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
30341000000032

第32章 三类动物疫病(9)

为亮热厉螨,属寄螨目厉螨科热厉螨属。

亮热厉螨发育周期分卵、幼螨、若螨和成螨4个阶段。由卵到成螨需5天时间。

卵近圆形或椭圆形,乳白色。幼螨在卵内形成,呈白色、椭圆形,具3对足。若螨乳白色,椭圆形体表具细小刚毛,4对足;后期若螨体呈卵圆形。成螨雌性卵圆形,体长约1.02毫米,体宽约0.53毫米,前端较尖后端钝圆,棕黄色;雄螨略小于雌螨,体长约0.95毫米,体宽约0.56毫米,浅棕色。

亮热厉螨多寄生在蜜蜂幼虫体外,其生长繁殖过程均在封盖的巢房内完成。新生成螨随蜂羽化出房,或从死亡幼蜂巢房盖的穿孔处爬出,再潜入其他蜂幼房内寄生繁殖。

成螨寿命在蜜蜂繁殖期为9~10天,最长的19天,但若蜂群断子,仅能存活1~3天。亮热厉螨具趋光习性。

【流行病学】

亮热厉螨在我国南方一年四季都可见到。在北方,每年6月前很少发生,7~8月寄生率成直线上升,9~10月达最高峰,11月以后随气温下降,蜂王停止产卵而减少。

本病主要通过转地放蜂、迷巢蜂、盗蜂、合并或调换子脾等途径传播。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60天(冬季除外,因随国家不同而不同)。

主要使蜂幼和蛹严重受害。可见幼螨死在巢房内,腐烂变黑。蛹不能羽化,或羽化后的幼蜂发育不良、翅膀残缺不全,在巢门前或场地上乱爬。轻者造成大量残疾蜂,削弱群势,降低蜂蜜、蜂王浆的产量;重者使所有子脾上的幼虫和蜂蛹死亡、腐烂,直至全群覆灭。

【诊断】

根据亮热厉螨趋光习性,可用眼科镊子揭开封盖巢房,在强光下仔细检查,如发现有亮热厉螨,即可确诊。

【防治】

参照瓦螨病。

(三十八)蜜蜂孢子虫病

蜜蜂孢子虫病(又名微粒子病)是由蜜蜂微孢子虫引起的一种成年蜂消化道传染病。以下痢、中肠浮肿无弹性呈灰白色为特征。

【病原】

蜜蜂微孢子虫系单细胞原生动物,为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微孢子目微孢子虫科微孢子虫属。在蜜蜂体外以孢子形态存活,孢子长4~6微米,宽2~3微米,长椭圆形。

孢子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在蜜蜂尸体内可存活5年,在干燥的蜂粪中能存活2年,在蜂蜜中可存活10~11个月,在水中可存活100多天,在巢房里可存活2年。孢子对化学药剂的抵抗力也很强,在4%甲醛溶液中能存活约l小时,在10%的漂白粉溶液里存活10~12小时,在1%的石炭酸溶液中能存活1分钟。高温的水蒸气只要1分钟就能杀死孢子,直射阳光需要15~32小时才能杀死孢子。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蜂。每只病蜂体内有数百万个微孢子虫孢子,可通过粪便排出污染蜂箱、巢脾、蜂蜜、花粉、水等。经蜜蜂口器感染,孢子虫进入蜜蜂的中肠内增殖。迷巢蜂、盗蜂或换箱、换脾、合并蜂群可造成蜂间传染。

感染动物为蜜蜂成蜂。幼虫和蛹不感染。雌性蜂比雄性蜂,尤其是蜂王易感。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早春多发,晚秋次之,夏季和秋季少发。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四川以2~3月,江浙一带以3~4月,华北、西北、东北以5~6月为发病高峰,7~8月份急剧下降,秋冬寒冷季节降到最低程度。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60天(冬季除外,因随国家不同而不同)。

