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民国军事史(第3卷)
30025900000021

第21章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日双方兵力和重要战役(21)

继日军围攻晋察冀失败后,驻太原的日军第二十师团长川岸文三郎由于正太铁路线屡遭破坏,据点守军不断遭受袭击,弄得担任警备的部队寝食不安。为了消除晋东南八路军的威胁,复于12月26日,集中步兵五千余人,飞机三架,骑兵一连,附平射炮、曲射炮十门,从平定、昔阳、榆次、和顺、太谷等据点,分成六路,对正在陈赓指挥下破坏正太铁路的叶成焕七七二团"分进合击"。刘伯承、徐向前命令陈赓指挥七七二团进行内线作战,抗击敌人;陈锡联七六九团,汪乃贵、秦基伟两个支队在外线积极配合行动。陈赓从各种征候判断,早已掌握敌人的企图,遂连夜转移到对日军阻击的有利地形。22日拂晓川岸文三郎率领日军二千余人到达昔阳南之里思、松塔一带,陈赓当即指挥部队与日军激战一整天。黄昏时陈发现日军人数增多,难以击破,遂留少数部队与敌人周旋,阻敌于横岭一带,陈自率主力向和顺西北独堆山地转移,准备侧击敌人。但当陈率部于深夜到达独堆时,发现由阳泉出动的五百余名日军已经先期到达。陈赓遂又率部避开这股敌人,绕到独堆附近的南北军城一带山地。23日晨,川岸以为陈赓率部撤往和顺西北马坊镇,便督所部由横岭追至马坊,但冲进镇内发现是座空砦,遂又会合由榆次赶来的一路日军,继续寻找八路军。至南北军城一带与八路军遭遇,陈赓利用有利地形阻击敌人前进,接着又发现由太谷出动的一千二百多敌人,也向南北军城运动,陈赓便留下少数部队与敌人纠缠,利用黑夜率主力转移到榆树坪、龙王村一带,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川岸文三郎原想23日午前,在羊头崖、里思、松塔、独堆、南北军城几个地方,采用"分进合击"战术捕捉住八路军,结果都扑了空,川岸率部在内线到处遭到阻击,在外线又不断遭到侧击,死伤甚重。又加之根据地百姓逃避一空,找不到向导,只好草草收兵。八路军于26日彻底粉碎了川岸组织的六路围攻。

1937年冬,日军对晋察冀和晋东南的"扫荡",引起国人的普遍关注。朱德、毛泽东指挥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粉碎蒋介石发动的无数次"围剿"是成功的,但这种战术对装备精良加上受武士道精神麻醉的日军是否有效,国人还是疑虑重重。经过聂荣臻、刘伯承指挥的这两次反"扫荡"作战,大多数国人都放心了。中共将领均系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斗士,他们每次作战结束,即以唯物论辩证法为武器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战略、战术水平,以期用它去战胜敌人。这次晋东南反"扫荡"作战结束后,刘伯承即总结作战经验,写出《击败正太路南进敌人的战术观察》一文,对敌我双方作战特点及作战经验,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初步概括了游击队作战特点为:"游击队的实战生活主要是伏击、袭击、破坏交通、辎重、侦察敌情。……就是要靠自己的行动秘密诡诈、机警灵活、出没无定、警戒严密、肃清敌探,使敌人摸不着头脑,无从袭击我们和防备我们袭击。在敌人进攻时,最好乘它进攻的势子,秘密转移到它背侧去袭击它、伏击它,断其交通。"指出通过这次反六路围攻作战,"可以证明和相信,我们广大民众游击战争的威力与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的不容易成功。"十八集团军总部将刘伯承的这篇鞭辟入里的文章通报全军,并在报刊上刊出,进一步增强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同时也大大推动了敌占区爱国人民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坚持敌后抗战的积极性。

经过1937年冬的作战,中共领导的八路军聂荣臻率杨成武、赵尔陆、周建屏、陈漫远等部在晋察冀边;贺龙率张宗逊三五八旅在晋西北;王震率三五九旅一个团在雁北;林彪率陈光三四三旅在吕梁山区都站稳了脚跟。晋东南为十八集团军总部所在地,则分别由刘伯承、徐向前率陈赓三八六、王宏坤三八五两旅和徐海东三四四旅控制起太行、太岳两山区,基本上摆开了中共军队坚持华北八年抗战的阵势。

