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护理医生
30677300000011

第11章 内科护理(1)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护理

病情观察

1.及时了解患者有无腹痛、嗳气、返酸、恶心、呕吐等表现。

2.当患者出现四肢厥冷、脉速及血压下降、黑便、腹痛剧烈、呕吐,提示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一般护理

1.嘱患者保持安静,急性发作或有并发症时应卧床休息。

2.指导患者用药并观察药物副作用,抗酸药应在两餐之间或临睡前服用,宜研碎或嚼碎。长期服用出现便秘者可给予轻缓泻剂。

3.饮食护理应少量多餐,以柔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忌粗糙或多纤维饮食,保证足够量的热量和维生素,尽量避免食用刺激胃液分泌亢进的食物,如浓茶、咖啡、烟酒和辛辣调味品。进食时细细咀嚼。

三内科护理

健康指导

1.避免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生活要有节奏,采用饮食疗法。

2.正确服药,坚持服药,以防疾病复发。

3.加强观察,如发现有上腹部痛、不适、压迫感、恶心呕吐、黑便等,应及时就诊。

修复你的肝———肝炎饮食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等。为什么要注意肝炎呢?因为乙肝、丙肝病毒与肝癌密不可分。病毒性肝炎的症状大致有疲劳、厌食、黄疸、腹泻、发烧及呕吐等。当胃口不佳时不要强迫进食,可以点滴方式注射水分、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方式,待症状改善后,再摄取高蛋白质的饮食。

肝炎饮食原则

1.热量成年人每日热量的摄取应以126~146千焦/每千克体重为目标。计算起来70千克的成年人,热量约8788~10253千焦。使用高热量饮食易形成肥胖,而沉积的脂质堆在肝脏易形成脂肪肝,因此不宜使用高热量饮食。

2.蛋白质肝炎病人易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味觉改变的情形,使进食量减少,蛋白质摄取量亦减少,容易引起蛋白质的缺乏,这时应注意蛋白质的量。建议每日蛋白质的量应达到1~1.5克/千克体重,其中2/3应来自高生物价的蛋白质食物,如:肉、鱼、蛋、奶。

3.糖类肝炎,祖国医学认为多是由于湿热内盛或阴虚有热所致,所以在饮食上应当忌酒、烟、糖和肥肉。当然,肝炎病人比健康人需要更多的营养,才能维持体内的代谢,促进肝细胞的修复。每天补充一定量的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等是应该的,但不能片面强调营养。过多吃糖和脂肪,对身体反而有害。因为肝炎患者需要较多的休息,活动减少,若糖和脂肪补充过多,使糖代谢紊乱,身体逐渐发胖,肝可形成不同程度的脂肪性改变,由肝炎变成“脂肪肝”。同时,过多的肥甘厚味,使胃肠消化吸收不良,产生腹胀腹泻,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

另外,过多的葡萄糖在体内贮藏,可转变为磷酸丙糖,而磷酸丙糖可在体内合成低密度脂类物质,使血中甘油三酯等脂肪物质增多,从而使血液流动的速度减慢、血液的黏稠度增加,小血管可能发生阻塞,引起一些心血管系统的病变。

饮食中有足够的糖类供作热量来源,就可减少饮食中的蛋白质被用作热量来源的机会,如此这些蛋白质就可当作肝脏组织修补的原料。每日应摄取300~400克,约为5碗饭。也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肝细胞正常的功能。

4.脂质摄取量为100~150克,肝功能恢复正常后,油脂摄取量不超过100克。不必过量限制脂肪,因为限制脂肪使食物变得无味,也会影响到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维生素和矿物质以食物来源最好。充分供应,以促进肝脏对抗压力及修复损伤。

6.少量多餐流质及半流质浓缩的饮食,较适合肝炎患者食用。应尽量避免食用油炸食物,尽量选用新鲜清洁的食物来烹调,以熟食为佳。

7.忌酒。

家有“三阳”病人怎么办乙型肝炎的三阳是指乙肝五项免疫检查中HBsAg(表面抗原)、HBsAg(e抗原)和抗HBc(核心抗体)均为阳性。表示病人体内乙肝病毒正处于活动和复制期,传染性强。

