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停顿是句子中一般的间歇,反映句子中的语法关系。停顿时间的长短依次是:句号、问号、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但有时由于语气感情的需要,停顿的时间也可延长或缩短,有的虽有标点也不一定停顿。比如《捞月亮》中小猴子喊:“糟啦!糟啦!月亮掉到井里啦!”两个“糟啦”可以连起来读,也可以把全句都连起来读,以表示吃惊、急促。
当较长的句子中间没有标点符号时,可按语法成分来停顿。停顿的主要位置是主语、谓语之间,主语、宾语之间,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之间,特别是各部分较长时更应注意它们之间的停顿,停顿的时间要短促。
①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感情。每当我看到它,周总理/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
②但他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当时很想把这种感觉写下来,但/又不能写成。
(2)强调停顿
强调停顿是句子中特殊的间歇,是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或者为了加强语气,而在不是语法停顿的地方作适当停顿,或在语法停顿的基础上变动停顿时间,这样的停顿称为强调停顿,又可以叫作逻辑停顿或感情停顿。
①王后听说白雪公主还活着,气得直咬牙齿:“哼,哼,谁/比我美丽,我/就得/害死谁!”
在“我”后面作强调停顿,表现王后的气急败坏、凶狠和毒辣。
②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在“春天”后面作强调停顿,表现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及希望。
(3)结构停顿
结构停顿是由文章的层次结构决定的,是为了表示文章的层次、段落等所作的停顿。停顿时间的长短,应视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在一般情况下,间歇时间的长短依次是:段落、层次、句子。句子间、层次间、段落间衔接紧密的就停得短些,另起话题之前就停得长些。例如:
白杨礼赞(节选)……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称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都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叫叶紧靠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停顿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所传授的内容。一位教师在讲《荷塘月色》一课时,是这样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的: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下荷塘的/美妙景色,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不愿意向旧势力低头,但一时又找不到前进方向,因而寓情于自然景色的/寂寞怅惘的/心情。
教学言语的停顿,可分为以下几种:
(1)强调性停顿
为了加强学生对所讲知识的理解,在讲中或讲前有意识地停顿。例如:
这种写作方法叫做(有意识地停顿)“欲扬先抑”。
(2)提示性停顿
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有意识地停顿一会儿,供学生思考,甚至等待学生回答。例如:
有道理,这里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3)引用性停顿
教师在教学中有时要引用别人的话,为了提示引用,教师会在引用前先停顿一下,学生便清楚地听出教师所引用的话语。例如:
雷峰塔是一座古塔,如果你带着欣赏的态度,也许会说它(停顿)“古色古香”、“古朴苍劲”。
(4)制造戏剧效果的停顿
教学中为了使教学言语生动、风趣、幽默、诙谐,增加言语的表现力,教师会有意识地制造停顿。常见的有卖关子、歇后语、抖包袱、谐趣等技巧性停顿。例如:
袁世凯生平只做了一件有益于中国人民的事,(停顿,学生惊讶),那就是他终于死掉了,——绝对地死了,很合时宜地死了,义无反顾地死了。(学生大笑不止)
这是教师采用了类似抖包袱的手法,停顿之后抖出所说的真正原因,那原因太出乎学生意料,又相对显得荒谬,于是形成一种讽刺的喜剧效果。再如:
今天,我给大家讲几个新的歇后语,这就叫路瓦栽夫人借项链——穷出风头;路瓦栽夫人丢项链——乐极生悲;路瓦栽夫人赔项链——自讨苦吃。(学生大笑)
这位教师用自造的歇后语概括了课文的内容意义,同时也制造了生动风趣的言语效果。下面这个例子教师使用了“卖关子”的方法:
我很想多讲一会儿,我想同学们也愿意多听一会儿,不会提出反对意见。可惜,有那么一位勇敢的学生总在那儿叽哩咕噜提抗议,让我按时下课。那学生是谁呢?
讲到这里,教师故意停住了,学生们面面相觑,不知老师说谁。这时教师又开口了:
他就是你们的肚先生!
