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这部书的缘由,连我自己都有点说不清了。一开始,我想要鼓励这个热爱文学的男孩继续创作下去,希望有一天能有更好更精彩的作品问世,当然这部书稍显稚嫩,但毕竟真实地反映了当今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和情感追求。可随着我对书稿的进一步理解,以及对作者学习、生活环境的逐渐熟悉,我发现我的初衷有所改变。我在想,编辑为什么要付出心血去做每一部书?图书究竟以一种什么方式或姿态进入到读者的视野,如何去影响或启示读者的精神追求。
与本书年轻的作者相识是在我策划出版的另一本青春读物《梦随蝶舞》的首发式上。那天忙碌之中似乎总感觉有一双眼睛在追逐着我,那似乎是一种信任与期盼。在最后的签名售书活动中,有一个穿白T恤、蓝牛仔裤的高个儿男孩一直挤在前面,很羞涩,很拘谨的样子。我帮着作者取书、拿笔,眼角的余光一直留心着那男孩。他终于站到最前面,请新书作者签名,然后却目光转向我,欲言又止。这时,另一个男孩冲到他前面,当然,我是认识这个男孩的,帮我组织本次活动的人文学院学生会主席。他大方地向我介绍道:“贺姐,这就是兰喜喜!我告诉过你要出书的那个学生。”然后,那个男孩便红着脸问我好,并递上了那叠厚厚的装订整齐的书稿。
编辑手记初次见面,他留给我内向、羞涩的印象,直到我决定出版他的书,又与他多次讨论书稿或随意聊天,他都表现得很不自然。是不是我过于严肃?但似乎也不是。天性使然吧。他能在大三紧张的学习中写出近三十万字的书稿,很不简单,光堆积这些方块字也够累的。我有点暗自欣赏他了。利用两个安静的夜晚,我粗略读了他的处女作《夏季里飘落的叶子》(本书的最初书名),故事很简单:一个男孩和三个女孩在大学校园发生的故事。但全书营造的一种村上春树式的淡淡的忧伤和淡淡的喜悦的氛围,却让我很感动,尤其是有着类似《挪威的森林》里那般含蓄与柔情的性描写,处理得很到位,很真实。当男孩流泪挥别大学,挥别青春,“像是一团脱离了枝条的柳絮在空旷的没有人迹的天空漫飞……”最后发出心底的呼唤:“我们还年轻,却无处告别;我们还年轻,生命却过早地枯萎了。像飘落在夏季里的叶子。”我有种深切的感动和共鸣。有点伤感、落寞的青春故事,但却回味无穷。
之所以更换书名,原非我的本意。男孩执意不改,原想表达一种心愿:
所有青春期的孩子都不该过早老去,不该承担爱情的伤痛,吞食两性的禁果。因我做书的初衷变了,书名也要变。“零度青春”更契合全书的立意、主旨、氛围,更响亮地表达了青葱岁月里男孩女孩的心声,或者是一种警示吧。大学校园里鸟语花香,青春岁月里激情荡漾,正是:青春岁月蹉跎,待到白首空自卑。
为了拍摄一组契合全书风格的作者照片,我与朋友驱车赶往那个遥远而偏僻的小村庄,在夏日正午时分,顶着骄阳,带着期盼。我想了解写出这样一部著作的男孩生活、学习的环境,想知道是什么促使他对文字如此迷恋。我见到了他年迈的父母,可亲的嫂子,帅气的小弟,还看到那一片片绿油油的玉米地,那一湾鸭鹅嬉戏的池塘,真正的田园风光!原来他有这么多可以激发灵感的源泉!难怪他学习、创作两不误。我只是想说,他是很幸运的。有那么多优秀的孩子因为交不起高额的学费而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编辑手记而又有那么多平庸的孩子因为优越的家庭环境而迷失青春的脚步,而还有那么多优秀的贫困大学生却因贪图一时之利而堕入欲望的深渊。大学,成了女朋友、逃课、恋爱、西餐厅、咖啡厅、避孕套的代名词,曾经那圣洁而美丽的大学校园已不再是一方净土了。那些原本单纯的学子已渐渐习惯于那种灯红酒绿的生活了,也在一种习惯中将自己毫不怜惜地扔进了那个充满欲望的世界里。
我不想在此谈中国教育的弊端和不足,这也不是我们编辑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只是想借本书出版的机会,和所有的高校学子们以及读到本书的读者一起探讨一下我们的青春和信仰的问题,你认真地回忆过人生中有意义的青春期故事了吗?你认真地反思过你的人生信仰了吗?不要说,自己从不信仰什么,也不需有信仰,我们一直都是一个尊重英雄形象传诵英雄主义的民族,都有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的价值标准。最最普通的人都知道平安幸福是他们一生的追求,何况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我的青春有可回忆的、有价值的故事,我个人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定的信仰,不知我的大学生朋友是否也有这样肯定的回答。我们各自期待吧。
本书责任编辑贺秀红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