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变部位有大小不等、灰黄色或灰白色结核结节,常见于肝、脾、肠和骨髓等。肠壁、腹膜、卵巢、胸腺等处也可见到结核结节。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尚无指定诊断方法,替代诊断方法为结核菌素试验、病原鉴定。
病原检查:直接抹片镜检(萋一尼氏法)。
血清学检查:结核菌素试验(此法广泛应用于家禽检测)、全血染色抗原试验(用l%孔雀绿染色的抗原做全血平板凝集试验)。
【防制】
1.预防。禽结核杆菌对外界环境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其在土壤中可生存并保持毒力达数年之久,一个感染结核病的鸡群即使是被全部淘汰,其场舍也可能成为一个长期的传染源。因此,消灭本病的最根本措施是建立无结核病鸡群。基本方法是:(1)淘汰感染鸡群,废弃老场舍、老设备,在无结核病的地区建立新鸡舍;(2)引进无结核病的鸡群。对养禽场新引进的禽类,要重复检疫2~3次,并隔离饲养60天;(3)检测小母鸡,净化新鸡群。对全部鸡群定期进行结核检疫(可用结核菌素试验及全血凝集试验等方法),以清除传染源。(4)禁止使用有结核菌污染的饲料。淘汰其他患结核病的动物,消灭传染源。(5)采取严格的管理和消毒措施,限制鸡群运动范围,防止外来感染源的侵入。
2.治疗。本病一旦发生,通常无治疗价值。但对价值高的珍禽类,可在严格隔离状态下进行药物治疗。可选择异烟肼、乙二胺二丁醇、链霉素等进行联合治疗,可使病禽临床症状减轻。
七、蚕、蜂病
(三十三)蚕型多角体病
本病分质型多角体病和核型多角体病两种。
质型多角体病
质型多角体病(又称中肠型脓病,俗称干白肚)是由质多角体病毒寄生于蚕中肠圆筒形细胞,并在细胞质内形成多角体的一种传染病。
【病原】
质型多角体病毒为呼肠孤病毒科质型多角体病毒属成员。病毒的稳定性与病毒存在环境条件等有关,游离态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而多角体抵抗力较强。质型多角体在干燥状态下保持1年后还有相当的活力,但遇高温易失活性。在普通的蚕室中致病力至少可保持3~4年。在25℃,用2%的甲醛、石灰水饱和溶液浸渍20分钟;20℃,用0.3%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浸3分钟;25℃,用1%的石灰水浸5分钟;在100℃的湿热中经过3分钟或日光曝晒10小时,都能使之失去活力。
【流行病学】
病蚕是主要传染源。野外患本病的昆虫也可成为传染源。主要经口感染。也可能经伤口感染。病毒存在于病蚕体内,随粪和吐出的消化液排出体外,污染蚕室、蚕具、贮桑室及桑叶,健蚕食入被污染的桑叶或接触污染的蚕具及环境即可感染。
桑蚕、樗蚕、蓖麻蚕均可感染,尤以桑蚕最易感。桑蟥、美国白蛾、赤腹舞蛾等野外昆虫也可感染。
蚕的发病率与品种、蚕龄、季节有关。杂交一代比其亲本抵抗力强,杂交品种中夏秋蚕比春蚕抵抗力强;盛食期蚕比起蚕、脬眠期蚕抵抗力强;春季因温度、桑叶质量等条件较好,蚕抵抗力强,发病率相对较低;夏秋季因气温高、桑叶失水萎凋、蚕室高温、蚕座潮湿蒸热等可致使发病率升高。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较长,一般为1~2龄期。
以空头、起缩和腹泻为特征。
传染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病势的进展,蚕食欲减退,群体发育不齐,蚕体大小悬殊。体色失去光泽,呈白陶土色,胸部半透明呈“空头状”,行动迟缓。病情加剧后,常呆伏于蚕座四周,排出白色的粒粪,死时吐出胃液。起蚕得病,皮肤多皱,体色灰黄,食桑逐渐停止,起缩下痢。
