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哈佛领袖气质课:领导无形,管理有道
29833200000013

第13章 领导无形之果决:机不可失,当断不乱(2)

我们经常会发现,那些看上去一夜成名的人,其实在他们成名就之前,就早已默默无闻地努力了很长一段时间。正所谓“台上几分钟,台下几年工”,其实成功也是这样,它是一个人不断努力的累积,不论何种行业,要想攀上顶峰,通常都需要漫长时间内一点一滴的努力。

我们来看一个现代职场中的故事:

从一所普通高校毕业后,熬燕来到一家电子公司做行政部的文员。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长相平平,专业优势并不明显的她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从一个小职员迅速做到销售部经理。

由于熬燕的“飞跃”式发展,使得公司的同事们对她纷纷侧目。于是关于她升职如此之快的传闻在整个公司弥漫开来,有的人说熬燕和公司的某个领导是亲戚,更有大多数人说熬燕运气好,一般人可碰不到。其实,只有熬燕自己知道,她的好运气是怎么“砸”到她的头上的。

在熬燕的公司里,一点不乏能言善辩、八面玲珑的人。因此,本来就毫不起眼的熬燕就更不能引起他人的注意了。但是,她总是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做着自己的工作,而且还适时地给同事们帮忙。每次领导交代的任务,熬燕也都能够及时完成。有时候,还会有同事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把麻烦的工作推掉,熬燕却总是“傻乎乎”地接过来,而且在业余时间,她还试着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流程和客户信息等情况。

有一次,市场部负责人牛经理经过行政部办公室的时候,发现熬燕正在处理一件小事,事虽然小但是她却做的得体而仔细,牛经理很欣赏她的工作作风,经过跟她沟通,希望能把她熬燕调去自己的部门工作,熬燕欣然答应。

进入市场部后,熬燕令所有人都觉得诧异,一个曾经坐办公室的姑娘居然对市场了如指掌,半年后,她的几份扎实的调查分析报告,更是令人对她刮目相看。一年后,她已经是市场部公认的举足轻重的人物了,看到她在会议上气定神闲、无懈可击的发言,原来行政部的同事更为惊讶。

一天,老板请熬燕到自己的办公室,问她愿意不愿接受挑战去情况不景气的销售部工作,没想到熬燕一口答应了下来,当时有同事听说都觉得她傻,好好的工作不干,偏偏接那个烂摊子,但是熬燕不这么认为,她觉得只要努力,她会把工作做好。

熬燕首先选择了库存积压最厉害的北方公司,开始了她的第一步工作。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她一个人借了一辆自行车,找代理公司产品的代理商,了解产品滞销的原因。几个月后,情况就有了明显的改善。

因为熬燕的业绩突出,她很快被调到大客户部,为了笼络客户,她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打高尔夫和唱卡拉OK,而且学得非常好。

有一次,她遇到一个大客户是一家电器公司的老总,在办公室,她无意中听到一位同事和客户在讲电话,谈论第二天的一个会议,得知自己的客户也将出席这个会议。熬燕立即查到了会议地点,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了那里等待那位老总。那位老总到达后,熬燕并不直接告知对方她要来的目的,而是很自然地和他聊了起来,之后他们一起吃饭、唱歌、打牌,同时,她还认识了更多的人,结果不久后,熬燕做的第一个大单子就出现在了这些人中间。

可见,要想让机遇垂青自己,就必须要让自己从点滴做起,把手上的工作完成得漂亮。这样,才能引起领导的注意和赏识。在此基础上,再敢于在机遇来临的时候主动出击,那么就不愁升职加薪了。

总而言之,认真又勤奋的工作是获得机会的必要条件,机会不会花费力气浪费在那些懒惰的人身上,机会是一种想法和观念,它存在于那些认清机会的人心中,存在于那些勤奋的人手中。因此,我们不必去询问领导自己有没有机会获得晋升,而应该去问那个最为清楚的人——自己。

