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感染牛,奶牛、黄牛和水牛易感。绵羊也偶尔感染。因潜伏期长,故多发生于3岁以上成年牛,4~8岁牛发病率最高,5%~10%表现为急性病程,无前驱症状即死亡。2岁以下牛发病率低。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4~5年。
感染牛在非显性期只有血相变化,即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多及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在显性期,病牛体表或全部淋巴结、脏器、组织形成肿瘤。体表淋巴结肿大而且坚硬,依部位不同可使病牛头偏向一侧(如腮、肩前淋巴结肿大),眼球突出(如眶后淋巴肿大挤压眼球),如压迫咽喉头可导致呼吸和吞咽困难,压迫神经造成共济失调,麻痹等。
【病理变化】
主要为全身的广泛性淋巴肿瘤。各脏器、组织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性或弥散性肉芽肿病灶,真胃、心脏和子宫最常发生病变。组织学检查可见肿瘤细胞浸润和增生。
由于骨髓的坏死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血液学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增加,淋巴细胞尤其是未成熟的淋巴细胞的比率增高,淋巴细胞可增加75%以上,未成熟的淋巴细胞可增加到25%以上。血液学变化在病程早期最明显,随着病程的进展血象转归正常。
【诊断】
1.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辅以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替代诊断方法为PCR。
病原检查:病毒可用外周液血淋巴细胞培养分离,然后用电镜或牛白血病病毒抗原测定法鉴定。在外周血中可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查病毒DNA,在肿瘤中可用PCR和原位杂交检测。
血清学检查:应用最广泛的有琼脂凝胶扩散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防制】
采取检疫、淘汰等综合性措施。对有临床症状的病牛、血清学检查或血液学检查阳性牛,进行扑杀处理。
(十四)牛出血性败血病
牛出血性败血病(又称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6∶B和6∶E特异血清亚型引起牛和水牛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疾病。其特征为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本病多见于犊牛。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多杀性巴氏杆菌属于巴氏杆菌属,是一种细小的球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不形成芽孢,无鞭毛,新分离的强毒株具有荚膜。病料涂片用美蓝或姬姆萨染色,菌体两端浓染。引起牛出血性败血病的多杀性巴氏杆菌以血清型6∶B和6∶E为主。
本菌抵抗力低,在干燥空气中2~3天死亡,在血液、排泄物和分泌物中能生存6~10天,直射阳光下数分钟死亡。一般消毒液在数分钟内均可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
病畜排泄物、分泌物和带菌动物(包括健康带菌动物和病愈后带菌动物)为传染源。本病多由内源性传染而引起,然后由于病畜排出大量毒力增强了的病菌使其他健康动物受传染。外源性传染多经消化道,其次为呼吸道,偶尔可经皮肤黏膜的损伤或吸血昆虫的叮咬而传播。
本病动物感染谱很广,人类、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都可感染。家畜以牛(黄牛、牦牛、水牛、奶牛和犏牛)、猪、兔、绵羊发病较多,山羊、鹿、骆驼、马、驴、犬和水貂也可感染,但报道较少。禽类以鸡、火鸡和鸭最易感,鹅、鸽次之。
