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态度,没难度
30018400000023

第23章 有互信双赢的态度,合作就没有难度?(1)

当合作与双赢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求的目标,当互信成为赢得成功的铁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切其实没那么复杂。敌人可以成为朋友,合作远比单纯的竞争更为重要。这不再是你死我活的争斗,而是一个讲究一笔生意,两头获利的时代,相信互信双赢,合作就没有难度。

01.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

很多人都爱说一句话:世上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句话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残酷的利益分配关系。其实,这句话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来考虑:没有永远的朋友,其实也就意味着没有永远的敌人。

在一般人看来,如今的社会是充满竞争的,而这种竞争是非输即赢的关系。但在那些聪明人看来,在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中,有很多是可以以合作的形式出现的。他们相信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合作而不是对立的形式去竞争;他们相信可以通过合作来把蛋糕做大,而不是去抢他人的蛋糕。他们选择的是通过合作来达到共赢的目的。

我们可以假设:一个人之所以能成为你的敌人,那他的实力肯定是与你相当的。即使你今天把他打败,谁能保证他没有东山再起的那一天呢?到了那个时候,你又要抽出精力来与他进行新一轮的竞争。与其这样没完没了的争斗下去,倒不如让对手成为自己的朋友,实现双方的共赢。

在一家房地产销售公司的年终表彰大会上,公司对销售业绩最好的前三名进行了重奖。公司老总本以为通过这种方式就能收到好的效果,但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公司整体业绩不但没有提升,反而还有所下降。

老总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便去请教一位管理学专家。这位管理专家在听完老总所说的管理措施之后,建议他改变重奖前三名的策略,而把奖励措施改之以目标管理,根据年初制定的目标对员工进行奖惩,只要员工达到目标就进行奖励。公司的老总在采纳管理专家意见后,整个公司的业绩果然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

后来,老总去问管理专家其中的奥妙,专家一语道破天机:仅仅奖励前三名的员工,看似会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但实际上这种少数人的奖励方式会只会给其他人泼冷水。对其他员工而言,在这样的奖励方式下,即使他们完成了任务,也不会受到奖励,而奖励的人数又是有限的,这就在员工中建立了一种恶性的竞争关系——非赢即输,要么获得丰厚的奖励,要么什么也得不到。改变成目标奖励之后,变“非赢即输”为“双赢”:只要达到目标,大家都可以得到奖励,从而有可能在员工中建立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

一份成功的事业,往往是从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始的。在生意场上,永远不要计较自己曾经的对手或者敌人。只要双方有共同的利益,就有合作的必要,要懂得在必要的时候与不同的人,包括自己曾经的对手,进行合作,以寻求共同的利益。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际关系就是生产力,并且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力。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给你带来的改变往往超出你的想象。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拥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很乐于与你相处,乐于和你共事。那么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帮助你走出困境;当他们手上有了升职加薪的机会时,自然也会想起你。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比别人更好、更快地抓住机会完成任务。

经常有人在抱怨,同行是冤家,恨不得将同行置于死地而后快。实际上,同行不一定是冤家。

在西方家庭的餐桌上,习惯摆着美国水晶杯公司和细瓷公司生产的水晶玻璃杯与细瓷餐具,双方都是美国本土重要的餐具生产公司。以前这两家公司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双方的关系极度不好。后来,两家公司改变了策略,经过相互协商,双方决定联合推销。水晶杯公司利用细瓷公司在日本市场上的信誉,通过联合销售,将其产品打入日本。而细瓷公司则利用水晶杯公司在美国销售的优势,使得细瓷餐具占领了美国家庭与饭店的餐桌。这样一来,双方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同行合作的例子,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合作的力量。一个聪明的人肯定会想办法去减少敌人的数量。“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座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博弈论中,往往会提到这样一个概念:零和游戏。这指的是在一项游戏中,参与游戏的人有输有赢,一方赢正是另一方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这是一个很受关注的概念,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方面都可以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零和游戏也是一种思维模式,也就是非赢即输的思维模式。

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聪明的人往往会抛弃那种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的做法。因为他们知道:此时的敌人其实也正是朋友,如果能够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把敌人变成朋友,那才是最为高明的盈利方式。

02.舍得让一分利给客户,达成共赢

在多数人的心中,锱铢必较是商人不变的标签。但真正聪明的人总是会留下一分的利益给客户,这在常人看来很傻的行动其实蕴含着无穷的智慧。李嘉诚是华人世界的首富,他从白手起家到发展成为拥有1000亿港元资产的商业领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懂得与他人分享。他不止一次地说过,如果可以赚取十分的利益,我只取九分,把一分让给对方,这样一来就皆大欢喜,生意只能是越做越大,越做越长久。