如果家中有乙肝“三阳”患者,其他成员就存在染上肝炎的危险。但对此也不必惊慌,家庭成员之间还是应正常和睦相处,共同努力做好预防工作。乙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肌体的血液和体液中,而人们之间的谈话、物与物的接触一般是不会感染上乙肝的。因此,在与乙肝“三阳”病人的日常生活接触中,只要避开血液、体液的传播途径,是没有必要担心染上乙肝的。

注意事项

1.“三阳”患者应积极治疗,认真治疗,认真调养,早日回复正常。

2.家庭成员经化验后,注射乙肝疫苗。一般在一个疗程的疫苗注射后,经化验产生表面抗体的,4~5年后再注射1次是较为安全可靠的。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每次吃东西前认真洗手。

4.实行分食、分饮,餐具、茶具、漱洗用具专人专用。

5.“三阳”患者应尽量减少自己的血液、体液对物品的污染。宜单独睡或分被睡,卧具要勤晒。

6.作好餐具等消毒工作。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是煮沸消毒,水沸后再煮5~15分钟。

家有肝炎病人怎么办

肝炎病人在潜伏期末就有传染性,尤其是发病初期的传染性最强。如果家中有人表现为乏力、发热、食欲不振、腹部堵胀或饱满时,要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注意事项

肝炎病人以隔离治疗最为理想。家属应在病人住院期间,及时对病人用过的物品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如果无条件住院,在家里隔离治疗,应做到“一独”、“二保”、“三分开”、“四消毒”。

一独让病人单独使用餐具、茶具、洗漱用具等生活用品。

二保一要保证定时消毒,比如碗筷杯勺等要餐餐消毒;室内地面和病人使用过的厕所,要天天消毒。二要保证消毒效果,比如消毒液的浓度要配够,浸泡、熏煮的时间要严格按要求办,不可马虎。

三分开即分开住,分开吃,生活用品分开洗放。①让病人单住一间房。室内要保持无蝇,门把手要缠上浸有消毒液的纱布,并且经常滴上消毒药液。如果房间少,应安排病人独睡一床。②让病人单吃一份饭菜,不和家人混在一个餐桌上吃饭,病人吃剩下的东西不要再给别人吃。③病人的用具、衣服要消毒后单洗单放,以免交叉传染。

四消毒是指4种常用的消毒方法。

1.煮沸消毒。锅蒸、水煮要在水开后持续半小时,以便将各型肝炎病毒杀死,这是家庭中最简便易行的方法。这种方法较适用于食具、护理用具、毛巾浴巾、衣服的消毒,但不能对塑料制品、合成纤维、皮毛制品采用此法。

2.药液消毒。用3%漂白粉澄清液喷洒居室地面、墙壁,关闭门窗2小时。对病人的呕吐物、分泌物及粪便等,应用漂白粉消毒后再冲走或倒掉。对厕所、马桶、垃圾可采用喷洒消毒方法。装盛污物的容器可放入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消毒2小时。过氧乙酸消毒液适用于室内表面、病人用品、餐具、木制家具、塑料用品等的消毒,可把受污染的物品放在0.05%浓度的过氧乙酸液中浸泡2小时。居室内按每平方米0.75~1克过氧乙酸的浓度喷雾后,密闭30分钟就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病人及家属在饭前便后要用0.2%过氧乙酸泡手2分钟。

有实验证明,新洁尔灭、洗必泰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消毒效果尚不肯定,度米芬、来苏儿、米醋、熏醋对乙肝病毒均无作用。

3.日晒。消毒衣被等大件物品可放在阳光下暴晒4~6小时。

4.火烧。病人的废弃物可用火焚毁,以绝后患。家有肝炎病人也不必紧张,只要其他成员注意隔离消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可以避免感染。与肝炎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应定期复查肝功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

