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三角肌注射区定位法在上臂外侧,肩峰下2~3指处。将三角肌长、宽各分为三等分,分别作水平线和垂直线将全肌分为九个区域,三角肌上、中1/3的中区肌肉较厚,没有大血管和神经通过,为注射的绝对安全区。
【准备】
1.按医嘱备药。
2.注射盘内置皮肤消毒液、无菌棉签、注射卡。
【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推至床旁。
2.核对患者、注射卡和药物,解释目的,取得合作。
3.遮挡患者,协助松解衣裤,取正确体位姿势。臀肌注射取侧卧位时,患者上腿自然伸直,下腿稍弯曲;俯卧位时,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4.选择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5.再次核对药物,排出注射器内气体。
6.左手拇指、示指分置消毒区域的外侧缘,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中指固定针栓,迅速垂直刺入针梗的2/3;固定注射器,松开左手回抽活塞,确认无回血时,缓慢推注药物,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7.注射完毕,用干棉签轻压进针处,迅速拔针,按压片刻。
8.再次核对。
9.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10.清理用物,洗手。
【注意事项】
1.股外侧肌注射时,针尖向下或向后与注射部位呈45°刺入神经和血管,或刺至股骨造成折针。
2.三角肌注射剂量不宜超过2mL,此肌不发达者不宜在此注射。
3.根据注射部位组织厚度和药物刺激性,选择型号合适的针头,避免进针过浅引起皮下硬结或疼痛。
4.需要两种药物同时注射者,应注意配伍禁忌。
(四)静脉注射法
静脉注射是把药液直接注入静脉的方法。
【目的】
1.注射不宜采用其他途径给药又需迅速发挥疗效的药物。
2.诊断性检查用药,如注射碘化物造影。
3.静脉营养治疗。
4.输液或输血。
5.采集血标本。
【评估】
1.注射目的、药物性质、剂量和疗程。
2.患者年龄、病情、意识状态、用药史。
3.患者对注射的认知水平、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心理反应。
4.注射部位的皮肤状态,血管走行、弹性和充盈度。
【部位】
1.四肢浅静脉①上肢浅静脉:手背浅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②下肢浅静脉:足背浅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
2.头皮静脉适用于小儿和四肢浅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小儿头皮静脉极其丰富,且位置表浅,易于固定,无瓣膜,正逆方向均可穿刺。使用头皮静脉注射,不影响患儿肢体活动,便于保暖和护理。
部位选择主要静脉有滑车上静脉、眶上静脉、颞浅静脉、枕静脉和耳后静脉。穿刺时应注意头皮静脉和动脉的鉴别。
3.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体表投影相当于同侧下颌角与锁骨中点的连线。
穿刺点选择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上1/3处,颈外静脉外侧缘。
4.股静脉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股动脉的内侧。
穿刺点选择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1/3段交界点下方2~3cm处,股动脉搏动明显处的内侧0.5cm。
【准备】
1.按医嘱备药。
2.注射盘内置皮肤消毒液、无菌棉签、注射卡、止血带、一次性治疗巾、小枕。小儿头皮静脉注射加备:一次性备皮刀、胶布。股静脉注射加备:无菌纱布(小包装)、无菌手套。
【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推至床旁。
2.核对患者和注射卡,解释目的,取得合作。
3.穿刺静脉,注入药物。
(1)四肢浅静脉注射法
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下方垫治疗巾和小枕。在穿刺部位近心端的上方约6cm处,头端向上扎止血带,消毒皮肤。
2)再次核对,排尽注射器内空气。
3)左手绷紧皮肤并固定静脉,右手持注射器或针柄,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20°~30°角,自静脉上方或侧方迅速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行方向潜行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平行进针少许,松开止血带,固定针头,缓慢推注药物。
4)注射过程中及时试抽回血,检查针头位置。若局部疼痛、肿胀,试抽无回血,提示针头滑出静脉。立即拔针,更换针头和穿刺部位,重新注射。
5)注射完毕,将干棉签置于穿刺点上方,迅速拔针后,立即按压片刻。
(2)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法
1)安置体位,选择静脉。必要时用一次性备皮刀剃去注射部位头发,75%乙醇消毒,待干。
2)再次核对,排尽空气,备好胶布。
3)用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静脉两端,右手持针柄,沿静脉方向与皮肤呈5°~15°刺入,待针尖刺入皮下后,调整针头与静脉平行进针,见回血后推注少许,观察无异常,用胶布固定针头,缓慢推药。如误入动脉,推药阻力较大,局部即刻呈现出树枝分布状苍白,患儿可出现痛苦状或尖叫。应立即拔针,局部按压。