赚取九分的利益,是一种超出常人的高明经营哲学,无论是经营一家大企业还是开一家小店,要想走得长远,就必须要有长远的发展思路。要想成就大事业,绝对不能抱着赚上一笔算一笔,能抓到手绝对不放手的心态。当我们遇见获利的机会时,要学会照顾客户的利益,做到有钱大家赚,有利大家享。只有这样,我们的路才能越走越宽,企业才能越来越大。

在一家农贸市场里,有两家卖着相同鸡肉的销售商。销售商甲的摊位靠近市场大门,占据了很好的地理位置,而销售商乙的摊位却在一个略显偏远的地方。刚开始的时候,人们总是习惯到门口附近的那家去买,但是没有过多久,销售商甲的客流量却越来越少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顾客在销售商乙这边买鸡肉的时候,如果遇到8分、1角的情况下,他一概不收。有的时候,顾客没有零钱,2角、3角的让利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并且在分量上,总是比正常分量多出那么一点。这样一来,没过多久,销售商乙豪爽大气的名声就在消费者中间传播开来了。

与乙销售商乙恰恰相反的是,甲的做法就没有那么大气了。比如一位顾客到他那里买肉,称重后的价格是9.86元,他一定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钱算成9.9元。一些顾客问他为什么要这样算的时候,销售商甲总是笑嘻嘻地说:“这年头生意难做,我这边的进价贵啊!”这个时候,顾客往往不会跟销售商甲争辩什么,但基本上以后都不会去甲销售商那里买东西了。

这样一来,销售商甲的摊位前人越来越少,而乙的店铺前往往站着很多排队等候的顾客。由于长期的不盈利,甲销售商最后只能把自己的摊位转让给乙。

简单的故事表明了一个大道理:生意场如战场,如果肯让利给自己的客户,客户就会愿意和你长期打交道。反之,一些斤斤计较的小商贩不愿放弃自己微小的利润,这样总会给人一种奸商的感觉。

作为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为客户着想从来不是一种降低身段的表现。时时为顾客着想,不太计较自己是否能得到全部的利益,懂得给客户让出一定的利益,这样的结果就是:赢得更多的客户,事业很快就能达到新的高度。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些经营者也习惯把“客户是上帝”贴在墙上或挂在嘴边。但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却处处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想方设法从客户手中赚取更多的钱,很少去考虑客户的实际利益。这种做法表面上一时得到了利益,但失去的却是客户对你的的好感与长久合作的机会,最后,你将失去更大的利益。

一次,李嘉诚问他的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如果爸爸要入股一家公司,按理说我可以拿10%的股份,如果凭着我的地位和名望的话,拿11%也不算过分,你们说我应该拿多少?”

李泽钜说:“当然拿11%,拿得多才能赚得多嘛!”李嘉诚笑着摇了摇头示意不对。

李泽楷虽然年纪小,反应却快,一看父亲的表情马上说:“那肯定是应该拿10%了!”李嘉诚又摇了摇头,说:“你俩说得都不对,按照我做事情的惯例,我会拿9%。”

两个孩子茫然不解:“你为什么要少拿啊?少拿岂不是少赚钱?”

李嘉诚说:“孩子们,我们做事情不能只是考虑自己,更要考虑那些跟我们打交道的人。好多时候是这些人赚得多,我们自己才能赚得多,这就是爸爸做生意的诀窍:你想拿11%发大财反而发不了,只拿9%的话,财源反而会滚滚而来。”

李嘉诚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977年,香港地铁中环和金钟两站上面的物业工程开始招标。这一地段是全香港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没有任何一家香港的房地产公司不对此虎视眈眈,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当然也不例外。但问题是香港政府已经将这块地的开发权交给了地铁公司,但地铁公司的实力却不足以单独进行开发,于是就需要通过招标的形式选出一家地产商,成为地铁公司的合作伙伴,与地铁公司一起吃这块肥肉。当时,置地、太古、金门等拥有英国背景并实力雄厚的大地产商夺标的呼声最高,与这些大地产商相比,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充其量只能算是中等水平。可是招标的结果却令所有人大跌眼镜——长江实业以绝对优势战胜了众多强手,获得了与地铁公司合作的机会。

事后,李嘉诚说出了他竞标成功的诀窍:能让则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他的具体做法是:第一,由于地铁公司财力有限,全部建筑费用由长江实业方面承担。第二,李嘉诚一反常态地打破了双方合作的惯例,楼盘建成后全部出售,所获得的利益地铁公司拿51%,长江实业拿49%。