以下痢,中肠膨大失去光泽、弹性,呈灰白色或乳白色为特征。病蜂萎靡、衰弱,行动迟缓,翅膀发抖,飞翔无力,常被健蜂追咬,多趴在框梁、箱底板上或蜂箱前草地上,不久死亡。

【诊断】

1.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采取壮年可疑病蜂20只左右,放入乳钵内研碎后,加灭菌水10毫升,制成悬浮液。取悬浮液1滴,放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在400~600倍显微镜下检查,如发现多量椭圆形具有蓝色折光的孢子时,即可确诊。

【防治】

蜂群越冬饲料要用不含甘露蜜的成熟蜜。要把蜂群放在向阳、高燥的地点,保持环境安静。越冬室温要保持在2℃~4℃,并注意通风良好和干燥。

病群的蜂王或病王及时处理、更换。在早春,选择室外温度不低于10℃的晴天,让病蜂群做排泄飞行。

每年春季对所有的蜂箱、巢脾、巢框以及蜂具等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三十九)白垩病

白垩病(又叫石灰质病)是由蜂球囊菌寄生引起蜜蜂幼虫死亡的一种真菌性传染病。

【病原学】

蜂球囊菌为一种真菌,只侵袭蜜蜂幼虫。蜂球囊菌是单性菌丝体,为白色棉絮状,有隔膜,雌雄菌丝仅在交配时形态才有不同,为雌雄异株性真菌,单性菌丝不形成厚膜孢子或无性分生孢子,两性菌丝交配后产生黑色子实体,孢子在暗褐绿色的孢子囊里形成,球状聚集,孢子囊的直径为47~140微米,单个孢子球形,大小为(3.0~4.0)微米×(1.4~2.0)微米,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自然界中保存15年以上仍然有感染力。

【流行病学】

病死幼虫和被污染的饲料、巢脾等是本病传染源。主要通过孢子囊孢子和子囊孢子传播。蜜蜂幼虫食入污染的饲料,孢子在肠内萌发,长出菌丝并可穿透肠壁。大量菌丝使幼虫后肠破裂而死,并在死亡虫体表形成孢子囊。

感染动物为蜜蜂幼虫,尤以雄蜂幼虫最易感。成蜂不感染。

孢子囊增殖和形成的最适温度是30℃左右,蜂巢温度从35℃下降至30℃时,幼虫最易感染。因此在蜂群大量繁殖时,由于保温不良或哺乳蜂不足,造成巢内幼虫受冷时最易发生。每年4~10月发生,4~6月为高峰期。潮湿、过度的分蜂、饲喂陈旧发霉的花粉、应用过多的抗生素以至改变蜜蜂肠道内微生物区系、蜂群较弱等,都可诱发本病。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白垩病主要使老熟幼虫或封盖幼虫死亡。幼虫死亡后,初呈苍白色,以后成灰色或黑色。幼虫尸体于枯后成为质地疏松的白垩状物,体表布满白色菌丝。

【诊断】

从病死僵化的幼虫体表面挑取少量幼虫尸体表层物进行镜检,发现有白色棉絮菌丝和充满孢子的子囊时,结合临床特征可确诊。

【防制】

把蜂群放在高燥地方,保持巢内清洁、干燥。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用陈旧发霉的老脾。在发生本病后,首先撤出病群内全部患病幼虫脾和发霉的粉蜜脾,并换清洁无病的巢脾供蜂王产卵。换下来的巢脾用二氧化硫密闭烟薰消毒4小时以上,硫磺用量按10框巢3~5克计算。

经换脾、换箱的蜂群,要及时饲喂0.5%麝香草酚糖浆,以后每隔3天喂一次,连续喂3~4次,麝香草酚要先用适量的95%酒精溶解后加入糖浆内。

八、犬猫等动物病

(四十)水貂阿留申病

水貂阿留申病又称貂浆细胞增多症,是由阿留申病毒引起貂的一种慢性进行性传染病。以侵害网状内皮系统致使血清丙种球蛋白、浆细胞增多和终生病毒血症为特征,并伴有动脉炎、肾小球肾炎、肝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

