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有一个通病,就是对自己的过去、成功会念念不忘,耿耿于怀,留恋于过去的成功中,这样的思想是不利于一个人的发展、成长的。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有归零心态,如果谁能做到心态归零,必定是一个成功的人。如果求职者在求职的过程中,时刻都有归零心态,那么求职之路也就顺畅自如了。归零心是求职者应该具备的基础心态,在求职的过程中,求职者需要保持一种归零心态,这样有利于自己的求职之路顺利往前走。但是,求职时的归零心态不是让你把自己贬的一无是处,这里面也是有技巧的。
只有空杯才能盛更多水
空杯能盛更多的水,求职者在求职时,应该有这样的一种思想,时刻准备将自己的心态归零,来接受新的东西。
小吴是在南方上的大学,毕业后他只身来到北京闯天下。
起初,小吴自恃有一张本科文凭,决心要找一份高职位高薪的工作;对可能的工作他总嫌其工资待遇低,不愿去就职。就这样找来找去,两个多月过去了,小吴还没有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后来,是一位直言相劝的老板提醒了小吴。
那天,小吴赶到那位老板的公司应聘时,因为来迟了一步,被这个老板告知人事经理一职应聘人选已选定,余下的业务员职位还有空缺,说小吴既然来到了,何不留下来试试。而小吴说这职位对自己是大材小用,对这工作也不太感兴趣。但老板对小吴说:“你这样年轻,为什么要如此轻视这项工作呢?”可小吴对他的善意提醒仍然执迷不悟。就在小吴要离开他的公司时,他显然为小吴的任性“激怒”了,指责小吴说:“一个本科生值得如此高傲吗?简直是个‘井底之蛙’,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就是硕士生从最低做起的也是大有人在。”老板这一当头棒喝令小吴顿然醒悟过来:是呀,在这人才济济的城市,自己只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学生”而已,哪用得着把自己看得如此高大?小吴想了想,认为他说得对,自己虽然是本科生,但是在这个行业什么也不清楚,就是需要从零开始,从基础做起,于是他点了点头决定留下来。
在公司工作的每一天,小吴以“破釜沉舟”的精神奔跑在大大小小的单位,拼力去开拓一个又一个市场,联络一家又一家的客户,签订一张又一张的订单。不到两年,由于小吴的成绩有目共睹。老板委任小吴以销售经理一职,还为他配备了手机、电脑、轿车、房子。
想起当初,如果小吴没有听从这个老板的提醒留下来,如果小吴没有从最低的业务员做起,小吴能拥有今天这么美好的一切吗?小吴能拥有今天这么相当成功的事业吗?只有能把自己放下的人,才会拥有人生最好的回报!
求职者应该明白,没有白走的弯路,没有白做的工作,凡是你下了功夫,努力去做了,总是会有收获的,你的努力程度和你的收获是成正比的。基础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从基础做起,更有利于你的成长。
有这样一个求职者,他新到宝钢集团企业上班,本来招聘时,和人力资源部、老板都谈好了,做销售总监,负责全盘的销售。而上班以后,老板说了种种理由,安排他暂时做总监助理,每天负责搜集报表、通知会议等杂事,总监由老板暂时代理。于是他就配合着老板,拿着总监的工资,做助理的工作,连续做了三个月。直到三个月以后,和老板长谈了对公司的目标和计划的看法,才坐到总监的位置上,不禁长嘘了一口气。
在这三个月期间,他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产生过很多想法。在很多企业中,把高能力的人低标准使用,看他实际的表现能力,然后再给相应的职位,这是很通常的举动。千万别想应聘什么,就得到什么,老板往往是先让你进来,等你没有了退路再这样要求。
其实对企业人来说,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蒙牛的老板牛根生,当年就是从伊利的刷瓶子工人做起的。打杂的事没人喜欢做,但在企业,打杂是难免的。老板喜欢让新进人员打杂,有的精英就受不了了,于是造反或跳槽。其实通过打杂,能让你更清楚地了解企业,让你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什么。以前商人入行,也要从学徒开始,要学三年以上,然后师傅才教真本事。这三年期间,师傅要看你是否适合这个行业,要你从小事做起,培养你商人的品质。学徒期间什么都干,直到师傅认为满意了,心态调整好了,有强烈的求学欲望,这时候再教。这个时候,师傅的东西才体现出来价值。现在的老板,也是一样。如果新人一上来就委以重任,不是对他很危险吗?损失的是老板呀。这样贸然用人,对员工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会降低你成功的可能。你在旁边边打杂,边观察、揣摩,不是更容易了解整个公司的运作吗?坐到了位置上不就更从容吗?再说“吃人家饭就归人家管”,既然待遇不变,只是在考验你,在衡量你,让你适应岗位和公司,如果你连这个耐心都没有,那干脆走人算了。
因为只有放空自己,才能增强自己的可塑性,所以,求职者在职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在事业刚刚开始之时,你应该做好打杂的思想准备,以空杯心待之,抓住这个学习的机会,使自己更加充实!