学生们全都笑了,教师在一片欢声中结束了讲课。
语调要丰富
语调,是指贯穿整个句子的语音高低升降的变化模式。它主要由音高构成,同时也受音长、音强等因素的影响。语调也是表情达意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口语中显得极为重要。
平直调(→)
句子语势平直舒缓,没有显著变化。一般表示庄严、悲痛或冷淡、沉重等感情。陈述、说明的句子用平直调。
①海睡熟了。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②猪八戒听说要去找瓜果,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心想:哎,让我跟猴子一起去吧,要是找到瓜果,我老猪可以先吃个痛快。
③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高升调()
句子语势先低后高,句末音节语音明显上升。一般表示疑问、反诘、号召、惊讶等感情。疑问句、感叹句可以用高升调。
①亲爱的同志们,当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时,你们一定会觉得惊讶:刑场上怎么举行婚礼?婚礼又怎么能在刑场上举行?
世界上还有比这样在敌人的刑场上举行的婚礼更动人的吗?古今中外,有谁看见过像陈铁军烈士那样在临刑前用敌人的枪声来为自己的婚礼庆贺的女英雄呢?
②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闪电之间,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③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降抑调()
句子语势先高后低,逐渐降低,句末音节说得低而短促。陈述句子可以用降抑调,表示坚决、赞扬、祝愿、恳求等感情。
①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
②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③妈妈给了我们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曲折调(/)
句子语势有“低——高——低”的曲折变化,或者句末一二个音节语音曲折并且拖长,表示惊讶、怀疑、讽刺、幽默的感情。
①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②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③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
教师要准确地运用升降,使自己的语调富有准确性和丰富性。准确性,是指语调的升降和要表达的意思完全一致。同是一个“啊”,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一般的答对了,就用平直调,表示认可;答得很正确,就用降抑调,表示肯定;创造性地答出,就用曲折调,表示惊叹;答偏了、答错了,就用高升调,表示提醒等等。丰富性,指语调运用的多样化。教师应善于把不同语调的句子交错使用、和谐配置,这样才能使语言抑扬顿挫,起伏有致,富有韵律美。
教师语调的单一,是教师言语呆板无生气的重要原因。教师应该能够随心所欲地使用不同的语调进行教学,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例如:
一位教师在讲《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说了下列一段话:
“他不敢看,不是害怕而是不忍心看。”(平直调)我同意这种说法。火烧在战友身上,疼在作者的心里,“我”怎能看着战友活活被烧死呢?(曲折调)但为什么非看不可呢?作者与邱少云心连着心,它们之间的深厚感情又怎么能使作者忍住不看呢?(曲折调)作者
这段话语调运用丰富多变,节奏感强,感情抒发细腻,很能打动学生。
语气要生动
语气,从字面上理解,“语”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话语”,“气”是支撑声音表现出来的话语的“气息状态”。简单地说,语气就是通过不同的声音和气息表达出不同的语意和情感的说话方式状态。说话人在不同的情绪、情感中,会自然而然地使用不同的声音、气息来说话,而不同的人在大致相同的情绪、情感状态下说话,声音气息形成一些相同的特点。比如:处于爱心激荡时,说话声音轻柔缓和,气息轻微缓慢,就形成了一种表达爱意的特有语气:轻软亲切的语气。
教师口语的语气表达,是体现教师的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苏立康先生曾对教师语言的“语气色彩”进行过研究,他把它们分为八种情况:一、气徐声柔的色彩,表达爱的感情,使人感到温和而又亲切。二、气足声硬的色彩,表达憎的感情,使人有受到威胁、受到挤压之感。三、气满声高的色彩,表达喜悦之情,使人有流畅、跳跃之感。四、气沉声缓的色彩,表达悲哀的感情,使人有沉重、迟滞之感。五、气短声促的色彩,表达心急如焚的感情,使人有紧迫之感。六、气少声平的色彩,表达冷淡的感情,使人有疏远、冷寂之感。七、气粗声重的色彩,表达愤怒的感情,使人有震动之感。八、气细声粘的色彩,表达疑虑、疑问的感情,使人有犹豫、困惑之感。他的论述对于我们认识教师口语的语气表达是有启发性的。
语气生动,是教师口语表达追求的目标。而生动是以适切为前提的。不同的语气类别必须为不同的内容和情境服务。教师必须善于根据特定的言语内容、言语对象、言语场合与言语目的,使用不同的语气,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表达效果。例如,一位大学领导回忆中学时代的生活时写道:
……那年秋天,我升入初中二年级。在新开设的几门课程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物理课。每当考试完,出于儿童的心理,总想尽早知道自己的成绩。有一次考试完,我去问老师我得多少分。没想到老师却亲切地说:“你不用问。”话语中充满着喜悦和信任,他那慈祥的眼神好像说:“你物理学习得很好,理所当然得一百分!”以后历次物理考试,他总是笑眯眯地对我说“你不用问”。老师这种信赖的评语,激发了我对物理这门课产生了极大兴趣。
“你不用问。”这句话之所以能产生这样好的效果,主要是这位老师是以“亲切”的、“充满喜悦和信任”的、肯定、赞扬的语气,并伴随着“慈祥的眼神”和“笑眯眯”的表情说出来的,语气中深切地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爱。试想,若这句话是以生硬的、冷淡的、不耐烦的语气,并瞪着眼、板着脸说出来的,还会有这样好的效果吗?
