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跟深圳人学创业·创新·敬业(套装共3册)
29912200000040

第40章 深圳人的科技创新(3)

二是多渠道解决好创新投资进入和退出的封闭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的投融资体系。

三是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依托深圳的制造业基础,下大力加快核心技术和高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力度,实现新的突破。

四是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要用“全方位、全过程、全社会”的“三全”原则来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五是改革科技管理体制。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和自主创新要求的管理体制,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方式,逐步使政府部门从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转变为资源配置方式的制定者、资源配置过程的监督者、资源配置绩效的评估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六是着力解决创新基础薄弱的问题。

深圳积极与海内外着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合作,构筑六大公共平台,包括技术开发平台、传统产业技术平台、技术产权交易平台、信息平台以及检测平台等。特别是深圳要密切与香港的科技合作,构建“深港创新圈”。

七是发展深圳的高等学校。

(1)新建两所大学,一所科研型,一所教学型,2008年已经开始了启动有关前期工作。

(2)优化大学城运行机制和办学模式,使之发挥最大的功能,提升大学城在全市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之成为深圳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3)发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带动作用,加快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采取优惠条件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深创办研究院,构筑研究院群,夯实深圳基础研究的基础。

(4)加快现有高校的改革。积极推进现有市属高校的改扩建工程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

四、深圳科技创新的机遇与挑战

1.深圳科技现状与国际创新型城市存在差距

一是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特别缺乏与创新型城市相适应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应用基础研究的源头创新严重不足。缺乏长期创新源头的支撑。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根基不深、核心竞争力不强、关键环节缺发自己的核心技术与设备,“缺芯少魂”、“订单式”的产业结构经不起高新技术产业发生转移的冲击。

三是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和自主创新的要求,部门利益分割、多头管理、职能错位等问题仍然存在,在吸引人才、土地厂房资源配置、政府采购、财政资助等方面也还没有形成协同一致的创新激励政策。

四是自主创新的公共平台建设和运营机制存在不少弊端,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投入绩效不高,公共研发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公共检测平台、创新资本平台、科技信息平台还不能够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足够的、全方位的的公共服务产品。

2.深圳自身存在的问题

(1)产业链优势的弱化。传统产业的转移将对深圳原有的创新模式构成冲击。由于深圳产业升级带来的制造业转移,产业链将出现弱化或断档优势,将使在制造环节上开展创新的中小企业遇到更多的困难。面对新的形势,深圳要开始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继续发挥逆向创新模式,另一方面推动新的创新模式的建立。新的创新模式是,知识和技术的动力传导机制的创新模式,腾讯、迅雷等企业是这种模式典型,他们依赖源头创新所形成的动力来推动新的商业模式形成,并拉动起新的市场,实现低消耗、高增值的目标,符合未来城市创新追求方向。

(2)研发环节不配套,后劲缺乏,有可能导致深圳研发的空心化。自主创新的大企业的技术需求在本地得不到满足,转而寻求研发基地的分散化。

(3)制度制约。

(1)从原来单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目标的创新转变为整个经济系统的创新,面对的不仅是头绪多,问题复杂,需要系统的配套政策与制度的创新。

(2)在新的创新格局下,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具有系统集成特性的工作,现有的组织架构无法统筹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方方面面的工作。

(3)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根本环节是制度创新,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复杂程度的提高,深圳原有的从实际出发寻求解决方案的实践路径正在让位于国家爱“从条条出发解决问题”的新路径,在这种路径下,涉及自主创新的制度创新不断遭遇条条的阻碍,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步伐就会缓慢。

3.机遇与挑战

经过30年的发展,深圳面临着空间、资源、人口、环境“四个难以为继”

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深圳要获得可持续的更大发展,通过自主创新突破约束瓶颈,推动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深圳过去十几年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创造了目前每平方千米产生2.17亿元GDP和7000万元税收的良好效益,且万元GDP的能耗、电耗、水耗和建设用地分别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38%、64.7%、11%和不到一半。这充分说明,深圳的高科技发展必须提升核心竞争力。

单从科技本身讲,深圳面临以下机遇:

(1)从企业的竞争到产业链的竞争

行业的竞争升级,从产品的竞争到整个产业链的竞争,需要预先设计好技术链,再看业务链会有多少用户,喜欢什么样的业务,怎么样细分市场。就象世界移动产业运行趋势,产业链上的运营商、制造商、分销商以及内容供应商将会结盟。

(2)应用服务将迅速产业化并成为一个高利润区

在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兴起,给电子终端和通信设备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产生了IBM、摩托罗拉、NEC这些世界级大公司。到20世纪80年代,索尼、西门子等由做电子终端和通信设备的业务,挤进这个行业,高利润区开始往前端移,就做网络渠道,于是又产生了AT&T、Bestbuy、中国电信、法国电信这样的网络渠道商,这些都是高利润区。

由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现在,网络运营商的行业平均利润率降低下来,应用服务又成为了下一个新的高利润区。

我们看看微软、腾讯经营状况,它们的利润率可以高达50%以上,10亿元的营业收入有5亿元的利润,这是先前的任何行业做不到的高利润区。

2005年移动通信业的SP数量超过1万,SP用户达到235亿户,SP产值实现53亿元。

目前的SP主要是基于短信、IVR(彩信)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业务、行业应用市场潜力将更大。

(3)虚拟社会日渐形成

随着即时通信的发展,虚拟社会、虚拟游戏的发展将会非常迅速,人们甚至可以完全脱离现实到一个虚拟世界里实现自我。特别是创意产业的涌起,将虚拟作为一种产业发展。许多游戏、幻想小说都是虚拟世界的新生儿。

(4)互动电视加快三网融合

发展趋势到底是IPTV还是数字电视?目前争论颇多。从技术来看,IPTV已经比较成熟了,在香港已经有十几万的IPTV用户。

目前,计算机网和电信网已基本上实现融合,两者之间可以互相利用各种资源,同时也预示着这两者的成本是交叉的,建设网络的成本也比重新搞一个数字电视网要低很多,如果是政策开放,IPTV会离我们走得更近一些。

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传统媒体会受到冲击。如果三网融合,产生的巨大市场将无法想象。传统观念报纸是第一媒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电视为第一媒体,专家预测,未来网络为第一大媒体,2050年报纸将消失,所有的报纸,书刊,杂志、电视等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

(5)3G时代即将到来

什么是3G?很多人陌生,实际上它是传输需要高带宽的应用数据的技术,例如:它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要提供全视频、视频会议、高质量语音和Web数据服务,从其中产生出来的机遇是空前巨大的。随着中兴、华为3G产品的问世,催生了3G时代的到来。

深圳创新精英们早已嗅觉到未来科技市场的芳香,早已开始了新的创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