一般散发或呈地方流行,同种动物能相互传染,一般不同动物种间不易互相传染。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闷热、潮湿、多雨的时期多发。本菌存在于健康牛的上呼吸道和消化道中,饲养管理不良、气候突变、牛栏有贼风侵袭、受寒、饥饿、拥挤、圈舍通风不良、长途运输、过度疲劳、饲料突变、营养缺乏、寄生虫等可诱发本病,导致内源性传染。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2~5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90天。
临床可分败血型、水肿型和肺炎型三种。
败血型:多见于水牛。病初高热达41℃~42℃,继而出现全身症状如精神沉郁、结膜潮红、鼻镜干燥。不食、泌乳和反刍停止。腹痛腹泻,粪便恶臭并混有黏液、脱落的黏膜甚至血液。一般在12~24小时内死亡。
肺炎型:表现为急性纤维素性胸膜炎、肺炎症状。病畜呼吸高度困难,痛性干咳,流泡沫样鼻液。胸部叩诊有实音区并有痛感,听诊有湿哕音、有时有摩擦音。初期便秘后期下痢,粪便带血或黏膜,有恶臭。
水肿型:以牦牛常见。病牛胸前及头颈部水肿,严重者可波及下腹部。肿胀部初热、痛而坚硬,后变冷而疼痛减轻。舌、咽高度肿胀,眼流泪、红肿,流涎,呼吸困难,黏膜发绀,常因窒息或下痢虚脱致死。
【病理变化】
败血型:呈现败血症变化,黏膜小点出血,淋巴结充血肿胀,其他脏器也有出血点。
肺炎型:表现为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炎,肺脏有不同程度的肝变区,切面呈大理石样变。
水肿型:肿胀部皮下结缔组织呈胶样浸润,切开流出黄色透明液体。淋巴结肿大。此外,其他组织器官也有不同程度的败血症变化。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尚无指定诊断方法,替代诊断方法为病原鉴定。
病原检查:病原分离鉴定(病料接种血琼脂平板培养,或接种小白鼠,死后取血液再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根据分离病原的形态、培养特殊及生化特性进行鉴定)。可用以下一种或多种血清学方法进行特异血清型的鉴定:快速玻片凝集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用于荚膜分型)、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用于荚膜或菌体抗原分型)、对流免疫电泳试验(能快速鉴定荚膜B和E型)、凝集试验(用于菌体抗原分型)。
血清学检查:检测特异性抗体血清型的血清学方法,一般不用于诊断目的。
病料采集:采取心血、脾脏、肝脏、胸水、腹水和局部水肿液等病料。
3.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牛炭疽、气肿疽鉴别。
【防制】
本病的发生和各种应激因素有关,因此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对那些可以诱发本病的应激因素,应尽力避免并设法给予改善。
在发病的地区,应重视对病畜的及时隔离,治疗和环境的消毒,对健康牛群应采取保护措施。
在经常发生本病的疫区,可以定期接种牛出血性败血病菌苗。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药物均有一定疗效。
(十五)牛梨形虫病(牛焦虫病)
牛梨形虫病包括牛巴贝斯虫病和泰勒虫病两种。
牛巴贝斯虫病
牛巴贝斯虫病(又称牛巴贝西虫病,旧称牛焦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属的原虫寄生于牛的血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主要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巴贝斯虫为原虫,属巴贝斯科巴贝斯属。在我国,引起牛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体有3种,即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卵形巴贝斯虫。
