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情况《宋史·李洪信传》记载,洪信卒于宋太祖开宝八年,享年七十四岁。开宝八年即975年,以此推算洪信之生年,应该是唐昭宗之天复二年,亦即902年。刘知远生于唐昭宗乾宁二年,即895年,较洪信年长七岁。李洪信既是昭圣太后之长弟,姊弟二人的年龄应该不会相差太多,比较合理的推测是相差两岁至三岁,甚至也很可能只差一岁。如以相差两岁估算,则刘知远与妻子的年龄,大约只差五岁。古代的女子及笄而嫁,二十未嫁,已为失时。而所谓"及笄",通常只有十五岁。以此而言,古代女子的一般结婚年龄大概是十五岁到十八岁,很少超过二十岁。李三娘刚刚到了结婚年龄,还来不及遣嫁,就被刘知远以抢婚的方式劫去成婚,当时她的年龄当然决不会超过二十岁。在梁末帝龙德元年(921)唐梁德胜之战时,刘知远已为李嗣源部下之小校,时年二十七岁。以他当时的小校身份,已远较当初之军卒身份为高,抢人之女为妻,当然也不会发生在此时;推算李三娘此时的年龄,亦已二十二岁。以这种种条件综合起来看,刘知远抢婚的可能发生时间,应该在他自己只有二十出头,而李三娘也不过只有十六岁的时候。说得更具体一点,在朝代纪元上应该是梁末帝之贞明元年(915)或二年(916),亦即河东李氏称为唐昭宗天纪年之十二年或十三年。在那个战争不息的动乱时代里,李存勖已经在据有山西之外,攻占了河北境内的燕、赵、魏诸镇之地,建尚书令行台,然有灭梁之势了。李嗣源此时,正为李存勖部下之大将,转战各地,屡建大功。刘知远在这风云际会之时参与后唐的开国战争,自不难因战功而得获擢升。这大概就是他在抢婚之后仍需要从军远戍,不但妻子不能得到妥善照顾,即是怀孕待产,亦必须仍旧在磨房辛苦做工的原因所在了。这其间有没有兄嫂凌虐的情形,无从知道。但因李三娘之诸弟后来都由军人出身,不像是富厚人家的子弟,其家境显然不裕,其兄嫂似无加以凌虐的足够理由。至于刘知远的长子承训,也显然不是李三娘产于磨房之中的那一个儿子。因为当承训出生之时,刘知远的职务已升至军校,其收入已稍为充裕,不至于有磨房产子的苦况了。凡此种种,俱可由刘知远的生平事迹中推测而知,并非全无事实根据的想象之辞。
后唐明宗即位于926年,石敬瑭就在这一年受任为北京留守,并以刘知远为牙门都校;这一年,刘知远三十二岁,其长子承训五岁。后唐建国,以洛阳为国都,而以太原为西京,真定为北京。石敬瑭为北京留守而刘知远为牙门都校,他们的驻节之处,自然就在河北之真定。真定距太原不远,搬眷并不困难。何况当时战事已告终止,刘知远也没有理由不把妻子儿女从太原搬到真定去团聚。所以,对于他们夫妻之间此时何以并无儿女出生的疑问,实在也很难得出合理的答案。刘知远的次子承,出生于刘知远受任北京留守衙门都校之职后的第六年,据《五代史·汉隐帝本纪》所记,这个后来成为汉隐帝的刘知远次子承,即是皇后李氏所生。然则刘知远此时似乎并无其他妻妾。以此而言,他们夫妻间的感情此后就很正常了。不过,李三娘在做皇后以前的命运虽然一直都不错,一等到她被尊为皇太后之后,情势就显然转为不利。其原因是刘知远长子承训早死,承年少愚黯,一旦做了皇帝,便因信任群小而致朝政紊乱,后汉皇朝的国运开始走上逆境,李三娘此后的遭遇正复?逆颠连,虽贵为皇太后而实无可乐之处。这种情形,在《五代史汉隐帝本纪》中记述甚明。
