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用以下具有促进神经肌肉传导的药物。如地巴唑,可扩张血管,兴奋脊髓,每次每千克体重0.1~0.2毫克,每日口服1次,共服10日;加兰他敏,有抗胆碱酯酶的作用,每日每千克体重0.05~0.1毫克,每日肌注1次,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药量,20~40日为1疗程,间歇2~4周后可重复2~3疗程。
②中草药治疗,早期可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独活9克,桑寄生12克,秦艽6克,当归、芍药、茯苓、地黄、杜仲、牛膝各9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3)恢复期后遗症的治疗。当病儿的体温下降到正常,肌肉痛失,瘫痪进展停止后,便进入恢复期,可酌情采用以下方法帮助瘫痪的肢体恢复。
①推拿及按摩疗法。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在病儿瘫痪肢体上以滚法来回滚5~10分钟;按揉松弛关节3~5分钟,局部可用搓法搓热,并可在相应的脊柱部分滚搓5~10分钟。
②功能锻炼。在恢复早期,肌肉疼痛消失后,即可进行功能锻炼。对肌肉张力差不能灵活运动的肢体,可先进行按摩推拿,稍能活动时可帮助病儿作外展、伸屈、内收等动作。对肢体己能活动但肌肉张力仍差时,可鼓励病儿自己活动,对于年龄大点的儿童可在浅水处练习游泳。
③拔罐疗法。可在病变处拔火罐、气罐,以促进瘫痪的肌群恢复功能。
④可请医生进行针灸、理疗、穴位刺激等疗法。对于顽固性后遗症及畸形肢体可请医生作矫形外科处理。
4.家庭护理:
由于目前对小儿麻痹症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做好护理工作很为重要。
(1)前驱期的护理。在发病早期由于没有神经系统损坏表现,医生和家长对病儿很难做出诊断。因此对可疑的病儿应及时采取措施,尽可能避免瘫痪的发生。如让病儿卧床休息,避免肌肉注射等。在热退后1周内,应注意观察体温是否再度上升,有无精神症状和肌肉疼痛等,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瘫痪。
(2)瘫痪前期的护理。此时病毒已广泛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加强护理可减少瘫痪的范围和减轻瘫痪的程度。病儿应绝对卧床休息,病儿在睡觉时,室内应安静,并挂上窗帘,避免强光刺激,注意此时不要进行通风。家长照料病儿时手要温暖,动作要轻,尽量减少操作时间,以便使病儿多休息。不要因为想了解病儿瘫痪情况而进行频繁的检查或迫使病儿多次活动。病儿所睡的床应铺厚些,要求舒适而不下陷,这样可以防止脊柱弯曲、髋关节屈曲弯缩。病儿的床尾应放上木支架,使病儿无论采取什么卧位,足部都不受被子压迫。病儿卧床休息时不要枕头,可用棉垫或泡沫塑料支撑颈部。
在发热期要给病儿吃易消化又富有营养的食品,如果汁、豆浆、牛奶、蛋羹、多维葡萄糖、米粥、挂面汤等。对于没有吞咽困难的病儿,要适当多给多纤维的蔬菜,如香菇、木耳、黄花菜、韭菜、菠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对于热退后无呼吸肌麻痹的病儿,不管年龄大小,病情轻重,在病初阶段吃饭时,家长都要进行观察和协助。
由于病后患儿出汗多,活动少,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骨头突出部位的皮肤长期受压。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在饭后或睡觉醒来后,应用淡盐水给病儿漱口。
注意病情观察,如病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时,提示有瘫痪的可能;呼吸、血压、脉搏的改变常为延髓受累的表现;出现肌肉震颤是瘫痪的先兆,肌肉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则是瘫痪的征象。
(3)瘫痪期的护理。瘫痪已经出现时,应注意控制瘫痪的进展,促使瘫痪尽快的恢复。在退热和瘫痪终止之前,病儿仍须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此期应做好以下护理:
①保持良好的体位。孩子一经染病,应尽量保持良好的体位。家长可用沙袋、枕头、卷起的浴巾或布垫控制病儿以保持良好的卧床姿势,防止出现畸形。注意按时更换体位,病儿应采取多种姿势以防发生褥疮和肺炎等并发症。在移动病儿时,以不挪动各关节为主,如挪动上臂时,两手分别托住病儿的肘、腕再挪动。翻身更换体位时,向移位侧先轻轻扭转病儿的头部,将病儿的上臂移致胸前,垫起髋部,两手分别托住肩部及髋部,然后由另一人协助,轻轻翻动,不可紧握肌肉和关节而引起病儿疼痛。每次翻身后,要轻轻拍打病儿后背,以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②平日注意检查身体各部骨骼突出部位的皮肤颜色,对这些部位应经常按摩。为保持病儿关节功能位置,可用沙袋、木板等保持或支持各关节具有功能的位置,如肩关节应外展60°,向前20°;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稍微弯曲,手掌内放一球形物使手指呈屈曲状;髋关节微曲,外展5~10°;踝关节背曲90°,也可由医生用直角夹板固定,以防出现足下垂。
③保持病儿大便通畅。如发生便秘应请医生应用缓泻药。
4.恢复期的护理:
