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两宫工完,所积银犹足门工之费。户、兵二部原题协济银各三十万,通未用也。西河王疏开矿与采木,并奏部,久不覆。一日,文书房口传,诘问工部不覆之故,立等回话。部查无此疏,久之,方知停阁于户部也。户部仓皇具咨稿,工堂犹恐见累。郎中贺儒珍曰:“易耳!”首叙“某月日准户部咨”云云,咨到日即具覆日。复疏曰:“照得两宫鼎建,事关宸居,即一榱一角,纯用香楠、杉木,犹不足尽臣等崇奉之意。沿边不过油松杂木,工无所用,相应停采。”
按:此事关边防西河,特借大工为名耳。尔时事在必行,公恐激而成之,故从容具覆,但言其无所用,而不与争,事遂寝。
工部一日得旨买金六千两。铺户极言一时难办,必误;赔不惜也。且言户部有编定金行甚便。公思:户部安肯代工部买金耶?唯有协济一项,今已不需,户部尚未知也。时司徒杨本庵胞弟毓庵正在衡司。公夜过之,谓曰:“户协工三十万金,欲具题,何如?”毓庵人言于兄,出告曰:“吾兄深苦此事,欲求少减。”公曰:“户果不足,如肯代工买金六千,则前银可无烦设处。”毓庵复入言,本庵亟许。公归,遂收工商买金之票。掌稿力禀不可。公叱之出。及具题,掌稿复言户必不肯。公曰:“第上之。”既报可,户无难色。公去部后,再有买金之事,仍如公行之户部。而户部怒裂其札。掌稿者竟不知所以也。
【译文】慈宁宫和献陵的工程完竣之后,所剩下的经费还足以用来支应午门和奉天门的修建工程,原先户部和兵部答应支助的三十万两银子,统统用不着。
西河王原有一封呈给朝廷的疏奏,请求准予在当地挖矿和开采林木,公文会到工部,许久不见答复。一天,有一份紧急公文来到工部,询问前项提案为何不见答复,要求立刻回话。工部官员立刻追查,并未发现有该项公文,等了很久,才知道此案积压在户部,尚未处理。
户部的大小官员急着拟具对策发文咨询,工部尚书也担心受到牵连,这时郎中(官名,六部所辖分司之长)贺儒珍拟议道:“这事容易处理,我们只要在公文上先交代本部已于某月某日准了户部某件咨文,然后说明:查照慈宁宫和献陵两项重大工程,事关皇室安寝,其中建筑的一榱一角等细节,使用的都是香楠杉木,虽然如此,惟恐犹不足以曲尽臣等崇奉皇室之心意;沿边一带所生产的,不过是一些油桐杂木,和两宫工程无关,无需开采贡献。”
〔梦龙评〕西河王想发笔横财,用的名义是资助两宫之役的冠冕堂皇的说词,工部如处理不当,对西河一地边防确有影响。当时事在必行,贺公顾虑已被西河王咬住口实,因而从容作答,只说是无所取用,而不与其正面冲突,此事遂不了了之。
工部某日奉旨须立即购买黄金六千两听用,但基层官员指称六千两的数额太庞大,一时之间要买齐,必定花去不少冤枉钱,又说户部负责管辖各地的金店,甚为便利,应通过他们来购买。
贺儒珍负责处理本案,思想户部岂肯无故帮工部购买黄金,而当初兴办两宫工程时,户部曾同意协助三十万两银子,现在已用不着了,但户部并不晓得。
当时户部尚书杨本庵的胞弟杨毓庵在衡司(主管山林川泽)任职,贺儒珍夤夜造访,告诉他说:“户部原本同意协助工部的那三十万两银子,现在打算如何处理?”
