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跟深圳人学创业·创新·敬业(套装共3册)
29912200000019

第19章 深圳人创业成功案例(1)

一、腾讯——网络帝国的创业梦

一个刚刚大学毕业10来年的大学生,成为藤讯公司掌门人,他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聪明智慧,经过多年的打拼,终于实现了网络帝国的创业梦,说来像是神话,然而,这确实是事实。

腾讯QQ,已经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通信服务提供商。2005年6月16日,腾讯控股(700畅HK)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交易,成功上市。

根据其每股3畅70美元的发行价计算,腾讯拥有62畅2亿港元的市值。马化腾因持有14畅43%的股权,账面财富是8畅98亿港元,瞬间成为亿万富翁,马化滕成了举世注目的新闻人物。

多少人羡慕,多少人赞许,一个30岁刚出头的年轻人,一个长着一副娃娃脸的文弱书生,竟成就了一番惊人的事业。面对各大新闻媒体,马化腾极少公开露面,也不爱与媒体打交道,表现的很低调。因为他知道,滕讯的上市,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由不得半点放松,今天的成果来之不易。

1984年,马化腾随父母从海南来到深圳。深圳的创业环境熏陶滋润着他幼小的心灵,他从小喜欢天文,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没能成就他的天文梦。1989年考深圳大学时,他毅然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因为他对计算机有痴迷的喜爱,他梦想在网络世界里有所作为。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在深圳大学期间,马化腾的计算机天赋得到很好的发挥,计算机水准已令老师同学刮目相看,他既是各种病毒的克星,会为学校的PC维护提供不错的解决方案,同时又经常干些将硬盘锁住的恶作剧,让学校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正因为在大学里打下来了很深的专业基础,在就业时注定了他和计算机结下了一生不解之缘。

1993年毕业后,他进入深圳润迅通信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寻呼软件的开发,凭着他的专业水平和业绩,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成为润讯的业务骨干。这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这为以后开发QQ这个实用性很强的软件奠定了基础。

实用软件概念不仅培养了马化腾敏锐的软件市场感觉,也使他从中盈利不菲。“要相信自己写的东西可以卖钱。”马化腾是风靡一时的股霸卡的作者之一,他和朋友合作开发的股霸卡在赛格电子市场一直卖的不错。同时他还不断为朋友的公司解决软件问题。这使他不仅在圈内小有名气,而且也有了相当的原始积累。

马化腾平静而有耐心的个性使其在股市上如鱼得水,手头很快就有了百万资金。1994年入市的马化腾最精彩的一单是将10万元炒到70万元,这使其完成了一次飞跃,为独立创业打下了基础。

网络是诱人的,痴迷的,许多网虫在Internet还没在国内普及之前,就在“慧多网”上体会到了网络的无限乐趣,马化腾对此乐此不疲。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投资了5万元在家里搞了四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建起网吧,让人们体会品尝到了网络的乐趣,开始了自己第一次创业尝试。

20世纪末,网络像一股洪水一样汹涌而来,新技术不断刚新,机遇层出不穷。1997年,马化腾首次接触ICQ,便被其独特魅力吸引,注册使用一阶段后,他便发现ICQ对中国用户的两个致使弱点:

一为英文界面,对于推广中文用户不易;二因使用操作技术要求上有相当难度,使得ICQ在中国虽稍广,但始终不普及,大多局限于“网虫”级的高手。

缺陷就是机会。他对这个缺陷很兴奋,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要好好抓住。从1998年开始,他想独立创业,却一直没想清楚要做什么,这次却找到了目标。

1998年他开始了二次创业,他和合作伙伴,决定开发这个中文ICQ软件。当年11月,马化腾和同学张志东注册了腾讯公司,他们最初的想法就是将寻呼与网络联系起来,开发无线网络寻呼系统。

互联网的兴起,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商机,许多人都热血沸腾,网络泡沫风起云涌,都希望在里面淘金,许多网络公司运用而生。但是,在新兴互联网市场中淘金。当时,滕讯这个十几个人的小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QQ只是公司的副产品。整个公司经常为了一个项目倾巢而出,还要时刻避免露出马脚。为了给客户留下很有实力的印象,那时马化腾要亲自跑业务,名片上从来不印“总经理”的头衔,而只印着“工程师”字样。可想当时是多么艰难,在深圳,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马化腾当时的期望,只是公司能生存下来。

