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律胜于纪律:伟大不是领导别人,而是管理自己
30026300000032

第32章 管好自己的习惯:从战胜小毛病开始,积累你的自控能力(3)

查理·贝尔是澳大利亚人,曾是麦当劳一位杰出的CEO。他也是第一位担任麦当劳CEO的外籍人。他从一个打扫厕所的勤杂工做起,一步步登上了事业的巅峰。虽然他英年早逝,但他“多做一点点”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麦当劳员工。

2004年4月,查理·贝尔被提名为麦当劳CEO,其实,他早在15岁那年就与麦当劳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他家境十分贫寒,为了生计来到悉尼一家麦当劳打工。他第一次去应聘的时候,这家店的经理看他瘦骨嶙峋、营养不良,而且长相、穿着都显得很土气,便以暂时不缺人手为由委婉地拒绝了他。但贝尔没有就此放弃,很快,他又来了,再次恳请给他一份工作,并说不要薪水,只要管饭就行。

这位经理看着贝尔,贝尔利用他犹豫的机会小声说:“我看您店里厕所的卫生情况不太好,没准会影响您的生意,要不就安排我打扫厕所吧!”里奇见贝尔实在可怜,就同意将他留在店里,但说明只是试用。扫厕所是一个又脏又累的活儿,几乎没人愿意干,但贝尔却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试用期间,他踏踏实实地干着活,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把厕所彻底打扫一遍,每隔一小时就去查看一下,发现脏了马上再打扫一遍。在工作中,他还总结了一些经验,比如:先清理大的纸张,然后在又湿又脏的地方撒上干灰,把水吸干后再扫,就能扫得非常干净。为了维持厕所的清洁环境,他还别出心裁地特意在厕所周围摆上一些花草,给顾客多一点美的感受,为了增添文化气息,他还在厕所的墙上贴上一些类似“生命无法重来”的格言警句。这一举动颇受顾客的欢迎,也引起了麦当劳公司领导的注意。而且除此之外他还做了擦地板,翻烘烤中的汉堡包力所能及的事。他所干的这一切,都被总经理里奇看在眼里。

三个月的试用期过后,贝尔理所当然地被正式录用,成为麦当劳一名正式的员工,接受了正规的职业培训。之后他被安排到店内的各个岗位实习。贝尔没有辜负里奇的一片苦心,经过几年的锻炼全面掌握了麦当劳的生产、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年仅19岁就被提升为麦当劳澳大利亚公司的店面经理,27岁成为麦当劳澳大利亚公司副总裁,后来,他又被调到美国总部,先后担任亚太、中东、非洲及欧洲地区的总裁。2002年底,他被提升为首席运营官。2004年4月,他担任麦当劳公司的总裁兼CEO,成为麦当劳历史上最年轻的CEO,负责麦当劳在118个国家超过3万家麦当劳餐厅的经营、管理。

这一切看似顺理成章,实际都源于贝尔不断地努力,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和精神。他在每一个岗位上,任何一个职位上都一如既往地关注细节,以“多做一点点”的精神给下属起到表率作用。比如,在顾客用餐最多的时间,他总是和员工们一起去站台服务,并亲自接待顾客,这一点是其他任何一位CEO都无法做到的。查理·贝尔从一位扫厕所的员工做起,成长为麦当劳的CEO,靠的就是这种“多做一点点”的精神。

所以,在工作中,即使是一名普通的员工也要有肯付出的精神,主动比别人更努力一点,每天多做一点点,就可以多赢一点,多赢一点,就可以离成功更近一点。

划清界限,公私领域不含糊

公私不分是工作时的大忌,在把握的界限上加强自律,既可以避免让自己陷入以公肥私、以私废公的泥沼,也可以少惹是非,更单纯轻松地投入工作。

公司是讲求效益的地方,任何投入必须紧紧围绕着产出来进行。上班的时候处理私人事务,无疑是在浪费公司的资源和时间。如果你有在工作期间处理私人事务的坏习惯,老板就会觉得你不够忠诚。如果他有了这样的想法,不用说脱颖而出,你离背包走人的距离估计也不远了。

上班时间不做私事,这是公司对每一个职员最起码的要求。也许你会认为这是无伤大雅的小呈,但如果每个人都假公济私,在办公室里打私人电话,发私人传真或因私事上网,别的不说,其直接后果至少是增加了公司的通讯开支。而这,当然是老板不愿意看到的。

在工作岗位上,自律是种非常关键的品质。也许并不是每个人每天都能以最好的状态去工作,但是不管怎么样,请你记住,上班时间,千万不要做私事,因为这是职场人最基本的自律,也是一种职业道德。

想要做好公私分明,自律上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上班时间不做私事。

这是公司对每一名职员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大家对公司最起码的尊重。虽然很多人认为,在上班时做点私事无伤大雅,但假如每个人都利用公司的资源做私事,比如说在办公室里打私人电话,发私人传真或因私事上网,无形之中就为公司增加了开支,到时候公司找你开刀就不妙了!公司不赚钱我们没办法加薪,公司倒了我们则失业,怎么说都占不到便宜,这种情况是最典型的因小失大。

公私分明可以说是作为职员,应该遵守的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在上班时办私事,一来会耽误工作进度,影响工作气氛;二来有可能造成公司和职员之间”谍对谍”状况的发生,比方说大家都在上班时间办理私事,久而久之公司就不得不采取防范措施,像是电话上锁、计算机加密码等,徒增双方的困扰。因此,不在办公室里处理私事,一来不会破坏上司对下属的好印象,使上司放心;二来公司无须采取防范措施,也就不会伤及职员与公司之间的感情,从而营造出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气氛,对双方都好。

