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的语言艺术
30674900000001

第1章 听起来很美(1)

音质要优美

音质优美,是良好的教师语言的基础。所谓音质,是指语音的音色,是一个音区别于其他音的依据和标志。它主要是由声道的共鸣形状和发音部位与方法的不同决定的。每个人的发音体和发音习惯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造成了音质的个性差异。好的音质,圆润清亮、结实饱满,让人听了悦耳爽心,有利于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差的音质,粗糙沙哑、干涩低暗,使人听了刺耳烦心,就会影响课堂情绪,自然也要影响教学效果。

音质的好坏,有先天的因素,但并不是完全由先天决定的。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训练,是可以使音质得到改善的。提高音质质量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艺术训练。

一要用本色音自如地发声。有些初上讲台的教师为了使自己的声音能震动学生,讲课时大气粗声,一味地发高音;有的教了一段时间的书,把教师的教学语言当成“拉家常”式的语言,讲课有气无力,声音平淡而松软;甚至个别奢望在语言上别具一格来吸引学生注意,哗众取宠的教师故意压喉卡嗓,挤气出声,实际上这些都是大可不必的。教师说话应选择自己的自如声区中的最佳音域和最佳音量,并注意自我监听调节,切忌生硬做作,养成不良的发声习惯,人为破坏自己固有的音色美。因为任何人的发声机制都不是十全十美,关键是否善于用本色音,善于扬长避短,并适当地调节,从而声情并茂。如音色兴利的,注意用腹腔鼻腔的共鸣,使声音浑厚一些;音色低沉的,注意提高平直调,适当强调高升调;音色鼻音重的,注意少用鼻腔共鸣,即使是发鼻辅音时也让一部分气息通过口腔的共鸣发出来;至于嗓音已嘶哑,发音困难的,就应及早检查治疗。

二要会呼吸,会运用气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李默然说过:“练声先练气,气足声故亮”。没有足够的气息就不能发出明亮的声音,以“声音”为职业的教师平时就要注意训练自己的肺活量,调节自己的呼吸状态。为了使说话时的气息处于自如调节状态,教师就应该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其要领如下。

姿势:说话时肩平颈正,全身放松。

吸气:努力下降横隔膜的同时,尽力收缩小腹,口鼻并用吸气,以避免“喝”气声。

用腹肌控制气息的输出,做到均匀平缓,尽量延长一口气使用时间。

用这种方法呼吸,吸气深、气量足,横隔膜下压后成为“气柱”的支撑点,发声轻松,而且声音有立体感,动听悦耳。

三要适当地运用共鸣技巧。教师的讲课为了使整个教室每个学生都听得清楚,其说话音量必然地比平时要高些,为了避免那种仅靠提高声带颤动的频率来增加音量的现象出现,就有必要在发声时适当地运用共鸣技巧,以提高音量,减少疲劳,从而长期保持嗓音洪亮、音色优美。运用共鸣技巧主要应掌握好“口张”“喉松”“鼻松”三个环节。口张,即发音时口腔的空间要扩张开,使发声部位后移,声音有了较大的空间,就响亮而浑厚。喉松,即喉部放松,声音自然颤动,让声音在喉腔与鼻腔之间产生共鸣。鼻松,指在发鼻音的音节时,软胯下垂,舌根放松,让气流从鼻腔中流出,同时声音也能在鼻腔中产生充分的共鸣。总之,掌握了共鸣发声的初步技巧,就能使声音响亮、丰厚、圆润。

语速要适中

语速即说话速度,在单位时间里说出的字数(或音节)。太快或太慢,都不是合适的速度。一般情况下,日常说话的语速较快,而表演艺术或演讲的语速要慢。语速的快慢受说话场合的影响,也受说话人情绪的影响。语速通常是变化的,有时快,有时慢,但每个人都有一个惯常使用的语速,惯常使用的语速形成一个人的说话习惯。语速与思维关系密切,思维敏捷,语速则快;思维迟缓,语速则慢。语速还与说话中的停顿有关,停顿过多或过长,语速则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速应稍慢于讲话语速,而且有忽快忽慢的变化。因为,衡量教学语言是背诵还是讲述,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的语速有无变化。

语言语速可分为:

