席卷整个社会科学的研究开发领域。

有识之士认为:在21世纪,世界将为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滞后付出沉重的代价。

2.人力资源开发必须从娃娃抓起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曾对千名婴儿跟踪观察,最终得出结论是,如以17岁的人所达到的智力水平为100%,则4岁前为50%,4至8岁为30%,8至17岁为20%。

(1)我国经历了十几年的创造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我们学会和研究所初步完成了八个课题,市、地区托儿所、协会所属的托儿所的教师们开发了大量智力型玩具。

(2)美国目前约有77000个具有正式执照的儿童服务中心,每年接受400万儿童;美国的许多大学里设幼儿教师教育系、智力衰退教育系、儿童发育学系、幼儿教育学系、小学教育学系、中学教育学系。

(3)德国在幼儿创造性教育方面,居于领先地位,他们在胎教、培养创造性品格、必要的心理、健康素质、训练创造性技能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在德国,对孩子有一套特殊训练方法,好似热处理和冷处理的结合:抛、丢与爬结合;常规与冒险性活动相结合;家庭与园内、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以让孩子了解社会以劳动进行熏陶。家庭很少给钱,小学生中学生要靠自己创造性劳动或艺术到街上去挣钱。

(4)日本和德国一样在教养幼儿方面采用与我们传统体系不相同的方法,日本在20年前就开办挨冻幼儿园,幼儿在四季只穿一套T恤衫和裤子,还将幼儿在空中丢抛,这对培养幼儿身体健壮、脑平衡、吃苦耐劳精神、坚强意志是很有帮助的。

(5)法国根据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不断增加教育经费,规划到2005年,比1988年增加45%,即从3980亿法郎,增加到5760亿法郎,在16年间,法国教育经费净增1800亿法郎。目前他们的教育方法主要是:(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认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主人,应该是自己管理自己,实行“自治”,使充分得到自由发展。(2)启发学生学习求知,顺应学生学习兴趣,相信学生学习的成功,尊重学生的人格。(3)培养创造力,一般是通过创作构思、造型艺术、素描、绘画、音乐、舞蹈和各种实验活动。(4)在教学时间上,分成创造时间、吸收时间、对话时间、探索时间、自学时间。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并且还让学生有自己支配的时间。

(6)在亚洲,主要是香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韩国的教育,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和探讨的问题:一是立足于人力资源开发,并使创造能力与经济增长同步进行。我国台湾提出创造力的12种力,即策划力、指导力、创意力、解决力、执行力、发表力、交谈力、交往力、启发力、说服力、预测力、控制力。新加坡提出,人才跟生产资料走,合理配置岗位。这些作为中小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将来能达到人力资源的创造性开发。二是推行的教育制度是6~9年不等的义务教育,入学率分别为70%~90%,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大学为15~40%之间,教育经费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公共教育经费、私人捐助、学生交纳,约占财政开支的15~20%,韩国为最高,仅次于国防支出,1990年达19.6%。三是注意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使之适应社会、市场经济。

三、创造教育探索和实践的关键

开展创造教育的关键,主要是教师,教师必须是创造型的,他既能发现和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又能发现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因为,只有自己具有创造性,掌握创造性理论和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国外中小学的诚信教育

美国从幼儿园和小学起就重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美国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设计的基础教材中就突出了“诚信”方面的内容。其中一篇课文讲述了一则古代中国的故事:一位国王要选择继承人,于是发给国中每个孩子一粒花种,约好谁能种出最美丽的花就将被选为未来的国王。当评选时间到来时,绝大多数孩子都端着美丽的鲜花前来参选,只有一个叫杨平的孩子端着空无一物的花盆前来,最后他却被选中了。因为孩子们得到的花种都已经被蒸过,根本不会发芽。这次测试不是为了发现最好的花匠,而是选出最诚实的孩子。教材建议老师在班上组织讨论,向学生介绍“最大程度地诚实是最好的处世之道”这句谚语,并且要求学生制作“诚信”的标语,在教室里张贴。

几年前,美国一所学校的多名学生在完成生物作业时抄录了某网站提供的一些材料,任课老师就毫不客气地判这些学生的生物课为零分。这位老师说,第一天上课她就和学生订下协议并由家长签字认可,协议说,所有布置的作业都必须完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欺骗或剽窃将导致课程失败。支持她的老师们说,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比通过一门课程更加重要。

日本的诚信教育几乎贯穿人的一生,在家庭中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不许撒谎”,到学校里耳濡目染的是“诚实”二字,到公司里“诚信”几乎是普遍的经营理念。

在日本,很多学校的校训都有“诚信”二字,如东京文京女子中学的校训是“诚实、勤勉、仁爱”;横滨翠陵中学的教育方针是“自立、诚实、实行”;泰星中学的校训是“诚实、品位和刚毅”,校长解释说,诚实就是对所有人都要以诚相待,有品位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诚实,因为诚实,所以要一诺千金,以坚强的意志实现诺言。

在日本,诚信教育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贯穿学生学校生活的始终。日本学校有一种伦理课,诚实、善良、向上、奉献、谦让、名誉、正义是其主要内容。日本中小学生每人都有一本道德手册,名为《心的笔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记载着各种道德规范,诚实是重要内容之一。2001年7月日本正式实施了学校改革教育法,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服务社会的志愿活动。

在描述德国人的性格特点时,“严谨、诚实、守信”是经常被提到的字眼。德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孩子在四五岁时是培养价值观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最重要时期,97%的孩子的品性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因此在德国的青少年教育体系里,家庭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父母则是孩子的启蒙教育者。德国的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家长有义务担当起教育孩子的职责。德国家庭里家长也都非常注重为孩子营造一个真诚的氛围。家长们普遍遵守这样一个原则: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家长必须做出榜样。在德国城镇的十字路口随处可见到这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为了孩子请不要闯红灯”。据了解,自从立了这块牌子,闯红灯的行人和车辆明显减少。

在德国,你如果随地乱扔垃圾或者在没有停车标志的地方停车,马上就会有人过来阻止你,并给你灌输一套遵守社会公德、为下一代作好榜样的理论。氛围教育不仅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也规范了成人自觉遵守社会秩序,诚信待人。

日本中小学的均衡教育

日本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公立中小学实行免费教育,教育质量优良,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就近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费也由国库负担。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后,97%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习,给国民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所以在日本义务教育阶段一般不存在择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