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要点概述
一、深圳人第一次创业(1979~1991年)1979年3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
1980年8月26日,成立深圳特区。这一天,即成为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日。
1.建立蛇口工业区,拉开深圳建设序幕
2.工程兵进军深圳,成为深圳的创业拓荒牛
3.敢创、敢为、敢为天下先,“杀出一条血路”
4.采取“内引”带动“外联”战略,全面启动特区发展
二、深圳人第二次创业(1992~1993年)
1992年1月,又是一个春天,邓小平南方谈话:
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深圳姓“社”不姓“资”。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
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三、深圳人第三次创业(1994~2000年)
1.这个时期的特区的新机制的内容
(1)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构建市场经济的十大体系。
(2)生产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
(3)由特惠制向新优势发展;由政策优势,向创新方向转化,开始了深圳自我发展先河。
(4)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一是发展生产型企业。
二是发展科技型企业。
2.这个时期深圳的特点
(1)科技企业的效益初步显现。
(2)地产业健康发展。
(3)金融也蓬勃发展。
(4)世界500强有90多家纷纷在深圳落户。
(5)世界物流业品牌进驻深圳,联邦、顺丰等进驻,催生了深圳一批快递业诞生。
(6)餐饮业异军突起。
四、深圳人第四次创业
21世纪初,深圳开始自主创新,向高科技方向发展。
深圳特区正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走出一片新天地。许多企业打造自己的技术品牌,一些科技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深圳成为世界电子研发、生产基地。
主要有以下特点:
1.市场的需要,催发了科技创新的动力。
2.民营企业是深圳企业的主力军。
3.深圳市政府积极支持扶持科技创新企业。
深圳人的创业经历,既有中国改革开放的天时,又有毗邻香港的地利,更重要的是深圳人的真才实干。深圳人智慧能干的创业精神,是深圳人创业的灵魂,它不仅是深圳人智慧的结晶,又是深圳人能干、会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奋斗精神的体现。今天的深圳,渗透着深圳人辛勤汗水,包含了整个创业过程的酸甜苦辣,编制着深圳的历史。深圳的历史既是深圳人创业的光荣历史,又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史,浓缩了整个中国改革的缩影。
为叙述方便,我们从年代开始。
一、深圳人的第一次创业(1979~1991年)时间追溯到1978年,那是一个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时代,共和国正从一场浩劫中挣扎出来,支撑着虚弱的身子急切地寻找出路。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全党全国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1979年起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决定,无疑为已经饱经沧桑的国家和民族指明了前进的道路,这个会议改变了共和国的航程,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当时,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参加完北京的会议回到广东,怀着激动的心情在自己的家乡汕头地区调研、宣传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家乡一幕幕贫穷落后的景象震撼着他的心灵,家乡有如此好的条件为什么还这么贫困?怎样才能使乡亲们走出困境?一个个问题萦绕在他的脑中。十一届三中全会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这个会议的精神怎么贯彻?他脑海反复思考的问题?那就是能不能像香港、台湾、新加坡那样办出口加工区、自由港,能否利用汕头对外贸易相对较多,潮汕地区华侨众多的优势吸引资金技术。有了思路之后,吴南生立刻向省委汇报,并在常委会上作出了“我愿意到汕头搞试验,失败了由我承担责任”的承诺。
此时,宝安县委、县政府“关于把深圳办成出口基地”的报告交到广东省委,正与省委的思路不谋而合,这个报告省委非常重视。广东省委在充分讨论和考虑之后,作出了广东要“先走一步”的决定,不仅在汕头办出口加工区,还要在深圳和珠海办。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带着这个意见参加了1979年4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会上,习仲勋大胆提出了广东省委希望中央在深圳、珠海、汕头划出一些地方实行单独管理,作为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商的投资场所,按照国际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初步定名为“贸易合作区”。
