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建隋
西魏大统七年(541),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出生。史书记载,杨坚出生于冯翊(治所在今陕西大荔)波若寺。传说,当时有一个尼姑从黄河以东来,对杨坚的母亲说:“你这个儿子生来怪异,不可放在俗人家里养育。”杨母就带着杨坚住在别馆里,亲自抚养。一日杨母抱着杨坚,忽然看到他头上长出角,遍体生鳞,失手把他掉在地下。尼姑大惊说:“此儿受此惊吓,致使他晚得天下。”杨坚的父亲杨忠曾是西魏、北周的开国功臣、官至柱国、大司空。基于这样的家庭背景,他从小便在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太学中读书。但成绩不好,被同窗讽刺为不学无术。杨坚也经常自嘲,谓己“不晓书语”。
杨坚在十四岁时便开始做功曹一类的佐吏。在北周宇文政权建立时,因为其父杨忠功劳卓着,杨坚被提升为骠骑大将军。周文帝宇文泰见到他后,慨叹说:“这孩子的外貌骨相,不是凡间之人。”周明帝宇文毓即位,曾派善于看相的人暗中观察杨竖,此人假装对周明帝说:“只不过会做个柱国。”事后私下对杨坚说:“你当为天下君主,必定是大肆诛杀而后定天下。”
杨忠死后,杨坚承袭隋国公爵位。周武帝宇文邕在为皇太子聘娶杨坚的长女为妃之后,对他特别礼重。齐王宇文宪对周武帝说:“看杨坚的相貌,恐怕不是人下之臣,请尽早除掉他。”周武帝听后也是将信将疑,再次派了一位会相面的官员给杨坚看相,然而命运又一次佑护了杨坚,这个官员仍旧对周武帝说了类似的话:“此人只可做个将领罢了。”方使杨坚化险为夷。此后他深居简出,凡事退让,尽量不露锋芒。
宣政元年(578)六月,周武帝病逝,太子宇文赟即位,他就是周宣帝。杨坚的女儿被立为皇后,杨坚也就成为当朝皇帝的岳父。故而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他三次升官,离权力的中心已越来越近。当时周宣帝御制《刑经圣制》,其法制太过严厉,杨坚认为法令太繁,不是促进治政的途径,深加劝谏,周宣帝不听。杨坚的官位与威望日益升高,周宣帝也颇为猜忌。当时周宣帝宠爱的四个女人都称为皇后,互相争宠。周宣帝常对皇后说:“我一定要诛灭你家。”于是在召见杨坚之时,命令左右亲信说:“他一会儿在谈话中如果脸色有异,就杀掉他。”杨坚始终神情自若,因此免遭杀害。
杨坚感觉到自己处境不妙,便与他的朋友,也就是周宣帝的宠臣郑译相商,请他帮忙让自已调出京城,以避开权力斗争的中心。不过,还没等杨坚的计划实现,周宣帝突患重病口不能言。当时太子年幼,郑译和御正大夫刘昉就伪造诏书让杨坚进宫侍候宣帝疾病,以为下一步顺理成章地成为辅政大臣作铺垫。杨坚先是假意推托一番,但他心知机不可失,于是答应了。周宣帝驾崩,杨坚秘不发丧,完全掌握中央禁军后,又担心地方的宗室王族和一些地方势力发生兵乱,便以公主出嫁为由招诸王入朝。在一切安排妥当以后,杨坚才宣布了周宣帝的死讯,并拥立太子即位,是为周静帝。
杨坚做了辅政大臣后,首先建立了新的领导班子,吸收了一批有才干的人,以稳定政局。然后又向威胁他地位的宗室各王展开了攻势。北周元老重臣、周太祖的外甥尉迟迥是杨坚最放心不下的,于是便想以参加周宣帝葬礼为名招尉迟迥进京,进而解除其兵权。而此时尉迟迥也在谋划起兵讨伐杨坚。尉迟迥打出“忠于帝室,匡复国家”的旗号,因此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周围许多州县都随之起兵,一时间聚集了数十万人。不仅是河北、山东地区,四川、湖北的许多州也遥相呼应,尉迟迥还送儿子到南方的陈朝做人质,请求其作为后援。与此同时,京城中的宇文宗室诸王也在密谋暗杀杨坚。杨坚便用假诏书将他们召回到长安,然后收缴了他们的兵权和印信。五个王见自己无法与杨坚抗衡,便秘密联络在外的另一个王起兵,但不久便被杨坚打败。五王只好寻机下手。一次他们设宴请杨坚,在卧室内埋伏了甲士,想趁机杀掉杨坚。幸亏杨坚的随从元胃有所察觉,设法帮他逃出。后来,杨坚便以谋反罪名杀掉了主谋的两个王,其他三个不久也被除掉,从而扫清了他通往皇帝宝座的道路。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叛乱,杨坚调集精兵强将分三路攻击敌军,其中与尉迟迥的战斗进行得最为激烈。但杨坚以他的宽仁大度赢得了不少将领的心,各州总管纷纷归附,杨坚在半年之后,终于平定了这些地方的军事力量,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并由此彻底控制了北周的政权。