【病原】

貂阿留申病毒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本病毒对乙醚、氯仿、0.4%甲醛和清洁剂有抵抗力,但对1%甲醛和1%~1.5%氢氧化钠敏感。病毒对热的抵抗力也很强,加热80℃10分钟或99.5℃3分钟才被灭活。在pH2.8~10范围内仍保持活力。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貂和带毒貂。通过唾液、粪、尿等分泌物和排泄物排毒,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和环境,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病母貂可经胎盘感染仔貂。蚊子可传播此病。

各种水貂均可感染,但以阿留申基因型貂最易感。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生于秋冬季节。气候寒冷、潮湿常促使病情加剧。

【临床症状】

自然情况下,本病潜伏期平均为2~3个月,长的达7~9个月甚至1年以上。人工接种感染为21~30天。

以口渴、贫血、衰竭、血液检查浆细胞增多和血清丙种球蛋白增高4~5倍为特征。病貂口渴,食欲下降,进行性消瘦。可视黏膜苍白,口腔黏膜及齿龈出血或溃疡。粪便呈煤焦油样。神经系统受到侵害时,则出现抽搐、痉挛、共济失调、后肢麻痹症状。病的后期出现拒食、狂饮,常以尿毒症死亡。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表现在肾脏、脾脏、淋巴结、骨髓和肝脏,尤其以肾脏病变最显著。病初肾肿大2~3倍,呈灰色或淡黄色,表面有黄白色小病灶或点状出血;后期肾萎缩,呈灰白色。肝初期肿大,呈暗褐色,后期不肿大,色呈黄褐或土黄色。急性经过脾肿大,呈暗红色,慢性经过时脾脏萎缩,呈髓样肿胀。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可用碘凝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检查。目前多采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检查,即在貂感染阿留申病后第9天,产生沉淀性抗体,能持续190天。本法的阳性检出率达100%,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防治】

引进种貂要严格检疫。对污染貂群,以对流免疫电泳方法,通常每年11月选留种时和2月配种前进行2次检疫。淘汰阳性貂,选留阴性貂做种用。如此连续检疫处理3年,就有可能培育成无阿留申病貂的健康群。

(四十一)水貂病毒性肠炎

水貂病毒性肠炎是由水貂细小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胃肠黏膜发炎、腹泻,粪便中含有多量黏液和灰白色脱落的肠黏膜,有时还排出灰白色圆柱状肠黏膜套管。

【病原】

病原为细小病毒属的一员,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相类似。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除感染猫外,也能感染水貂发病。因此认为水貂细小病毒系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一个变种。本病毒的其他生物学特性均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相同。

【流行病学】

传染源是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尤其是带毒母貂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后康复动物的排毒期在1年以上。病毒经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的粪便、尿、精液、唾液等途径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及用具,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猫科、犬科以及貂科等动物均有易感性,水貂最为易感,尤其幼龄水貂更易感。本病常呈地方流行性和周期性流行,传播迅速,全年均能发生。但以夏季发生较多。发病率达60%,病死率达15%以上,其中幼龄仔貂的病死率更高。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4~8天。可分以下几种病程。

最急性型:突然发病,见不到典型症状,经12~24小时很快死亡。

急性型: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但渴欲增加,喜卧于室内,体温升高达40.5℃以上。有时出现呕吐,常有严重下痢,在稀便内经常混有粉红色或淡黄色的纤维蛋白。重症病例还能出现因肠黏膜脱落而形成圆柱状灰白色套管。患病动物高度脱水,消瘦。经7~14天左右,终因衰竭而死亡。