邓小平听取汇报后非常兴奋,提出了“办一个特区”的意见:“还是叫特区好,过去陕甘宁边区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1979年3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同年5月5日,广东省委具体提出枟关于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出口特区的初步设想(初稿)枠。这不仅是第一份关于兴办特区的设想方案,同时也是“特区”一词第一次在正式的文件中出现。6月6日,报告被送到中央。
同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1979)50号文件,批准广东、福建两省的报告,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要求两省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创办“出口特区”。1980年3月末,国务院在广州召开广东、福建两省工作会议,提出把原拟的“出口特区”名称改为“经济特区”。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1980)4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搞好特区建设”,并将“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
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提出的设立特区的议案,并批准了枟广东经济特区条例枠。“经济特区”这个至今仍让人激动的名称被书写在共和国光辉的历史上。
8月26日这一天,也成为了中国经济特区的成立纪念日。
特区成立后,经济建设开始了。
1.建立蛇口工业区,拉开深圳建设序幕
实际上,深圳的建设是从蛇口起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当年1月31日决定,将深圳的蛇口划给香港招商局建立蛇口工业区。从此,蛇口在袁庚的带领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经济工业区建设,成为我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同时,开始成立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深圳市五金矿产进出口支公司和省建材进出口公司与香港凯旋贸易公司签署合作经营“乌石古石场”协议,投资4644万港元。拉开深圳对外经济合作的序幕。
1982年,时任蛇口管委会主任的袁庚找到当时蛇口工业区的另一位开拓者熊秉权,商量提出一个口号来鼓励蛇口人创业的激情。两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用红纸写出来,设置在蛇口码头旁。结果这个口号一亮出,争议甚至反对声音就随之而来,一个典型的说法就是他们“要钱又要命”。由于长期“左”的思想的束缚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人对改革开放尚持有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分歧和争议时有发生。加之当时一些沿海地区出现了较突出的走私和倒卖进口消费品之风,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任仲夷站了出来,于当年2月2日、2月18日、3月6日三次对深圳工作作出指示。在这些指示中,承受了巨大压力的任仲夷不仅没有批评指责深圳方面的工作,反而充分肯定了深圳两年来的成绩,依然表示“对内要抓紧改革,政策要放宽”、“打击走私”、“但决不搞运动,决不扩大化”。
身在前线的袁庚也备受争议,压力很大。1984年,小平同志来到深圳。1月26日,袁庚在向他汇报时说:“我们有个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邓小平的女儿邓榕提示说:“我们进来的路上看到了。”小平同志说:“对!”领导的首肯让袁庚如释重负。
2月24日,邓小平返回北京后不久,在中央负责人会议上再次肯定了这一口号:“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深圳蛇口工业区更快?他们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几个月后,在建国35周年大庆中,上百辆彩车中唯一的一辆企业彩车——蛇口工业区彩车上,有着一幅极具冲击力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从此,这句口号风靡全国,用实际行动创造一个个奇迹的同时,特区先进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享誉海外,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蛇口建设如火如荼展开的同时,深圳市区的建设也同时展开,当时的深圳到处是工地,道路到处是泥泞,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创业的艰苦可想而知。创业者的奉献精神,塑造着深圳精神与深圳速度。
2.工程兵进军深圳,成为深圳的创业拓荒牛
1982年7月,为了支援特区建设,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两万人来深圳参加基建大会战。同年9月,各部队先后从上海、天津、唐山、沈阳、西安、郑州、襄樊等地赶来,到12月底,由广东省建工局副局长王世伦(河北保定人)带领两万工程兵浩浩荡荡开赴深圳。
