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孟维礼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30001200000025

第25章 儿科疾病

孟氏中医世家,四代百年皆工于临床,对小儿疑难病悉习研治,积累了不少单验方,尤其从第三代孟国栋主任开始,更是积先辈之经验,认真总结,积累了可喜的成绩,深悟儿科俗称哑科,多凭经验诊治,而且小儿为稚阴雅阳之体,病变易虚、易实,转化迅速,常发生不可预料的后果,故用药须及时果断。另因小儿体虚幼嫩,初病尚未得到确诊之前,切记不应妄服成药,至误变重。无病亦不宜妄用补剂,特别现代独生子女家长更应知晓,至于大苦、大寒、大辛、大热及攻伐、峻烈有毒的药物,更需慎重使用。倘不得已而用,亦要中病即止,勿过剂量,以免伤害脾胃,损耗真元,至生变端。至于剂型应以丸、散、锭为主,便于服食,剂量应轻,中病即止。还应配合推拿、拔罐、刺络等外治方法,内外相互为用,并要求家长充分护理,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下面选择疑难之麻疹、顿咳、痄腮、疳积予以介绍(各病所用处方量为小儿7岁每日用量,临床依次减变。

一、麻疹

麻疹,传统医学一直把它当作小儿最凶险的传染病之一对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本病由麻疹病毒引发,历来为医家所重视。孟氏中医世家积临床之验治,不断总结,提出了“清透血毒”的总体治疗思路。在初热、出疹和消退三期辨治上,又针对各期不同特点提出了透表、解毒、养阴三大原则,且透表必清毒活营,解毒务凉血透疹,养阴需活血解毒。

在方药应用上,孟氏中医世家推崇升麻葛根汤,依据临床经验,常常加入大青叶12g,紫草6g,作为基本方。方中升麻透疹解毒,葛根解肌透疹并生津,二药配伍,不但能有效增强辛凉解肌之力,而且也可加强透疹解毒之功;赤芍清热凉血之中,又有活血作用,以清解血络热毒,符合清透血毒之原则;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孟氏中医世家经过长期临床治疗体会,根据麻疹病毒亲血难解之性,原方中解毒之力尚弱,故加入大青叶杀灭麻疹病毒,紫草凉血化斑、透疹解毒,使全方解毒透疹之力倍增,共奏辛凉解肌,透疹解毒之功。

1.初热期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热而手足稍冷,鼻流清涕,喷嚏,呵欠,咳嗽,眼睑红赤,畏光羞明,眼泪汪汪,眼泡浮肿,困倦喜睡,揉眼擦鼻,唇红腮赤,食欲不振,或兼吐泻,咽干,溺赤,舌苔白腻,脉象浮数,指纹浮露红赤。证属麻毒侵肺,肺卫失和。治以宣肺透表,解毒清热。方宜基本方加前胡10g,荆芥6g,防风6g,连翘6g,牛蒡子6g,生姜2片,以加强宣肺透表之力。

2.出疹期此期大约持续三四天。该期体温较高,而且四肢俱热,疹随热出,向外透发,先见于耳背、发际,继而颈部、颜面,再进而肩背、胸腹、四肢以及手心、足心等处,按顺序逐步透出,当疹点逐步见形密布,病邪自里达表,热毒已有宣泄的道路,若内热炽盛,则煎灼肺胃,故应以清热解毒为主,兼以活血通络。方宜基本方加当归8g,桂枝6g,大枣2枚,以加强活血温经通络,助疹外出。若出现邪毒内陷、烦躁、喘咳,疹点没隐,此乃逆候,可于基本方中加犀角3g,丹皮6g,或选用温病三宝,配合西医输液等综合治疗,及时抢救。

3.消退期疹出齐后,如无并发症,身热便退,胃纳渐佳,精神清爽,咳嗽烦渴渐消,疹点消退,出疹部糠秕样细屑脱落,留存褐色斑痕,十天左右完全消失,此乃正常。若形体消瘦,唇舌干燥,此乃热毒燔灼,血伤津损,可用基本方随症加减。若潮热不退加柴胡9g,地骨皮6g,石斛6g;若纳呆则去玉竹、花粉,加陈皮6g,内金6g;若气虚较甚,沙参改太子参9g;另配合运用菊花30g,每日5g,泡水洗眼(出疹前期);柽柳100g,每日10g,煎汤熏洗皮肤(出疹前期);芫荽30g,煎汤后加酒一小杯,温擦皮肤(出疹期)。

