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态度,没难度
30018400000022

第22章 有诚恳担责的态度,谅解就没有难度(3)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讲的是任何细节或者小事,都会事关大局,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一些小的细节将会对工作的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我们的工作责任感需要体现在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

如果每一个员工对待工作都能认真负责,每一个环节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这才能创造公司的骄傲,因为公司的辉煌离不开员工的创造。也许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起到的作用都是微乎其微的,但只要我们其中一个人有一点疏忽,就可能给我们的公司带来沉重的损失。

姚良松是中国橱柜业中的领军人物,欧派的老总。他经营医疗器械起家,由一个穷学生历尽艰辛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

在他生意刚刚起步的时候,有一天,医院和经销商突然以产品不合格为由,纷纷要求退货,这可急坏了企业的老板姚良松。“几度沉浮历尽艰险,好不容易有点起色了,终端市场竟然出现了退货。产品制造层层把关,怎么就会出现不合格呢?”他不禁这样暗自问道。

姚良松经过层层追查,最后终于找了到真相。原来这些不合格的产品竟然只是因为一个生产线上的工人粗心大意,把器械的正负极装反了。本来下一道工序的工友是可以发现,并可以非常容易地纠正问题的,却因为不是自己的事情,就任其去发生。

把产品的正负极装反,貌似是一件小事情,但其产生的后果却致使企业的品牌和声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果医院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而用在患者身上,那后果就更可怕了。”直到多年以后,姚良松一想起这件事,都觉得后怕。

那位装错了正负极的工人因为自己的失职受到了公司的批评和处罚,而那个看到工友犯错却不加以改正的员工,公司已经将其辞退。姚良松说:“没有哪个企业会重视对自己企业利益漠不关心的员工,这样的员工只能被淘汰。”

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工作中也没有孤零零的责任。我们绝不能忽略工作中的任何小事。任何小事处理不好,都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酿成令人惋惜的结果。如果那个工友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的时同,又帮了上一个工友改正错误,那么就不会被公司处罚了。

所以,只要我们摆正心态,懂得责任不分大小事这个道理。能够对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认真负责,无论责任大小,无论岗位高低,我们都要尽责做好。只有这样,我们才是一名合格的好员工。

06.尽力不是理由,尽责才是你该做的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工作需要付出100%的热忱、100%的努力。能完成100%,就不完成99%,虽然仅有1%的差距,但正是这1%,不但会反映出你对工作的态度、作风,而且也会彻底改变你的人生。”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职场竞争,很多人的工作之道竟然还是“尽力而为”、“尽心就好”。他们满足于“我已经尽力了”,当他们面对自己不理想的工作结果时,也总是习惯地说:“我已经尽力了,我每天都辛勤地工作,这结果已经够好了,如果领导还是不满意,我也没办法。”他们错误地认为:工作只要尽力就是尽责了,人都没有完美的,更何况是工作呢?

我们在工作中,要把“尽力而为”的借口变成“全力以赴”的行动。因为责任心是我们努力工作的内在驱动力,只要有了尽职尽责的意识和理念,我们就能拥有完美完成工作的决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这样不仅获得上司的信任,还能获取事业的更大成功。

美国一家公司要在中国玻璃厂定制一批价格昂贵的玻璃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做到精中选优,他们派代表来到中国,要在中国众多玻璃厂中,选出最好的一家来合作。

这位代表走访了多家厂子,也没有看到自己中意的合作伙伴。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来到了一家厂子的生产车间,发现那里的工人们正从生产线上挑出一些杯子放在标着次品的箱子里。于是他就拿了一只仔细看了一下,没有发现这种杯子有什么特别。而且如果按照美方的要求,这只杯子完全符合质量标准,根本没有什么问题。

代表对此感到十分不解,就去找工人问个究竟。工人指着杯子底部一个肉眼几乎察觉不到的微小气泡,说:“我们生产的产品一定要精益求精,做到最好,不能有任何的缺陷。即使那些小毛病客户看不出来,或者对方没有提出这么高的要求,对于我们而言,也是不允许的。这是公司的规定,也是我们做事的准则。我们会把这些挑出来的次品在低端市场上以一块钱的价格出售。

