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态度,没难度
30018400000012

第12章 有与人为善的态度,说服就没有难度(3)

从此,在工作中所有的人都把帽子戴上了,因为乔治先生让他们感到戴帽子是一种需要,乔治先生是在为他们每一个人的安全考虑。

做了错事只知道指责别人,而不会反思自己,这也是人们的弱点。因此,当我们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一味地去寻找他人的缺点,指责他人,远不如发现自己的缺点,反省自己。

我们批评的目的并不在于把对方批评得对方体无完肤,彻底地打败对方,而是纠正对方的错误。如果你当众指责对方的过错,就会将事情扩大,甚至会伤害你与他的感情。如果你在批评对方时维护对方的自尊,他可能会对你心存感激。这也是一种间接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在给对方一个缓冲的余地。

照顾对方的情绪,有错不要当众指责是聪明人的做法。因为聪明人懂得给别人留面子,并且知道指责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当你对别人有什么意见时可以委婉地提出来,但千万不要轻易指责别人,更不要当众指责。唯有如此,才能不受其弊,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所不愿看到的状况避免发生。

06.换个说法,没有人受得了你的颐指气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说这是两千年前就已经被认识到的真理,但想做到这点或能做到这点的人却为数不多。

人们都喜欢顺着自己的心思去为人处世,喜欢让别人接受自己的“长篇大论”,意见不一致时总是习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其实没有人喜欢被迫做一件事。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一定不要养成说教的习惯。千万别一味地企图说服对方,让他屈服于你的意志之下。这样做,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使你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一个人走在路上,前面有高山阻挡,后边还有石头绊脚,这时我们自然想得更多的便是绕道而行,或是另辟蹊径寻找其他的出路。同理,当我们的见解确实更加合理、优秀,而自己的说教又无法被对方接受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绕道而行或是另辟蹊径。我们可以用一种更加睿智的方式,让别人在接受我们的意见的同时,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尊重和真诚。如果我们用颐指气使的态度为他人做决定,不仅破坏了彼此间的关系,还让我们丢失了别人对自己的好感。

一位汽车销售员在自己的领域做得非常成功,他总是能够比周围的同事卖掉更多的车,同事不解,难道他有更加独特的售车秘诀吗?很多人都来向他请教,他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一次,他通过朋友了解到一对夫妇有购买二手车的想法,就三番五次地跑到这对夫妇的家中,向他们推销自己代理的汽车。他真想一股脑地把汽车的好都让夫妇二人了解和接受。于是他从汽车的外观讲到性能,从品牌讲到价格,费尽口舌、花样百出,但却丝毫没有吸引到这对夫妇的注意,反而使夫妇二人的表情越来越麻木和严肃。

按常理来说,他能做的已经都做了,可为什么那对夫妇就是不满意呢?为此他很苦恼,他始终不知道失败的原因。父亲听到这件事后,帮他指点了迷津,告诉他:“不要用自己的意志强迫那些买车者觉得买你的车好,而是要让他主动挑选出一辆适合自己的车。你什么都不用做,只要让他觉得,那是他自己的意思就够了。”销售员将信将疑,反正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不如按照父亲说的试试。

恰巧这时,另一位顾客想以旧换新,车库便多了一辆二手车。“也许这才是他们喜欢的”他这么想的同时赶紧给那对夫妇拨通了电话。通话的过程,他始终没有说他售车的事情,而是告诉对方他有事想请教二位。两人听了欣然接受,马上来到了公司。销售员指着那辆旧车说:“我知道你们对买车已经有了很多心得和经验,我想让你们帮忙看看这辆老爷车可以值多少钱,这样我可以在以后的交易中有个准确的资料。”那对夫妇听到这些话后笑容满面,终于有人向他们请教了,他们的人生阅历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丈夫二话不说就钻进了车里,驾车兜了一圈,又围着车子左看右看之后,他说:“这车子,如果你能以1万元买进,那你就真是捡到宝了。”销售员接着问:“那如果我以你说的数目买进这台车,再转手卖给你,你要不要?”I万元,正是那对夫妇的意思,他自己的估价,哪有不要的道理?于是这笔生意当场就成交了,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其实车都差不多,甚至也许以前的更好,价格也更合算,但只是因为之前是别人的意思,之后是自己的主意,就改变了买车人的想法和事情的结果。销售人员懂得这个道理是最重要的。”这位销售员最后向来请教他的人这么说着。

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意见并不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方式方法,只要方法得当,让别人听取你的意见后反而觉得那是自己得出的结论,接受起来就容易得多。没有谁的人生喜欢让别人作决定,相反只要你能让对方觉得那是他自己的主意,他就会无条件地、自愿地去做他认为该做的事,也就是你想让他做的事。

赫斯作为威尔逊总统的上校,很受威尔逊总统的重视。在威尔逊总统执政白宫期间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对内政和外交上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赫斯上校能够有如此大的影响,以至于总统对他的信任和重视超过内阁成员呢?“改变总统观点的最好方法,不是一次次严肃的内阁会议,而是通过不经意的谈话将观念移植入他的心里,让他感兴趣,进而自己去思考,最终作决定。”赫斯如是说。