任何一个聪明的人,不但善于在平常的工作中寻找机会,而且还能将危机转化为自己的机会,坏事也能变好事。其实,当工作中出现了困难,只要我们处理得当,敢于承担责任,困难就会化身为机会。只有当我们克服了困难,为公司排忧解难,我们自然会拥有向上攀登的机会。

执行力第一,想到就付诸行动

决策再正确,计划再严禁,梦想再伟大,蓝图再宏伟,如果缺乏严格高效的执行力,那么最终的结果都会和我们的预期相差甚远,甚至南辕北辙,不是摘得成功的桂冠,而是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可以说,一个企业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一个管理者没有执行力就没有带不好团队,一个员工没有执行力就会被企业淘汰。

不管是为将帅者,还是普通员工,执行都是职场人士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能力,只有执行好了,团队才能带好,工作才能做好。执行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一个团队的业绩好坏,进而关系到整个企业发展的快慢。

一位资深经理人认为,一个企业若想取得成功,就一定要有成功的商业模式,成功的市场机遇以及团队的执行力,它们依次占到两成、三成、五成。

然而,我们却常常发现有这样一些人,甚至有这样一些管理者,他们总是有远大的抱负,想法也是推陈出新,说起来更是天花乱坠,可是并没有通过行动表现出来;有的人总是有着听起来很美的计划和打算,却迟迟没见他有什么目标……总之,有太多事情,因为缺乏行动,而没有下文,很可惜,也很遗憾。

有一家民营小企业,因为经营不善,已濒临倒闭。走投无路、无计可施的老板不得不请来一位德国的管理专家,希望专家能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拯救处于危机中的企业。

德国专家考察完公司上下的情况后,公司员工都以为他会针对公司的情况制定出一套全新的管理方法。然而,就在大家期盼公司能够因为专家的推陈出新而起死回生、重燃生机时,专家却宣布了一个令大家都很纳闷的消息,专家不仅没有制定什么新制度,而且要求公司上下按以前一样运作,人员、设备、制度等都原封不动。

专家作出的唯一一个变动就是要求公司员工增强执行力,坚定不移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公司的一切制度。

起初,企业老板对专家的提议能够带来的效果半信半疑,但是结果却让老板惊喜万分,专家这个“绝招”使濒临破产的企业在一年内扭亏为盈,转败为胜。

从这家企业的沉浮中,我们可以看出,再完美的经营管理制度,如果没有得以有效执行,那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所以说,成功有时需要的并不是什么新方法,也不是什么出奇制胜,而只是需要你增强自身的执行力,把所有计划、设想或者制度认真地贯彻执行下去。

孙子是春秋时期着名的军事家。有一天,吴王想考一下孙子,便问孙子道:“你能把任何人都训练成一支优秀的军队吗?”

孙子听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没问题!”

吴王听后,便指着门前的一堆宫女说:“照你这么说,你也能把这群宫女训练成军队?”

孙子胸有成竹地笑道:“只要您能给我这个权力,我就能够做到。”

“好,我赋予你这个权力,但是只给你三个时辰。”吴王向孙子承诺。

在训练场上,这些从来没受过军事训练的宫女一点都不懂规矩,闹作一团,没有一个人把这次训练当回事,更没有人去认真对待。吴王看到这种混乱的场面后,觉得很有趣,于是便把他的两个宠妃也叫了过来,并让她们担任两队宫女的队长。

训练开始了,孙子大声说道:“停止喧哗,大家排成左右两队。”

宫女们显然不把这个“教官”放在眼里,她们装作没听见,继续在原地你推我搡。

见到这一混乱的场景,孙子并没有恼怒,他继续说道:“这是第一次,你们不明白纪律和命令,是我的过错,现在我第二次要求你们列队。”

然而,宫女们还是没有反应,依旧在原地打闹。这时,孙子又重复道:“第二次还是不明白,也许还是我的问题,现在我第三次要求你们列队,左右各列一队。”