肝硬化护理

病情观察

1.根据病情随时观察神志、表情、性格变化以及扑翼样震颤等肝昏迷先兆表现。

2.对躁动不安的患者,应用约束带、床栏等保护性措施,以免坠床。

3.观察鼻、牙龈、胃肠等出血倾向,若有呕血及便血时,做好记录,及时与医师联系作对症处理。

对症护理

1.饮食以高糖、高蛋白、低脂肪、低盐、多维生素软食,忌吃粗糙过硬食物。

2.伴有水肿和腹水的患者应限制水和盐摄入(每日3~9克)。

3.肝功能不全昏迷期或血氨升高时,限制蛋白在每日30克左右。

4.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5.禁烟,忌酒、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及食物。

一般护理

1.肝功能代偿期患者,可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应卧床休息。

2.大量腹水的患者,可采取半卧位或取患者喜欢的体位,每日测腹围和体重,详细记录。衬衣、裤要宽松合适,每日温水擦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有牙龈出血者,用毛刷或含漱液清洁口腔,切勿用牙签剔牙。

3.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类。

4.注意观察用利尿药后的尿量变化及电解质情况,随时与医师取得联系。

健康指导

1.保持良好心情。

2.按时正确服药。

3.正确指导患者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4.避免感冒等各种感染的不良刺激。

患甲型肝炎后如何才能尽快康复

患有甲型肝炎的人经过适当的休息和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肝功能化验正常,这叫临床痊愈。但是受到损害的肝并没有完全修复,还需要更长一段时间的疗养才能恢复正常。那么,如何才能康复得好呢?

护理特点

1.逐渐增加活动量当症状消失、肝功能化验正常后,可与常人一样起居,并可从事一些轻体力活动,但要以不感到疲劳为度。在恢复期,每天中午要卧床休息1~2个小时,在3~6个月以后可适当从事重体力劳动。

2.适度增加营养当症状好转后,食欲随之好转,这时一定要逐渐增加食量,不可过量进食,增加肝脏的负担。一日三餐要以清淡饮食为宜,每天保证一定量的新鲜蔬菜、水果和鸡、鱼、蛋、瘦肉等高蛋白质食物,不要吃过多的糖和脂肪。

3.不必过多地用药各种保肝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会增加肝的负担,所以在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后,除针对某些新病少量用药外,一般不必过多用药。

4.不必强调进补许多人认为在恢复期身体虚弱,总想补补身体,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这些补品虽然可以替代一部分饮食,对增强抗病力有一定作用,但对肝炎的康复作用并不明显。

慢性支气管炎护理

通常指1年中持续咳嗽3个月以上,已连续出现两年的,为慢性支气管炎。50岁以上患者较多。多数起病缓慢,有多量泡沫状黏痰,于清晨、傍晚以及寒冷季节时较多。久咳不愈,常可导致并发肺气肿和哮喘。气急时不能平卧,胸闷,口唇和四肢末端紫绀。

护理要点

1.发热、气促、剧咳者,嘱其适当卧床休息。吸烟病人戒烟,避免烟尘和有害气体。

2.冬天外出戴口罩和围巾,预防冷空气刺激及伤风感冒。

3.帮助痰多而咯痰不畅的病人排痰。鼓励病人咳嗽,护理者轻轻拍其胸部、背部,使痰液移动;劝病人多饮开水,以使痰液稀释;雾化吸入可使气管内分泌物湿化,易于咯出。家庭中简易雾化装置可用一保温杯盛满热水,杯口处倒置一漏斗,让热蒸气从漏斗底部小漏管里逸出,病人徐徐吸入,但要注意防止烫伤。

4.鼓励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和主动咯痰的能力。

5.长期大量咯痰者蛋白质消耗较多,宜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要控制食盐,避免刺激性食品。