承训不寿刘知远的长子承训不寿,只活到二十六岁就死了。次子承继立为帝,只过了三年,就因郭威称兵犯阙之故而在混乱中被弑,死时只有二十岁。三子承勋幼有羸疾,在承遇弑不久之后即死,后汉皇朝亦旋告覆灭,总计自刘知远称帝以至汉亡,前后只有四年。自古以来,朝代历年之短,无过于此。所以然之故,显然与承训之死有关。《旧五代史》卷一百五《魏王承训传》记云:承训,字德辉,高祖之长子也。少温厚,美姿仪,高祖尤钟爱。在晋,累官至检校司空。国初授左卫上将军。高祖将赴洛,命承训北京大内巡检。未几,诏赴阙,授开封尹,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以天福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薨于府署,年二十六岁。高祖发哀于太平宫,哭之大恸,以至于不豫。是月,追封魏王,归葬于太原。
天福,是晋高祖石敬瑭的年号,实际只有八年,以后就是晋出帝石重贵的"开运"纪年,自一年至四年。后晋亡于开运四年(947)之正月,这年二月,出帝北狩,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废开运年号不用,仍用石敬瑭的天福年号,开运四年就又变成了天福十二年,所以天福十二年实际上是刘知远的年号。刘知远在天福十二年二月称帝,六月间由太原至开封接收后晋政权,国基甫立,长子承训便告死亡,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对刘知远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事实非常明显,刘知远虽有三子,次子纨绔不学,三子羸疾难起,只有长子承训是堪以继承事业之人。如今帝业甫成而继承之人已死,一生辛苦,托付何人?思念及此,怎不令他悲从中来,伤心欲绝?《旧五代史·魏王承训传》说,承训死而刘知远"哭之大恸",卒致因此一病不起,正可看出承训之死对刘知远的打击之重。刘知远之死,在承训死后之第四十七天。父子相继正命,皇位归于次子承继承,后汉皇朝的命运便出现了重大的危机。
次子不肖承是李三娘所生之子,而继承皇位者又恰恰是不肖之子,国运焉得不蹇,朝代焉得不亡?承之不肖,是由于他在即位之后,昵狎小人,日与其左右近习李业、郭允明、后赞、聂文进等嬉游无度;又欲收回将相权,而与李业等密谋诛戮顾命大臣史弘肇、杨、郭威等人,终于因此而引起政变,导致后汉皇朝之灭亡。关于这方面的情形,散见于《新五代史》中《汉高祖皇后李氏传》,及《李业传》中,摘录有关部分于后,以见其一斑。《新五代史·汉高祖皇后李氏传》:高祖崩,隐帝册尊为皇太后。帝年少,数与小人郭允明、后赞、李业等游戏宫中,后数切责之。帝曰:"国家之事,外有朝廷,非太后所宜言也。"太常卿张昭闻之,上疏谏帝,请亲近师傅,延问正人,以开聪明。帝益不省。其后,帝卒与允明等谋议,遂至于亡。
又,同书《李业传》:隐帝即位,业以皇太后故,益用事,无顾惮。时天下旱、蝗,黄河决溢,京师大风拔木,坏城门,宫中数见怪物投瓦石、撼门扉。隐帝召司天赵延硋问禳除之法,延硋对曰:"臣职天象日时,……禳除之事非臣所知也。……"太后乃召尼诵佛书以禳之,……而帝方与业及聂文进、后赞、郭允明等狎昵,多为蝆语相诮戏,放纸鸢于宫中。太后数以灾异戒帝,不听。时宣徽使阙,业欲得之,太后亦遣人讽大臣。大臣杨、史弘肇等皆以为不可。业由此怨望,谋杀等。等已死,又遣供奉官孟业以诏书杀郭威于魏州。威举兵反。……