游击战争威力之所以强大,来源于广泛动员民众。1937年11月11日,周恩来在临汾召集八路军和中共北方局高级干部会议,部署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后,刘少奇即为北方局在华北广泛动员民众开展游击战争起草决定。指出:"目前我党在华北就是要进一步独立自主地去领导游击战争,动员最广大的群众参加游击战争,争取广大的乡村成为游击战争的根据地,以配合华中、华南的正规战争,推动国民党、国民政府及其军队的改造。"①根据北方局的决定,中共北方各省地下党即发动各阶层爱国人士举行武装起义,保卫家乡。在河北省的冀南、冀中,山东省的鲁西北、泰西、湖西、沂蒙、清河、胶东、滨海、冀鲁边等地共产党人纷纷揭竿而起,拉起了抗日游击队。在山西则有薄一波、续范亭利用阎锡山所给的合法名义,建立起决死队与暂一师;在鲁西北,地方党与聊城专员范筑先合作建立抗日武装;在冀中则有东北军团长吕正操率五十三军六九一团两个营拒绝国民政府军委会石家庄行营下达的南撤命令,在党的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广大的华北敌占区除大城市和铁路线外,均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大显身手的好战场。

这样,既便利了八路军各师就地打击敌人,又可以太行、吕梁山脉为依托,派出部队向外发展。1938年春,八路军各部在山西山区建立的根据地基本巩固后,十八集团军总部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即派宋任穷、陈再道、刘志坚率领一二九师东进纵队进入冀南;萧华率一一五师曾国华第五支队和一二九师孙继先津浦支队通过鲁西北挺进冀鲁边。同年5月,徐向前又率一二九师陈锡联七六九团,一一五师韩先楚六八九团到达冀南,稳定了冀南、鲁西北、冀鲁边三个根据地的局面。杨得志、黄克诚则率一一五师彭明治六八五团、田守尧六八八团出太行山进入豫北,挺进直南和湖西,开展冀鲁豫和苏鲁豫两边区的游击战争。一二○师方面则派出李井泉、姚喆率领王尚荣七一五团和张达志的警六团挺进大青山,开展绥蒙地区游击战争。宋时轮率补充团配合邓华支队进入平西挺进冀东,配合冀东的大暴动,开展冀热辽边的游击战争。

新四军四个支队是1938年春开始集中的,叶挺、项英率军部和一、二、三支队集结在皖南歙县岩寺,第四支队集中到皖中霍山流波疃地区。是年4月下旬,粟裕率先遣支队进入苏南敌后,随后陈毅、张鼎丞率一、二支队向苏南挺进,建立起苏南以茅山为中心的根据地;高敬亭率第四支队三个团东进到舒城、庐江、无为地区。徐州、武汉失守后,新四军又先后组成游击支队和游击大队,分别由彭雪枫、李先念率领挺进豫皖苏边和豫鄂边区。以后彭雪枫部发展为新四军第六支队,李先念部发展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

此外,在海南岛则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即打起红旗的冯白驹琼崖抗日游击纵队。在广东东江地区有广州失守后华南地下党组织拉起来的曾生的东江抗日游击纵队。

另外,在东北三省由中、朝共产党人组织的抗日联军,为了配合关内的抗日战争,将十一个军整编为三个路军:以杨靖宇为第一路军总指挥,辖一、二两军,活动于辽宁东部、吉林南部地区;周保中为第二路军总指挥,辖四、五、七、八、十各军,活动于吉林东部广大地区;李兆麟为第三路军总指挥,辖三、六、九、十一各军,活动于松花江两岸及小兴安岭和黑嫩平原广大地区。东北抗日联军虽只有两万余人,但配合关内抗战,积极开展对日军后方铁路和城镇的袭击,亦对日军起了牵制作用。

总之,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中共中央洛川会议确定了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总路线,虽然遭受王明右倾投降路线的干扰,但在华北很快得到纠正,故八路军发展迅速,至1938年底基本上控制了华北广大地区。新四军由于中共东南分局项英受王明右倾路线影响较深,发展比较缓慢,至1939年春纠正了这条错误路线,大胆向敌后进军,才建立起苏中、淮南、淮北等根据地,打开华中敌后的抗战局面。这样,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利用日军主力与国民党正规军在正面战场激烈搏斗,沦陷区日军兵力单薄之际,迅猛发展自己的力量,至1938年底,正规军和游击队就发展到近三十万人,为坚持敌后八年抗战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