蚕群体发育不齐,病蚕常排乳白色黏粪。当挤压蚕胸部或尾部时,流出的肠液呈米汤状,黏粪带乳白色。轻度病蚕,在第8环节背面撕开体壁,中肠后部有乳白横皱纹。后期,则解剖后中肠部位呈乳白色脓肿现象。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显微镜检查(取中肠后部组织一小块,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见到大量折光性强、大小不等的多角体可确诊)。
血清学检查:双向扩散法和对流免疫电泳法(灵敏度高,可用于早期诊断)。
【防治】
消灭病原,养蚕前要用1%的有效氯漂白粉液或0.5%的新鲜石灰浆,将蚕室、蚕具等彻底消毒。
防止病原体扩散传染,蚕期饲育过程要严格捉青、分批、防止混批饲育。及时淘汰弱小蚕。发现病蚕要马上使用蚕座消毒剂及时处理蚕沙,防止病毒蔓延。
加强饲育管理,饲育过程应按养蚕技术要点进行,促使蚕体发育齐全,严格控制壮蚕期的温湿度。
核型多角体病
核型多角体病(又称血液型脓病或体腔型脓病,欧洲称黄疸病或脂肪病)是核型多角体病毒寄生和繁殖于寄主血细胞和体腔内各组织细胞核内而引起蚕的一种传染病。
【病原】
核型多角体病毒为杆状毒科多角体病毒属成员。本病毒在细胞核内形成一种特异的核型多角体(一种结晶蛋白质),其中包含着许多病毒粒子。病毒粒子由多角体蛋白质保护,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但被碱性溶液溶解而释放出来的病毒和游离在多角体之外的游离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是很弱的。
游离态的病毒在37.5℃中,经过1天左右就失去致病力。在1%的甲醛溶液里3分钟、0.3%的漂白粉溶液中1分钟失去致病力。但核型多角体内的病毒,在常温下保存2~3年仍有致病能力。在夏季日光下曝晒2天以上,用2%的甲醛溶液消毒15分钟,0.3%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或1%的石灰浆消毒3分钟,都能杀死多角体内的病毒。
【流行病学】
病蚕是主要传染源。患本病的野外昆虫也是传染源。本病主要经口感染。也可经体表伤口接触感染。病蚕流出的脓性体液及病昆虫的排泄物污染蚕室、蚕具及桑叶,被健蚕食入或接触即可感染发病。
家蚕、野蚕、樗蚕、蓖麻蚕、桑蟥等均易感。各龄期蚕均易感染,蚕龄越小易感性越强,同一龄期以起蚕最易感。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以狂躁爬行,体色乳白,躯体肿胀易破、流出血液呈乳白色脓汁状,泄脓后蚕体萎缩、死亡为特征。雉蚕一般3~4天,壮蚕4~6天发病死亡。
根据发育阶段不同,其症状表现有以下几种类型:
不眠蚕型:发生于各龄催眠期。表现体壁绷紧发亮、呈乳白色,不吃且狂躁爬行,不能入眠。
起缩蚕型:多见于各龄起蚕。表现体壁松弛皱缩、呈乳白色,体型缩小,不吃且狂躁爬行,最后皮破流脓死亡。
高节蚕型:发生于4、5龄盛食期。病蚕体皮宽松,环节之间的节间膜肿胀、隆起呈竹节状。隆起部和腹足、有时在气门附近体壁呈明显乳白色,最后皮破流脓而死。
脓蚕型:主要发生于5龄后期至上簇前。表现环节中央隆起呈算珠状,体色乳白,皮肤破裂流脓而死或结薄皮茧死亡。
黑斑型:多发3~5龄蚕。病蚕左右腹脚呈对称性焦黑色,成焦足蚕。有的在气门周围出现黑褐色环状病斑。
蚕蛹型:见于5龄后期,有的感染蚕发病迟缓,虽能营茧化蛹,但蛹体呈暗黄色,极易破裂,一经震动即可流出脓液而死。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取病蚕体液或组织块制成涂片,于低倍镜下检查,如发现折光性较强,大小整齐的六角体或四角体即可确诊。