杨毓庵进去询问兄长,出来答复道:“家兄也深为此事烦恼,希望贵部将额度宽缓一些。”
贺儒珍道:“户部果真手头拮据,若能代工部买得六千两黄金,则前项公款可以此抵销。”
杨毓庵入内询问,果然杨本庵欣然答应。
贺儒珍回到工部,遂饬令收回各单位购买黄金的银票,主拟公文的官员极谏不可,贺儒珍立刻将他臭骂一顿。后来要发文给户部时,主拟公文的官员又指称户部必不同意,贺儒珍道:“你不要管那么多,就照这样发文过去。”
公文发出之后,户部果然照准。
后来贺儒珍去职,皇帝又命工部购买黄金,工部官员依例行文到户部请求协办,没想到公文竟被户部撕个粉碎,主拟公文者却始终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错。
满宠郭元振
【原文】太尉杨彪与袁术婚,曹操恶之,欲诬以图废立,收彪下狱,使许令满宠按之。将作大匠孔融与荀彧嘱宠曰:“但受词,勿加考掠。”边批:惜客误客,书生之见。宠不报,考讯如法。数日,见操言曰:“杨彪考讯无他词。此人有名海内,若罪不明白,必大失民望。窃为明公惜之。”操于是即日赦出彪。初,或与融闻宠考掠彪,皆大怒。及因是得出,乃反善宠。
郭元振迁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西突厥酋乌质勒部落强盛,款塞欲和。元振即其牙帐与之计事。会天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乌质勒已老,数拜伏,不胜寒冻。会罢,即死。其子婆葛以元振计杀其父,谋勒兵来袭。副使解琬劝元振夜遁。元振不从,坚卧营中。边批:畏其袭者决不敢杀,敢杀则必有对之矣。明日,素服往吊,赠礼哭之甚哀,边批:奸甚。留数十日,为助丧事。婆葛感悦,更遣使献马五千、驼二百、牛羊十余万。
考掠也,而反以活之;立语也,而乃以杀之:其情隐矣。怒我者,转而善我,知其情故也;欲袭我者,转而感悦我,不知其情故也。虽然,多智如曹公,亦不知宠之情,况庸才如解琬,而能知元振乎?
【译文】三国时太尉杨彪(后汉人,字文先)与袁术(后汉人,献帝时僭帝号,后粮尽众散,被刘备击败而死)结儿女亲家,引起曹操不满,想诬陷杨彪下狱,好使这门婚事告吹。曹操将杨彪收押下狱后,命满宠审理侦讯。
当时孔融与荀彧分别请托满宠,说:“请先生只管讯问,千万不要用刑逼供〔爱之适以害之,书生之见〕。”
满宠不理会两人请托,仍严刑拷问〔妙计〕。
几天后,满宠晋见曹操,说:“我已用过各种酷刑侦讯杨彪,但问不出个所以然来;杨彪名气不小,如果不明不白获罪,必定招来民怨、失去民心,这也是属下为曹公所担心的事。”
曹操听了这番话,立即释放杨彪。
当初,荀彧与孔融听说满宠拷问杨彪,对满宠非常不谅解,等杨彪因满宠一番话而获释,才又善待满宠。
唐朝郭元振任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时,西突厥的酋长乌质勒所统率的部落势力壮盛。
乌质勒对郭元振表示愿意与唐朝修好,不兴事端。郭元振立即来到乌质勒的军帐与他商议大计。这天正值大雨雪,郭元振进帐后一直站立不坐;夜晚气温更低,由于乌质勒年事已高,受不了酷寒,在会谈结束后就病发而死。乌质勒的儿子婆葛,认为郭元振用计杀死自己的父亲,于是率兵袭击郭元振。当时副使解琬曾劝说郭元振利用夜晚视线不明时遁逃,郭元振没有接纳〔怕他袭击就不敢害其父,敢害其父就必有对应之策〕,坚持睡在营帐中。
第二天,郭元振穿着一身素服前往乌质勒的灵前吊祭,致赠奠仪,哭得非常伤心〔好奸诈〕,并且还主动留在营地帮忙料理丧事。婆葛见了,不禁深受感动,反而派使者送给郭元振五千匹骏马、二百头骆驼及十万多头的牛羊。
〔梦龙评〕满宠严刑拷问杨彪,是为给予杨彪活命的机会,郭元振站着与乌质勒商议大事,是想引他病发而死,这些都是隐而不见的内情。孔融、荀彧由不谅解满宠转而感激、礼遇,是由于日后了解实情;葛婆由率军包围郭元振转而感动、臣服,是因不了解实情。然而即使聪明如曹操者,尚且看不透满宠的心意,更何况是平庸的解琬,又如何能识破郭元振的心意呢?