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知道,承之不肖,最初还不过是在即位之后狎近嬖幸小人,日日从事于无益的嬉游,又不好接近朝中的正人。其后便因宠信近幸之故,开始与他们商议国事,打算杀尽专权用事的顾命大臣杨、史弘肇、郭威之后,集大权于皇帝之一身,以便赏罚予夺悉出己意,不致受制于掌权的朝中大臣。以国家大政谋及嬖幸,又不曾预先想到画虎不成以后的对策如何,便贸贸然付诸实施,自然会有引起政治风暴之可能。皇太后多历世变,知道决不可轻举妄动,并以此告诫皇帝。然而承对李业等人十分倚信,对皇太后的警告置之不理。《新五代史·汉高祖皇后李氏传》中,有关于此事的记载,说:议已定,入白太后。太后曰:"此大事也,当与宰相议之。"李业从旁对曰:"先皇帝平生言,朝廷大事,勿问书生。"太后深以为不可。帝拂衣而去,曰:"何必谋于闺门?"等死,周太祖起兵向京师,慕容彦超败于刘子陂,帝欲出自临兵。太后止之,曰:"郭威本吾家人,非其危疑,何肯至此?今若按兵无动,以诏谕威,威必有说。则君臣之际,庶几尚全。"帝不从以出,遂及于难。
由这一段话更可知道,汉隐帝之死,及后汉之亡国,与隐帝承之冒昧鲁莽、操切从事,实有直接关系。假如承不是如此鲁莽灭裂,又能够接受李太后规劝的话,承不致被弑,后汉亦不致迅速亡国。由此一事,更可知道承训之生死,对于后汉的国运隆替具有何等密切的关系。李太后对于承训之死亡固然无可奈何,但如她的第二个儿子能够像承训那样明理知义,恪尽职责,后汉的国势又何致至此?情势发展到此地步,后汉的存亡,已完全系于郭威的态度。事实究竟如何?且看有关史籍中的记载。
定策立嗣隐帝承在战乱中遇弑之后,后汉皇朝对于郭威的抵抗已经瓦解。郭威振旅入京,朝中文武百官谒见如仪。此时的郭威如有自立之意,尽可示意朝臣推戴。然而他却没有这样做,所以然之故,注《资治通鉴》的胡三省有其独到之见,云:《五代史阙文》:"周祖入京师,百官谒之。周祖见道,犹设拜,意道便行推戴。道受拜如平时,徐曰:侍中此行不易!周祖气沮,故禅代之谋稍缓。"按,周祖举兵,既克京城,所以不即为帝者,盖以汉之宗室崇在河东,信在许州,?在徐州,若遽代汉,虑三镇举兵,以兴复为辞,则中外必有响应者,故阳称辅立宗子。信素庸愚,不足畏忌,赘乃崇子,故迎?而立之,使两镇息谋。俟其离徐已远,去京稍近,然后并信除之,则三镇去其二矣,然后自立,则所与敌者,唯崇而已。此其谋也,岂冯道受拜所能沮乎?道之所以受拜如平时者,正欲示器宇凝重耳!
胡三省的这一段话,由当时的政治情势分析郭威的行为动机,虽然是事后的论断,却能正确地指出郭威此时的心理状态。证之后来的事实发展若合符节,更可相信他的说法大有道理。
刘崇,是刘知远的堂弟。刘知远由太原入汴京,做了现成的中国皇帝,太原方面的根据地,就交给了刘崇。此正是他的狡兔三窟之计,设想十分周到。此外在许州的忠武节度使刘信,亦知远之堂弟,在徐州的武宁节度使刘",则是刘崇之子,刘知远之侄,与河东节度使刘崇互为犄角,有事足以彼此响应,所谓"三镇",即是指三人而言。刘知远在河东方面的势力极为深厚,立刘崇为帝,就可能弄假成真,所以只能选择刘信与刘"。而刘信愚弱易制,如果除掉刘",刘崇就比较容易对付,刘信不足为患也。《资治通鉴》记当时之情形如此:丁亥,郭威帅百官诣明德门起居太后,且奏称:"军国事殷,请早立嗣君。"太后诰称:"郭允明弑逆,神器不可无主。河东节度使崇、忠武节度使信,皆高祖之弟;武宁节度使赘、开封尹勋,高祖之子,其令百官议择所宜。"?,崇之子也,高祖爱之,养视如子。郭威、王峻入见太后于万岁宫,请以勋为嗣。太后曰:"勋久羸疾,不能起。"威出谕诸将,诸将请见之。太后令左右以卧榻举之示诸将,诸将乃信之。于是郭威与峻议立?。己丑,郭威帅百官表请以?承大统。太后诰所司择日,备法驾迎?即皇帝位。郭威奏遣太师冯道及枢密直学士王度、秘书监赵上交诣徐州奉迎。……
郭威定议迎立刘"为帝,这一着对在太原的刘崇有极大的安抚作用。
《资治通鉴》中就如此说:初,河东节度使兼中书令刘崇闻隐帝遇害,欲举兵南向,闻迎立湘阴公(按即刘?),乃止,曰:"吾儿为帝,吾又何求?"太原少尹李骧阴说崇曰:"观郭公之心,终欲自取,公不如疾引兵逾太行,据孟津,俟徐州相公即位,然后还镇,则郭公不敢动矣;不然,且为所卖。"崇怒曰:"腐儒,欲离间吾父子!"命左右曳出斩之。