(2)不侵占公司的物品

不要占用公司的一个纸袋、一个信封、一支铅笔,甚至一张信纸。这些看来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反映出来的是一个人的职业操守。

(3)不要把私人物品放在办公室里

在办公室里,除了雨具、备用的衣服、餐具、小镜子、梳子等必备用品外,尽量不要把其他的私人用品放在办公室里。严格说来,不仅不应该在公用的柜子里放置私人用品,也应该尽量不要在个人办公桌的抽屉中,放置过多的私人物品,否则,很容易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会让主管觉得,你并没有把办公室当做工作场所(但少数讲求个人特质的文化产业,属于此原则当中的例外)。

对有些人来说,清楚明确地把公事与私事分开是很难做到的,有太多的”诱惑”会让他们在谨守分寸之间迷失、挣扎,这多半是因为自律不足;相反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公私分明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因为自律让他们心中多了一道防线,同时也给他们增加了一个让自己更优秀的理由。

一位老板曾经这样评价一位当着他的面打私人电话的员工:“我想,他经常这样做,否则他怎么连我也不防?也许他没有意识到这有悖于职业道德。”另有某公司的老板说:“我不喜欢看见报刊、杂志和闲书在工作时间出现在员工的办公桌上,我认为这样做表明他并不把公司的事情回事,他只是在混日子。”

对老板来说,工作时间处理私人事务的习惯,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员工的工作态度。有些老板通常把私人事务的多少,当作一位员工是否积极上进、安心本职工作的考核标准。因此,公私不分。工作时间处理私人事务,既影响你的工作质量,也直接影响了你在老板心目中的形象。你有没有想过,公司所付给你的薪水是到下班为止,即使是下班前一分钟也不容许你做自己的事。这些虽都是小事,但却体现出了一个人的工作态度、行为方式、做人理念,因此是疏忽不得的。

让敬业成为一种职业习惯

每个人的身边总有这么几个极端分子,有的做起事来像拼命三郎,一丝不苟地追求完美,而且勤奋又敬业。有的一天只做两件事:打卡和打混。偏偏,后者还特别喜欢对前者来一番冷嘲热讽,时常酸不溜丢地问:“这么拼干嘛?老板又没帮你加薪!”因为在这些人的眼里,对工作多付出一分,就意味着必须马上获得不只一分的回报,否则绝不愿意多做一点分外事,更不用提什么追求完美,那等于浪费时间,也等于是亏本生意。

不过,优秀的人绝不会这么想,对他们来说,敬业态度是本分,就像活着要呼吸一样天经地义。没有理由,只有习惯,这种习惯正是在长年累积的自律中,逐步养成的。

有时候碰到一些年资较长的同事或主管,他们常常会发出类似的感慨:“现在年轻人的敬业精神已经大不如前。平时工作漫不经心就算了,犯了错还说不得。要求严格一点,就直接一走了之。能够虚心学习、踏实苦干、认真负责的,真的不多了。”

的确,敬业精神原本应该是必备的职业道德,但现实情况却是我们在职场上越来越少看见。如果能把敬业态度转化为一种习惯,根深蒂固的存在,那么将可从中受益终身。

一名十分厉害的采购张一鸣,对方除了专业能力让我深感佩服之外,他对于工作投入的敬业精神,更是值得每一。位在职场打拼的人,好好学习。

刚毕业的时候,张一鸣曾经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学习和研究怎样用最便宜的价钱把货物买进,使公司更赚钱,当时他甚至还不是一名正式的采购人员,这么做只是因为他将“成为专业采购”,设定为职场目标之一。

在持续努力之下,他果然成功进了采购部门,此后他开始非常勤奋地工作。千方百计设法找到供货最便宜的供货商,买进上百种公司急需的货物。其实张一鸣所担任的采购工作,并不需要特别的专业知识,其他部门提出需要采购什么后,他只需要决定到哪儿购买就可以了,但他付出职责范围以外的努力,兢兢业业地为公司节省了大量资金,成效斐然。

29岁那年,公司将三分之一的产品采购任务交给了他,这时他为公司节省的资金已超过80万美元。得知这件事后,副总经理马上就为他加薪,而他的付出和努力更赢得总裁的赏识,连年晋升,一直到36岁那年,被任命为副总裁,年薪超过10万美元。

张一鸣这种对工作的狂热和激情,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但他的敬业精神却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与仿效,尤其是隐含在这种敬业精神背后的自律态度,更值得你我深思。

所谓“敬业”,就是要敬重你的工作,我们可以从两个高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从低阶层次来说,敬业是为了对老板有个交代,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从高阶层次来讲,敬业是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是对工作具备一定的道德感和使命感。总而言之,“敬业”的表现就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有始有终!拥有自律能力者较容易办到,反之,缺乏自律精神者则很难做到这一点。

有的人没有认清工作的本质目的是“自我价值的提升”,误认为自己上班是为他人赚钱,因此在工作上总是能混就混,反正不管公司赚钱还是亏钱,都和自己没关系,也不用自己去承担。其实,工作敬业,表面上看来是老板获得好处,但实际受惠的还是自己。因为和不敬业的入相比,敬业的人能在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就是未来能持续向上发展的垫脚石。就算以后换了公司或行业,敬业精神同样会对你有益!借由自律把敬业转变为习惯的人,不管从事哪种行业都比较容易获得成功。

也许有些人天生就有敬业精神,任何工作一上手就会全力以赴,但多数人的敬业精神则需要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如果你认为自己还不够敬业,那就应趁年轻的时候强迫自己学会敬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律之后,让敬业变成大脑中的一种习惯!

具有敬业精神,或许不能为我们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知自律地要求自己敬业,成就将会相当有限,因为散漫、马虎、不负责任的做事态度,已经深入了意识与潜意识,做任何工作都只是敷衍了事,结果如何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