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跟深圳人学创业·创新·敬业(套装共3册)
29912200000039

第39章 深圳人的科技创新(2)

朗科,在深圳是个小公司,但是,知名度却很高。为什么?他的知名度不是花钱做广告带来的,而是因官司媒体炒作而带来意外收获。2002年朗科公司以其闪存盘发明专利受到侵犯为由,起诉深圳、无锡等地多家企业。朗科在审判中一次次胜诉。其原因,就是郎科掌握了核心技术。在深圳象郎科这样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企业有近三千家,他们通过自主创新创出属于自己的价值世界。

实践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关系国家安全或具有巨大市场价值的核心技术更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取得,可见自主创新对一个民族、一个企业的存亡多么重要。

2.深圳扶持科技创新的办法

(1)起步:建立创新孵化器

什么叫企业孵化器?孵化器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它通过政府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帮助创业者把发明和成果尽快形成商品进入市场,提供综合服务。它的目标就是降低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为社会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服务。

目前,深圳市企业孵化器已发展到30家,入驻企业达3000家,总投资30亿元。2007年,全市孵化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70%的企业运营状况良好。

深圳政府的扶持还体现在建立了自己特色的四大平台:即人才培养平台、院校产业孵化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平台,全方位,全天候地为企业服务,实现了科研成果的最大资本化,推动了一批高科技术企业发展。

深圳市政府随后又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家重点院校合作,创建了清华研究院、北大产学研基地、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科技产品产业化等方面的服务。

深圳清华研究院是市院结合成功最早的范例。深圳市政府1997年,针对深圳高校资源奇缺的实际,率先引进清华大学,组建深圳清华研究院。

带动了一批高校来深圳办学与建立研究机构。在内地一些高校科研成果很难转化,在深圳成了争抢的香饽饽。10多年来,深圳清华研究院平均每年有15个科研成果产业化,共孵化企业310家,2007年总产值达近200亿。通过孵化企业和出售股权,研究院的净资产也由最初不到1亿元增长到10多亿元,也形成了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机制,成为企业坚强的科技后盾。

(2)建立高新园区

1996年,深圳市政府在南山规划了面积为11.5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这是深圳最大的科技孵化器。这个创新企业孵化器,包括留学生创业园、软件园、生物孵化器、IC产业化基地等。目前在孵企业达1000多家。高新区一建立,磁场效应明显,吸引了大批国内外企业竞相入驻,逐渐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群、生物工程产业群和新材料产业群。国内大企业有华为、联想、长城、创维、海王、东大阿尔派等;跨国公司有IBM、菲利浦、奥林巴斯、爱普生、汤姆逊等。

深圳的高新区功能齐全,既是生产基地,也是研发基地,同时,也是两院院士活动基地,已经建成的大学研究院、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构成了服务中小科技企业的公共技术平台,加上许多企业都在高新区设立研发中心,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研发经费已超过销售收入的10%,已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大学、科研院所为依托,辐射周边地区,拓展国内外,“官产学研资”

相结合的研究开发基地。

深圳软件园,也是高新区的又一王牌,被国家科技部正式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目前园区内企业总数超过500家,销售收入接近1200亿元,其中软件销售收入近700亿元,软件出口超过20亿美元,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软件产业基地、出口基地和服务外包基地。软件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

2006年,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601.74亿元,同比增长17.09%;是1996年高新区建区之初的16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551.65亿元,同比增长17.17%;工业增加值326.72亿元,同比增长25.14%;出口创汇74.5亿美元;累计实现税收330亿元。2006年,高新区在占全市0.6%的土地上实现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139.28亿元。高新区被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亚太经合组织(APEC)科技工业园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等称号。

(3)创办高交会

深圳市为进一步确定科技兴市发展战略,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打造国际科技交流平台,1999年10月首届高交会在深圳举办,吹响了深圳向高科技进军的号角,创办我国科技第一展会,每年举办一届,到2008年举办了10届,美、英、德、法、俄、加、澳等都来参展,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

深圳创办高交会的意义不仅在于打造深圳发展高新产业主体,营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氛围,推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而且,为深圳走向世界,创建创新型城市提供了重要途径。

(4)建立五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建立以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为核心的“公共研发平台”,以高新技术武装传统产业为重点的“公共技术平台”,以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主的“公共检测平台”,以科技文献、情报、信息服务为主的“科技信息平台”“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其职能是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中小型企业。极大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试验难、检测难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单个企业重复投资所造成的社会资源的浪费,这个平台解决了制约中小企业科研投入不足的大难题。

(5)成立科技沙龙——总裁俱乐部

创新总裁俱乐部,是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服务中心出资创办,从事调查、沟通、协调、交流合作、咨询服务等非赢利社会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俱乐部实行会员制,会员为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投资、中介服务机构、科研机构等单位的总裁、高科技产业管理与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个人且在单位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旨在构筑官、产、学、研、资结合,总裁们交流碰撞创新火花,交流创新体会共享互动的创新平台。为高科技前沿的精英们打造了一个良好的科技交流机会与环境。

三、深圳科技创新发展前景

1.深圳创新的目标

打造国际驰名的创新型城市,形成创新型企业众多、创新产业聚集、创新设施完备、创业投资活跃、创新交流便捷、创新环境优良、创新文化浓厚、创新成果丰富的新深圳。

一是发展目标:

(1)成为我国主要的技术研发中心。

(2)创新企业孵化中心。

(3)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制造中心。

(4)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创新城市。

二是数字指标:

到2010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000亿元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市GDP的3.5%以上;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专利成果要大幅增加;到2015年,深圳要发展成为具有强大创新动力和雄厚创新实力的城市。

2.深圳“十一五”科技规划要点

“十一五”期间深圳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快速发展,使深圳成为具有强大创新能力、持续创新动力和雄厚创新实力的城市,成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探索作用的重要城市,成为在某些核心领域、优势产业、关键技术上具有世界领先优势的城市。

“十一五”期间,深圳将着力抓好的几个大环节:

一是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

大力培养和吸引各类人才,以更好的条件、更好的机制、更好的环境,构筑创新型人才平台,发挥人才的创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