刘崇为郭威所愚,刘"在行至河南归德府时,被郭威派去的侍卫亲军所杀,胡三省"三镇去其二"的话即指此事。郭威就在无所顾忌的情况下取得了后汉皇朝的政权。由于他的这一番周折分明是出于假意的做作,所以欧阳修的《新五代史》直接以汉隐帝遇弑之日为汉亡之时,并不需要等到以后的百官拥戴郭威为帝之后。徐无党注《新五代史》论其事云:自隐帝崩后四十二日,周太祖始即位,而断自帝崩书"汉亡"者,见帝崩而汉亡矣。其太后临朝,湘阴公嗣立,皆周所假托,非诚实,所以破其奸,故书曰"汉亡",见周之立迟也。迟而难于自立,则犹有自愧之心焉。
徐无党以为郭威之篡汉自立为"有愧于心",事实诚然不错,这只要看他在取得帝位前后对待李太后的态度,便不难看出其中端倪。
两朝太后《旧五代史》卷一百四,《汉高祖皇后李氏传》云:周太祖入京,凡军国大事,皆请后发教令以行之。是岁,议立徐州节度使?为帝,以迎奉未至,周太祖乃率群臣拜章,请后权临朝称制,后于是称诰焉。及周太祖为六军推戴,上章具述其事,且言愿事后为慈母。后下诰答曰:"侍中功烈崇高,德声昭著,翦除祸乱,安定乾坤,讴歌有归,历数攸属,所以军民拥戴,亿兆同欢。老身未终残年,属兹多难,唯以衰朽,托于始终。载省来笺,如母见待,感念深意,涕泗横流"云。仍出戎衣、玉带以赐周太祖。周太祖即位,上尊号曰德圣皇太后,居于太平宫。周显德元年春,薨。
郭威在乾三年(950)十二月奉命率大军北御契丹,行至澶州,六军呼噪,推郭威为天子。于是班师南还,徐州节度使刘"被害,许州节度使刘信自杀,郭威安然无事地做了新朝的皇帝。但即使一切事情都如此顺利,郭威仍然十分明白,他是以后汉朝的顾命大臣身份而成为新朝的皇帝,其得位的方式与曹丕、司马炎并无二致,所谓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并不是光明磊落的大丈夫行径。所以他才会在不知不觉间流露出内心的歉疚。如即位后为后汉隐帝发丧,举哀七日,一切依故君之礼,又在上表皇太后之时表示愿以太后为慈母,其动机都在弥补咎戾,以求得内心之平安。以这一点来说,郭威的表现还算不错。不过,李太后虽然仍旧被这位新朝皇帝尊为慈母,她的内心一定还是充满了哀伤,并不能因为这种过分优崇的礼遇而得到慰藉。其原因十分明显,新朝皇帝的优礼不过只是一种形式,情感上的创伤来自夫死子丧、国破家亡的滔天巨变,这种空前祸难所造成的感情创伤,足以使任何人在伤心绝望之余,失去对人生的乐趣,皇太后的名号虽尊,又何补于事?所以我们很可以这样猜想,在后汉隐帝被弑,后汉皇朝灭亡之后,逊居于太平宫中的"昭圣皇太后"李三娘,已经心如槁木死灰,了无人生之乐趣了。夫死子丧,国破家亡,无儿无女,孑然一身,昔日的荣华富贵都已如梦幻,这样的人生又有何意趣?
由乾三年(950)十二月郭威篡汉,到显德元年(954)三月李太后病死,中间相隔三年有余,这位历经忧患而备极荣华富贵的两朝太后李三娘,终于在无声无息之中寂寞而死。如果她的出生比较其大弟洪信约早二年的话,则其生年约为900年,亦即唐昭宗之光化三年,下距周世宗之显德元年,凡五十四年。故而其可能的年寿,约为五十四岁。
历史上的两朝太后李三娘,事迹彰著,而且也颇有影响力量。但是,她之所以能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却是由于戏剧故事的流传。由此可知,正史所发生的传播力量比之通俗性的戏剧故事之类逊色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