双芽巴贝斯虫寄生于黄牛、水牛的红细胞内,是一种大型虫体,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呈环形、椭圆形、变形虫样和梨子形等。典型的形状是双梨子形,尖端以锐角相连,每个虫体有一团染色质块,虫体多位于红细胞的中央,每个红细胞内虫体数目为1~2个。红细胞染虫率为2%~15%。
牛巴贝斯虫寄生黄牛、水牛的红细胞内,偶见于人。是一种小型虫体,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双梨子形虫体以尖端联成钝角,位于红细胞边缘或偏中央。每个虫体内有一团染色质块。每个红细胞内可有1~3个虫体。
卵形巴贝斯虫寄生于黄牛的红细胞内,淋巴细胞也有寄生。为一种大型虫体,虫体呈圆形、卵圆形及梨籽形,每个虫体含1~2团染色质,核外逸现象较常见,中央往往形成空泡。
巴贝斯虫在中间宿主牛的红细胞内行无性生殖,以出芽方式形成2个或4个虫体。当带虫红细胞破裂时,虫体释出,然后又侵入新的红细胞内重复以上过程。
蜱为巴贝斯虫的终末宿主。当蜱食入带虫血后,虫体进入蜱肠管内进行有性生殖。虫体可移行到雌蜱卵巢进一步复分裂,同时侵入蜱卵传给下一代,在幼蜱组织中继续繁殖,当幼蜱吸血时虫体迅速进人唾液腺在几天内形成感染性子孢子而感染牛。双芽巴贝斯虫、牛巴斯虫和卵形巴贝斯虫均为经卵传递。
【流行病学】
牛巴贝斯虫的传播者有硬蜱、扇头蜱等。我国已证实微小牛蜱可传播牛巴贝斯虫,以经卵传递方式,由次代幼虫传播,次代若虫和成虫阶段无传播能力。牛巴贝斯虫也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巴贝斯虫病因各地气候不同,一年之内可以暴发2~3次,由春季到秋季以散发形式出现,在南方发生于6~9月。一般情况下,2岁以内的犊牛发病率高,但症状轻微,病死率低;成年牛发病率低,但症状较重,病死率高,特别对老年瘦弱以及劳役过重牛,病情更为严重。当地牛易感性低,良种牛和外地牛易感性较高,症状也重。本病也可经胎盘感染。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1~2周。
起初病牛发热40℃~42℃,呈稽留热型。脉搏及呼吸加快,精神沉郁,喜卧地。食欲减退或消失,反刍迟缓或停止,便秘或腹泻,有的病牛排黑褐色、恶臭带黏液的粪便。患牛迅速消瘦,贫血,黏膜苍白黄染。血红蛋白尿,尿的颜色由淡红变为棕红乃至黑色。血液稀薄,红细胞数显著下降,血红蛋白量减少到25%,红细胞大小不均,着色淡,有时可见幼稚型红细胞。重症时可在2~6天内死亡。慢性病例,体温波动于40℃上下持续数周,渐进性贫血消瘦,需经数周或数月才能康复。幼年病牛,病程仅数日表现为中度发热,心跳略快,食欲减少,略见虚弱,黏膜苍白或微黄,热退后迅速康复。
【病理变化】
尸体消瘦,尸僵明显;可视黏膜贫血、黄疸;血液稀薄,凝固不全。皮下组织充血、黄染、水肿。脾脏肿大2~3倍,软化,脾髓呈暗红色,在剖面上可见小梁突出呈颗粒状。肝脏肿大,黄棕色。胆囊扩张,胆汁浓稠,色暗。
【诊断】
1.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可采取血液涂片,姬姆萨氏染色,检查红细胞中的虫体。有时需反复多次或改用集虫法进行检查,才能发现虫体。
此外,补体结合试验、荧光抗体试验等也可应用。
【防治】
牛体灭蜱:在春季和夏季蜱活动频繁季节,每周对牛体喷洒或药浴灭蜱一次。
避蜱放牧:牛群应避免到蜱大量孳生和繁殖的牧场去放牧,以免受到蜱叮咬,必要时改为舍饲。
药物预防:对疫区放牧的牛群,在发病季节到来前,每隔15天用三氮咪注射一次,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毫克。也可以用咪唑苯脲预防效果更佳。
治疗:可用锥黄素、三氮脒、硫酸喹啉脲、咪唑苯脲等药物。
泰勒虫病
泰勒虫病其病原主要是环形泰勒虫,分布较广,主要寄生于牛的网状内皮细胞和红细胞内。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病原】
牛环形泰勒虫,虫体小于红细胞半径,形态多样。用姬姆萨液染色后,细胞质染成淡蓝色,细胞核常居于虫体一端染成红色。
【流行病学】
泰勒虫病在流行的牧区,以1~3岁的牛发病为多,尤以1~2岁牛最多。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季节与蜱的活动季节有关。
【症状】
