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
30341000000006

第6章 一类动物疫病(6)

速发性嗜内脏型(VVND):也称Doyle氏型新城疫。发病突然,有时鸡不表现任何症状而死亡。起初病鸡倦怠,呼吸困难,虚弱,死前衰竭,4~8天内死亡。常见眼及喉部周围组织水肿,拉绿色稀粪,有时带血。有幸存活下来的鸡,出现阵发性痉挛,肌肉震颤,颈部扭转,角弓反张。其他中枢神经表现为面部麻痹,偶然翅膀麻痹。死亡率可达90%以上。

速发性嗜肺脑型(NVND):也称Beach氏型新城疫。表现为突然发病,传播迅速。可见明显的呼吸困难、咳嗽和气喘。有时能听到咯咯的喘鸣声,或突然的怪叫声,继之呈昏睡状态。食欲下降,不愿走动,垂头缩颈,产蛋量下降或停止。一两天内或稍后会出现神经症状,腿或翅膀麻痹和颈部扭转。在有些病例中,成年鸡死亡率为50%以上,常见的死亡率为10%;在未成年的小鸡中,死亡率高达90%;火鸡死亡率可达41.6%,而鹌鹑的死亡率仅达10%。

中发型新城疫(MND):也称Beaudette氏型新城疫。主要表现为成年鸡的急性呼吸系统病状,以咳嗽为特征,但极少喘气。病鸡食欲下降,产蛋量降低并可能停止产蛋。中止产蛋可能延续1~3周,偶然病鸡不能恢复正常产量,蛋的质量受影响。

缓发型新城疫(LND):也称Hitchner氏型新城疫。在成年鸡中症状不明显,可由毒力较弱的毒株所致,使鸡呈现一种轻度的或无症状的呼吸道感染,各种年龄的鸡很少死亡,但在小鸡并发其他传染病时,致死率可达30%。

无症状肠道型(AND):以亚临床性肠道感染为主要特征。

我国根据临诊表现和病程长短把新城疫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个型。

最急性型:此型多见于雏鸡和流行初期。常突然发病,无特征性症状而迅速死亡。往往头天晚上饮食活动如常,翌晨发现死亡。

急性型:表现有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异常。往往以呼吸道症状开始,继而下痢。起初体温升高达43℃~44℃,呼吸道症状表现咳嗽,黏液增多,呼吸困难而引颈张口、呼吸出声,鸡冠和肉髯呈暗红色或紫色。精神委顿,食欲减少或丧失,渴欲增加,羽毛松乱,不愿走动,垂头缩颈,翅翼下垂,鸡冠和肉髯呈紫色,眼半闭或全闭,状似昏睡。母鸡产蛋停止或产软壳蛋。病鸡咳嗽,有黏性鼻液,呼吸困难,有时伸头、张口呼吸,发出咯咯的喘鸣声,或突然出现怪叫声。口角流出大量黏液,为排除黏液,常甩头或吞咽。嗉囊内积有液体状内容物,倒提时常从口角流出大量酸臭的暗灰色液体。排黄绿色或黄白色水样稀便,有时混有少量血液。后期粪便呈蛋清样。部分病例中,出现神经症状,如翅、腿麻痹,站立不稳,水禽、鸟等不能飞动、失去平衡等,最后体温下降,不久在昏迷中死去,死亡率达90%以上。1月龄内的雏禽病程短,症状不明显,死亡率高。

慢性型:多发生于流行后期的成年禽。耐过急性型的病禽,常以神经症状为主,初期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不久有好转,但出现神经症状,如翅膀麻痹、跛行或站立不稳,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常伏地旋转,反复发作。在间歇期内一切正常,貌似健康。但若受到惊扰刺激或抢食,则又突然发作,头颈屈仰,全身抽搐旋转,数分钟又恢复正常。最后可变为瘫痪或半瘫痪,或者逐渐消瘦,终至死亡,但病死率较低。

【病理变化】

由于病毒侵害心血管系统,造成血液循环高度障碍而引起全身性炎性出血、水肿。在病的后期,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常引起非化脓性脑炎变化,导致神经症状。

消化道病变以腺胃、小肠和盲肠最具特征。腺胃乳头肿胀、出血或溃疡,尤以在与食管或肌胃交界处最明显。十二指肠黏膜及小肠黏膜出血或溃疡,有时可见到岛屿状或枣核状溃疡灶,表面有黄色或灰绿色纤维素膜覆盖。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和坏死。

呼吸道以卡他性炎症和气管充血、出血为主。鼻道、喉、气管中有浆液性或卡他性渗出物。弱毒株感染、慢性或非典型性病例可见到气囊炎,囊壁增厚,有卡他性或干酪样渗出。

产蛋鸡常有卵黄泄漏到腹腔形成卵黄性腹膜炎,卵巢滤泡松软变性,其他生殖器官出血或褪色。

【诊断】

1.可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尚无指定诊断方法。替代诊断方法为血凝抑制试验。

病原检查:①病毒培养鉴定:样品经处理后,接种9~10日龄SPF鸡胚,37℃孵育4~7天,收集尿囊液做HA试验测定效价,用特异抗血清(鸡抗血清)或I试验判定ND病毒存在。②毒力测定: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测定、6周龄鸡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测定、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测定。

血清学试验:病毒血凝试验(HA)、病毒血凝抑制试验(H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现场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口岸进出境鸡检疫的筛检)。

样品采集:用于病毒分离,可从病死或濒死禽采集脑、肺、脾、肝、心、肾、肠(包括内容物)或口鼻拭子,除肠内容物需单独处理外,上述样品可单独采集或者混合,或从活禽采集气管和泄殖腔拭子,雏禽或珍禽采集拭子易造成损伤,可收集新鲜粪便代替。上述样品立即送实验室处理或于4℃保存待检(不超过4天)或-30℃保存待检。