滴水之恩,报以涌泉。商场不仅是一个互相竞争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大家合伙赚大钱的地方。你为人厚道,别人就会信任你,就会愿意跟你合作,愿意把自己所发现的商机和你分享,你赚钱的机会当然也就更多了。

对于合作的伙伴而言,他在乎的往往不是那么一点点的利润,而是通过这么一点点利的润看清自己的合作伙伴。一个肯舍得让利的人有着大商人的气度和胸襟,是一个值得长期交往的合作伙伴。同样,舍得这次让一次利润,就会有下次的合作,也就会有更多的利润等待着双方共同去创造,然后达成共赢的目的。

03.一笔生意,两头得利

现代社会中充满了竞争,这种竞争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共存共荣的社会。那种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牺牲他人利益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必须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才能发展和壮大自己。这个过程中,只有利益共享才能形成良好的合作,才能获取别人的帮助,最终达到自己的成功。

在一笔生意中,两头得利不仅是一种现代理念,同时也是现代智慧的结晶。虽然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这种冲突的最佳结局,不是战胜彼此,而是实现利益均衡。聪明的商人在处理利益的时候,特别善于做到两头都能够盈利。因为这些世界上最聪明的商人心里非常明白,两头盈利的生意能够使对方欢喜,并且能够为自己争取更大的的利益。一个人如果总想着自己一方面的利益,心里只想着往自己的口袋里塞钱,那么,当对方知道自己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时,他们就会毫不留情地与你断绝关系。

在美国,有一家犹太老字号银行,这家银行大概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而这家银行当初创业的故事却颇有一些传奇色彩。

1844年,德国有一个名叫亨利·莱曼的人移民到了美国,他在南方待了一段时间后,就和两个弟弟一起定居到了巴拉圭,同时也做起了杂货生意。

巴拉圭是美国的一个著名产棉区,当地农民手里拥有最多的就是棉花。在经过商量之后,莱曼兄弟积极鼓励农民以棉花替代货币来交换日用杂货。

在一般人看来,做生意肯定应该以“现金第一”为标准。只有现金才能有流通,才能有资本去购买新的货物。但雷曼兄弟却把账算得很清楚,在他们看来:以商品和棉花相交换的买卖方式,不但能够吸引那些一时间没有现钱的顾客,而且能够扩大销量;同时在以物换物并处于主动地位的情况下,能够掌握棉花的价格;还有在经营杂货的时候,原本就是需要通过运输来进货的,现在乘着空车进货的时候,顺便就可以把棉花捎过去,还能够节省一笔较大的运输费。这种“一笔生意,两头获利”的方式让莱曼兄弟发展得很快。

就这样,没有过多久,莱曼兄弟便由杂货铺的小老板发展成了经营大宗棉花生意的商人,棉花成为了他们的主要业务。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莱曼兄弟在伦敦推销联邦的商务、在欧洲推销棉花。战后,他们在纽约开办了一个事务所,成为大宗农产品的代办商,莱曼兄弟从此便走上了规模化经营的道路。

对于生意人来说,获得利润是亘古不变的信条。但却有不少人就是因为被利益蒙蔽了双眼,从而丧失了继续发展的动力。任何一笔生意,最好的结果不是你赚了多少钱,而是双方赚了多少钱。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促成双方下次的合作,只有两头都能够获得利润,才能将生意做得更为长久。

在商业活动中,顾客永远是最终的消费者,一种商品最终的流向肯定是消费者。如果商家能够谦虚地听取消费者的意见,改进自己的工作,那将会招来更多的顾客,使自己的生意变得更好,这其实也是商家和消费者的双赢。

当双方的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是完全可以通过让步和妥协的方式进行解决的。甚至可以这样说,让步和妥协实际上是现代社会中解决此类问题最常用的方式和手段。

如果一位消费者拿着一只已经出售过的火鸡,找到超市经理要求负责退换,相信大多数经理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要求检验,可如果检验出来的结果是由于买者的烹饪技术造成,而不是火鸡本身的问题,那一般的经理应该都不会选择给予退换。但是在美国底特律有位叫伦纳德的老板在这种情况下却同意更换,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从这件事以后,这位妇女便经常光顾他的商店,一年的时间便从这个店里买了5000多元的商品。经过这件事,伦纳德总结出了一条经验:对于企业的经营者而言,顾客的建议、要求和挑剔总是对的,是绝对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