【防治】
蚕室、蚕具彻底消灭病原。其方法有两种:①漂白粉消毒,对蚕室、蚕具进行漂白粉液喷雾消毒。消毒时间在养蚕前3~4天。喷药后保持湿润半小时以上。②福尔马林消毒,蚕室用喷雾法,蚕具用喷雾或浸渍法消毒。一般于养蚕前7天左右消毒,消毒后封闭蚕室,温度保持23℃以上。经一昼夜后打开门窗,待药味散发后再养蚕。
严格蚕期卫生制度,及时消灭室内外的污染源。严格分批捉青,淘汰弱小蚕,蚕座经常撒药。选拔培育抗病的蚕品种。
(三十四)蚕白僵病
白僵病是由白僵菌侵入蚕体引起,以病死蚕尸体干涸硬化并被白色分生孢子覆盖为特征。
【病原】
蚕僵病种类很多,分别由不同科、不同属真菌寄生蚕体引起死亡,死亡后因蚕尸体硬化不易腐败而称为僵病或硬化病。通常以僵化尸体上大量分生孢子的颜色来命名,如白僵病、绿僵病、黄僵病、赤僵病、灰僵病、草僵病等。其中以白僵病最常见。
白僵菌,为丛梗孢科白僵菌属成员。其生长周期分为以下四个主要阶段:分生孢子、营养菌丝、芽生孢子和气生菌丝。
【流行病学】
覆盖于白僵蚕尸体上白色的分生孢子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或经伤口感染。分生孢子随风飞散,当落入蚕座并附于蚕体壁后,在适宜的温湿度下经6~8小时发芽,并穿透体壁进人体内寄生。
蚕和野生昆虫均易感染。蛹和蛾也可感染。本病在各养蚕季节均可发生,但以温暖潮湿季节和地区多发。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蚕体表散在暗褐色或油渍状病斑。死前呕吐和排软便,死后尸体逐渐硬化,有的从尾部开始呈现桃红色或全身酱红色。死后l~2天,自硬化尸体的气门、口器及节间膜等处先长出气生菌丝,继而布满全身。最后在菌丝上生出无数分生孢子,状似白粉。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可取蚕血液在显微镜下检查(如有圆筒形成卵圆形的短菌丝及营养菌丝即确诊)。
【防治】
在生产过程中,严格进行蚕室、蚕具、蚕卵及环境的消毒工作。发生白僵病后,要隔离病蚕,严格处理白僵病的尸体及蚕鞘、蚕粪等。
驱除桑园虫害,防止患病的害虫及其尸体、排泄物等附在桑叶上混入蚕室。饲养中控制好蚕室的温湿度,特别是湿度,要控制在75%以下,以抑制白僵菌分生孢子发芽。
加强蚕体、蚕座消毒。目前使用的防僵药剂有漂白粉、灭菌丹、防僵粉等。这些防僵药剂可以抑制杀灭附在蚕体皮肤上的白僵菌孢子。
做好蛹期防僵工作。可适当推迟削茧鉴蛹的时期,一般在复眼着色后进行,在老熟上蔟前,进行蚕体和蚕蔟消毒。在削茧鉴别蛹时进行蛹体消毒。另外,在裸蛹保护过程中,可用硫磺熏烟消毒。
(三十五)蜂螨病
蜂螨病是由瓦螨、亮热厉螨和伍德氏跗腺螨引起蜜蜂的几种寄生虫病的统称。是养蜂生产中危害广、传播快的一种常见传染病。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病原为蜂螨,是蜜蜂体外的寄生虫。
【流行病学】
蜂群间的盗蜂和迷巢蜂是蜂螨传播的重要途径。
【症状】
受蜂螨为害的蜂群,成蜂采集力下降,寿命缩短。常见死蜂死蛹遍地,足、翅残缺的幼蜂到处乱爬,蜂群群势急剧下降,甚至造成全群、全场群蜂覆灭。
【诊断】
根据病原、流行病学及症状进行诊断。
【防治】
在巢内没有封盖时是治螨的最佳时期,如能在蜂群断子后、越冬前治疗2~3次,冬末春初蜂群开始繁殖前再治2~3次,就能有效地控制蜂螨为害。如果蜂螨较多,到7~8月再进行一次断子治螨,可培育健康适龄的越冬蜂群。
常用药剂有杀螨1号、2号、3号、速杀螨、鱼藤精、敌螨熏烟剂、灭螨灵、萘粉等。
(三十六)瓦螨病