亚急性型:与急性型相似。腹泻后期,往往出现褐色、绿色稀便或红色血便,甚至煤焦油样便。患病动物高度脱水、消瘦。病程常拖至14~18天而死亡。

少数病例能耐过,逐渐恢复食欲而康复,但能长期排毒而散播病源。

【病理变化】

主要病理变化在胃肠系统和肠系膜淋巴结。胃内空虚,含有少量黏液,幽门部黏膜常充血,有时出现溃疡和糜烂。肠内容物常混有血液,重症病例肠内呈现黏稠的黑红色煤焦油样内容物,有部分肠管由于肠黏膜脱落而使肠壁变薄。多数病例在空肠和回肠部分有出血变化。肠系膜淋巴结高度肿大,充血和出血。肝脏轻度肿大呈紫红色,胆囊充盈。脾脏肿大呈暗红色,在被膜上有时出现小出血点。

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肿胀,并有空泡变性。发病初期的病例,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可发现核内包涵体。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本动物接种试验、琼扩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等。

【防治】

主要采取科学饲养管理,严格检疫、隔离患病动物,加强防疫消毒,按时预防接种等综合性防疫措施。

(四十二)犬瘟热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犬科、浣熊科和鼬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双相热型发热,结膜炎,上呼吸道、肺、胃肠道卡他性炎症,皮炎,神经炎和足垫硬化为特征。

【病原】

犬瘟热病毒为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成员。病毒对干燥和寒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有机溶剂敏感,最适pH为7.0~8.0。30%氢氧化钠、3%福尔马林、5%石炭酸溶液均可杀死病毒。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病毒存在于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的鼻汁、泪液、血液、脑脊髓液、淋巴结、肝、脾、脊髓、心包液、胸水和腹水中,并通过眼鼻分泌物、唾液、尿和粪便向外排毒。

本病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母犬也可通过血液传给胎儿,造成流产和死胎。

犬科(犬、狐狸、豺、狼等)、鼬科(貂、雪貂、黄鼬、白鼬、貉等)和浣熊科(海豹、熊猫、浣熊、白鼻熊等)动物均易感。不分年龄、性别,但幼小动物比成年动物更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季和早春季节多发。未实行免疫的地区或国家常常2~3年流行一次。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犬为3~4天,有的达17~2l天或更长;貂为9~30天,长的可达3个月。

病畜体温升高,呈典型双相热型。眼、鼻排脓性分泌物,咳嗽,呕吐,呼吸困难。腹泻,排出物呈恶臭。典型的病例还可见到水泡性和化脓性皮炎,皮屑大量脱落,鼻、唇、眼、肛门皮肤增厚,腹下皮肤常见有溃疡灶,足垫肿胀、变硬,母犬外阴肿胀。最终出现抽搐、痉挛、全身麻痹等神经症状,多以死亡告终。耐过者常有舞蹈病或麻痹症等后遗症。

【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肺部和消化道不同程度的卡他性炎症,严重的呈充血性肺水肿和坏死性支气管炎。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毒分离鉴定:可用犬肾细胞、犬肺巨噬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等分离病毒,或剖检时直接培养犬肺巨噬细胞,容易分离到病毒;用免疫荧光试验从血液白细胞、结膜、瞬膜以及肝、脾涂片中检查出病毒抗原。

血清学诊断:可用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

3.鉴别诊断。

应与狂犬病、副伤寒、犬传染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巴氏杆菌病、土拉杆菌病等相区别。

【防治】

用犬瘟热疫苗预防接种。病犬由专人管理,严格隔离治疗。污染场所彻底消毒。病死犬应深埋或焚烧处理。

(四十三)犬细小病毒病

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烈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为特征。但主要还是以出血性肠炎多见,其特征为呕吐、腹泻、便血、脱水。

【病原】

犬细小病毒(CanineParvovirus,C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CPV对多种理化因素和常用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4℃~10℃存活6个月,37℃存活2周。在室温下保存3个月感染性仅轻度下降,在粪便中可存活数月至数年。该病毒对乙醚、氯仿、醇类有抵抗力,对紫外线、福尔马林、次氯酸钠、氧化剂敏感。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