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军事探谜
30117400000058

第58章 反坦克导弹是如何发展的

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后面接有长尾巴导线,通过它来控制导弹的飞行。

第二代反坦克导弹采用红外线进行半自动控制。导弹发射后,射手只要把瞄准镜内的十字线对准目标,导弹就会按照设在地面上的仪器发出的命令飞向目标,从而减轻了射手操作的疲劳,也提高了击中目标的准确性。

第三代反坦克导弹更先进一些,采用激光进行控制导弹,这就相当于给导弹装上了眼睛,使它能自动追击目标,因而用来通电话用的长尾巴退化掉了,成了没有尾巴的反坦克导弹。

用激光控制的反坦克导弹,一般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射手操纵一个激光波束发射器,用它发射的激光波束套住飞行的导弹,并且使激光波束始终对着坦克,这样导弹就会沿着波束飞向坦克。另一种是,射手用激光照射器照射坦克,导弹就可沿着从坦克反射回来的激光波束飞向坦克。

另外,还有一种电视制导反坦克导弹,一般是装载在直升飞机上发射的。这种导弹的前端装有电视摄像管,能把导弹与目标的偏差反应到装在飞机驾驶员面前的荧光屏上,射手可根据在电视里观察到的情况,发出“命令”,使导弹飞向坦克。

去掉尾巴的反坦克导弹虽然先进,但它的造价较高,所以目前还多采用有长尾巴的第一、二代反坦克导弹。

第四代反坦克导弹即将问世,它就是“发射后不用管”或“发射后忘记”的自动制导的新型导弹。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就配备了第一代的反坦克导弹。

法国和联邦德国合作研制的“霍特”导弹,是第二代反坦克导弹中的典型代表。这种导弹的操纵装置,比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多一个红外测角仪和有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