二、顿咳

该病以咳嗽为主症,病程缠绵,经久不愈,故名百日咳。因咳嗽连续阵发,所以又称顿咳;由于咳时伸长颈项,并有回声,状似鹭鸶,故亦称鹭鸶咳;又因其能传染并引起流行,呛咳时如同哮喘,故又名哮疫咳。至于有些古书上所说的百日咳,系指乳儿在生后百日以内的咳嗽,不可与本病混淆。

发病多在冬末春初,患儿以1~6岁为多,10岁以上少见。患本病以后,极少再患。小儿脏腑娇嫩,受邪气侵袭,阻于肺窍,内蕴痰火,清肃无权,气道阻遏不通,故发为剧烈性的阵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本病为百日咳杆菌所引发,临床辨证分为发生期、阵咳期和消退期。

发生期:通常持续1~2周,症状类似伤风,咳嗽夜间较白天为重,一般性治疗无效,注意流行和接触史,有助诊断。阵咳期:一般持续时间为3~6周,咳嗽加重,气逆上冲,连续不止,特征渐次明显。轻者每日阵发十余次,重则数十次,咳时面部潮红,舌向外伸,弯腰曲背,头颈筋脉怒张,目珠红赤,眼泡浮肿,涕泪并作,一经发作,连声不断,中间以一深呼吸而暂时停止,当其吸气时发出笛声,迨其声止,咳又如前。如此反复二三次,最后咳出黏稠而白色透明的痰液,或呕恶乳食,始告停息。这种阵发咳嗽,夜间尤多。又因剧烈咳嗽的震动,常引起鼻出血,痰中带血眼部出血而结成红斑。此外,阵咳时虽痛苦万状,但在静止时,则饮食戏嬉如常,这也是本病特征之一。消退期:大约经过2~3周,咳嗽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逐步减少,其他症状亦渐次消退而痊愈。

对于本病的辨治,应首辨寒热,即辨外邪之风寒、风热;内因之寒痰、热痰。在治疗上,治法以化痰降气为主。孟氏中医世家应用家传经验方天冬合剂予以治疗,其基本方为天冬15g,麦冬15g,百部9g,瓜蒌仁6g,另加橘红皮6g,黄芩10g,鱼腥草12g。方中天冬、麦冬养阴清退肺胃虚热,断顿咳之根;百部止咳杀虫,抗百日咳杆菌;瓜蒌仁化痰散结。孟氏中医世家更加黄芩配二冬清肺泻火;鱼腥草配百部杀灭百日咳杆菌,清肺之火毒;橘皮配瓜蒌仁化痰,并降气醒胃。全方药力较强,对顿咳急剧发作之症,可立竿见影。临床加减方法为:偏于寒者加麻黄2g,紫苏梗3g;偏于痰热者加苇茎6g,桑白皮6g;久咳不止者加川贝母6g。另外,还可用单方鸡苦胆方:鸡苦胆一个(取汁)加白糖适量,1岁以下患儿3天服1个;2岁患儿,2天服1个;大于2岁患儿,一天服1个。

三、痄腮

痄腮又名温毒发颐或蛤蟆瘟,以腮部肿胀热疼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能传染流行,常发生于冬、春季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以4至15岁的儿童为最多,患过一次以后,很少再发,预后一般良好。但比较少见的两种并发症却十分凶险:一是并发****炎;二是并发腮腺炎性脑膜炎。病因是感受温毒时邪,即现代医学所谓的腮腺炎病毒,挟肝胆之火与阳明胃热上攻于头面,风热痰湿郁滞于少阳经络,发于耳下及颐部,以致腮颊肿胀。

在辨证方面:轻者仅腮部轻微肿胀,3~4天可愈;较重者初起有恶寒、发热、头痛、倦怠、呕吐等表现,与感冒相似。3~5天后,腮部蔲热肿胀酸疼,初起为一侧,继则他侧,咀嚼困难,吞咽不便,甚至影响听觉。5~6天热退平复。若见壮热神昏,肿痛加重,为邪热入营,内窜心包所致,应按温病邪在营血进行辨治。