慢语速:每分钟150个音节以下

舒缓语速:每分钟180—200个音节

中等语速:每分钟230个音节

较快语速:每分钟250个音节以上

快语速:每分钟300个音节以上

中央电视台新闻播音的语速为每分钟240个音节左右、250个音节左右以及270个音节左右;一般朗读文章的语速为每分钟220个音节左右。年轻人的语速较快,有时可达每分钟350个音节。语速最慢的老年人,每分钟100个音节左右。朗读文章时,叙述、写景的地方,或情绪平静、沉郁、失望的地方,气氛庄严、行动迟疑等内容或较难理解的语句,读的时候速度都要慢一些;悲哀的地方,应读得深沉清晰,速度更慢,表达出沉重的感情;情绪紧张、热烈,或在愉快、兴奋、慌乱、惊惧的时候,以及激昂慷慨、愤怒、反抗、驳斥、申辩等内容,读的速度可适当快一些。例如:

听潮(节选)

海睡熟了。

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

许久许久,我俩也像入睡了似的,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绪。

(这一部分可慢一些)

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地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就像铃子、铙钹、钟鼓在奏鸣着,而且声音愈响愈大起来。(稍快)

没有风,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哈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飞散。(稍快)

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刺着岩石的壁垒。(渐快)

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这一部分应快一些)

银光消失了。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一阵阵地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的身上。(中速)

教学语言语速的要求是:以正常语速为主,间有超常语速(特快或特慢语速)。教师的语速与学生接收、处理信息的速度同步,就是合理的语速。一般情况下,教师采用正常语速进行教学,重点、难点,在强调时则有意使用慢语速,有时则故意使用超常快语速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造成一种幽默风趣的生动效果,故意渲染一种心情,制造一种气氛,都可以使用超常语速。语速的变化,可以使自己的声音富有吸引力,可以更好地塑造自己的声音形象。

音量要适度

音量,是指声音响度的大小。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话,应当把音量控制在适当的程度,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应有一个“合理响度”。

我们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一次晚饭后,家属院里几个上初中、小学的男女孩子围成一堆儿,七嘴八舌谈得很起劲儿。走近一听,原来他们正在评论各自的老师,互相介绍他们给老师起的绰号,有的孩子还调皮劲儿十足地模仿某老师讲课的声音、语调或口头禅。他们以青少年特有的语言敏感和模仿才能,学得惟妙惟肖,不时引起一阵阵哄笑。

听听这些绰号吧:“高音喇叭”、“轰天雷”、“吓一跳”(讲话嗓音过大);“蜜蜂阿姨”、“催眠灵”(讲话声音太小)……

我想,教师不必因为这些绰号中包含着明显的不敬成分而责备这些孩子太调皮。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生活在学生中间,就像每天都站在一面镜子前一般。那么,“镜子”如实地照出了教师某方面的毛病,这是很自然的事。

如果从研究教学语言的角度看,这些绰号包含的指责和嘲弄大体是指教学语言响度不合理。

由于性格、气质、体质、语言习惯等多方面的差异,每个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说话的高、低、强、弱各不相同。有的爱粗喉咙大嗓门儿,有的总是柔声细语。各种语言习惯,在生活中一般并不妨碍思想交流。但是,课堂上讲课、说话的高、低、强、弱就不能不讲究了。如果响度不当,不光对授课效果有影响,而且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有关系。响度合理是理想的教学语言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一切运用有声语言的场合应当讲究的问题。

说话声音高、低、强、弱,从语言学角度说,是“响度”问题,而响度大小是以人听觉的程度来衡量的。人们听见的声音的响度,实际上是强度、长度、高度的总合。物理学里用“分贝”作为计量声音强度的单位。分贝也主要是以声音对人的耳膜刺激、震荡的强弱程度来确定的。言语的音响效果,只能以听话的一方耳感来确定。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是,当两个人“咬耳朵”说“悄悄话”时是嘁嘁喳喳、窃窃私语;当人们面对大庭广众慷慨陈辞时,则往往放开喉咙,大声疾呼。在房间里谈心和在旷野上呼唤,音高、音强度差别很大。对正常人说话与对听力差的人说话嗓门大小也不一样。可见人们在生活语言中也总是很自然地根据听话人的生理状况、对话者之间的距离等条件,随时调整说话声音的高低强弱,尽量选择理想的响度。人们看电视、听广播的时候,总是随时转动“音量”的旋钮,选择所需要的响度,力求听感舒服,既清晰省力又不刺耳。