刚开始创业,资金和技术是腾讯最大的问题。先是缺资金,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1999年初,腾讯QQ,迅速在大学校园打响,注册人数疯长,很短时间内就增加到几万人,受到用户欢迎。他一开始就对QQ情有独钟,也许是看到了ICQ以2畅87亿美元的“天价”从以色列卖到美国,也许是看到了高喊免费的畅com公司在大洋彼岸掀起的股市高潮,也许是看到了中国第一批网络英雄们的风起云涌,在1999年初的某一天,OICQ软件忽然被挂在了网上,由定向赠送变成了免费下载。凭借其简洁、实用的风格以及诸项细心的设计,OICQ首先在高校一炮打响,然后凭借高校,以令人吃惊的速度传播开来。PICQ、CICQ等对手几乎不堪一击。这时的腾讯,一边继续开发着项目,一边用赚来的钱养活着OICQ。然而,OICQ的用户数的几何级增长,让是否能养活OICQ的问题变得严峻起来,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对公司都不堪重负,只能到处去蹭人家的服务器用,最开始只是一台普通PC机,放到具有宽带条件的机房里面,然后把程序偷偷放到别人的服务器里面运行。用户迅速增加,收入却困扰着公司,没经济增长点。没有钱怎么办?卖掉吧,卖得不顺。

在卖QQ时碰到了麻烦,对方都要求独家买断。这让本想靠QQ软件多卖给几家公司赚钱的马化腾非常犹豫。最悬的是当时与深圳电信数据局的谈判,对方准备出60万元,马化腾坚持要卖100万元,最终谈不拢,只好告吹。若是当时买卖谈成,就没有今天的QQ。

软件卖不掉,但用户增长却很快,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俨然成了一个无底洞。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抵押贷款的;与国内投资商谈,对方关心的大多是腾讯有多少台电脑和其他固定资产。1999年下半年,从美国到中国,互联网开始“发烧”。没资金怎么办?马化腾很执着,很专注。他知道他的梦在网络,必须专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再难也不能放弃。

马化腾的认真和专注成了腾讯人最可信赖和依靠的支柱。马化腾说:

“即时通信是腾讯公司的专业领域,公司一直专心于这个领域,没有分过心。公司向用户提供的所有应用服务,都是基于即时通信这个点之上的。

现在我们做到了注册用户过亿,我想这就是专注的结果。”

只有专注的人,才能成就事业。腾讯一直在做而且只做完善和规范QQ服务的工作,是国内唯一专注从事网络即时通讯的公司。

在危难之际,马化腾想到新浪、搜狐的融资故事,人家能找来投资合作者,我们为什么不能,他决定找钱。为此他做了以下重要的举措:

第一,完善公司的股东结构。

吸纳一个真正懂得资本运作的人来帮助公司构建蓝图,并借此形成能够吸引投资的公司管理层。在他们看来把懂技术开发、公司管理和融资运作的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的圈子是融资的基础。

第二,确立商业模式。

只有好的商业计划才能对投资商有吸引力,才能有风险投资商上门。

当时,国内有许多上市公司很想买腾讯,他们包装高科技概念,只是为了圈钱而已。他们不急于求成,始终把握一个原则:选择最合适的合作伙伴,绝不会把公司低价出让。要达到双赢,既有合适的投资额,又维护公司原有价值,同时,股东利益得到保障。

第三,策划周密的融资方案。

为寻求不同的合作伙伴,马化腾做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IDG和盈科数码,经过几轮谈判,最后敲定,两家公司各投110万美元投资,各占股20%,腾讯的年轻人保留了60%的股份。

资金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摆在面前。ICQ的注册人数在陡峭疯长,OICQ的盈利模式却依然找不着。实际上OICQ的先驱ICQ也一直都没有盈利模式。怎么办?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腾讯的利润在哪里呢,从哪里得来利润呢?这个问题,又困扰着这伙年轻人。

腾讯,又开始第二次艰难的创业历程。

第一,采用新技术,将网络广告纳入收入的增长点。

2000年7月他们将开发的新一版软件正式启用,一个BANNER广告条被塞在消息接收端中,让上QQ人浏览,效果相当不错,广告销售直线上升。曾经在枟网络广告先锋枠的调查中排第三位,紧跟新浪、搜狐之后。然而,相对于每天新增注册用户几十万(最高时每天新增用,户曾达80万)、一个月就要新加两台服务器的投入而言,网络广告的收入仍然是杯水车薪。2000年是他们最难的一年,用户的增长展示了美好的市场前景,然而,每增加一个用户,都会增加服务器的应用成本。真是一对矛盾,渡过需要耐心,需要智慧。面对的人们的传言,还需要信心和理智。

