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是现代医学20世纪80年代才提出来的病名,祖国医学早在二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关于男子性生理、更年期和女性同样变化的论述,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更有“男子六十四岁而精绝”的论点,但始终没有形成男子更年期之说,大家普遍认为所谓更年期就是女性所独有。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出,北京、上海等地进行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60岁左右的干部和知识分子,其死亡率高于老年,各种慢性病的人群,发病率高达87%,这才逐步引起全社会对于男性亦存在更年期的广泛关注。孟氏中医世家亦在临床上进行了认真的综合研治,到1999年,逐步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中医综合辨治的二型七证方案,临床按照预定方案进行综合治疗。2001年,对门诊收治的187例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临床小结,治愈率达80.7%,有效率为95.7%,减轻了男子更年期的各种症状,不同程度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了社区男性退休群体的欢迎。以下仅就孟氏中医世家第三代关于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体会作一介绍。
一、男性精绝前后诸证
男性到了五六十岁后就会出现精绝现象。中医把男子与精绝有关的症状称为“精绝期前后诸证”,即现代医学的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该病发病年龄一般在56~68岁之间,平均64岁左右。主要临床表现为失眠、食欲减退,精神疲乏,工作能力下降,甚至焦虑,忧郁、猜疑、疑生重病;植物神经紊乱与内分泌机能减退,心悸,潮热多汗,头晕乏力,关节酸痛,面色苍白,疲倦,消瘦,****减退,阳痿,精少,不应期延长。其症状多是非特异性的,有条件者可检查血清,其****酮替代治疗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低于325ng/100ml),并应用****酮替代治疗两月后症状得以缓解。少部分病人心电图运动试验出现类似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情况。
该病应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冠心病、神经衰弱、慢性胃炎、前列腺炎、风湿性关节炎及慢性结肠炎加以区别,因该类也常常会出现以上症状,按常规治疗无效或在易发年龄内,并伴有性功能减退者,常应考虑本病。
中医辨证共分二型,即肾阴(气)虚和肾阳(阴阳)虚。肾阴虚型中又包括肾虚肝旺证、心肾不交证、肾虚尿滞证。肾虚肝旺证(常见高血压、脑血管病变)者症见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眼干发红,耳鸣如蝉,咽干口苦,额红盗汗,五心烦热,烦躁易怒,舌红少苔,脉细弦。治以育阴潜阳,镇肝熄风。方宜建瓴汤加味:生地黄18g,山药30g,怀牛膝30g,白芍12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代赭石30g,柏子仁12g,五味子10g。方中生地、山药补肾阴,白芍养肝敛阴,三药共滋肝肾之阴,使阴液充而敛上越之阳;龙骨、牡蛎、赭石皆生用,能镇肝潜阳,使虚阳潜入肝肾之阴中,柏子仁一味养心阴而安心神,孟氏中医世家更配五味子内调心肾,两药同治心神不宁。全方共奏养育肝肾之阴而潜阳,调心安神而治烦怒之功效。
心肾不交证(常见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症见虚烦不眠,心悸健忘,怔忡不安,头晕耳鸣,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方宜朱砂安神丸加味:黄连6g,朱砂3g,酒生地15g,酒当归10g,炙甘草3g,麦冬15g,五味子10g。方中黄连清心火,加朱砂则使心火下移而入肾;生地补肾滋血,加当归养血活血。两药皆用酒制,以助营血肾水上行而养心。孟氏中医世家更佐麦冬、五味子交通心肾、养心安神,原方所用炙甘草和诸药而补心神。诸药共奏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之功。