瓦螨病(又名大蜂螨病)是由雅氏瓦螨引起蜜蜂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它主要危害成年蜂,也危害蜜蜂幼虫。每年秋季是其发展的高峰期。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雅氏瓦螨又称大蜂螨,属寄螨目瓦螨科,是蜜蜂的体外寄生螨之一。
瓦螨发育周期须经过卵、幼螨、前期若螨、后期若螨、成螨5个不同虫态。雌螨发育期为6~9天,即雌螨卵经24小时孵化为6足幼螨,经48小时左右变为8足的前期若螨,之后蜕皮成为后期若螨,再经3天发育成成螨。雄螨发育期为6~7天。
卵为卵圆形,呈乳白色。幼螨在卵内形成,足3对。若螨呈卵圆形或椭圆形,4对足全部长齐,体表出现刚毛;前期若螨呈乳白色,后期若螨体背有褐色斑纹。成螨期雌螨为棕褐色,呈横椭圆形,体长约1.17毫米,体宽约1.77毫米;雄螨略小,呈卵圆形,体长约0.85毫米,体宽约0.72毫米,不能营寄生生活。
瓦螨分蜂体自由寄生、潜入封盖子房繁殖两个生活阶段。在自由寄生期,常寄生于工蜂和雄蜂的胸部和腹部,吸食蜜蜂体液,一般寄生4~13天,在封盖前潜入蜂幼房,在封盖2天后产卵。
在繁殖期,雌螨在封盖的子房内与雄螨交配、产卵。雄螨在交配后不久死去,雌螨则随羽化的蜜蜂出房,并寄生在新蜂体上。雌螨在夏季可生存2~3个月,冬季可生存5个月以上,一生有3~7个产卵周期,每个产卵周期可产1~7卵。
瓦螨生命力很强,在脱离蜂巢的常温环境中可活7天。成螨可在蜂体上越冬。瓦螨喜寄生于雄蜂幼虫,在雄蜂幼虫房的寄生率比工蜂幼虫房高5倍以上。
【流行病学】
瓦螨通过蜜蜂相互接触在蜂群中传播,迷巢蜂、盗蜂或换箱、换脾、合并蜂群可造成蜂间传播。
瓦螨自春季蜂王开始产卵起,就开始繁殖,4~5月螨的寄生率较高(15%~20%);夏季蜂群进入增殖盛期,蜂螨寄生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10%左右);秋季蜂群势下降,但蜂螨继续繁殖,并集中在少量子脾和蜂体上,因而寄生率急上升,9~10月达最高峰(50%左右)。直到蜂王停止产卵、群内无子脾时,蜂螨才停止繁殖。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9个月(冬季除外,因随国家不同而不同)。
受侵蜂群,最明显特征是在蜂箱巢门附近和子脾上,可见到衰弱、没有健全翅膀的畸形蜜蜂。
若螨、成螨均以蜜蜂、蜜蜂幼虫和蛹的体液为食,致使蜂幼、蜂蛹死亡,或发育不良、翅足残缺不全;成蜂体质衰弱、采集力下降、寿命缩短。严重的死蜂、死蛹遍地,幼蜂到处乱爬,群势迅速削弱,甚至全群覆灭。
【诊断】
1.肉眼直接检查。
打开蜂箱,提出蜂脾,用拇指和食指捉住蜜蜂,仔细观察胸腹部有无成螨寄生;挑开蜂盖的雄蜂房、工蜂房若干,用镊子拉出幼虫或蛹,观察有无螨的存在。
2.药物检查。
在箱底放一张硬纸,用常用治螨药熏治,第二天早晨抽去硬纸,检查落螨情况。也可捉50~100只蜜蜂,放入500毫升玻璃瓶内,用棉花蘸取0.5毫升乙醚迅速放在瓶内,密封熏5分钟,然后把蜜蜂轻轻倒在白纸上,蜜蜂苏醒后飞回巢,再检查瓶内和白纸上有无螨。
【防治】
根据蜂螨繁殖于封盖房,寄生于蜂体的特点,利用各种断子时期,进行治疗。一般是抓住越冬阶段内没有子脾,蜂螨寄生在成蜂体的有利时机治蜂螨。主要是在气温稍高的越冬初期、越冬末期和复壮阶段初期进行。越冬初期可治4~5次,越冬末期和复壮阶段初期再治1~3次,经两期治蜂螨,一般到第2年的8月份以前,本病就不会太严重。
治疗蜂螨的药物较多,常交替使用,以防蜂螨产生抗药性。
(三十七)亮热厉螨病
亮热厉螨病(又名小蜂螨病)是由亮热厉螨引起蜜蜂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亮热厉螨是典型的巢房内寄生虫,主要危害蜂幼和蜂蛹。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