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工作指导手册
30720400000025

第25章 教师必备的素质(8)

教育思想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同样也决定着教育的质量。不同的教育思想就有着不同的质量观,对人才的培养就会提出不同的标准。当前,我们学校领导必须端正教育思想,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落实素质教育,学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1.教育就是养成习惯

所谓习惯,是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比如早上早起,第一次早起,一般需要做意志上的努力或他人督促,但坚持几个月乃至几年之后,就习以为常了,每天清晨,自动早起,不按时起来反倒觉得浑身不自在、心里不踏实。一个勤劳成习的人,突然让他闲着没事干,他甚至会生病的。由此可见,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慢慢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不自觉、下意识地重复同一动作所致,另一种则是通过有意识的练习达到的。这就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一个重要课题:如何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习惯。而这正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

养成教育对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有着特别的重要性。许多事实表明:一个人的一些行为习惯,是在一定的年龄段形成的。错过该年龄段,再加以培养,往往事倍功半,难以奏效。少年儿童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且极具可塑性的阶段,是施教的最佳期。紧紧把握住这个有利时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文明礼貌等习惯,不仅对他们现在的和谐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和文明程度,也会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养成教育渗透于德、智、体、美、劳诸育之中并对它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少年儿童的德育影响更大。我们知道,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就是说,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诲之以做人的道理,动之以真诚的情感,锻炼其坚强的意志,引导其正确的行为。但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而且必须因对象、背景、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和有所先后。对少年儿童来说,突出“行”这个要素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是要从“行”的培养人手。原北京实验小学校长姚尚志先生讲过一句话:“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说到底,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见解是很深刻的。

2.抓好养成教育在当前尤为重要

(1)强调养成教育,这是从当前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就学生的普遍状况来说,他们的文明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健身习惯、卫生习惯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更重要的还是我们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我们的有些工作调子很高,但脱离学生的实际:有的工作只重形式,不求实效;还有我们对养成教育在落实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等原因。

(2)强调养成教育,这是从基础教育的任务出发而提出的。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因此,在中小学阶段要着重强调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这几个“学会”是和养成教育紧密相连的,只有真正抓好了养成教育,打基础的任务才能完成。

(3)强调养成教育,这是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德育范畴的内容,而且也包含着智育、体育诸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思想面貌、政治观念、道德品质三个方面,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通过他的道德行为表现的。而道德行为是和一个人的道德习惯紧密相联的。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深远的影响。学习习惯主要包括: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的习惯;能针对不同的要求,采取多种方法的阅读习惯;乐于和善于思考、总结的习惯;勤于自学的习惯;善于观察、乐于动手的习惯等等。不应把养成教育仅仅理解为贯彻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容,而应把它提高到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上去认识。

(4)强调养成教育,这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教育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任务。一个民族的素质所包含的内容也是极其广泛的,但是在评价一个民族的素质时,往往首先是通过这个民族多数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而获得感性认识的。例如:日本、韩国、新加坡人的文明礼貌及爱护环境的卫生习惯;德国人守时、办事严谨、负责的习惯等等。因此,抓好养成教育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人认为,学校强调养成教育,似乎是学校的教育标准不够高,这是不正确的。如果我们真正做到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德、智、体诸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习惯,这绝非轻易之举,也绝非标准不高。

附:小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模式

从行为学角度来看,人的任何行为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发生的,而具有一定的规律。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动机指引的方向是目标,推动目标实现的全部方法的总和叫做“行为手段”,由手段达到的一定阶段的最后状态叫“行为结果”。人的行为规律就是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也必须遵循这一行为规律。江阴市西郊中心小学蒋菊老师等对养成教育的实践过程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筛选,总结出“明理—立标—示范—训练—反馈”这一养成教育的基本模式。

1.明理

所谓明理,就是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端正学生的认识态度,进行内在激励。

人的行为受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调节。这三种心理活动构成了人的态度整体,而态度整体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和人的行为方向。因此,明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行为规范,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意向,进而达到端正行为态度、产生良好的行为动机的目的。可以利用集体晨会、班队活动、红领巾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采用老师讲、班干部讲、学生讲、家长讲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自觉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

2.立标

所谓立标,就是建立养成教育的目标体系。设立适当的目标体系,既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又能使促成教育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因此,可以把国家教委颁布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简称规范)分解成许多不同层次要求,建立“纵向、横向、交叉”的教育目标体系。

纵向目标体系:根据小学生低、中、高三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同时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和教育目标,设立不同年段的教育方法系列,如此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横向目标体系: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分成德、智、体、美、劳五大教育块,分块实施,整体组合。

交叉目标体系:在学科活动、教学活动、学校活动、家庭活动和社会活动中都建立养成教育目标,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保证教育活动的全方位进行。