在内忧外患都平息以后,杨坚距离皇帝宝座仅有一步之遥了。不久,在文武百官的多次劝谏之下,周静帝被迫写好禅位诏书,然后送到杨坚的王府,至此,杨坚终于披上了最高权力象征的黄袍,登上心仪已久的帝位。当时杨坚四十岁。即位后,杨坚把国号改为隋,年号定为“开皇”。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隋文帝。此后杨坚为稳固他的江山,将连同周静帝在内的宇文宗室都斩杀殆尽。
杨坚代周建隋,对于宇文宗室无疑是一次血腥的屠杀,而对于广大黎民而言,则是幸运的。杨坚在中国历史上还算得上是一个有功绩的皇帝。因为周宣帝在位时间虽然很短,却施行严刑酷法,大肆征发徭役,令人民苦不堪言。杨坚辅政后,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罢黜了一些没有才干的大臣,包括对自己夺取帝位有功的人,并提拔了大量有真才实学的人,修改法律,删除严酷的律条,而且他以身作则,提倡节俭,严禁大兴土木,这些措施大大地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他称帝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在隋文帝统治的二十年间,天下安定,国库富足,几乎达到了后来盛唐的水平。因此,历史上也将隋文帝的统治称为“开皇之治”。
南北一战
杨坚代周建隋后,南方仍处于分裂状态。陈朝雄据东南半壁江山,后梁立国江陵独据一方、原梁朝高凉太守冯宝之妻冼夫人留守岭南。统一的大业落在了隋文帝杨坚的肩上。
隋朝建立之初,隋文帝就试图统一南方,但那时内乱不断,突厥等外敌环绕,无暇顾及陈朝,隋文帝只得暂时与陈修好,不以兵戎相见,处处忍让。然而,隋文帝一刻也没有忘记吞并江南,他在耐心地等待着有利的灭陈时机。
隋文帝首先用拉拢与和亲的手段使后梁臣服,而后在他即将起兵灭陈之时,率先灭了后梁,为一举灭陈扫清了障碍。
在此期间,他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一是改革官制,规范了三省六部制;二是简化地方行政,形成州、郡、县三级政权;三是对官吏的选拔任用制度进行修正,杜绝腐败与徇私枉法;四是重新制定法律,《开皇律》的制定为减轻刑罚做出了努力;五是重新对军队进行编制,实现了兵农合一,也使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在同一兵役制下;六是招流民开垦荒地,对赋税进行调整,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七是整理户籍,避免了地方官员肆意贪污的可能;八是设置赈灾储备,在遭受水、旱等灾害时,平时积蓄的大量粮食可使受灾的饥民得到及时救助,使国家和地方的政权稳定;九是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由于各地私自铸钱的事时有发生,对国家的财政收入和赋税、军队的费用都有极大的影响,所以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十是提倡俭朴的生活和朴实的文风,有效地杜绝了奢华浪费,扭转了六朝以来靡丽的文风。经过改革,隋朝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国库充实了,粮食充足了,兵源壮大了,此时已明显地呈现出北强南弱的局面,灭陈的时机渐趋成熟。