病初体温升高,呈稽留热型,保持在39.5℃~41.8℃。病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此时血液中很少发现虫体。以后当虫体大量侵入红细胞时,病情加剧。体温升高到40℃~42℃。食欲废决,反刍停止,弓腰缩腹。初便秘,后腹泻,或两者交替,粪中带黏液或血丝。
【诊断】
1.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可采取血液涂片检查虫体,或从淋巴结、肝脾穿刺物涂片中检查石榴体,进行确诊。
【防治】
参考巴贝斯虫病。
1.灭蜱。
2.预防可用裂殖体胶冻苗(兰州等地生产)。贝尼尔也可作为预防药,2毫克/千克,肌注,有蜱季节隔15天1次。
3.加强饲养管理和护理。
4.病畜治疗:可用三氮脒、磷酸伯氨喹啉等药物。
(十六)牛锥虫病
牛锥虫病(又称苏拉病)是由伊氏锥虫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参见马病中伊氏锥虫病一节。
(十七)日本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家畜以牛、羊感染为主,其次猪、犬、马、骡、驴、猫等也能感染。
【病原】
病原为日本血吸虫,其成虫寄生在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中。成虫雌雄异体,雌虫细长,呈黑褐色,长15~26毫米,宽0.3毫米。雄虫呈乳白色,较粗短,长10~26毫米,宽0.5~0.55毫米。虫卵呈短椭圆形,淡黄色,壳薄无盖,在其侧方有一小刺,卵内含毛蚴。
雌虫在血管内产卵,卵一部分随血流到达肝脏,被结缔组织包围;另一部分逆血流到达肠黏膜下,损伤肠壁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卵孵出毛蚴,进人钉螺体内发育成许多尾蚴,而后离开钉螺,含尾蚴的疫水与人畜皮肤、口腔等接触而感染,随血进入门静脉中寄生,发育为成虫。
【流行病学】
带虫的哺乳动物和人都是本病的传染源。易感动物除牛、羊、猪、犬、马以外,还有家兔、沟鼠、大鼠、小鼠等。
中间宿主钉螺属湖北钉螺,只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无钉螺的地方,均不流行本病。由于钉螺活动和尾蚴逸出都受温度影响,因此本病感染又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5~10月为感染期,冬季通常不发生自然感染。
动物的感染与年龄、性别无关,只要接触含尾蚴的水,同样都能感染,但黄牛、犬等动物感染尾蚴后,虫体发育率高,粪便中排卵时间长,而在水牛和马中虫体发育率低,粪便中排卵时间短,虫体在水牛体内存活寿命较短,一般2~3年,但在黄牛体内寿命可达10多年,孕母畜可通过胎盘或感染胎儿。
【临床症状】
牛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可呈现急性和慢性型。
急性型:体温升到40℃以上,呈不规则的间歇热。食欲减退,精神迟钝。急性感染20天后发生腹泻,转下痢,粪便夹杂有血液和粘稠团块。贫血、消瘦、无力,严重可引起死亡。
慢性型:吃草不正常,时好时差,精神较差,有的病牛腹泻,粪便带血,日渐消瘦,贫血,母牛不孕或流产,犊牛生长发育缓慢。
还有些牛症状不明显,而成为带虫牛。绵羊、山羊、猪和马症状较轻,多为慢性或带虫畜。
【病理变化】
病畜尸体消瘦,贫血,皮下脂肪萎缩,肝脾肿大,被膜增厚呈灰白色,肝脏有沙粒状灰白颗粒(虫卵肉芽肿)。肠壁肥厚,浆膜面粗糙,并有淡黄色黄豆样结节,以直肠最为严重,黏膜形成瘢痕组织和乳头样结节,其内往往有虫卵。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门静脉血管肥厚,在其内可能找到虫卵。
【诊断】
1.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最适用的是粪便虫卵毛蚴孵化法。此外,也可以用血清学诊断。
粪便虫卵毛蚴孵化法:取新鲜粪便100克左右,反复洗涤沉淀或尼龙筛兜内清洗后,将粪渣放在22℃~26℃的条件下孵化数小时,用放大镜观察水中有无游动的毛蚴。
粪便虫卵检查法:用反复水洗沉淀法,镜检粪渣中的虫卵或刮取直肠黏膜溃疡部位,压片镜检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