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601~636),长安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父亲长孙晟隋时官至右骁卫将军。她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书,而且通达礼仪,13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唐朝建立后,她被册封为秦王妃。在李世民与李建成的仇恨越来越深时,她对唐高祖尽心侍奉,对后宫嫔妃也特别殷勤恭顺,极力争取她们对李世民的同情,竭力消除她们对秦王的误解。就在"玄武门之变"的前天晚上,她又对秦府幕僚亲切慰勉,所有将士没有一个不被她的行为所感动。李世民登基以后,她被立为皇后。长孙皇后生性节俭,母仪天下。贞观十年(636)六月,长孙皇后在后宫立政殿去世,年仅三十六岁。同年十一月,葬于昭陵。
贞观之魂,母仪天下一道高墙隔绝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深宫大院之中,究竟是怎么一幅画面呢?有的人认为它是一个危险的地方,有的人却把它看成是一个改变自己一生的场所。其实,表面上风平浪静、丰衣足食的后宫,却是阴晴不定、瞬息万变、波涛汹涌的战场。但是在贞观时期,唐太宗的后宫,却一直是风平浪静,井井有条,可谓创造了一个奇迹。后宫的稳定,使唐太宗能安心地治理天下,开创了"贞观之治"。长孙皇后也因此被公认为千古第一贤后,难道只是由于她可以把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吗?有谁知道,在李世民身边,长孙皇后除了是贤淑的妻子外,还扮演了什么重要的角色?
长孙皇后是隋朝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身上流有鲜卑族的血液。她自小就聪明伶俐、知书达理,曾有卜卦的人说她"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贵不可言",以后必将"辅相天地之宜而左右人也"。尽管这是当时的迷信之说,但她的确是既大方又文雅,还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迷人力量。
13岁时,她嫁给了年方17岁的李世民为妻。虽然她年龄尚小,却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媳妇,深得丈夫和公婆的喜欢。年轻有为的李世民18岁时便劝自己的父亲李渊扯起义旗,反对昏庸无道的皇帝杨广。21岁便随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并亲率大军攻下隋都长安,使父亲成为唐王朝的开国之主---唐高祖。其间,长孙皇后帮了不少忙。李渊称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可野心勃勃的李世民并不甘心只做一个小小的秦王。为了得到更高的地位,他派妻子去皇宫"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这样,一方面可以稳住老父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探听太子党及朝廷的风向。短短几年时间,李世民就完成了统一大业,并被唐高祖封为天策上将,其位在其他诸王公之上。在李世民征战南北期间,长孙王妃追随着丈夫四处奔波,悉心照料着他的生活起居,使他在繁忙的战事之余能得到一种清泉般温柔的抚慰,从而使他在作战中更加精神抖擞,无所畏惧,英勇抗战。
李世民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八月登基。于是,长孙王妃也随即被立为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应验了卜卦先生所说的贵不可言。但长孙氏并没有摆出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后的架势,她依然贤良恭俭。也许是因为长孙氏在玄武门事变中表现得体,李世民特别敬重她,即位后还常与她谈及朝政之事。长孙皇后有自己的原则,她深知古来妇人乱政专权的祸害,所以总以"我一个妇道人家,怎能随意论政"回绝。但唐太宗还是很固执地讲给她听,她只是听,并不发表什么意见。不过,该说话时她还是会说。她懂得如何巧妙利用母性和妻性的"润滑剂",对太宗进行温柔而不伤体面的提醒。对于太上皇李渊,她也像一个普通儿媳那样无微不至地侍奉,并且早晚都会去请安,总是提醒宫女们调节着他的起居。总之,她"权贵而不傲,位高而不纵",真正母仪天下!
以德服众,后宫楷模长孙皇后与后宫的妃嫔也相处得非常融洽,她不妒忌李世民宠其他的妃嫔,相反还劝他要一视同仁。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位母仪天下的皇后,唐太宗的后宫才极其安静,很少有争风吃醋的事情发生。这在历代都是极少有的。
长孙皇后非常节俭,她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都以够用为限,从不铺张。对自己的儿子也是这样要求的。当时太子李承乾的乳母请求增加东宫用器时,被长孙皇后不留余地地拒绝了。但对于后宫妃嫔,她又是极其宽容。若后宫有人惹怒了皇上,她会先顺着皇帝的意思将其"绳治",等皇帝怒气消了,她又替其说情,从不让冤枉事情发生。当时,她还收养了一个不幸死去的妃子的孩子豫章公主,待她犹如己出。如果其他妃子生了病,她也会派人送药,并亲自前去看望抚慰。由于长孙皇后有如此不凡的气度,使得后宫呈现出一派祥和温馨的气氛。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和唐太宗为知己,长孙无忌还曾在玄武门之变中立过大功,因此,太宗准备让他执掌朝政,封他为宰相。皇后听说后,就对太宗说:"臣妾已经被陛下封为皇后,身份极其高贵了,我实在不想让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朝的吕后、霍光之家,可为前车之鉴。所以,臣妾请您千万不要把兄长任为宰相,以免重蹈覆辙。"听完长孙皇后的一番话,唐太宗最终没有任长孙无忌为宰相,只给了他一个加开府仪同三司的虚衔。