在治疗上当以疏风、清热、解毒为主,兼以化痰消肿。孟氏中医世家推崇普济消毒饮(《医方集解》)治之:去人参,板蓝根加量至18g,再加大黄3g。方中重用黄连、黄芩清泄上焦热毒;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疏散上焦风热;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协助诸药上达头面。孟氏中医世家去人参,以防助气生火。另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板蓝根凉血解毒,对腮腺炎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在原方基础上增加三倍,用板蓝根18g,再加大黄3g以通大便,解肠胃积热,从而使古方更具疏风清热解毒之力,则腮腺炎可除。临症加减治疗方法:发热伴神志症状者加犀角3g,生地15g,丹皮6g;伴****肿胀疼痛者加川楝子6g,地丁草10g,赤芍6g。同时配合外敷方:青黛6g,白醋调敷腮腺局部,每天涂5~6次。

四、疳积

疳症,以脾胃虚损,形体干枯消瘦,缠绵难愈为主症。古代对“疳”解释有二:一说“疳”有“甘”之义,即指小儿恣食肥甘,脾胃受伤,渐成积滞,日久不愈,轻伤形气,酿成疳症;一说“疳”有“干”之义,是指“疳”由于脾胃虚损,不能化生气血,营养肌肤,渐而干枯消瘦,酿成疳症。

疳病成因有三:一是断乳过早,饮食失调,脾胃渐虚,营养不良;二是饮食不节,恣食肥甘(以独生子女多见),脾胃受损,运化停滞,积热伤津;三是其他病久治不愈而致脾虚,或内服药物伤脾,气血失运,致成疳积。

疳证的辨证常以五脏化分五疳。脾疳:面色萎黄,肚腹胀大,羸瘦乏力,不思饮食,大便不调,经常吐泻,常规用参苓白术散配服;肝疳:爪甲青紫,头发焦枯,两眼干涩难睁,白睛生翳,或白膜遮睛,烦渴急躁,易怒善哭,腹部肿大,青筋暴露,粪青如苔,证属肝热炽盛,宜先服清热退翳汤:山栀5g,胡黄连3g,木贼3g,赤芍6g,生地12g,羚羊角15g,龙胆草2g,菊花3g,银柴胡3g,蝉蜕1.5g,甘草2g,白蒺藜9g;心疳:症见唇红颊赤,口舌糜烂,发热烦渴,咬牙弄舌,惊惕不安,证属心热炽盛,宜服泻心导赤汤:生地6g,白木通3g,川黄连2g,甘草2g,灯心草1.5g,若心气虚怯者,宜服茯神汤:茯神6g,人参3g,当归2g,炙甘草2g,龙眼肉9g;肺疳:症见面色淡白,发焦肤燥,常流清涕,呼吸气促,鼻颊生疮,初起属肺经郁热兼挟风邪者宜生地清肺饮:桑白皮6g,生地6g,天冬6g,前胡3g,桔梗3g,苏叶2g,防风2g,黄芩3g,甘草3g,当归2g,连翘3g,赤茯苓6g;肾疳:症见面色黧黑,牙龈出血,口臭,滑泄腹痛,手足时冷,本症常见于先天不足的幼儿,证属阴虚火盛,宜先服金蟾丸:炙干蟾5个,胡黄连9g,川黄连9g,鹤虱6g,肉豆蔻9g,苦楝根白皮9g,雷丸9g,芦荟9g,芜荑9g,继服九味地黄丸:熟地15g,山萸肉15g,赤茯苓9g,泽泻9g,丹皮9g,山药9g,当归9g,川楝子9g,使君子肉9g;如肾元虚弱者,宜服调元散:人参3g,茯苓6g,白术6g,山药6g,川芎3g,当归3g,熟地6g,茯神6g,黄芪6g,甘草3g,白芍3g,生姜3片,大枣3枚。

孟氏中医世家治疗小儿疳积在运用《医宗金鉴》五疳系列方的基础上,常常配合针灸及祖传丸药进行治疗,每获良效。针刺四缝(双侧)穴,三棱针刺之,常挤出黄色黏液,一周一次,一般刺三次,直至无黄色黏液,渗出红色血液为止,适用于各型疳积;艾灸:虚寒型:药艾条直接灸中脘、足三阴(双),每穴5分钟,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2~3疗程可愈;拔罐:实热型:抽气罐拔神阙穴5分钟,隔日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

当疳积的外在症状经治疗好转或消除后,仅留体虚、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辨证配服祖传“开胃健脾丸”或“滋血健脾丸”善后调理,常可恢复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