这是一支训练有素、实力雄厚、突击性强的城市基建队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干部一千多人,两万人的施工队伍突然进入范围狭小的边陲小镇,衣、食、住、行、供应紧张,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他们住的是铁皮房,白天暑气逼人,夜晚蚊虫猖狂;吃的是馒头加咸菜。连饮水和燃料也常常发生困难。当台风刮来时,他们的房顶被掀走了,被子泡在水里,施工图无法再用。有的部队几天都吃不上饱饭。市政府得知后,帮助他们买了一些从香港进口的面包充饥。工程兵们发扬人民解放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光荣传统,边安家,边投入施工,开展了异常艰苦的特区建设。
从1979年开始调入第一批部队后的3年多,他们共接大小工程160多项,竣工面积7万多平方米。部队在深圳承接的第一项大工程是市政府办公大楼。紧接着,又承建了20层高的电子大厦,以及友谊商场、泮溪酒家、南头直升机场、火车站东广场等工程。深圳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电子大厦,当时是深圳的第一座20层高楼,建筑面积达1畅4万平方米。这在基建工程兵史上,也是开天辟地第一楼。子弟兵们不畏艰险,边干边学,大胆改革旧工艺,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可见,深圳从成立第一天起就和创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每一项工程,每一项改革,每一项成果,每前进一步,都和创业奋斗紧密相连。
1983年9月15日,在深圳的两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改编为市属企业。之后,他们又经受了新的考验,在市场竞争的汪洋大海中,闯过了重重风浪,最终组建成市建设集团和资产经营公司,这是深圳的第一批创业者。
现在淹没在群楼之中的国贸大厦,当时是深圳的摩天大厦,是深圳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厦。它成了深圳的象征和深圳精神的标志,在世人面前树起了深圳乃至中国改革开发的形象。
如今在深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小平改革开放政策就今天的深圳。这句话概括了小平对建特区的英明决策的称赞。
邓小平同志在毗邻香港的深圳,建经济特区,目的就是想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深圳搞试验,让事实来回答当时在中国计划经济模式下遇到很多问题。特别是在中央高层对姓资姓社的问题争论。邓小平理论就是在人们思想僵化的计划经济的框框里的情况下,创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等高屋建瓴的理论,将人们的思想统一到经济建设中来,将人们的思想从僵化的窠臼中解脱出来。当时的深圳,有独立的立法权,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定了在内地视为禁区的特殊政策,制定了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为深圳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创业环境。
3.敢创、敢为,敢为天下先,“杀出一条血路”
深圳的重要经验是:“敢闯、敢干。”
面对旧计划经济体制的重重藩篱,几乎是每跨出一步,都要经过一番斗争。“敢闯”的第一例乃是推行基建工程招标制。像许多改革举措一样,也是被逼出来的。
1981年,市房地产公司与香港中发大同公司合作在罗湖小区建国商大厦,这是特区内第一座商业楼宇,楼高20层,分东、北两座,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然而合同签了一个月,工地上还是冷冷清清,不见开工。原来承建方要求把造价从谈好的每平方米550元,提到每平方米580元,而且工期一定为3年,否则就“另请高明”。这下把深港双方的业主都逼急了。
建楼资金都是向香港银行贷的,分分钟钟要付利息。
在市委的支持下,他们决定像香港一样搞工程招标。消息一公布,立刻在几十万建筑大军中引起巨大反响。18家建筑公司参与角逐。最终夺标者是中国第一冶金建筑公司,合同造价每平方米398元,总造价较前降低946万元,工期18个月。协议规定:工期每提前或拖延一天,奖励或罚款1万元;实行包工、保料。由于奖罚分明,权责到位,一冶公司也相应层层制定承包责任制,奖金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整个建筑工地展开了大会战。最后,竟然提前94天保质保量盖完大楼,创造了深圳建筑史上的第一个奇迹。一冶公司获得总造价5%的利润和80万港元的奖金。市房地产公司,则总结了工程招标的五大好处:造价低、工期短、质量高、扯皮少、党风正。
这项改革曾招来不少非议,有人说这是破坏了国家计划,自相残杀,为资本家效劳,坚持应该“肥水不流外人田,要照顾本省企业”。但市委全力支持了这项改革,并作专门批示:今后基建必须坚持招标,否则,以党纪论处。市政府作出决定:深圳的基建工程必须全面实行招标!1982年,市政府颁发了枟深圳市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暂行办法枠。到1985年,招投标工程已占到全部工程的90%以上。
4.采取“内引”带动“外联”战略,全面启动特区发展当时深圳在发展思路上,采用“内联外引”的办法。特区设立之初,许多国家或地区,特别是一衣带水的香港,都在观望,深圳特区是不是真的搞,优惠政策能不能落实等。当时中央支持鼓励国内大企业的率先进入,在大力引进境外资金兴办企业的同时,深圳人还提出了“内联”这个概念,吸引了国内企业纷纷进驻,使特区及时长出了第二只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