病儿出现瘫痪后一般在1~2周可进入恢复期,瘫痪的肌肉开始恢复功能,一般多从远端开始,如果是下肢常以足趾为起点,逐渐向上恢复。在3~6个月内恢复较快,此后恢复速度减缓。在恢复期除及时进行合理治疗外,家长还应进行耐心护理,以促使神经功能最大程度的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和挛缩畸形。此期护理重点是,家长要给病儿洗温水浴,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钟,水温从37℃开始,逐渐加热到42℃。可采取坐浴,也可采取患侧肢体洗浴,在擦浴时手法要轻,擦洗到皮肤发红为止。温水擦浴能调节局部神经血管的功能,并可借助水的浮力锻炼患肢的活动。进行按摩可以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和增进营养,有助于防止肌肉萎缩。
5.预防方法:
小儿麻痹症传染性虽很强,但由于我国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并广泛的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TOPV),提高了小儿的抵抗力,本病发生率已明显地下降。不过我们不应麻痹,仍应做好以下预防工作:
(1)控制传染源。争取早期发现病人,及时严格地进行隔离,一般自发病日起应至少隔离40日。在发病的第一周内,同时采取呼吸道及消化道隔离,其后可单独施行消化道隔离。发现病人后应及时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对与病儿密切接触者,如病儿的家庭成员,所在的托幼儿机构、学校的同学,应进行医学观察20日,包括每日测体温注意有无可疑症状。如发现有发热、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应立即卧床休息,隔离观察至症状消失后7日为止。
(2)切断传播途径,包括以下内容:
①病人的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物品,必须彻底消毒。粪便、分泌物、呕吐物等可用20%漂白粉乳剂或浓石灰水,拌匀放置2小时进行消毒。便器可用3%漂白粉液浸泡,餐具、茶杯、玩具可用0.1%漂白粉浸泡或煮沸15分钟。对于不能煮沸消毒的物品如衣服、文具、书籍等,可在日光下暴晒2日。接触病儿后,应用流水冲洗双手,也可用0.01%~0.05%过氧乙酸消毒双手。
②大搞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保持室内外清洁,因为无瘫痪的病儿和带毒者不易被发现,但他们可散播病毒,不易控制,因此要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加强饮食、饮水和粪便管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用流水洗手,把住病从口入关。这些措施在控制本病传播上起着重要作用。
③本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走亲访友,不去公共场所,以减少传染机会。避免劳累和受凉。如孩子患有鼻咽部疾病须手术时,应避开本病流行期,并暂停注射预防针,因为这些可使无瘫痪型病人因注射而导致瘫痪。世界各国曾有不少这样的病例,如因预防注射而出现局部瘫痪,扁桃体切除引起延髓麻痹。
④按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的规定,按时给孩子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糖丸),可以增强机体对本病的抵抗力,防止本病的发生,因此,家长要切记不要使孩子漏服。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目前将病毒性肝炎分5型: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人和病毒携带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肝炎病毒可通过病人的排泄物或血液、污染食品、水、餐具、手而经口传染。另外,可通过各种注射、血制品等途径而传染。苍蝇、蚊子都可起到直接和间接的传染作用。其中甲型肝炎以经口传播为主。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主要通过有污染的注射器、针灸针、手术器械、注射血制品和输血进行传染。
1.疾病特点:
肝炎的潜伏期,甲型为2~6周,乙型为6周~6个月。根据病毒性肝炎的表现特点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
(1)急性肝炎,根据表现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急性无黄疽型肝炎。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痛等,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腹泻等。部分病人可无症状,只在体检时发现肝脏肿大或谷丙转氨酶(GPT)升高。
②急性黄疽型肝炎。病初有发热、畏寒、明显的乏力、无精神、食欲不振、厌油腻食品、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以上症状持续数日至2周,一般平均为1周。病儿的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皮肤可有瘙痒,尿呈茶红色,黄疸期可出现肝脏肿大、压痛,此期可持续2~6周。随着黄疽的消退,病人进入恢复期。病儿食欲低下、乏力等症状好转,肝脏缩小,压痛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此期大约在一周左右。
③重症肝炎。极少数急性黄疸型肝炎症状严重,黄疸迅速加深,肝脏迅速缩小(因肝细胞大量坏死所致)。最突出的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烦躁不安,尖声喊叫,精神错乱和嗜睡昏迷等,医学上称为急性重症肝炎或暴发型肝炎,这种肝炎预后很差,病程不超过2~3周。另外,还有一种称为亚急性重症肝炎,或称为亚急性肝坏死,其病情也很严重,但病程较急性重症肝炎长,常达数周或数月,部分病儿可发展为肝硬化。