6.如发现病人有明显气促、紫绀,甚至出现嗜睡现象,应考虑病情有变,要迅速送医院。

慢性支气管炎如何进行饮食调护

护理要点

每到冬季遇气候变冷时,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总是提心吊胆,惟恐饮食不当或气候变化导致旧病复发。其实,只要辨明自己所患慢性支气管炎的寒热属性,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护是可以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以及使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时的主症(如咳嗽、喘息、痰多等)缓解。

一般来说在热性慢性支气管炎的缓解期,应多食梨、橘子、藕、红皮大萝卜、冬瓜等有助于清肺热的食物。若出现咳嗽、痰多、口渴、咽干等情况,可用梨、川贝母、冰糖同蒸,然后服食梨及冰糖汁;或者可用苦杏仁、萝卜、猪肺,加盐煮熟,适量服用,连服1个月。对于寒性慢性支气管炎,平时可多食些羊肉、核桃仁、豆制品、蘑菇等食品,有助于温肺散寒、防止该型慢性支气管炎复发。若一旦复发,出现咳嗽、痰多而稀白,不思饮食时,可用切碎的羊肉、小麦粒、生姜、杏仁、盐煮成糊状稀粥,早、晚各食1次,连服20天。以上各种食物的用量,可依据每个人的体质状况以及平时的食量而定,只要能持之以恒,对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是会起到积极作用的。此外,在饮食上还应注意忌食过于辛辣、油腻、腥味之品。

肺炎的家庭护理

家庭护理要点

1.有发热的病人要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保暖,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高热病人按高热护理,注意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

2.咳嗽、咯痰对机体起自净和防护作用。咳嗽是痰液排出的重要途径,对病变的吸收好转有一定的好处。因此,肺炎病人不能盲目止咳,应在适量多饮水前提下(给水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2升,否则易造成肺水肿)鼓励咳嗽。教会病人进行有效咳嗽,每隔1小时即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对卧床病人勤翻身,经常变换体位,每隔4小时为病人叩背排痰1次,使痰液排出通畅。只有在咳嗽剧烈影响休息、睡眠时,才可给予适当的止咳剂内服。

3.有胸痛的病人宜取患侧侧卧位或者用宽胶布固定患侧胸廓,减少胸廓的活动以减轻疼痛。胸痛在咳嗽时会加剧,因此要向病人解释排痰的重要性,打消其因惧怕疼痛而不敢咳嗽的想法,教会病人在咳嗽、深呼吸或实施其他清理呼吸道的方法时用手或枕头压紧胸壁,减少震动以减轻疼痛,必要时家人予以协助。

4.有气急、口唇紫绀的病人应给予氧气吸入;病人烦躁不安、谵妄、失眠可用水合氯醛口服或保留灌肠;腹胀可行腹部热敷或针刺疗法;胸部不适部位也可行热敷,以减轻炎症,保持肌肉松弛。

5.细菌性肺炎需用抗生素治疗,轻症病人可口服或肌肉注射,抗生素的选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时留痰培养,以选用敏感抗生素。为保证血中抗生素有效浓度,病人一定要按时用药,家人应督促和监督,避免漏用降低药效。选用广谱抗生素病人大量使用后,如有大量稀便或腹泻不止,多为抗生素应用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所致,应立即去医院,在医生指导下加服培菲康等药物,并根据肺炎感染的轻重程度决定是停用抗生素还是换用抗生素。

6.对年老体弱者应加强观察,尤其在发病的早期24小时,注意其一般状况,如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等,警惕休克性肺炎的发生。其表现为:病人血压迅速降低到10.7/66千帕以下,脉搏加快,尿减少或无尿,四肢末梢发凉,并且烦躁、嗜睡或神志模糊。此时立即将病人平卧,头及双腿均以软枕抬高约30度,注意保暖,迅速送医院及时进行抗休克抗感染处理。

7.肺炎临床治愈后的病人,对于呼吸道感染源很敏感,容易复发,因此恢复期应注意采取措施促进机体彻底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