从开皇五年(585),隋文帝开始了灭陈的具体准备工作。首先是迷惑陈人,隋文帝不断示弱,以使陈人相信隋朝并不想与陈朝打仗。其次是求谋,隋文帝让大臣们当参谋,提出自己的灭陈方案,来制订战略计划。他用高颎之计,趁陈人将要收割之际,以小部队经常假装袭扰,使其无暇收割,忙于御敌,从而破坏陈朝粮食储备。同时连续几次的假袭击,如同“狼来了”的效果一样,使陈人疲敝,为将来出其不意的攻击做好了准备。刺史崔仲方更是提出了一整套伐陈的军事部署和具体步骤。另外,朝中的许多大臣也都提出了各自的平陈建议,隋文帝将众人之策汇总,推出了一套最佳的战略方案。
接下来就是伐陈的具体准备工作了。隋文帝命人一面在长江下游秘密营造战船,一面又在长江上游大张旗鼓地摆出欲进攻陈朝的姿态,弄得陈朝十分紧张,急忙准备发兵。结果发现只是隋兵在换防。虚惊一场之后,陈人对隋兵的喧闹渐渐习以为常,也就不再戒备了。
隋朝厉兵秣马,陈朝却是歌舞升平。当时陈朝的皇帝是陈后主,这是一个有名的荒淫皇帝。他大兴土木,建造豪华绮丽的亭台楼阁,其装饰之华丽无以伦比,并植以奇花异草等作为点缀,每当微风吹来,香飘数里。陈后主并不满足于这片不会说话的风景,他还要用绝色美人点缀他的园林楼阁。陈后主身边有众多的嫔妃,他最宠爱的是张丽华。她最初只是个侍女,天生丽质、气质超人的她令陈后主一见倾心,十分喜爱,封为贵妃。此后,她便与其他嫔妃一起终日与陈后主饮酒嬉戏。而陈后主也是一个风流君王,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但就是不精通治国,因此他更乐于与美人、大臣吟诗作对,谱曲编舞,《玉树后庭花》、《临春乐》就是其中比较着名的歌曲。陈后主渐渐荒于朝政,他讨厌听到不好的消息,凡是报喜不报忧的必得他宠信,致使后宫嫔妃不但参与朝政,而且还勾结宦官买官卖官祸乱国家。他们还借助陈后主排挤正直官员,加重赋税,盘剥百姓。同时,又夺去武将兵权,用文官统领军队,造成文武解体。而陈后主对此却不闻不问。
开皇八年(588),隋文帝以吊民伐罪的名义下诏伐陈。隋朝挥师南下,陈朝岌岌可危,而陈后主却镇静地说:“王气在我这里,当初齐国三次入侵,周两次入侵,都被摧毁了,这次隋军来了,也是必败无疑。”而且,他觉得有长江作为屏障,肯定是万无一失的。因此照样整日奏乐、纵酒、赋诗。而此时,隋将贺若弼从广陵渡江,韩擒虎自横江夜渡采石,东西两路合围到陈朝的都城建康城下。这时,陈后主才惊慌起来,但他生性懦弱,只知道整日啼哭。京城守军兵力本可与隋军一决高下,可不懂军法的他却不肯采用臣下正确的战策,致使陈军纷纷败退。面对隋军强大的攻势,士兵四散逃走,大臣各自逃命。陈后主无奈之下带着张贵妃、孔贵嫔逃到了井中,结果还是被隋军找到了。陈后主投降了隋文帝,被带回了长安。陈朝灭亡。
灭陈之后,隋文帝又派人安抚岭南,洗夫人也归顺了隋朝,南北终于再度统一。
赵州桥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汶河之上,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8),是一位名叫李春的工匠建造的。隋朝建立后,结束了长期以来南北对峙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当时的赵县是南北往来必经之路,从这里北上可至重镇涿郡,南下可达京都洛阳,交通十分繁忙。可是这一交通要道却被城外的洨河所阻断,人们南来北往十分不便,特别是遇上洪水季节更是无法通行。于是,在洨河上建设一座大型石桥以使交通畅通便成为当务之急。李春受命负责设计和大桥的施工。他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前人的建桥经验,提出了独具匠心的设计方案。
