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行星与恒星(宇宙瞭望书坊)
30712400000059

第59章 冥王星被降级

近十几年来天文观测上的新发现和理论上的深入,使人们对太阳系的结构有了新的了解,而传统上将冥王星作为第九颗大行星的提法在专业领域和部分公众中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给如何在明确和一致的框架内处理新发现的若干太阳系天体的分类和命名带来了困难。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第26届大会上,天文学家投票通过联合会决议,冥王星被开除出“行星”之列,而属于“矮行星”。冥王星依依不舍,终于走下了曾经风光无限的大行星的神坛。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行星和我们太阳系的其他天体按下述方法定义为3个不同的类别:①“行星”是一个具有如下性质的天体:位于围绕太阳的轨道上,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已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形),同时已经清空了其轨道附近的区域。因此太阳系的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②“矮行星”是一个具有如下性质的天体:位于围绕太阳的轨道上,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形),还没有清空其轨道附近的区域,它同时很明确不是一颗卫星。③其他所有围绕太阳运动的不是卫星的天体应被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目前这些天体包括绝大多数的太阳系小行星,绝大多数的海外天体、彗星和其他小天体。根据上述定义,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并且被视为海王星外天体的一个新族的标志。

随着天文观测水平的提高,对冥王星的质疑也越来越多,其中主要的问题:①它的质量太小,质量仅为地球的0·003,不及月球的质量。②是它的轨道偏心率太大,远远大于其他八大行星。它的轨道倾角为17°,轨道一端高高地上翘,另一端则在黄道面之下。除了上述众所周知的问题,冥王星被降级最关键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冥王星并不像其他的八颗行星一样,在一个很简单、很单纯的轨道上绕太阳运动,在其轨道附近存在一大堆的小天体,这些天体我们称之为海王外天体,这些天体从1992年发现第一颗开始,到目前为止,在这个带上发现接近冥王星大小的已达1000多颗。现在推断在其轨道附近,和冥王星一起绕太阳转的直径大于100千米的天体达10万颗左右,很像小行星带的情形。这么多小天体和冥王星一起在一个轨道运动,冥王星仅仅是最早被发现的,而且它也不是最大的。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会不断加深,这就难免会推翻一些以前被公众所广为接受的“真理”。此次将冥王星“降级”是人类在探索太阳系的过程中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是符合客观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