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之华夏复兴
3064200000057

第57章 取舍

东京 汴梁

崇政殿

看着底下的大臣,此时高坐在龙椅上的赵罡心情极度不满,六月中旬,西夏又开始在边境闹个不休。每次开战即使是防御都靡费极多,而且西贼所到之处,城乡残破,人口锐减,不过这次西贼更过分竟然兵锋直指延安府,幸好被永兴军龙神卫指挥使种师道大破与洛水西岸。现在西贼已然退守边界,并派遣使者来大宋。也就在这同时要准备赏赐前方有功之人的名单和款项也呈到了赵罡的面前,看着前方呈报的功劳簿,赵罡感到宋朝的边兵还算强悍的同时又为整个西北的军事担忧啊!西贼才屈屈3万人马竟然能横行到延安府。在那的几十万厢军都是吃干饭的吗?最后一个种师道领了5000步卒就能大破西贼,国家养这么多的军队还不如去养几十万的猪还能吃呢.看看人家种师道,好家伙,人家才统帅几千人就能打得的西贼屁滚尿流.其他那些将领都在干什么.咦,奇怪了,怎么报上来的功劳簿上这么多的人名字.恩,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啊,哎,真是令人气愤啊,领功劳的时候到是人人争先啊,先前西贼打过来时早干吗去了。现在的赵罡为了犒赏西北大捷的军费犯难,虽然知道有不少人在里面掺了沙子什么事都没做就想抢功,但是没办法赏赐还是一定要发下去的。本来国库就拮据了,现在再赏赐西北有功人士就快成穷光蛋了.最后没办法赵罡还是从别的地方东拼西凑下才把赏赐给发了下来,这一次的事情事情让赵罡军事改革的决心更加强烈了。

而比起另外一件事来,这件事情也只能算是小儿科了。自从五月枢密使赵松因年老体弱向皇帝提出辞呈,皇帝允其其致仕,并发于厚赏。同日皇帝把罢免为少府少监的蔡卞给召回京城并任命为枢密使,今日朝堂上正在进行激烈的争执。

此次争执的主要原因乃是为了这次的西夏边事,首先由枢密使蔡卞对赵罡奏报提出应该升任种师道为永兴军副指挥使并且提出让其出兵直插西平府,并且派永兴军出动大军夺回被西贼占领的延州米脂、义合、浮图、怀宁、顺安、绥平等六城,把战线向西夏西平府压缩,夺回一些产马重地。

本来这是一极好的机会,但是中书省尚书右仆射曾布则极度反对其议。而且上奏认为种师道大破西贼后,西贼必定会大军云集西平府,而现在据情报看西夏卓罗和南军司的军队也在频繁调动,似乎有意进攻秦凤路。所以现在不应该出兵与西夏缠斗,反倒应该退兵防御西贼.如若现在就出兵进攻西夏的话,不仅财力方面准备不足,而且辽国方面也是虎视耽耽。更重要的是延州米脂、义合、浮图、怀宁、顺安、绥平等六城都是在哲宗时期太皇太后高氏返还给西夏的,所以现在宋朝并没有理由把这六城收回,综合一切情况还是以守为秒。

现在整个朝堂之上,双方都在争执到底是进攻还是防守。枢密院主张的是进攻,而且中书省的主张则是防守。两边丝毫不退让,两人都拿出自己所谓的理由争执不已。

此时,赵罡在龙椅上看着底下争执的大臣烦躁不已,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该打还是该防守。进攻的话能收回不少土地还是不错的,不过主要的是打起来后的军费问题,如果要打的话就要有打持久消耗战的准备。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先皇时期的太皇太后高氏已经把延州米脂、义合、浮图、怀宁、顺安、绥平六城给还给西夏了,到时要是继续打下去,如若辽国以这件事情出兵的话那整个边境局势必然糜烂甚至导致崩溃。赵罡还没乐观到认为现在的大宋能连续进行两场大规模的战争,还不论赢不赢得了,光是军费都是无底洞。而如果防守的话,将错过大好的机会把战线推移并且把西夏的战略空间往回压缩,并且能得到几个养马的肥地。而且可以收复延州米脂、义合、浮图、怀宁、顺安、绥平等六城,这个诱惑真不可谓非常之大。

钱、钱、钱、钱啊,什么时候自己这个皇帝能有用不完的钱的时候多好啊。想灭谁就灭谁,想干什么没钱不行啊。更可恨的是,原先父皇时代的老巫婆竟然把历史遗留问题给遗祸到现在。而且竟然是割让延州米脂、义合、浮图、怀宁、顺安、绥平等六城的权利啊,真是女人主政祸害不浅啊,赵罡在心里不断挣扎不以,一边是诱惑不小的大餐,一边是崩溃的悬崖。真是生死两重天啊,无论做出哪一步,都有可能导致一个后悔一生的结果。

赵罡左思右想后,最后咬咬了牙最终决定了中书省的主张防守。既能省钱又不会导致前线压力倍增,虽然会导致良机错失,但是毕竟保住了大宋本就不多的元气。

一边的蔡卞看到事已不可为,不禁为此跺脚不已,失此良机还不知何年何月才有此等机会啊。自己刚刚接任枢密使,为了这件事情不知道做了多少计划和准备,到如今一切付诸东流,真是不甘心啊。蔡卞在心里为此失去此等良机哀叹不已。

而一边的曾布则象一只斗赢的大公鸡一般高兴不已,看着蔡卞那副沮丧的样子,曾布简直就想笑出声来。刚当上枢密使就想动老夫的墙脚,打得真是好算盘,可惜还是老夫计高一筹。曾布为自己挫败了蔡卞刚任命为枢密府后的第一次决议而心中高兴不已。

看着底下的争执终于尘埃落定了,赵罡也没兴趣在询问政务了。不多会就示意司礼太监退朝,并暗中嘱咐人退朝后召蔡卞御书房内面圣。

最后这一场激烈的争执就在司礼太监一声长长的“退朝”声中结束了。因近段时间皇太后身体抱恙,所以不能上朝垂帘听政。群臣朝皇帝行礼完毕后就纷纷退下了。

此时的蔡卞满脸沮丧,立起身来苦笑不已,正想随同众臣退出殿外。只见从旁边行过一个太监行到自己面前,然后对其恭敬言道:“蔡相公慢行,皇上有旨,着蔡卞退朝后御书房面圣。”

“臣遵旨,请公公带路。”

“蔡大人,请。”

此时同时也走在最后的右仆射曾布和左仆射韩忠彦同时看到太监带着蔡卞去了后殿。两人脸上顿时满脸复杂之色,不约而同的互相对望了一眼。过不一会,两人都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

曾布满脸笑容的行过来对其言道:“呵呵,愚弟今日有要事与兄细谈,已在梁苑春包了一间房间,不知道韩兄今日可否赏光给小弟一些薄面啊。”

韩忠彦此时也换上了那张人畜无伤的笑容,对其言道:“但所愿矣,吾这就和曾大人一起畅谈一番。请。”

两人互相谦让了一番,最后实在没办法,两人只好一同迈步行出殿外。

***********************************

更新了,更新了,大家收藏,投票,点击啊.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作者.有些朋友说作者剧情比较慢,这个是没办法的,有些东西是要交代清楚的,作者写了上万字的大纲会照计划写完.当然如果读者们意见强烈的话,读者会进行适当的情节删改,反正一句话,本作者永远为读者朋友们着想.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