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
3044000000038

第38章 富人举重若轻的投资艺术(2)

几天以后,桑迪在妻子的担忧中用他们的全部积蓄——5000美元买下了那家餐厅。他对餐厅的经营做了一系列大胆而富有创新的改革,并且还聘请了最好的厨师来做牛排,渐渐地,餐厅的生意开始好转。餐厅的生意好了,牛排的销售量自然就增加了。一年之后,桑迪成了全镇屈指可数的富人。这时,桑迪对他的妻子说出了“1+1=4”的逻辑:原有的一家作坊加上一家餐厅,表面上看是“1+1=2”,但是我们经营餐厅在牛排的原材料上省去了一笔开支,节省下的成本实际上就是一种利润,这就使1+1等于3了。至于牛排卖给自己的餐厅,表面上看是收不到钱,但却是一个非常固定的销售点,再也不需要为如何才能保住这个销售点而费脑筋了,而这省下来的精力,又可以用在开拓另外的牛排市场和餐厅的经营上,这又是一种无形却又十分巨大的财富,这样一来,1+1就成为了4!

经过几年的商场打拼之后,桑迪在不断的成长中发现自己对诸如此类的资本运作特别有天赋,于是在1960年毅然卖掉了他的屠宰作坊和牛排餐厅,到纽约成立了一家西尔森证券经纪公司,在随后的数十年里,用“1+1=4”的理念运作了一连串并购和整合,而他所拥有的商业信贷公司在1992年更名为旅行者集团。1996年,凭借213亿美元的年收益和23亿美元利润,旅行者集团跻身“财富500大”前40强。1998年他又与花旗银行合并建立全球最大的金融公司——花旗集团,桑迪一人统领这家旗下有27万名员工的大企业。

没错,他就是连续多年被纽约证券交易所评为“最佳 CEO”并且素有“资本之王”称号的桑迪?威尔。美国《财富》杂志曾为他写了一篇《不可多得的管理者》的文章,里面有一句话是对桑迪?威尔最巧妙而形象的概括:“1+1=4的财富人生!”

以“诡道”胜

这里有个关于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的故事。

在19世纪初,德国人梅特里兄弟移居美国,定居密沙比,他们无意中发现密沙比是一片含铁丰富的矿区。于是,他们用积攒起来的钱,秘密地大量购进土地,并成立了铁矿公司。洛克菲勒后来也知道了,但由于晚到了一步,只好在一旁垂涎三尺,等待时机。

1837年,机会终于来了。由于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市面银根告紧,梅特里兄弟陷入了窘境。一天,矿上来了一位令人尊敬的本地牧师,梅特里兄弟赶紧把他迎进家中,待作上宾。聊天中,梅特里兄弟的话题不免从国家的经济危机谈到了自己的困境,牧师听到这里,连忙接过话题,热情地说:“你们怎么不早告诉我呢?我可以助你们一臂之力啊!”

走投无路的梅特里兄弟大喜过望,忙问:“你有什么办法?”

牧师说:“我的一位朋友是个大财主,看在我的情面上,他肯定会答应借给你们一笔款子。你们需要多少?”

“有42万就行。可是,你真的有把握吗?”

“放心吧,一切由我来办。”

梅特里兄弟问:“利息多少?”

梅特里兄弟原本认为肯定是高息,但他们也准备接受了。

谁知牧师道:“我怎么能要你们的利息呢?”

“不,利息还是要的,你能帮我们借到钱,我们已经非常感谢了,哪能不付利息呢?”

“那好吧,就算低息,比银行的利率低2厘,怎么样?”

两兄弟以为是在梦中,一时呆住了。

于是,牧师让他们拿出笔墨,立了一个借据:

“今有梅特里兄弟借到考尔贷款42万元整,利息3厘,空口无凭,特立此据为证。”

梅特里兄弟又把字据念了一遍,觉得一切无误,就高高兴兴地在字据上签了名。

事过半年,牧师再次来到了梅特里兄弟的家里,他就对梅特里兄弟说:“我的那个朋友是洛克菲勒,今天早上他来了一封电报,要求马上索回那笔借款。”

梅特里兄弟早已把钱用在了矿上,一时间毫无还债的能力,于是被洛克菲勒无可奈何地送上了法庭。

在法庭上,洛克菲勒的律师说:“借据上写得非常清楚,被告借的是考尔贷款。在这里我有必要说明一下考尔贷款的性质,考尔贷款是一种贷款人随时可以索回的贷款,所以它的利息低于一般贷款利息。按照美国的法律,对这种贷款,一旦贷款人要求还款,借款人要么立即还款,要么宣布破产,二者必居其一。”

于是,梅特里兄弟只好选择宣布破产,将矿产卖给洛克菲勒,作价52万元。

几年之后,美国经济复苏,钢铁业内部竞争也激烈起来,洛克菲勒以1941万元的价格把密沙比矿卖给了摩根,而摩根还觉得做了一笔便宜生意。

也许有人会说洛克菲勒不守商业道德。但是洛克菲勒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只要自己的经营手法以法律规范为底线,没有触犯相关的法律条文,便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在商场竞争中,只有两种人:赢者和输者,而不是道德高尚者和道德低下者。