(2)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病儿大多数在2~4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但也有的转为慢性肝炎,根据其表现,一般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①慢性迁延性肝炎。常见于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病儿,病程超过半年,病情不见明显好转,反复出现肝区痛、食欲减退、疲乏无力和腹胀等症状。肝功能主要是谷丙转氨酶(GPT)反复不正常,但病情不严重,肝脏仍肿大,有压痛。
②慢性活动性肝炎。是指一般情况较差,面色黯,有肝掌(手掌上有红斑)或蜘蛛痣(皮肤血管扩张所致),肝脏肿大、质硬,脾肿大,肝功能持续反复不正常。
以上是病毒性肝炎的普遍特点,小儿在患本病时还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须引起家长注意。
发生甲型肝炎者远比成人为高。甲型肝炎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在小儿中具体表现为以下6多:发病急发热者多;黄疽型者多;秋、冬季发病者多;病程短者多;预后好者多;彻底痊愈者多。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小儿时期乙型肝炎也相当常见,急性黄疽型约占15%左右;急性无黄疽型约占30%左右。因此小儿肝炎转为慢性者也不少见。
由于小儿生理和解剖的特点与成人有以下不同,患病毒性肝炎后表现也各有异。由于小儿消化功能较弱,故患病毒性肝炎时,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和腹泻者较为常见;小儿肝脏的血流量相对比成人多,肝细胞的再生能力比成人强,因此肝受损后常较成人容易修复,故痊愈常较彻底,例如,急性重症肝炎抢救痊愈后常彻底恢复,很少发生肝硬化,但另一方面,乳幼儿时肝细胞的功能尚不健全,对各种有害因素比较敏感,免疫功能也未完善,因此1岁以内的乳幼儿患本病时,预后较差,6个月以内的乳儿患急性重症肝炎时预后极差;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长期慢性肝炎,可因蛋白质合成不良,而影响生长发育。
2.区别要点:
(1)如果孩子与病毒性肝炎病人有密切接触或有输血和用血制品史,进而出现发热、乏力、没精神、不想吃奶或吃饭、腹部胀气、恶心、厌油腻食品、右季肋部隐痛、尿色发黄变深或眼睛发黄时,家长应首先考虑是否孩子患了病毒性肝炎,并及时找医生做进一步检查。医生在检查时,如发现孩子肝脏肿大,有压痛,肝功能异常,尤其是谷丙转氨酶升高,则说明孩子已患病毒性肝炎。如果需要弄清孩子患的是哪型肝炎时,还须做进一步化验检查。
(2)病毒性肝炎应与以下出现肝区痛和黄疸的疾病进行区别。
①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炎。有应用能够造成黄疸的药物史,如冬眠灵、锑剂、砷剂等,或有食入毒蘑菇、鱼胆等情况,由于以上原因引起的黄疸,经停用药物或所食入的食物后,黄疸便可消失,这一点可与病毒性肝炎相区别。
②钩端螺旋体病。本病有疫水接触史;有眼结膜充血,腓肠肌疼痛(小腿肚子痛)和淋巴结肿大、疼痛;白细胞升高和血沉增快;可出现出血及肾脏损害;病原检查及血清学检查可呈阳性。
③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本病常有咽峡炎、发热和淋巴结肿大;医生在查血时可发现异性淋巴细胞明显升高,可达10%以上,嗜异性凝集反应呈阳性。这些可与病毒性肝炎相区别。
3.家庭治疗:
目前对病毒性肝炎还无特效疗法,除注意休息,饮食和加强护理外,可采用中医疗法。急性黄疽性肝炎属祖国医学中黄疽的范畴,根据中医的辨证,可分为阳黄和阴黄两类。
(1)阳黄,是因湿热蕴黄。因为造成阳黄的病因有湿与热偏盛的不同,临床上有热重于湿和湿重于热两类。
①热重于湿。病儿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苦,心中烦躁,恶心、呕吐、口干苦,腹部胀满,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治疗时应选用具有清热利湿,佐以泻下功效的方药,如茵陈9克,栀子6克,大黄3克,黄连4克,黄柏6克,黄芩6克。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2周以下孩子剂量酌减。
②湿重于热。病儿身目俱黄,但不及前者鲜明,伴有头重身困,胸脘痞闷,恶心、食欲差,口渴不欲饮,大便溏,舌苔厚腻而黄。治疗时应选用具有利湿化浊,佐以清热功效的方药,如茵陈9克,栀子6克,猪苓5克,泽泻6克,伏苓6克,白术6克,大黄3克。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2周内孩子剂量减半。
(2)阴黄,可分为寒湿发黄和气滞血淤两型。
①寒湿发黄。病儿眼及皮肤发黄,黄色晦暗甚者如烟熏,腹胀闷,饮食减少,大便不实,小便不利,身倦无力,畏寒肢凉,舌质淡舌苔自腻。治疗时应选用具有温化寒湿,健脾和胃功效的方药,如茵陈9克,干姜3克,附子2克,白术6克,茯苓6克,泽泻6克。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②气滞血淤。病儿形体消瘦,纳呆食少,腹胀满,胸、颈及面部有血管痣,其色黄晕如油而暗,或伴有腹胀大,便血,鼻出血,唇舌紫暗。治疗时可选用具有柔肝健脾,活血散瘕功效的方药,如茵陈9克,鳖甲3克,龟版3克,蝉蜕3克,僵蚕3克,牡蛎9克,当归6克,自芍6克。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4.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