必不可少的就业态度:归零心
在用人单位的眼里,他们认为对企业有利的人才是这样的: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实际的操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要求,现在的很多求职者是不具备的。也有不少用人单位列出许多优点:充满理想、做事有热情、学习愿望强……但他们不约而同地指出了同一个毛病:不够踏实,心太急。部分新人不甘心在初期的基础性工作中锻炼,就大呼无聊;还没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就一味要求负责大项目、做重要决策;工作不到一年就频频提出不合理的晋升、加薪等要求,等等。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人事经理陈博雅说:“我们不聘用所谓学习好的“尖子生”的理由,多集中在不踏实、眼高手低、团队协作能力差、易跳槽等方面。他们有的进来以后总感觉自己很了不起,其实连进门、打电话的礼貌规矩都不懂,企业对他们的培训往往要从最基本的礼仪开始,真是很无奈。还有的在面试时口若悬河,说自己做过什么项目,一副非常有能力的样子,招进来让他们负责做技术,才发现根本做不好,让当初负责招聘他们的人处境尴尬。”
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认为:一些软件专业大学生的突出问题是太功利,脱离现实。现在成绩好的大学生不算少,但其知识面扎实而系统的却不多。在面试中发现,许多学软件的大学生只追求编出复杂的程序,却把一些诸如内存管理这样的基础知识抛在一边,而后者恰恰是工作中要应用的重点。企业对软件工程师的要求是首先应该了解社会的需要,然后既能把研究转换成技术,又能把用户的需求变成软件所能完成的服务。
绿谷(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炼说,不踏实,源于对工作、对自身认识不够准确。公司前年招进的一个研究生一门心思打基础,天天在实验室干到晚上七八点,与他同批进来的个别人认为没必要那么苦,偷懒走捷径。一年多下来,两者能力差距越来越大,薪酬职位如今大相径庭。张先生表示,坚持努力,换来的是自身发展的长远利益。工作初期一些看似简单的“重复劳动”,是学习锻炼的好机会,同时也是向别人展示自己素质的舞台,好高骛远并不明智。刚毕业的同学之间难免攀比收入、职位,“输”的一方只有调整好心态,才能静下心来,为未来打拼。
心态归零更有利于求职
现在的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到处都是,正因为多了,才引起了人才市场的供大于求,因为供大于求,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求职者的工作越来越难找,这种现实的情况就要求求职者们不得不把心态归零,从零开始。
1.低薪起步
和现在的很多大学生一样,林兵大学毕业时也是整天揣着求职简历到处找工作。因为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而四处碰壁。这让他领略了职场的艰辛。多日下来,林兵总算明白“应届毕业生找工作难”为什么会成为时下流行的话了。
经历了“种种磨难”,林兵总算进入一家医药公司策划部工作,月薪800元。由于初出校园,理论知识一大堆,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却为零。因此,在上班之后才发觉有些上当的感觉,整天生活在矛盾当中。辞职又怕工作难找;继续上班又看不到希望。老板不赏识,薪水加不上去,紧迫的生活又让他顾虑重重,感觉前途一片茫然!终于体会到,为什么年轻大学生们总把“累”当成内心强烈不满和抱怨社会的唯一发泄。而上大学时期所花的父母的钱和那么多年的时间,在毕业后得不到回报,投入和产出的严重失衡让不少同学丧失掉竞争的信心。林兵陷入迷惘之中,不知人生何处是光明啊!