人们传言:腾讯将要全面收费了;腾讯要被卖掉,收购方是TOM或脉搏网等。

第二,及时停止免费的新用户注册,开始会员制。

因为时机已经成熟,用户已经具备强大的用户群。又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第三,及时抓住“移动梦网”收费机遇。

2000年底,中国移动推出“移动梦网”,谁能想到,包括马化腾本人也没料到,这个机遇是他柳岸花明的转折,这一创新性的价值链条,这种利润分成的方式,不仅挽救了腾讯,而且,挽救一批互联网公司。腾讯是最大的收益者。

面对拥有逼近亿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量,而且这些用户中是含有大量高级收费的愿望,但是,简单操作性强收费手段是腾讯自己无法解开的“结”,移动梦网通过手机代收费的“二八分账”协议(运营商分二成、SP分八成),犹如一道闪电,救活了腾讯。腾讯人欢呼,腾讯人兴奋,老天赐与他们的机遇抓住了。

短短几个月,腾讯的收费会员业务迅速增加,限制页面注册,并开展了移动QQ业务,一时间,腾讯成了移动梦网的骨干,在移动梦网中的份额最高时占据了七成。

腾讯收入速度和它当初注册用户的疯长一样,账户上的钱蜂拥而来,仅到2001年7月,腾讯就实现了正现金流,到2001年底,腾讯实现了1022万人民币的纯利润。其间,在2001年3月份,腾讯为了应付ICQ的版权官司,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将软件名称改为了QQ。2002~2003年开始令人炫目,业绩骄人。

第四,采取新手段,多元化,多方位开展业务,做大做强。

他们采用两手抓:一方面,推出QQ行、QQ秀等一些新业务,迎合不同用户胃口;另一方面,又不断学习,学着新浪推短信和铃声,学着网易推出交友业务QQ男女,学着盛大开展网络游戏。这样QQ由单一聊天网向综合网转化,收入也呈现了多元化。腾讯的主要盈利被划分成了三部分:

一是互联网增值服务(包括会员服务、社区服务、游戏娱乐服务);二是移动及通信增值服务(包括移动聊天、语音聊天、短信铃声等);三是网络广告。这样整个腾讯的效益上来了,而且,增长迅速。

截至2004年前三个月,前两部分的收入占据了腾讯总收入的96畅1%。在2002年,腾讯净利润是1畅44亿,比上一年增长10倍之多;2003年,腾讯净利润为3畅38亿,比2002年又翻了近一倍。

第五,跟随战略,将面包做大。

跟随战略是降低成本的最好办法,因为市场开拓的别人承担了,新开拓业务的成本会比较低。例如,QQ游戏,投入资金并不多,但是由于和QQ社区捆绑,一年不到便取得了和联众游戏近乎相当的规模量,这就是跟随战略的体现。同时,像过去开拓的铃声、短信、交友、校友录等服务。

第六,进行二次融资包装上市,创造网络帝国。

我们分析腾讯最大的优势:

——桌面上的垄断,那是命脉所在,也是核心竞争力。腾讯人知道,也死死坚守。

因为有个这个优势,在互联网增值服务上的收入会越来越多。而在互联网增值服务上,更会采取及时跟随战略。

——用户优势。“腾讯有点儿像微软,掌握了巨量的用户资源。”目前,QQ有着2畅9亿的超大注册用户量。

腾讯依靠自己的优势,打造新优势,以免费打造人气,又通过自身的魅力,通过免费注册获得大量用户,通过手机收费实现利润,然后进入其他赚钱的网络业务领域,实现了腾讯第一部发展战略目标。然而,面对QQ的收费,仍然有挡不住的诱惑,注册用户依然增加,因为人们熟悉了腾讯,爱上了腾讯,也离不开了腾讯,面对依然免费的即时通服务——微软MSN仍然逊色的多。

实现二次融资,在境外上市,一直是腾讯人的目标。腾讯强大了,找合作的多了,包装上的券商也尾随其后,然而,在二次融资中,他们最终选定了MIH集团。

MIH为纳斯达克和阿姆斯特丹两地上市公司,最主要的业务在南非,是南非最大的付费电视运营商。MIH在2001年6月从盈科数码、IDG以及管理层手中收购腾讯46畅5%的股份,花费3200万美元,其中向盈科数码支付1260万美金。收购后,腾讯管理层持股46畅5%,IDG持股7%。即使后来IDG持有7%的股权被平分为二卖给了管理层和MIH,MIH可能为此又付出了几百万美元。也就是说,MIH的总投资超过4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