这位代表当然明白那个微小的气泡是在吹制过程中进了空气,但是这根本不影响杯子的使用。他发现,这家公司对自己的要求比美方还要严格。他想再也没有必要去挑剔了,选择这样的合作伙伴是明智的。

当天,他找到这家玻璃厂的老板,对他说:“你们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质量是世界一流的,生产的产品几乎完美无缺。完全符合我们公司的检验和使用标准,价值20元的杯子,在这里却因为一个几乎察觉不到的小气泡,并且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用几乎苛刻的标准挑选出来,只卖一块钱。我真的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做出来的,我要和你们合作。”

最后,这位代表在给美方老总写信的时候说:“这家工厂的员工堪称尽职尽责的典范,这样的企业无疑是值得我们信任的,我建议公司马上与该企业签订长期的供销合同。”

于是,一桩大的生意就在员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细节中促成了。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的责任心促使他们对每一件工作都精益求精地去完成。任何一家公司如果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先设法使每个员工对待工作精益求精。如果一个公司的员工不能做到力求把工作做到最好,那么公司就无法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同样,如果一个员工的人生字典里没有“尽力”而只有“尽责”,那么他将会不仅仅满足于“我已经尽力了”这种工作态度。因为他明白:工作就像盖房子,如果没有把根基打牢,最终建成的房子要么尺寸不合适,要么就是不够坚固,工作就等于白做了。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尽职尽责,力求完美,只有这样自己才不会平庸,也不会碌碌无为。

在国家对科技进步奖的评选中,联想汉卡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本来是一个不错的奖项,可是联想的老板柳传志却并不满意。因为不论是从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实现的产值来看,虽然联想汉卡都达到了一等奖的要求,但只是因为它是一块卡,容易给人留下技术含量不高的印象。

他对公关部经理郭为说:“我们是可以获得一等奖的,现在我要你把一等奖给我拿回来。”

“我一定尽力。”郭为承诺说,“不,我要的不是你的尽力,而是尽责,你务必给我拿回来。”柳传志不容置疑地命令到。

变更不是件容易的事,评选的结果已经在《人民日报》上公布了,而且在50名组成的专家中,要有10名专家联名要求复议,2/3的专家同意这个复议,才能够变更为一等奖。

郭为知道这件事情的难度不亚于把猪的名字若换成狗。也许换做其他人早就生气了,不但抱怨老总的贪心,还会抱怨老板把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交给了自己。但是怀抱烫手山芋的郭为却没有拒绝这个任务。面对媒体都已经公布结果的事实,他毅然对自己说:“我要尽我所能完成这项工作,做到百分之百的努力。”

郭为没有直接去找专家,他怕被别人误认为自己在走后门。“媒体不是报道了吗,那就用媒体的力量得到专家的重视!”想到这里,郭为找到中央电视台这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借助这个平台去宣传联想汉卡。

过了一段时间,郭为认为时机到了,他便开始一家一家地登门拜访那些专家,直到攻下10名专家为止。最后,柳传志确实拿到了第一名,而郭伟也得到了老总更多的欣赏和重用,自己的职位也连连上升。

尽力不等同于竭尽全力,不等于全力以赴。任何一个企业组织,任何一位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把每一件工作都做得漂漂亮的,力求完美,这就要求员工做到尽责。

美国著名的理财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结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前者仅仅是多做了一分努力,却取得了与后者有天壤之别的成就。所以,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最多只能算是一位称职的员工;而在自己的工作中“每天多做一点”的员工,却有可能成为一位非常优秀的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商业界、艺术界还是体育界,那些知名的、出类拔萃的人和其他人的区别到底在什么地方呢?答案就是:就多那么一点点努力。虽然只是多了一点点的努力,但正是这“一点点”,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因此,在我们的工作中,尽力,不是理由,尽责,才是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