一次内阁会议中,赫斯劝说总统应该采取一项政策,可是总统只是大概听了一下理由和构想就匆匆结束了会议,显然是不赞同这项政策的。

正在赫斯为如何让总统接受这个建议一筹莫展时,后来的一次内阁会议开始了。威尔逊总统竟然说出了赫斯前几日提出的那项建议,并且说那是他自己的意思。赫斯并没有当众打断总统的话,揭发那是他提出的意见。因为赫斯在乎的结果是建议能否通过,而不是建议是由谁提出的。在总统结束演说之后,他还大肆赞扬总统的睿智。

从此以后,赫斯掌握了如何将自己的意见传达给总统的秘诀,每次有了什么新的政治构想,他总是在谈话间不经意地说出,引导总统自己思索,得出他想要的结论。这就是让赫斯成为在威尔逊总统面前最有影响的人的最大原因。

不得不说,借由总统的口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的赫斯是值得我们赞赏的,他的行为是一个智者所有的。他不仅成功地改变了别人的看法,把自己的意见灌输给了他人,更重要的是,在改变的过程中,他让对方感受到了自己得出结论的快乐与满足。这样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保住了别人的面子,何乐而不为呢?

在现代社交中,在办公室的处世哲学中,尤其是下属对上级的沟通上,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一个聪明的下属知道什么是自己该引导的,而非下决定的。明知道领导会这么做,但是也要把权利让给领导。一个聪明的职员在和同事的相处中也应该学会什么时候坚持己见,什么时候敛起锋芒,一个能够与团队和谐一致的员工才能在人际相处这张大网中自由穿梭,游刃有余。

遇到问题,换个说法,切莫颐指气使,要知道没有谁能受得了这种“礼遇”。时刻不要以自我为中心,遇到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到对方是否能接受。只有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的意见,那才算得上成功。

07.拿出真诚的态度,就能创造出奇迹

在人生的旅途中,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交往,而交往就离不开真诚这把钥匙。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人与人之间如果有了真诚,便有了友谊的桥梁、进步的阶梯、成长的沃土、融洽的氛围。真诚奏响的是和谐的音符,搭建的是成功平台。

古话有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们也常说:“以诚相待,无往不利”。可见,拿出真诚的态度,就能创造奇迹。

真诚不是物质,却可显示出比物质更珍贵的价值;真诚不是智慧,却可能放射出比智慧更具有魅力的光泽。

生活中,我们要想打动别人,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就必须要有百分百的诚意,因为拿出真诚就会创造奇迹。以诚学习则无事不克,以诚立业则无业不兴。真诚能够使我们广结善缘,使人生立于不败之地,能够缔造幸福美满的人生。真诚能使人笑口常开、好运连绵、祥和社会、温暖人间。

一天,有个农民打扮的人走进了一家汽车销售公司。

服务小姐连忙走向前去问:“先生,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农民只是说外面的天太热了,他想找个凉快的地方歇歇。小姐笑笑,倒了一杯冰水给他解渴,并习惯性地拿起汽车说明给农民看。“我可没钱买汽车。”农民一边摇头,一边直冲她喊。

服务小姐也不生气,笑呵呵地说:“没关系,您看看吧,您今天不买,也许您以后就买了;也许您不买,哪天您家人也会买,您就先了解着。”农民一听来了劲:“那你给我介绍介绍吧。”

农民问了很多汽车方面的问题,服务小姐都不厌其烦地一一作答,而且还给他分析每一款车的性能、特点。最后,农民竟指着说明书上的运输车说要买十辆,另外还要买一辆小型汽车送给儿子上班用。服务小姐不解:“您不是说不买吗?怎么一下子又买了,还买这么多?”农民笑着说:“我是一家农村运输公司的老板,为了买到合适的车子,我已经跑了很多家汽车公司了,你们这里是我选择的最后一家。如果不行,我本想打道回府的。”原来,那些家公司看他穿成这样,就认为他没有心思买车,也买不起车,不是冷眼相向,就是随便敷衍,或者是视而不见,更甚至有服务员赶他走。农民说:“其实我可以穿得好点的,可是我就不信,人们的素质都会变成只认衣服,不认客户。你给了我信心,让我得到了公平的礼遇,你的真诚让我下定决心:买你们的车,我不会后悔。”

我们永远都无法说服别人去相信我们,或是改变什么,但是我们要让对方看到我们的真诚。因为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真诚。所以,让我们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多拿出一份真诚吧。

柯蓝在《真诚》一诗里写道:我非常贫困,一无所有。我唯一的财富是我的真诚。我唯一的满足是我的真诚。我唯一的骄傲是我的真诚。因为我有了真诚,我的头从不低下。因为有了真诚,我的眼光从不躲闪。我的真诚使我的一生没有悲哀,没有痛苦,没有悔恨。愿我真诚的生命永远闪光。诚如她所说,在我们的人生中,多一份真诚,就多一份自在;多一份真诚,就多一份坦率;多一份真诚,就多一份祥和;多一份真诚,就多一份收获。

我们要秉承“拿出真诚的态度,就能创造奇迹”的态度,在人生的旅途中对别人真诚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