梅衡湘
【原文】梅少司马衡湘初仕固安令。固安多中贵,狎视令长;稍强项,则与之争。公平气以待。有中贵操豚蹄饷公,乞为征负。公为烹蹄设饮,使召负者前,呵之。负者诉以贫。公叱曰:“贵人债何债?而敢以贫辞乎!今日必偿,徐之,死杖下矣!”负者泣而去。中贵意似恻然。公觉之,乃复呼前,蹙额曰:“吾固知汝贫甚,然无如何也。亟鬻而子与而妻,持镪来。虽然,吾为汝父母,何忍使汝骨肉骤离!姑宽汝一日,夜归与妻子诀,此生不得相见矣!”负者闻言愈泣。中贵亦泣,辞不愿征,为之破券。嗣是,中贵家征负者,皆从宽焉。
【译文】少司马梅衡湘初任官时,是固安县县令。固安县多出宦官,因此并不把一个小小的县令看在眼里,经常故意刁难,梅公却都能心平气和地从容应对。
某次一位宦官送给梅公一副猪脚,目的是想要梅公为他讨债。于是梅公命人烹调猪脚,设宴款待宦官,并把欠钱的县民叫来官府,斥责他们欠钱不还。县民们却纷纷哭诉自己的贫穷。
梅公大声怒骂说:“宦官大人好心借钱给你们,你们竟敢哭穷赖债,今天你们一定要还清所有债务,否则我就打死你们!”
县民们都哭丧着脸离去,一旁观看的宦官不免有些心软,梅公察觉宦官态度软化,就再度把欠钱的县民叫来。
梅公皱着眉对他们说:“我也知道你们很穷,但是我实在出于无奈,现在为了偿清债务,只有卖掉你们的妻儿来还钱,但我也不忍心让你们骨肉骤然分离,所以特别再宽限一天,今夜就与妻子诀别吧!此生恐怕不能再相聚了。”
县民们听了,忍不住痛哭失声,宦官也不禁掉泪,当场打消讨债的念头,并且把借条都撕毁,从此,其他的宦官索债也都从宽处理。权奇卷
孔子
【原文】孔子居陈,去,过蒲,会公叔氏以蒲叛。蒲人止孔子,谓之曰:“苟无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耶?”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大信不信。
【译文】孔子离开陈国后,带着子贡等人前往卫国。
经过蒲地时,正碰上公叔氏叛乱。蒲人将孔子等一行人团团围住,对孔子说:“只要你不去卫国,我们就让你平安离去。”
迫于眼前情势,孔子只好与蒲人订下不往卫国的盟约。
孔子等人出了东门后,却立即转往卫国,子贡问孔子:“订下的盟约,可以不遵守吗?”
孔子回答说:“在受胁迫的情况下所订的盟约,神明是听不见、看不到的。”
〔梦龙评〕孔子认为宣扬“王道”主张是大信,对蒲人的承诺是小信,真正的大信是不受小信所拘束的。
淮南相
【原文】孝景三年,七国反。吴使者至淮南,淮南王欲发共应之,其相曰:“王必欲应吴,臣愿为将。”王乃属之。相已将兵,因城守,不听王,而为汉。边批:欺王不害为信。淮南王以故得完。
若腐儒必痛言切谏,如以水投石,何益?此事比郦寄卖友、嫁太尉于北军同一轴,而更觉撇脱。
【译文】汉景帝孝景三年,七国(吴、胶西、楚、赵、济南、菑川、胶东谋反,后为太尉周亚夫平定)举兵造反,吴王派使者到淮南,请淮南王出兵,淮南王颇为心动。
淮南相说:“如果王想出兵响应吴王,小臣愿率兵前往。”
淮南王于是将兵权交由相国〔欺王而不害信〕。谁知相国却带领军队救援被七国所围困的城池,没有听从淮南王的旨意,仍效忠汉朝皇室,也因此当七国之乱平定后,淮南王得以保全性命。
〔梦龙评〕这件事若是一般固执、不知变通的士人来处理,必定痛责淮南王的不忠,苦口劝谏出兵的不当,然而这么做就好比把石头丢到河里,对阻止淮南王出兵毫无帮助。淮南相处理此事虽与丽寄欺骗好友吕禄,而使得太尉周勃轻易取得吕禄封地是同一手法,但手段却更为高明。
王敬则