胆郁痰扰证(常见慢性胃炎、肝胆病变):症见头胀目干,口苦咽干,泛恶作呕,胸腹痞闷,常自叹息,忧郁烦闷,多愁善感,易生疑幻,甚者狂躁神乱,舌苔黄腻,脉弦滑。治以清热化痰,舒肝和胃。方宜温胆汤加味:半夏15g,竹茹10g,枳实10g,橘皮10g,生姜3片,甘草5g,远志10g,枣仁15g。方中半夏燥湿化痰,辅陈皮理气化痰,加枳实降胃调气,三药共达化痰理气、和胃降逆之效;竹茹一味清胆止呕,主治胆气上犯,生姜、甘草调和诸药,温胃降逆。孟氏中医世家加入远志、枣仁醒脑养心安神,使温胆汤治胆虚,痰热上扰虚烦之功效更加卓著。
肾虚尿滞证(常见前列腺疾病):症见小便频数,夜间多尿,甚或癃闭,伴头晕耳鸣、四肢不温,腰膝无力,舌淡脉虚细。治以温阳益气利水,方宜真武汤加味:茯苓9g,白芍9g,生姜9g,白术6g,附子6g,炙黄芪20g,车前子10g。方中附子大辛大热,入肾经,温壮肾阳,孟氏中医世家配以炙黄芪补益中气,阳气旺盛,则气化水行;水制在脾,故又配伍茯苓、白术健脾渗湿利水,孟氏中医世家更加车前子加强利尿作用;配白芍柔肝止痛,养阴利水,又能缓和附子之辛燥;配以辛温之生姜,可协助附子温阳化气,又助茯苓、白术温中健脾。诸药合用,共成温阳益气,利水化湿之剂。
肾阳虚型则包括肾虚骨寒证、脾肾阳虚证等。肾(阳)虚骨寒证(常见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症见头晕目眩,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关节疼痛,小便清长,舌淡脉迟。治以补肾温经,养血通脉,方宜当归四逆汤加附子10g,寄生20g。本方以桂枝汤去生姜,留大枣,加当归、木通、细辛组成。当归入肝,温补肝血,桂枝温通经脉,白芍养血和营,二药配合内疏厥阴,外养营血疏肝温通,细辛通血脉,散寒邪;大枣、炙甘草补脾气,调诸药。全方共用,可温补通脉、治全身关节冷痛。孟氏中医世家加入附子温阳补肾,寄生补肾强腰膝,使全方在治疗关节冷痛基础之上又见温补肾阳之力,共奏补肾温经,养血通脉之功效。
脾肾阳虚证(常见慢性结肠炎、泄泻、肥胖症):症见面色淡白,小便清长,夜尿频数,舌淡嫩,苔白滑,脉沉弱。治以温肾健脾。方宜理中丸(人参9g,干姜9g,炙甘草g,白术9g)合四神丸加味(肉豆蔻6g,补骨脂12g,五味子6g,吴茱萸3g,生姜3片,大枣5枚),配以孟氏****方治疗。理中丸方用党参甘温入脾,补中益气,强壮脾胃为主;干姜辛热,温中而扶阳气为辅;脾虚则生湿,故以白术为佐,燥湿健脾。三药一补一温一燥,配合甚当,再用炙甘草为使,补中扶正,调和诸药,共成温中健脾之剂。四神丸方中主以补骨脂补命门之火,温养脾阳,辅以吴茱萸温中散寒,肉豆蔻温肾暖脾,涩肠止泻,主辅相配,温阳涩肠之力相得益彰;五味子酸敛固涩,生姜助吴茱萸以温胃散寒,大枣补脾养胃,共为佐使,诸药共奏温养脾肾,固肠止泻之功。
两方合用,前方温中健脾,后方温肾涩肠,共治脾肾虚寒之五更泄泻之症。孟氏中医世家为提高疗效,并创用苦参白石汤****,疗效更著。
肾阴阳双虚证(常见肾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症见脑鸣耳失聪,失眠健忘,气短神倦,便溏浮肿,腰膝疼痛,苔薄白,脉沉弱无力。治以补肾扶阳,大补元气。方宜二仙汤:仙茅10g,仙灵脾6g,当归10g,巴戟天10g,黄柏10g,知母15g,龟板10g,黑附子10g。方中仙茅、仙灵脾补益肾阳,知母、黄柏滋补肾阴,清退虚热,当归补肝血,可使肝之疏泄阴阳之力增强,巴戟天阴阳双补,肾精可充,两药合用,补精养肝,于阴阳之间调和输布。全方共奏阴阳双补,精血平调之功。孟氏中医世家更加龟板补肝肾壮骨,黑附子补元阳,使阴阳双补、元阳精血俱增,其力更雄。
同时应用针灸及泡治等疗法予以综合治疗。辨证取穴,阴虚多针,阳虚多灸。耳针皮质下,神门,肾、心、肝,贴药按压,适用于植物神经紊乱较重者。贴敷:阴虚者,将吴茱萸9g,胡黄连12g,细末醋面调匀,贴于涌泉穴(双)三昼夜;阳虚者,将吴茱萸18g,肉桂10g,细末用醋面调匀,于神阙穴处贴三昼夜。泡洗疗法:阴虚者:野菊花30g,桑叶20g,透骨草15g,晚煎洗双足;阳虚者:艾叶30g,肉桂10g,威灵仙15g,晚煎水洗双足。药膳:阴虚者:山药、枸杞、百合、核桃、花生、黑芝麻、莲子、银耳,糯米熬成八宝稀饭服用;阳虚者:山药、枸杞、肉苁蓉、肉桂、苡米、糯米,做成五珍糕服用。按摩:循肝肾经脉、背腰督脉全方位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