第三次说完后,宫女们依旧没有照做,孙子的脸沉了下来,他严肃地说道:“第一次大家没听明白,是我的错误;第二次,还是我的错;但是,第三次没听明白就是你们的问题。来人,把那两个队长带到一边,立刻斩首。”

因为手握军权,孙子的命令大如山,就算是吴王的宠妃,也不能幸免。

看到孙子是来真的后,所有的宫女都肃然而立,不敢再怠慢。不到三个时辰,由宫女组成的军队便被训练得服服帖帖。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态度决定了人的执行力度,而成功则必然来自于高效的执行力。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高效执行力,并不在于工作经验或者学识深浅,而是依靠管理者高度的威慑力和控制力,使团队成员能够一丝不苟地贯彻落实。

目前,大多数企业管理者都已经开始关注团队的执行力,但普遍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所以必须重视团队内部的执行力,重视团队的管理,重视团队中人才的培养,这才能更好地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团队乃至整个企业在竞争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在一次以“关于中国企业的成长路径”为主题的中国经济增长论坛上,一位与会经理人指出,中国企业的发展必须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尤其要在加强企业执行力上寻求突破。

这位经理人表示,作为一个团队带头人,可以不必像专家们那样去追求经济宏观管理理念,但是却要做一个管理的艺术家,这就体现在执行力方面。

对此,这位经理人认为,看一个管理者的执行力是不是到一定的层面,我们最好从纪律、速度和细节这三个层面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看纪律。纪律是企业里面执行力当中最重要的环节。衡量一个企业有没有执行力,关键之处就是企业里面有没有这么一个纪律,一旦管理者对某一项工作做出了决策,然后一声令下,是不是能够把指令发到每一个员工的耳朵里。

所以说,纪律是执行力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带兵打仗的将帅,如果只要通过你的一个声音、你在大会上的一个演讲,就可以把团队中的每一个员工都调到一个方向上,这样,团队就可以朝着一个方向来走。显然,这正是执行力所涵盖的“中心思想”。

如果一个团队管理者没有这个能力号召下属,那么这样的团队就很难有很好的执行力。因为下属对领导没有一种认同的姿态。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如果下属认为从领导嘴里讲出来话是没有信用的,那么这时候管理者提出来的话就是没人执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团队不可能朝一个方向执行。

其次,衡量执行力的强弱,还要看速度的快慢,这也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执行力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速度问题,一件事让甲团队做花五天,但是乙公司需要花半个月。虽然做的质量不相上下,但是中间的差别却不容小觑,因为现在人们讲的是效率,同样的工作当然都希望速度快一些的来做。所以说,要想让团队有更好的执行力,速度是很关键的。

最后一点就是细节。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认识,那就是德国的车、美国的车比中国的车要好一些,卖的价格也高一些。其实,这多是因为他们注重细节的问题。因为细节是执行力的差距所在,它影响了很多人在事业上的发展,一个团队,一家企业更是这样。

总而言之,决策再正确,计划再严禁,梦想再伟大,蓝图再宏伟,如果缺乏严格高效的执行力,那么最终的结果都会和我们的预期相差甚远,甚至南辕北辙,不是摘得成功的桂冠,而是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可以说,一个企业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一个管理者没有执行力就没有带不好团队,一个员工没有执行力就会被企业淘汰。

作为领头人,要想让团队有好的执行力,那么管理者首当其冲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我们都知道,在团队内部,领导者的坚强有力是整个团队高效执行的前提,在一定程度上,下属执行力的强弱,是团队领导执行力的真实折射。

不难想象,为将帅者都是企业的决策和目标的制定者,如果他们只是把执行力当成一个口号在会上喊,往纸上写,往墙上贴,而不落实在行动上,长此以往,员工就会耳濡目染地接受这种华而不实的作风,执行力就成了纸上谈兵。

俗话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身教重于言传,行动胜过语言,要求下属做到的,将帅们自己必须率先做到,规定下属遵守的,将帅们必须带头遵守,这样才能培养出员工令行禁止的纪律、诚实守信的品格和执行有力的作风,使执行力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