用于血清学试验的样品,一般采集血清。

3.鉴别诊断。

应与禽流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霍乱鉴别。

【防制】

存在本病或受本病威胁的地区,预防的关键是对健康鸡进行定期免疫接种。平时应严格执行防疫规定,防止病毒或传染源与易感鸡群接触。

发生本病时,应按《动物防疫法》和《新城疫防治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处置。扑杀病禽和同群禽,深埋或焚烧尸体;污染物要无害化处理;对受污染的用具、物品和环境要彻底消毒。对疫区、受威胁区的健康鸡立即紧急接种疫苗。

十六、鲤春病毒血症

鲤春病毒血症(又称鲤鱼传染性腹水症)是由鲤弹状病毒引起鲤鱼科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性病。以全身出血及腹水、发病急、死亡率高为特征。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又名鲤弹状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水泡病毒属。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鱼、死鱼和带毒鱼。传播途径为经水传播,病毒可经鳃和肠道入侵。也可能垂直传播,或由某些水生吸血寄生虫(鲺、尺蠖、鱼蛭等)机械传播。病鱼和带毒鱼经粪便排毒,尿液、精液和鱼卵中也含有病毒。

本病主要感染鲤鱼,尤其是1岁以上的鲤鱼。鲢、鳙、欧鲫、六须鲶也可感染。还可使虹鳟、草鱼、狗鱼人工感染发病。

本病在欧、亚两洲均有流行,是鱼类口岸检疫的第一类检疫对象。主要危害1龄以上的成鲤,以种鲤最为严重。流行于每年春季(水温13℃~20℃),水温超过22℃就不再发病,鲤春病毒血症由此得名。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1~60天。

病鱼体色发黑,呼吸困难,运动失调(侧游,顺水漂流或游动异常)。腹部膨大,眼球突出,肛门红肿,皮肤和鳃渗血。

剖检以全身出血水肿及腹水特征。消化道出血,腹腔内积有浆液性或带血的腹水。心、肾、鳔、肌肉出血及炎症,尤以鳔的内壁最常见。

【诊断】

1.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直接荧光抗体试验、病毒中和试验等进行病毒检测。

【防制】

采用聚乙烯氮戊环酮碘剂(PVP)拌料投喂,可降低死亡率。严格检疫,要求水源、引入饲养的鱼卵和鱼体不带病毒。发现患病鱼或疑似患病鱼必须销毁,养鱼设施要消毒。

十七、白斑综合征

白斑综合征(又名白斑病)是由白斑综合征杆状病毒复合体引发对虾的一种综合性病征。1993年以来,白斑综合征杆状病毒复合体在我国沿海养殖区开始流行。以白斑杆状病毒为甚,几乎在对虾养殖区普遍发生,危害性极大,给对虾养殖造成严重打击。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白斑综合征杆状病毒复合体主要有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日本对虾杆状病毒、系统性外胚层和中胚层杆状病毒及白斑杆状病毒等。病毒粒子为杆状,包含双链DNA。斑节对虾、日本对虾、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等都能因感染而患病,甚至病重造成死亡。

【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发生在6月~8月,传播迅速,蔓延广,1月龄左右的幼虾易被感染,一般3~10天内大量死亡,死亡率最高可达80%~90%,是当前最常见的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之一。主要传播途径为带病毒的食物,水中的病毒粒子亦可经鳃腔膜的微孔进入虾体,引起全身的病变。死亡进程随着体长的增大而缩短,环境条件恶化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外界因素。水温在20℃~26℃时最易急性暴发。北方夏初、秋季第一、第三批虾养殖期间易发病。此外,天气闷热,连续阴天暴雨,池中浮游藻类大量死亡,水变清,池底质恶化均可诱发本病暴发。

【症状及病变】

患白斑综合征的病虾一般表现为停止摄食,行动迟钝,体弱,弹跳无力,漫游于水面或伏在池边,或在池底不动,很快死亡。病虾体色往往轻度变红或暗红或红棕色,部分虾体的体色也不会改变。发病初期可在头胸甲上见到针尖样大小白色斑点,数量不是很多,需注意观察才能见到,并且可见对虾肠胃还充满食物,头胸甲不易剥离。病情严重的虾体较软,白色斑点扩大甚至连成片状。严重者全身都有白斑,有部分虾伴肌肉发白,肠胃也没有食物,空空的,用手挤压甚至能挤出黄色液体,头胸甲很容易剥离。病虾的肝胰脏肿大,颜色变淡且有糜烂现象,血凝时间长,甚至不会产生血凝。

【诊断】

白斑综合征的诊断从外观症状即可初步确诊,也可通过目前常用的基因核酸探针的方法进行诊断是否携带病毒。

【防制】

由于白斑征病毒的来势较快,感染率较高,死亡率较大,因此,对白斑综合征的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1.要做好养殖池塘的清淤、消毒及培水工作。

2.要选择健康无病毒的虾池进行放养。

3.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水质及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保持水体的相对稳定。采用二溴海因、强克101等进行池塘消毒,杀灭抑制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4.投喂营养全面的颗粒饲料。饲料中添加维C、免疫多糖、生物酶添加剂等提高虾体的免疫力,改善肠胃的微循环。

5.坚持巡塘,定期检查,正确诊断,积极治疗。养殖过程中一般采用益水宝、高能氧、亚硝酸盐降解灵等。同时添加对虾病毒净、中鱼尼考等抗菌药物控制虾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