商场如战场,而“兵者,诡道也”,讲究虚实之间,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很多的富人正是通过“诡道”积累下了丰厚的家产。

忙真正值得忙的事情

《羊皮卷》上记载了这样一个小寓言:

一只蜜蜂和一只苍蝇同时掉进了一个瓶子里。在这个瓶子的瓶口处有一个小口。蜜蜂整日在瓶子的底部转来转去,它每日充满希望的一刻不停地咬啊、叮啊,希望自己可以叮破这个瓶子,就可以出去了。结果,三天之后,它死在瓶子里面。苍蝇呢,它在瓶子里转了几圈后,发现四周都很坚固,于是就飞到瓶口处,意外地发现那里有一个口子,就飞了出去。

准确地找到奋斗的方向,不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上,像蜜蜂一样不停地埋头苦干,虽然极为勤奋,但是徒劳无功,枉费心机。

穷人终身劳碌却一无所获,富人不甚忙碌却颇为富有,甚至是不劳而获。后者看似清闲,却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他真正应该投入的地方,他明白应该在什么地方投入许多的精力,什么事情根本不需要投入精力。而前者,看似终日奔忙,但是他却不知道自己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他们的原则是:这是工作,就要完成,至于为何要完成这些工作,怎样才能完成这些工作,他全然不知。在这些问题面前,他们变得稀里糊涂。他们一心想的是快干,快干,再快些。大量的精力被放在了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以致错过了干重要事情的机会,而因小失大。

作为世界上最为精明的投资者们争夺的宝地,华尔街聚集了为数众多的投资者。许多投资者每天都要紧盯着电脑看行情的报价,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看到的市场分析、评论的文章,因为他们明白假如错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信息,就可能失去一次绝好的发财机会。因此,他们整天都待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紧张地研究和分析各种可能的情况。回家之后,还在不停地思考和预测未来的变化。仅在办公室里,他们每周都至少工作80个小时以上,然而,每每事与愿违,他们的投资大多都以亏本告终。

与此同时,著名的金融家摩根也在这条街上,不过他与众多的投资者不同。人们大多数时间是看见他在休假,或者是娱乐,他每周的工作时间不到30小时。人们大惑不解,就问他为何如此轻松却赚到了那么多的钱。他回答说:“那其实是工作的一部分,只有远离市场,才能更加清晰地看透市场。那些每天都守在市场上的人,最终会被市场中出现的每一个细节所左右,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方向,被市场给愚弄了。”

摩根赚钱很轻松,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一味艰苦地工作,往往看不清市场的本来面目,被市场所愚弄,当然赚不到钱了。而摩根在玩乐中,超然于纷繁复杂的市场之外,他能够极为冷静地判断目前的市场走势,透过光怪陆离的表面看清楚目前的问题所在,这才是摩根的过人之处。拼命地工作,盲目地跟随,结果肯定是输得一塌糊涂。

“有些事情何必自己去干呢,你只需要干自己必须去干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交给别人去干好了。一个人倘若事必躬亲,不论其才干多么高超,也难以兼顾。”洛克菲勒说,“我永远信奉干活越少,赚钱越多。我只去做那些需要自己认真思考的事情,这样才有意义。”

该出手时就出手

李嘉诚是闻名海内的华商巨富。特别是他在地产业的卓越成就更是让大众赞叹不已。有人说:“李嘉诚横扫香港的产业。”那么,让我们看一下李嘉诚驰骋于香港地产业的经历。

20世纪50年代后期,香港经济步入繁荣时期,但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李嘉诚果断地觉察到,投身房地产业的时机已到了!于是,从1958年开始,他就步步为营,有计划有选择地购买房地产、地皮。首先,他在香港北角购买了一块土地,建筑了一座大厦,从此拉开了房地产生意的序幕。接着,他又在柴湾购买地皮建楼,两座大厦总面积共计12万平方英尺。不久即顺利出手,斩获颇丰。

20世纪50年代末,他的智囊团提供的各类信息表明:香港将步入后工业化时代。“港英政府”将实行高地价政策。李嘉诚看准势头,当机立断,买下了新界屯门乡的一块地皮建造工厂。60年代初,李嘉诚的发家产业长江公司的塑胶花生产渐入低谷。面对这种形势,李嘉诚下决心转变经营类型,大规模进军房地产业,短短几天内便买下了上百万平方米的地皮和旧楼。不久,香港地价、房价暴涨,李嘉诚由原来的千万富翁一跃跨入了亿万富翁的行列,成为香港地产业的巨人。

李嘉诚超人的胆识和魅力尤其体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当时,香港政局不稳,投资骤减,房地产价格猛跌。于是一些商人纷纷抛售地产,以防万一。此时的李嘉诚却与他们截然相反,他把全部资产转入地产业,而且光买不卖。在别人眼中,他简直是愚蠢透顶。而李嘉诚却独具慧眼:“我看准了不会亏本才敢投资,男子汉大丈夫还怕风险?怕就干脆别干。”可以说,这么一干,李嘉诚的地产事业进入了第二个高潮时期。