李春等人在设计和施工中有着诸多创新。其一,赵州桥改变了我国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采用圆弧拱形式,使拱的高度大大降低,实现了低桥面、大跨度,桥面过渡平稳,车辆行人非常方便,而且用料节省、施工简便:其二,改进拱肩,把以往桥梁建筑中采用的实肩拱改为敝肩拱,即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这样,既可以增加泻洪能力,大大降低洪水对大桥的冲击,保证大桥的安全,又可节省大量材料,减轻桥身的自重,增加桥梁的稳固性。同时,优美的造型,也体现了建筑和艺术的完整统一。这种敝肩圆弧拱形式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西方在14世纪才出现敝肩圆弧石拱桥,比我国晚了六百多年。英国着名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巨着《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二十六项从公元1世纪到18世纪先后由我国传到欧洲和其他地区的科学技术成果,其中的第十八项就是弧形拱桥;其三,首创单孔长跨的形式,河心不立桥墩,使石拱跨径长达三十七米之多。这是我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
李春按照设计方案精心细致施工,很快就出色地完成了建桥任务。“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赵州桥成为了南北交通的要冲,极大方便了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赵州桥的建成不仅为两岸人员的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把我国古代建筑技术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在中国桥梁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赵州桥建成至今已历经一千四百余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一千三百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91年9月,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为第十二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李春作为一代桥梁专家、赵州桥作为一座历史名桥都已永载史册。
文帝之死
杨坚与皇后独孤氏早年定亲,独孤氏的父亲独孤信曾向杨坚提出一个要求,不许他和别的女人生儿子,这个在当时看来极不合理的要求,杨坚竟然答应了。新婚之夜,他再次对独孤氏郑重承诺,绝不和别的女人生儿子。所以杨坚的五个儿子都是独孤氏所生。杨坚做皇帝后一直引以为豪,认为自己的五个儿子都是同一个母亲所生,是真正的亲兄弟,因此不会发生为争位而自相残杀的事情,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最先被立为太子的是他的长子杨勇,年轻有为的杨勇不仅协助文帝建立了隋朝,而且在政务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能力,在朝野中声望极高。本来文帝和独孤皇后都非常喜爱这个儿子,但杨勇奢侈的行为却令甚为节俭的文帝极为不满。同时他好色的毛病,又令反对男人多宠的独孤皇后非常厌恶。而最重要的是杨勇是一个毫不掩饰的人,这样一来,他所有的缺点就全暴露在父母眼前了,再加上杨勇在百官中过高的威望也让文帝惴惴不安。渐渐地,杨勇失去了父母的宠爱。
而他的弟弟杨广,虽然也是奢侈好色,但为人极为虚伪。在文帝面前他装出一副生活俭朴的样子;在皇后面前他只和妻子萧妃在一起,而把他那些漂亮的姬妾都藏了起来;在大臣们面前,他又极力做出礼貌、谦恭的姿态。他的这一招果然很灵验,很快他就博得了父母的钟爱,同时杨广又与杨素等大臣密谋,罗织杨勇的罪状,最终文帝把杨勇废为庶人,改立杨广为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