林兵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在公司工作着。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历练,林兵渐渐感觉到,虽然毕业前意气风发的豪情壮志还不能得到展现,但至少暂时有个栖身的地方总比居无定所好。日子久了,居然也能够忍受公司开出的800元的工资,对工作也还是那样认真和负责。只是慢慢地他明白了更多,其实没有经验空有理论真的是一文不值的。毕竟,人的价值回报是体现在你能为别人创造多少价值上,而不是你出身高贵就应该获得很高的回报。于是,林兵工作更加认真负责了,有什么问题总要问个明白,工作完成得也很让老板满意。
现在,林兵的工资虽然还是只有800元,但人却比起刚毕业时成熟多了。他不再一味地抱怨,相反却是更多地审视自己,到底自己还缺少些什么,应该补充些什么呢?慢慢地,他越发觉得自己对社会和环境的了解太少,自己本引以为自豪的大学文凭再也不是自己价值的真正体现,公司能不嫌弃自己而开出800元的工资,对自己已经是一种赏识了,所以他感谢公司领导,同时也庆幸自己的幸运!虽然只有800元的工资,但正是这仅有的800元,帮助他从一个“0”的环境中认识自己,完成自己人生的另一次价值认识。现在的他,很充实也很开心。他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应该说,林兵是明智的,在经历了艰辛的“求职洗礼”之后,他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了,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但是,在求职大军当中,还有多少人在迷茫之中,这些迷茫的求职者们,不妨也像林兵一样,放下架子,心态归零,从头开始。
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而言,因为他们在校园里一直是“天之骄子”,所以他们总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认为自己一开始工作就应该得到重用,就应该得到相当丰厚的报酬。他们在工资上喜欢相互攀比,似乎工资成了他们衡量一切的标准。但事实上,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缺乏工作经验,是无法委以重任的,薪水自然也不可能很高,于是他们就有了许多怨言。
也许是亲眼目睹或者耳闻父辈和他人被老板无情解雇的事实,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将社会看得比上一代人更冷酷、更严峻,因而也就更加现实。在他们看来,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报酬,等价交换,仅此而已。他们看不到工资以外的东西,曾经在校园中纺织的美丽梦想也逐渐破灭了。没有了信心,没有了热情,工作时总是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能少做就少做,能躲避就躲避,敷衍了事,以报复他们的雇主。他们只想对得起自己挣的工资,从未想过是否对得起自己的前途,是否对得起家人和朋友的期待。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这些求职者对于薪水看得太重,没有把工作中可以学到的东西纳入自己的“收入范围”。如果一个人老是盯着自己的薪水看,而不是看自己在工作中有没有学到新知识,有没有提高,这样实在是可惜。
一个以薪水为个人奋斗目标的人是无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也从来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虽然工资应该成为工作目的之一,但是从工作中能真正获得的更多的东西却不是装在信封中的钞票。
一些心理学家发现,金钱在达到某种程度之后就不再诱人了。即使你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但如果你忠于自我的话,就会发现金钱只不过是许多种报酬中的一种,试着请教那些事业成功的人士,他们在没有优厚的金钱回报下,是否还继续从事自己的工作?大部人的回答是:“绝对是!我不会有丝毫改变,因为我热爱自己的工作。”想要攀上成功之阶,最明智的方法就是选择一件即使酬劳不多,也愿意做下去的工作。当你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时,金钱就会尾随而至。你也将成为人们竞相聘请的对象,并且获得更丰厚的酬劳。
求职者找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是比生计更可贵的,就是在工作中你能得到什么?你是不是可以在这份工作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做正直而纯正的事情。
人生的追求不仅仅只有满足生存需要,还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有更高层次的动力驱使。不要麻痹自己,告诉自己工作就是为赚钱——人应该有比薪水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