教师上课,传授知识,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活动。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不能不努力寻求教学语言的“合理响度”,也就是使自己说话的音高、音强、音长达到和控制在最适当的程度。具体标准是使坐在每个位置上的学生都能毫不吃力地听清楚教师讲的每句话,发出的每个音节,并且耳感舒适。如果达不到或超过这个合理响度,就妨碍信息传递,影响听课的效果。

比如:有的教师在新接任的班级上课,往往讲几句话以后,先问一下:“我这样讲,后面的同学听得清楚吗?”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信息收取一方的耳感状况,以判定自己教学语言的响度是否合理。

不少教师自恃声音“宏亮”,即使在小课堂上课也习惯于放开嗓门,像在大会上讲演一样。殊不知这种习惯的坏处实在很多:首先是讲者不必要地做多余的功,无谓地消耗能量和精力。其次,由于学校教学区的建筑结构,不论楼房平房,总是一排排教室毗邻连接的,当这屋上课时,那屋也在上课。如果某个教室里教师讲课声音过大,对四邻是很讨厌的干扰,对整个教学秩序也起着破坏作用。再者,对本班的学生来说,超过所需响度的讲话会使听者感到太受刺激,心神不宁,影响听者收取信息和及时反馈。特别在低年级,教师那种大功率“高音喇叭”式的讲话,会使少年儿童感到惊惶不安。此外,在中、小学里,一个教师往往每天要连续上几节课,假如养成这种不合理控制声音响度的说话习惯,一登台就粗声大嗓,以致声嘶力竭,天长日久,很容易造成声带损伤,使音色变得沙哑干涩,而且往往久治不愈。

反之,如果教师说话声音过小,达不到必需的响度,后面几排座位上的学生就听不清,不能顺利地收取到教师发出的全部语言信息,当然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有些教师讲课时故意将声音压得很低很小,使稍远一点的学生听得很吃力,稍一疏忽就听不清。并且把这当作“经验”,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上课时专心致志地听讲。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声音太小,时间过长,少年儿童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这和靠所谓高声讲课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一样不科学。

到底怎样科学、合理地把握教学语言的响度呢?这要靠教师自己善于体会揣摩,善于在实践中总结。话是讲给教学对象听的,要时时从听者的角度着想。这里,不可忽视的一个标准,是讲课者本人的耳感,即自己在讲话的同时,自己的耳朵也在听着。自己说话声音高低强弱,音响效果怎样,自己的耳朵就随时在“监听”和检验。有一种现象很有趣:大凡耳聋或者听力弱的教师往往习惯于用过响的声音说话,这正表明个人的听觉对于个人把握说话响度的重要。

有经验的教师讲课,总是很自然地借助个人耳感,根据课堂空间大小,最近和最远的学生座位与讲台间的距离,听课人数的多少,教室有无天花板,门窗是开是关,课堂内外噪音大小等等各种与音响有关的因素,以及个人声音的特点,把握个人说话的合理响度,以追求响度的最佳效果。某些老师讲究“音灌满堂”,对不对呢?这有待分析。如果“音灌满堂”意味着使坐在教室任何角落里的学生都能不费力地听清每个音节,则是对的。不过,有些提倡“音灌满堂”的教师往往是盲目地放开嗓门,那是不科学的“超合理响度”。我国当前一般学校教室建筑面积多为60~70平方米,地面距天花板高度一般在3.3米左右,室内空间大约在200~230立方米。若在室内外比较安静、无明显噪音干扰的情况下,讲话声音只需比平常三五人在室内随便交谈的声音微大一点就可以“灌满”这么大的空间,保证坐在室内每个位置上的人的听感清晰度。经验少的人如果觉得难以把握课堂语音的响度,不妨课下在空教室里借助一部收音机或电视机试一试,将机子放在讲桌上,调整其音量,走到最后排角落里听听效果,找到最合适的响度,那也就是自己讲课的合理响度。

对有声语言来说,响度合理是保证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效果的最重要条件之一。要掌握得好,既需弄清许多复杂的原理,又需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应当充分重视,切切实实地下功夫。

停顿要合理

停顿,是话语中短暂的语音间歇,也有人把它称为语音表达中的“零位素”。在口语表达中,停顿除了具有调节气息的生理作用外,还具有突出重点、增加表情色彩等多方面的修辞作用。

停顿可分为:

(1)语法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