当时一些目光短浅的商人日夜担心大陆会以武力收回香港,于是纷纷地价抛售多年苦心经营的工厂、商号、酒楼、住宅等,企图携款逃难。李嘉诚却始终持长远眼光,认为中国政府绝对不会对当局动武,大陆和香港之间不可能爆发战争。李嘉诚公开宣称:“你们大拍卖,我来大收买!以后,你们有追悔莫及的那一天!”于是,他以超低价一座接一座地买进大楼,同时还趁建筑材料疲软之时大兴土木,建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香港地价再次回升,房价大涨。而此时的李嘉诚已经建起了许多漂亮的大楼和厂房,不久即全部出售,赚取了不菲的利润。

作为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李嘉诚并没有就此裹足不前,而是继续奋斗,再创佳绩。当时,香港股市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投资股市需承担着较大的风险,李嘉诚孤注一掷先后发行了近2000万股股票,筹集了2亿多资金,组建了“都市地产”公司,与“新鸿基”、“亨隆”等集团公司实行联营,买入了港岛湾仔旁英美烟厂旧址,兴建大厦后,迅速脱手又获利超过亿万元。

到1972年,李嘉诚已经拥有了35万平方英尺的房地产建筑,每年租金收入高达390万港元;他还买下了7块地皮,兴建大楼。他以8500万港元买进占地86.4万平方英尺的北角半山风景区,在“赛西湖”地段兴建了10座高达24层的高级住宅,并将其余空地建成娱乐休闲度假村。他与新鸿基、亨隆、周大福等集团联合,买下了湾仔海滩的高士打道、英美烟草公司的地皮,兴建了伊丽莎白大厦和洛克大厦。李嘉诚发行的股票已超过1亿股,共集资3亿美元,先后兴建了几十座大厦、厂房出售,公司再创净利润达5亿多元。到80年代末期,地价上涨一二十倍之多!而此时的李嘉诚已拥有房屋500万平方英尺,与香港政府、英资的置地公司,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与大众背道而驰

在某些时候,你会在星巴克咖啡馆偶遇戴维·希罗,如果你恰好看见他正在零钱罐里翻找什么,不要好奇。贵为资金规模52亿美元的奥克马克国际基金的投资组合经理,希罗并不是在寻找零钱为自己的泡沫摩卡买单,而是在搜寻20世纪20年代铸造的1美分硬币,其中一些现在已身价成百上千美元。没错,希罗的搜寻招惹了其他人异样的眼光,但对希罗来说,这种做法却再正常不过了,无论是在收藏还是投资方面。

1998年,当投资者纷纷逃离亚洲货币危机过后的新兴市场时,希罗却在这些市场大举买进。而油价飙升时,他又对能源股避之不及。现在热钱潮水般涌入巴西和中国等国家,希罗对这些市场的投资却仅占其投资组合的区区7%。这个49岁的“大男孩”说,一旦某个股市火爆起来,“人们趋之若鹜,我们则退避三舍”。

这种与大多数人背道而行的方法帮助希罗──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威斯康辛州乡下人,在过去十年击败了99%的同业竞争者。过去十年中,希罗的基金回报率达到几乎每年8%,比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欧洲、大洋洲和远东指数(MSCI EAFE)高出7个百分点。立特曼/格列格利资产管理公司(Litman/Gregory)的首席投资长杰瑞米 德古鲁特(Jeremy DeGroot)说,“他愿意等着,直到全世界都来关注他的想法”。希罗为这家公司提供咨询。这说明他经常为哪支股票是真正值得投资的问题与其他投资人意见相左。作为一个爱车人,希罗把他购买的股票比喻成宝马3系,而不是极其便宜的南斯拉夫“垃圾”货。奢侈品零售商厉峰集团(Richemont)在他眼里就是宝马,该集团的股票与其他股票相比似乎相当昂贵,但由于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在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布局,其股票的确物有所值。

为了给自己的信念寻找依据,希罗与其工作人员定期出差海外,会见对象不仅包括他们想投资的公司,还包括这些公司的竞争对手、经销商和控股股东。最近,虽然希罗不再称新兴市场存在泡沫,但他认为投资欧洲和日本的蓝筹股是从美国以外国家的经济增长中获利的更好选择。他管理的基金将大约60%的资金投在欧洲市场,尽管该地区发生了债务危机。希罗认为贬值的欧元最终会帮助欧洲经济得到恢复,他也愿意买入那些长期生存能力未受影响公司的股票。他曾经大举买进了厉峰集团和西班牙国家银行(Banco Santander)的股票。

此外,希罗还继续持有一部分其投资组合中2009年跑赢大盘的股票,因为他觉得发行这些股票的公司很多都已成功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这一理念也使希罗与传统思维格格不入,但只要他的投资组合可以产生出与部分1美分硬币今日售价相当的增值倍数,他就不会在意。希罗说,“人们是如此习惯填鸭式教育,你不用害怕与众不同”。

无风险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