李世民把他与长孙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视为掌上明珠。因此,在公主出嫁之时,唐太宗赏赐的物品要比唐高祖的女儿长公主出嫁时的物品多出一倍有余。为此,魏徵当面向唐太宗提出异议。过后,唐太宗把魏徵的意见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听后,赞叹道:"臣妾与陛下乃为结发夫妇,可谓是情深意重,但仍恐陛下高位,每言都不敢轻易冒犯;魏徵则与陛下疏远,能出此言,实在难得,陛下不可不从啊。"后来,长孙皇后还派人赐给魏徵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温言勉励他。
辅助君王,奠定"贞观之治"长孙皇后不仅有母仪天下的风范,作为皇帝的"政治顾问",更是把她的远见卓识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以"居安思危,任贤纳谏"来警示唐太宗,她提出的问题都是有原则的,从不用细枝末节的建议来束缚皇夫,她十分相信李世民手下那批谋臣贤士的能力。李世民也按她说的做了。他任人唯贤、用人不疑的作风,深得手下文武诸臣的拥护,由此人人自励,不敢疏怠。即使在太平安定时期,也不怕外来的侵犯,因为他们时刻备有精兵壮马。他还常对将臣们说:"一个人看清自己的容貌需借助明镜;一个君王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只能靠将臣们的直言。"魏徵就是敢于直言的臣子之一。
一次,唐太宗兴致突发,带了一大群护卫近臣,要去郊外狩猎。就在出宫门时,碰巧遇到了魏徵,他向唐太宗说:"现在正是万物萌生、禽兽哺幼之时,不宜狩猎,还请陛下返宫。"唐太宗当时兴趣正浓,根本就听不进魏徵的劝,仍坚持出游。魏徵只好站在路中来阻挡,这一举动使唐太宗非常气恼,气冲冲地返回宫中。唐太宗回宫后对长孙皇后说:"一定要杀掉魏徵这个老顽固!"待她问明了事情的缘由,换过正装,面容庄重地来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恭祝陛下!"唐太宗有些不知所措,长孙皇后一本正经地回答:"臣妾知道有直言的大臣是由于陛下圣明,现得知此事,可见陛下的圣明,臣妾故恭祝陛下。"听完这席话的唐太宗心中一怔,觉得皇后说的甚是在理,于是满天阴云随之而消,魏徵也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可见,长孙皇后机智过人。
临终遗嘱,深谋远虑唐太宗治理天下的时代,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盛世。当然,这除了他自身的贤明和依靠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与长孙皇后的辅佐也是分不开的。贞观八年,长孙皇后病情日渐加重。太子承乾请求以大赦囚徒并将他们送入道观来为母后祈福祛疾,但长孙皇后坚决反对。她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若修福可以延寿,我向来不做恶事;若行善无效,那么求福有什么用?赦免囚徒是国家大事,道观也是清静之地,若因我一妇人而搅扰,岂不乱了天下!"被母亲拒绝后,太子便没有奏告,只是房玄龄得知此事时才告诉了太宗,太宗听后感动地泣不成声,只好按她的意思办。就这样,长孙皇后的病拖了两年时间,在贞观十年盛暑中崩逝于立政殿,享年仅三十六岁。弥留之际,尚殷殷嘱咐唐太宗善待贤臣,不要让外戚位居显要,并请求死后薄葬,一切从简。
太宗时期可谓国泰民安、社会安定,与此同时经济也飞速地发展着,这些无疑为"开元盛世"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然而这让人由衷感叹的"贞观之治"倾注了这位贤德皇后的多少功劳,人们也不难想象了。也许人们对长孙皇后没有过多的了解,曾有书记载,当时她还被人称为"观音婢",无论这是民间善意的附会还是偶然的巧合,都是无从考证的。但有值得人们记住的是:在历史长河中,曾有这样一位菩萨心肠的皇后,给人们留下永久的感动和温暖的传奇。
十三岁嫁入李家,从李家媳妇到秦王妃,再到太子妃,直到大唐皇后,她都有过怎样的心理变化和成长故事呢?或许是因为受家庭的影响,才造就了她的这种贤淑品德。这种与生俱来的品德,使她能事事以大局为重,理性地处理事务,得以保持后宫的平静。唐太宗,既是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又是著名的明君,长孙皇后对他必然是仰慕的,但是,因为一夫多妻的制度,她必须压抑自己对丈夫最热烈的感情。虽然她才三十六岁便匆匆离世,但她却留下了所有男人都向往的那种安谧的美丽,以及超人的忍耐和大局观念。
"贞观之治"一直是有力的政治象征,不仅终唐之世如此,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来说也是如此。这种政治象征甚至可以成为历代的政治样板。那么,人们在怀念这个时代的同时,请不要忘了,在这个神奇时代君王的背后,还有一位默默奉献的长孙氏。在对待长孙无忌的问题上,她所表现的态度,也被历朝历代传为佳话。长孙皇后所赋予的这种理性与贞观时期的理性行政是一脉相传的。她的这种理性不仅表现在对待长孙家族的事情上,更体现在对待朝廷股肱之臣的态度上;长孙皇后用她的所作所为赢得了后宫众嫔妃和朝廷大臣们的一致赞誉。
唐太宗能成为千古一帝,开创李唐江山和"贞观之治"的成功,和长孙皇后的帮助是分不开的。长孙皇后用其非凡的气度、贤淑的品性与大公无私的行为,赢得了唐太宗及所有人的敬仰,更为后世树立了贤妻良后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