节奏要鲜明
寒来暑往,这是自然界的节奏;兴盛衰败,这是人类社会的节奏;跌荡起伏,这是各类艺术的节奏,总之,大千世界无不有节奏。作为反映有节奏的万事万物的教师的语言,也必然有它的节奏。如果没有了节奏,教师语言就失去了吸引学生的力量和魅力;如果有了节奏,在教育教学中,忽而气势磅礴,忽而情意绵绵,忽而流畅明快,忽而婉约回荡,造成相互交错,变化有致的节奏美,从而紧扣学生心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说到语言的节奏,就不得不提到语言的音节,因为音节是构成语言节奏美的基础条件。
音节是语音的自然单位。任何一句话,都是由一个个音节组合而成。音节的配合直接关系到语言的表达效果。
音节的配合有一定的规律。汉语的词从音节的角度看,有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之分。音节配合首先要考虑词语音节的多寡,一般地说,单音节词与单音节词配合,双音节词与双音节词配合,容易协调,而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的配合则较多地受前后的语音环境的制约。杨朔在《荔枝蜜》中说:
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酿”和“酿造”同义,作者让单音词“酿”和“蜜”结合,让双音词“酿造”和“生活”相配,符合语音的自然节律,读来和谐顺畅。若说成“酿造蜜”、“酿生括”便十分拗口了。句中单音词“为”与双音词“自己”搭配,但与下文的“为人类”同构呼应,因而也就显得和谐了。并列表述时,一般是音节少的词放在前面,音节多词放在后面。如我们说:“桌上有钢笔、书包、粉笔盒。”而一般不说:“桌上有钢笔、粉笔盒、书包。”
音节配置除了考虑音节的单双多寡以外,还需要注意音节的发声特点。有时在同一语句中过多出现音色相同或相近的音节,会造成不和谐,就需要回避。例如说“这段话着重写荷叶和荷花的美。”不如说成“这段话着重写荷叶与荷花的美”更上口。鲁迅的《死》中有这样一句话:“然而D医生的诊断却确是极准确的,……”这句话中què这个音节三次复出,听起来音响单调,而且不看文字就不明其义。作者在修改时把副词“确”换成了“实在”,避免了这一缺点。使音节变得和谐起来。不过,把这种相同或相近的音进行有规律的组合,却又是协调音节的一种有效手段,如修辞中的“同现”“押韵”就是。另外,调平仄,也是利用发音特点协调音节的方法。“是‘张三李四’好听,‘张三王八’就不好听。前者二平二仄,有起有落;后者四字皆平,缺乏扬抑,四个字尚且如此,那么连说几句就更该好好安排一下了。”
音节的和谐配置,是形成语言节奏感和韵律美的基础,是提高教师口语表达效果的重要手段。一位老师在教《阿Q正传》时这样说:
阿Q精神,是庸人的自我解脱,是懦夫的自我辩护,是奴才的自我麻醉。它使人失掉自尊,甘为奴才;它使人浑噩麻木,不求进取……
这段话,音节整齐对称,和谐流畅,富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音乐感。使学生听了爽心悦耳。既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又提高听课的兴致。
音节和谐、节奏鲜明的语言还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如一位数学老师教学生背公式(a+b)2=a2+2ab+b2时说:
a平方,b平方,
两个ab坐中央。
讲同角三角函数关系时,概括说:
一角函数邻面积,
对角函数积为1。
凭借简练的语言,鲜明和谐的节奏,学生很快牢牢地记住了这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