4)注射完毕,拔针同四肢浅静脉,按压数分钟。
(3)颈外静脉注射法
1)协助患者去枕平卧,头部转向穿刺对侧,尽量后仰。必要时在肩下垫一小枕,使颈部伸展、平直。确定穿刺点,常规消毒。
2)再次核对,排气。
3)左手绷紧皮肤并固定静脉,右手持针,与穿刺点皮肤呈45°刺入皮下。沿静脉方向潜入血管,见回血后平行进针少许。固定针头,缓慢推药。
4)注射毕,拔针同四肢浅静脉,拔后按压数分钟。
(4)股静脉注射法
1)遮挡患者,协助其仰卧,膝关节微曲,放关节伸直臀部垫高。
2)暴露穿刺部位,常规消毒。操作者常规消毒左手示指和中指,确定穿刺点。
3)再次核对、排气。
4)再次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术者左手戴手套,用示指和中指指示和固定股动脉搏动处,右手持注射器,在固定部位内侧约0.5cm处,与皮肤垂直或呈45°刺入针头的1/3~1/2;换左手持注射器,右手边退针边回抽活塞,有暗红血液回流时,固定针头,缓缓推药。如抽出鲜红色血液,提示刺入动脉,应立即拔针,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5~10分钟。
5)注射完毕,拔针,立即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
4.脱去手套,再次核对。
5.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6.清理用物,洗手。
【注意事项】
1.四肢浅静脉注射宜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并避开关节和静脉瓣。
2.注射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先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穿刺,成功后更换药物注射。
3.依据药物性质和医嘱要求稀释药物,并严格控制推注速度。
4.注射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感觉,观察局部反应和病情变化。
5.头皮静脉的管壁回缩能力差,拔针后要按压局部数分钟,以免出血形成皮下血肿。
6.注射完毕拔针后,局部按压的范围应包括皮肤穿刺点和针头潜入血管的位置,防止皮下出血。
【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和处理】
1.失败的原因
(1)针头滑出血管外针头刺入静脉过浅,松解止血带时因牵拉或静脉回缩,药液注入皮下,局部隆起,抽无回血。
(2)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静脉,部分在血管内,部分在血管外。部分药液溢出至皮下。局部隆起,抽有回血。
(3)针头刺入静脉较深,针头斜面一部分在血管内,一部分穿透对侧血管壁。药液溢出至深层组织,注入量大时患者可有痛感,抽有回血。
(4)针头刺入过深,针头斜面穿透血管后壁,药液注入深层组织。抽无回血,局部组织发硬,患者有痛感。
2.处理方法穿刺失败时应立即拔针,更换针头和穿刺部位,重新注射。
药物过敏试验技术
过敏体质的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的缺陷,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如皮疹、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型反应等,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因此,在使用高致敏性药物前,除详细评估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外,必须做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者方可用药。药物过敏试验是把某种可能致敏的微量药物(可疑抗原)注入皮内组织,通过局部和全身的即刻反应,判断机体是否对可疑抗原过敏,以此预测过敏性休克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药物过敏试验的原则
1.试验前应详细评估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等有关资料,严格掌握药物过敏试验的指征,识别高危患者。对所使用的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严禁做过敏试验;对其他药物和食物有过敏史或有家族过敏史的患者,应慎用。
2.配制皮试液时,必须按照不同药物皮试液的标准剂量,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注射液,用1mL注射器现用现配。药物溶解一定要充分,稀释时留取准确。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试验前要备好抢救药品、器械,如0.1%盐酸肾上腺素和一次性注射器;操作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射剂量准确;记录试验时间及时。
4.在做药物过敏试验过程中,密切监护患者反应,注意倾听主诉,及时发现过敏性休克的早期征兆。
5.严格按照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在注射后20分钟,正确评价局部和全身反应。试验结果为阳性时,应在规定的文件和表格中注以醒目的标记,并严格交班。同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安全用药指导,避免再次接触同种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