【原文】王敬则尝任南沙县。时方兵荒,县有劫贼,群聚匿山中,为民患,官捕之不得。敬则遣人致劫帅曰:“若能自出首,当为申白,请盟之庙神,定无负。”盖县有庙神,甚酷烈,乡民多信之,故云。劫帅许之,即设宴庙中致帅。帅至,即席收之,曰:“吾业启神矣:若负誓,当还神十牛。”遂杀十牛享神,而竟斩帅,贼遂散。
【译文】南北朝时,王敬则(南齐人,高帝时封阳郡公,明帝即位,因谋反被杀)为南沙县令,时值天下大乱,盗匪四起。县中有一群藏匿山中的土匪,偷抢掳掠,为害乡民,官府屡次派兵围剿都无功而返。
王敬则派人告诉土匪头:“只要出面自首,一定为你们求情减刑,从轻发落,为表诚意愿在神明前赌咒,绝不违背誓言。”
原来县中有一座庙,所供奉的神明异常灵验,因此当地乡民对这神明十分恭敬,所以王敬则才如此提议。
果然土匪头一口答应。
王敬则立即在庙中设宴,土匪头一到,王敬则却当场命人将他收押,说道:“我刚才已禀告神明,若我违背对你的承诺,就杀十头牛向神明告罪。”
于是杀牛祭神,再一刀杀了土匪头,残余的土匪,也就四处逃散,从此不再危害乡民。
宋太祖
【原文】艺祖既以杯酒释诸将兵权,又虑其所蓄不赀。每人赐地一方盖第,所费皆数万。又尝赐宴,酒酣,乃宣各人子弟一人扶归。太祖送至殿门,谓其子弟曰:“汝父各许朝廷十万缗矣!”诸节度使醒,问所以归,不失礼于上前否?子弟各以缗事对。疑醉中真有是言,翌日,各以表进如数。
【译文】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为巩固帝位,在酒宴中用计使拥有重兵的节度使们交出兵权,但太祖又担心丰厚的赏赐会造成国库的空虚,因为光是替每位节度使盖一幢房子就要花上好几万钱。
一日,太祖又赐宴款待节度使,在太祖频频劝饮下,节度使个个醉态毕露,太祖召他们的家人进宫扶侍节度使回家,亲自送至殿门,并对他们的家人说节度使自愿损献十万贯钱给朝廷以示忠诚,表示嘉许。
第二天这些节度使酒醒后,纷纷询问家人:“昨晚如何回到家中?”“不知在皇上面前是否有失态的地方?”
家人就把许诺十万贯钱的事说出来,节度使虽然很怀疑醉后是否真说过这些话,但也只有照太祖所说的钱数呈给朝廷。
宋太宗
【原文】宋太宗即位初年,京师某街富民某,有丐者登门乞钱,意未满,遂詈骂不休。众人环观,靡不忿之。忽人丛中一军尉跃出,刺丐死,掷刀而去,势猛行速,莫敢问者,街卒具其事闻于有司,以刀为征。有司坐富民杀人罪。既谳狱,太宗问:“其服乎?”曰:“服矣!”索刀阅之,遂纳于室,示有司曰:“此吾刀也。向者实吾杀之,奈何枉人!始知鞭笞之下,何罪不承,罗钳结网,不必浊世!”乃罚失人者而释富民,谕自今讯狱,宜加慎,毋滥!
此事见宋小史。更有一事:金城夫人得幸于太祖,颇恃宠。一日宴射后苑。上酌巨觥劝晋王,晋王固辞。上复劝,晋王顾庭中曰:“金城夫人亲折此花来,乃饮。”上遂命之。晋王引弓射杀之,抱太祖足泣曰:“陛下方得天下,宜为社稷自重!”遂饮射如故。夫投鼠忌器,晋王未必卤莽乃尔,此事恐未然也。
【译文】宋太宗(赵匡义,太祖弟)即位的第一年,有个乞丐在京城一位有钱人家门口乞讨,由于乞得的钱数太少,心生不满,嘴中骂个不停,引起路人围观,众人对乞丐的口出恶言都十分反感。
突然从围观的人群中冲出一位军官,一言不发就把乞丐给杀了,然后丢下凶刀匆匆离去。由于事情发生的太突然,加上那位军官行动快速,围观的人群中竟没有人敢上前阻拦探问究竟。
衙令将此事呈报判官,判官以刀为证据,判富人犯了杀人罪,罪状确定即将执刑。
太宗听说此事,便亲自询问富人:“对此判决可心服?”
答:“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