3.示范

在学生明确“为何做”“如何做”的基础上,树立示范班级和示范学生,以点带面。可以根据目标的阶段性特点,分年级树立不同目标层次的示范班,其他班级则派学生代表到示范班观摩学习,并按训练要求回本班进行示范表演,全面推广,使全体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4.训练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而“导之以行”是更为重要的一环。为此,可以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学生的行为训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强化训练中,可采用四种训练方法:一是寓《规范》训练于各科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堂常规竞赛”等,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结合起来。二是寓《规范》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利用学科活动和传统教育活动时间,定期开展《规范》条文演示活动,用小品、相声、表演等各种形式形象地反映出来,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受到熏陶,丰富道德情感体验。三是寓《规范》训练于阵地建设之中。学校可建立校内外教育阵地,在丰富多彩的阵地教育活动中,加快学生个性社会化的进程。四是《规范》训练于社区教育之中。可建立家长委员会、学校董事会、关心下一代协会等社区教育组织,并制订《好家长条例》、《学生在家庭、社会行为规范评估表》等,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在家庭和社会上都能得到严格的监督和训练。

5.反馈

所谓反馈,就是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的行为结果进行评定,进行反馈激励。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是对良好行为养成的评定,它能给学生以鼓励和信心,从而产生新的行为动机,具有强化作用;负反馈是对不良行为养成的评定,它可用来调节和控制养成教育的操作过程,使其符合《规范》和目标,具有矫正作用。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评比办法,用“大雁”表示守纪,用“公鸡”表示惜时,用“蜜蜂”表示勤劳,用“小白鸽”表示讲卫生,用“春风”表示助人为乐等进行正反馈。还可设立“小喜鹊”、“小刺猬”评议台等来进行负反馈,对学生中的不良典型事例开展一事一评,让每个学生置于集体舆论之中。这些正负反馈,促使学生产生新的行为动因。并使行为路线周而复始,学生良好习惯也随之而得到巩固并向更高层次发展。

这种养成教育的操作模式,一方面符合人的行为规律,另一方面也符合人的心理过程,因此,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式。

附:小学生日常文明行为的需要转化六法

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是要把党和国家对小学生提出的日常文明行为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和行动。实现这个“转化”,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如何至关重要。因此,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必须要从培养和满足小学生的正确需要入手。前苏联心理学家波得罗夫斯基曾经说过:“任何方法如果以儿童的需要为基础的,那么便会成功,任何方法如果不顾儿童现有的需要就去进行,那么它就不会达到目的。”实践也告诉我们,如不考虑学生的需要,任何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是不会有良好的效果的。

小学生同样有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我们贯彻《规范》,就是要把《规范》中的行为要求逐步转化为学生个人的需要,并与学生原有的正确需要融为一体,即建立和完善学生行为心理结构。例如,宣传遵守《规范》的光荣感,要想方设法和小学生自尊的需要融为一体。《规范》中关于“按时上学,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做作业,课后认真复习”等要求,通过恰当的方法手段,纳入到学生求知需要结构;《规范》中关于“尊敬国旗、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不说谎话、穿戴整洁、读写姿势端正”等要求,力求与学生爱美(心灵美、语言美、仪表美等)的心理需要一致起来;《规范》中关于“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做简单的饭菜等家务劳动”等行为的要求,应和学生对劳动的要求与独立生活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规范》中关于“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不玩火,防触电,防溺水,不做危险性游戏,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遇到坏人坏事要主动报告、敢于斗争”等行为要求,要与学生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健康的需要及保护个人正当权益的需要等紧密地联系起来。

那么,如何具体实现上述“转化”和“融合”呢?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周瑞明老师总结了六种方法:

1.事例启迪法

即用典型生动的正反面事例,启迪小学生将社会需要转变为自己追求的需要。例如,用生命李大钊、刘胡兰、杨靖宇等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换来五星红旗,换来新中国的感人事迹,用运动员奋力拼搏捧回金牌、五星红旗在奥运会上徐徐升起等等生动事例,能强化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

2.心理换位法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思考有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正确需要。例如,要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品德,具有“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拾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公”等良好行为方面的追求,老师分别启发学生想一想“假如别人拿走了我现在急需用的东西”“假如我不小心遗失了钱物”等会怎么样。老师运用心理换位法,将心比心,促使学生产生、形成和强化关心人、帮助人的精神需要,促进其付诸行动。

3.类比选择法

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将某些日常行为规范分为若干层次类型,激励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好的行为方式。例如,老师把当前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分为五个层次:

(1)自觉勤奋学习,主动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2)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学习;

(3)为了完成任务草率学习;

(4)要在师长监督下被动学习;

(5)借故逃避学习,逃避作业。

进而,引导学生在分析、预测和类比各种学习态度可能产生的结果中,选择正确的学习态度作为自己的需要。

4.情感体验法

借助小学生容易体验到的事件,让学生体验,从而强化正确的需要,否定错误的要求。例如老师用具体形象的方向学生介绍有关交通事故的惊险场面和惨剧,使学生强烈地感到:“多危险啊!”从而强化了学生的安全需要,促进学生认真学习、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5.实践感受法

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在生活实践中,在与他人交往中培养形成的,因此,我们把日常文明行为的养成和教育贯通、渗透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在学生置身于美好、愉悦、活跃、有趣的活动气氛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有关的文明行为要求。如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学生在为公众服务、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中受人称赞,内心感到快乐,更觉得光荣,从而使学生觉得做力所能及的好事真有意思,渐渐成为自己的一种精神需要。

6.竞赛激励法

通过竞赛评比,激励学生积极努力地实行《规范》所规定的行为要求,以激发、增强和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从而将遵守《规范》的要求纳入学生的自尊的需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